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197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 卷.docx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卷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7题;共48分)

1.(3分)《孤独之旅》作者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本文主人公是________。

2.(8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ǎn

恩惠

缠着

契约

招________

________

xiè

循环

________却

监________

死而后________

3.(2分)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4.(2分)从选文《藤野先生》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与________这两件事

5.(1分)《白杨礼赞》中“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

6.(2分)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女婿xū腮帮sāi笨绌zhuō忌讳huì斋公zhāi    

B.诧异chà兀自wù簇拥cù药膏gāo磕头kē    

C.攥紧zuàn窥视kuī绅士shēng儒家rú功名利禄lù    

D.商酌zhóu啐水cuì腼腆diǎn衣襟jìn侥幸jiǎo    

7.(8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不知故乡

①我不知道我的故乡该在哪里。

②襁褓中,故乡可能就是慈爱的目光,远离了母亲我想我肯定会哇哇大哭,不然,做母亲的有事离开何以要偷偷地走?

有了记忆,故乡是________的家,高高的门槛把世界分作故乡与异地,好不容易跨了大门还要回首望一望家是否依旧。

稍大故乡变作熟悉的村子,十里外的小镇是不敢去的,害怕忘了回家的路。

③我从来都不去想大西北的________,事实上却让我身临其境。

于是,让我舍得为故乡流泪,让我舍得为故乡贴金。

每每回家一趟,总会花些辰光走走旧地。

④而今,回来了,离家五百里,都在江南,给人感觉似乎就在村口。

故乡不再是少时的内涵,它是爷爷山间的息地与父母的花发和病躯。

⑤故乡是酒,时久而味弥醇。

⑥我不知我的故乡该有谁。

⑦我知道乡下那时的干部很多,书记、会计、大队长、小队长……记得马成曾是大队长,脖子上挂只哨子,整天命令大伙今天这么这么,明天如何如何。

现在他已没这份权力了,不过养了三四百只鸭子,照旧吆喝鸭子们从东到西,由南去北,每天拿百来斤谷子骗它们下蛋,据说收成也蛮好。

⑧二龙一家是村里的象征。

他办一家建材厂和一家印刷包装厂,效益一直冒尖,镇子上好多人都想进他的厂。

董事长、总经理是他的头衔,西装革履,戴副变色眼镜,手握大哥大,挺像回事的。

这回叫我在城里帮他找辆车子,说“桑塔纳”差了些。

要进口的,钱不在乎,要的是气派。

⑨故乡是春,朝气袭人。

⑩我找不着我故乡和我故乡的人,不管时空。

⑪我的故乡是低矮的民房与________的村路,穿着补丁衣裳的________的村姑村夫和到处瞎奔随地拉屎的猪羊。

自来水与煤气灶,皮夹克和表弟胯下的“马”,大婶指问的“星”,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

⑫可是,我有故乡。

我曾经在那里生养,浓浓的乡音是不灭的印记,不然,有聊无聊时,怎会有意无意地念着它,护着它。

⑬故乡,一篇上乘的散文,形散神宛然。

(1)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和睦 荒芜 曲折 舒适    

B.温馨 荒凉 泥泞 闲适    

C.和睦 凄凉 崎岖 闲适    

D.温馨 凄清 坎坷 舒适    

(2)对“让我舍得为故乡贴金”一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极力粉饰自己的故乡    

B.舍得资助自己的故乡    

C.舍得花钱回故乡    

D.极力赞美自己的故乡    

(3)对文章标题“不知故乡”的深刻含义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发生了大的变化,“我”找不到故乡了。

B.“我”从小离开了故乡,对故乡已经没有什么印象,所以“不知故乡”。

C.故乡发生了深刻变化,作者对故乡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又朦胧的情怀,所以说“不知故乡”。

D.作者在很多地方生活过,故乡的内涵难以确定,所以说“不知故乡”。

(4)对本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烘托    

B.象征    

C.对比    

D.联想    

8.(2分)读课文《最苦与最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C.课文第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9.(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1月4日,重庆400多万农民工度过了第一个自己欢乐的“农民工日”。

B.在学校举行的“五十米迎面接力”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一等奖,全班同学都感到很荣誉。

C.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D.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和使用语文不规范的现象。

10.(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瞒着老师和同学悄悄地把卫生包干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B.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

C.一行人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来到希望小学,给我们的同学送去了一万元现金和一批捐赠物。

D.作家只有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

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11.(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B.那些制造抢盐风波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C.通过政府对这座城市的整治,这里的治安好了很多。

D.临近小考时,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12.(2分)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动吧,风!

咆哮吧,雷!

闪耀吧,电!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性,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13.(2分)《核舟记》介绍船头、船尾、船背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总分总关系    

B.先总后分关系       

C.先分后总关系    

D.并列关系    

14.(2分)《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技术”()。

A.叙述    

B.描写    

C.议论     

D.抒情    

15.(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井游记》通过描绘晚春美景,表露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B.《曹刿论战》通过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C.《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抒发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D.《山坡羊•潼关怀古》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作者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感情。

16.(3分)解释下列词语。

契约________   恩惠________  悲天悯人________

17.(3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

失意吗?

不是。

老吗?

死吗?

”使用修辞手法是()

A.反问    

B.设问    

C.排比    

D.对比    

二、问题理解(共6题;共30分)

18.(5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有个黑人水手带着他的儿子去丹麦。

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困惑地问:

“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

”父亲答:

“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儿子叫伊尔布位格,20年后,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在回忆童年时,他说:

“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出生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

安徒生的事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

”《海燕》的作者高尔基出身十分贫寒,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做过乞丐、学徒、水手,但他从没有停止学习。

后来成为前苏联最著名的文学家。

请从正面回答,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9.(5分)“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这里,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20.(5分)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结构完成下列的填空。

21.(5分)《宇宙里有些什么》比较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括号内的词语的意思,你认为选用哪一个好,说说理由。

①宇宙是无穷无尽(茫无涯际)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茫无涯际)的。

②有什么理由能说太阳系的构成是宇宙中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呢?

③这就是整个宇宙吗?

不,这也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不屑一提(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④还有难于计算(无法估量)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

22.(5分)写出历史上能谏的大臣的事例?

23.(5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有什么妙处?

三、课内阅读(共1题;共12分)

24.(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粥里春秋

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

“好!

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

”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

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

“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

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

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

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

“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

“我不饿!

我不饿!

”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

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

他们哪里会“不饿”?

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

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

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

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

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录女:

“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

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

(1)对《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

请用四字词语填空。

刚刚懂事,________→年龄稍大,________→上大学时,________。

(2)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

①阅读第七段,展开想象,写出村民们笑笑之后会说的话。

天热闷人,他们说:

“好!

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

”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说:

“________。

②第九段哪些细节表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

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语言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小心翼翼”写出村民劳作的仔细,“均匀”写出撒种动作的细致,二者各有侧重。

B.第四段描写村民稻田插秧,仿佛“栽插在青天之上”,劳动的场景富有诗意,充满美感。

C.第八段,邻居房大伯把碗舔得“如水洗过一般”,表现了他喝粥时专注而且陶醉的神态。

D.第十段中孙儿“严肃地批评”孙女的那番话,简直就像一位长辈在教育晚辈,颇有童趣。

(4)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四、拓展阅