二上语文第八单元.docx
《二上语文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语文第八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上语文第八单元
识字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会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包字头和食字旁。
2、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搜集古代神话和现代科学的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声旁“包”
1.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
2.板书:
包
二、学习4个行声字
1.看图启发
2.学习“炮、包、饱、泡”4个字
3.齐读生字、词语。
三、指导练习写字
1.出示范字,认学生仔细观察“炮、包、饱、泡”。
2.分别指导:
后3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四、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练习读儿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包”找朋友。
2.读生字新词。
二、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2.教师师范。
3.指名读,正音后再练读。
4.观察插图,认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习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范字:
满、吐、嘴
2.重点指导:
满:
左窄右宽,右上部是“草”的上面,下边是“两”。
嘴:
左窄右宽,右上部是“此”,下边是“角”。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
四、课堂练习
1.扩词
2.加边旁组词
30、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课文采用拟人的写法,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2、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水的不同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运用拟人从不同方面介绍水的变化的写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播放录音故事)
2、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板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
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
如:
"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读文后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走向。
)
识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
(参见"我会读")。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
边写边强调重点。
如:
"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谈话
师: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
(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
小组合作。
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汇报
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记生字词。
听写生字词,然后说出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巩固识字。
同桌检查写字情况。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思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会不断变化的。
那么水是怎样变化的?
水除了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呀?
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懂呢?
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
探究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要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以确保学习质量。
三、展示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问题。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第3自然节)
(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师可利用课件或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和理解。
组织评价各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注重对学生合作情况,创新方法及学习态度的评价。
(充分相信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
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与危害?
四、演读
1、引导学生结合对文中重点语句的体会和理解,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如:
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读出"落、打、飘";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用沉闷的语气读出云的"沉甸甸";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用稍强的语气读出水"汹涌澎湃"等。
2、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组织学生分别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
适当加上运用和表情。
(从读到说最后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
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创新的胆识和表演能力。
)
31、回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这篇科学童话,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那段话。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借助拼音,学会生字、词的读音;讲读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课内外结合,情境
1.回声是一种什么声音?
你在哪儿听到过这种声音?
导入,激发兴趣。
2.播放一段有关回声的录像带。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由短文——句——词——字,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然后去拼音,达到识记字音的目的。
要求:
小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
1.抽读带生字的句子。
2.抽读词卡:
捡起来扔进激起荡回来
3.抽读生字卡:
藏捡扔激荡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建立整体的感知印象,了解自然段的内容,为中年级段的训练打基础。
1.思考: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
边听边思考,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提问:
共几个自然段,每段讲了什么?
四、分段分析,深入理解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板图,用简笔画的形式,强调事情发生的地点。
①指名读,思考:
这段共有几句话?
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这段共两句话。
从第一句话中知道了故事发生在小河上一座石桥洞下;从第二句中知道了桥洞是半圆形的。
)
②提问:
你觉得这里怎样?
从哪一句能看出来?
应该怎样读?
请试一试。
借助插图捕捉直觉,通过朗读,自我体会,读出周围环境的美。
强调“半圆”,为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做铺垫,同时渗透比喻句的作用。
③借助简笔画,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是把半圆形的桥洞和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比作一个大月亮。
2.教师小结:
小青蛙跟妈妈游到桥洞下,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后高兴地叫起来。
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奇怪事?
下节课接着学习。
创设悬念,进一步引发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讲读第2—6自然段,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让学生体会“高兴”的心态,“奇怪”的意思。
通过读,让学生明白事情的发生是由“叫”引起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读,体会到小青蛙从没遇到过这事;那只小青蛙根本不存在。
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步骤
导言:
小青蛙跟妈妈来到桥洞底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1、讲读第2、3自然段。
思考:
①小青蛙为什么“呱呱呱”地叫起来?
②叫了以后出现了什么奇怪的事?
(①因为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特别高兴。
②引导学生用奇怪的语气读“你是谁?
你在哪儿?
”从而了解这一段主要讲小青蛙发现一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在学它说话,所以它说“藏”,理解其含义。
)
2.小结学法:
前三个自然段是怎么学习的?
(方法:
读——想——说——再读。
读,体会说话时的语气;想,每句话的意思;说,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再读,表达理解后的感情。
)
3.运用学法,学习第4、5自然段。
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的手段是句群训练。
首先让学生弄清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自读思考:
在学生理解句意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再结合板图归结板书,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认识了波纹碰到障碍“荡回”的现象,为揭示“回声”打基础。
让学生自己通过“水波荡回”原理推理出“回声”,进行说的训练,培养逻辑思维及迁移能力。
①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样做的?
(用“——”标出),小青蛙看到了什么?
②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
(用“”标出),小青蛙明白了什么?
学法:
默读思考——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教法:
通过板图及动作手示,帮助学生理解“捡”、“扔”,石头落水后,“激起”的水圈,碰到河岸,又怎样“荡回”。
)板书:
重点理解“叫声像水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句话。
(“叫声像水的波纹”,我们就叫它“声波”。
“碰到桥洞的石壁要返回来,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是“回声”)
小结:
小青蛙明白声波回声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自己由水波——声波,说清这句话的意思。
追问:
这时,小青蛙的感情怎样?
从哪看出来的?
应该怎样读?
(心里高兴,从“一蹦老高”看出,应用激动、兴奋的语气读。
)
过渡:
小青蛙知道了什么是回声,又是怎么做的?
4.学习第6自然段。
此时,学生和小青蛙的心情一样,都会为明白了回声的原理而兴奋。
放声读是一种情感的渲泄,让学生通过“换位”去扮演小青蛙,这也是一种读的训练,当然是表达性的读。
①自由地大声读最后一段,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小青蛙又回到桥洞下,高兴地不停地叫着,觉得回声很好玩。
)
②问:
“又”说明了什么?
你从这个“又”字看出了什么?
(又:
再一次的意思。
第一次是无意的,还以为有另外一只青蛙在学它说话,现在知道那是回声,再到桥下试验、体味。
)
③它为什么高兴?
从哪个词看出?
应怎样读?
表演式理解与再现,加深了对回声的认识。
(因为它懂得了一个新的知识。
“叫个不停”。
用欢快喜悦兴奋的语气。
)
④通过角色换位,演示小青蛙的叫声和“呱呱”的回声,师生对答、演示“多好玩呀”的回声现象。
再次回到整体,是在第一个整体上的升华,是由感性认识升到了理性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
5.回文,整体小结:
①学习这篇童话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②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回声,向大家讲讲当时的情景。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
2、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太空知识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太空知识的写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10月,中国航天事业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回想一下是件什么事?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上太空,杨利伟是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
)杨利伟在太空中生活了二十多个小时,那么在太空中生活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2课《太空生活趣事多》(板题)
自读
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重点练读2至4自然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
(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识字
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
)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
“塑”是平舌音;“嗽”在“咳嗽”一词中读轻声等。
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
(1)正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
舒服、挺好、必须、绑住、普通、塑料杯、咳嗽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
舒、必须、绑、通、塑 、钩、件、设、杯、喷、嗽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
用“必、通、钩、喷”等字扩词。
(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
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
(杯、件、住、须、能、飘)后两个字左右大致相等。
教师范写。
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师生评议。
朗读
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精读
1、小组内朗读:
每人读一段。
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
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二、感悟
1、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
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
(绑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
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
三、扩展
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
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
2、以“我要向杨利伟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
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33《活化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
2、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写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演示:
(播放录音,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组内交流找到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
2、板书:
化石,问:
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
你见过化石吗?
在哪里见过?
它是什么样子的?
(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
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识字
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
2、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
(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
4、游戏:
猜猜猜。
(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
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 代孙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
问:
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
(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
左窄右宽。
)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范写。
(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
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作业
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课件出示生词,举行擂台赛,选出识字小擂主。
质疑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熟读:
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样的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
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4、全班整体检查。
表演:
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先组内练习,再戴头饰到台上表演。
)
写字
1、出示“历 史 灭 克”四个字,认读,组词。
组内交流:
这四个字的笔顺及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上下结构的字“灭、克”横不能太长;“史”和“灭”书写时竖撇要先坚后撇。
3、学生边观察边练写,教师巡视,发现不足之处随时指出。
4、选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在组内展示。
练习
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内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
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2、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
词语解释
化石: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叫化石。
相关链接
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吻端尖,略向上翘。
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
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
中华鲟有一亿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此古老鱼类已经不多。
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是长江中的瑰宝!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400-500公斤。
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
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接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文插图,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农业农业科学知识。
2、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播放录像(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
让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吧!
(板题)
2、人物介绍:
(出示袁隆平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
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对话平台
初读
1、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师生评议。
识字
1、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字。
(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组词、找朋友游戏等。
)
2、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精读
1、自由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
农业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2、探究读:
看到这些变化时“我”的心情怎样?
怎样把新奇的语气读出来?
(自由练习,小组练读评议。
)
3、配图读:
图文结合读课文,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1、出示“我会写”。
认读,组词。
组内交流,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汇报。
2、 范写“纺、织”,指导写好“绞丝旁”,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4、体评议,指出别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
实践
1、教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们给它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评为“最佳讲解员”。
2、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并试试说出类似的词语来,也可以课下收集,把他们记在积累笔记上。
拓展
如果你是农业科学家,你会怎样呢?
充分想象,大胆交流。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增强热爱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展示交流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与人合作能力。
我的发现
这个活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
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
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建议:
1、读小泡中的话,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
如:
第三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衣被是一家,用手来披挂,土坡一口缸,砸破石头上。
3、“看看说说”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必引导。
指名说。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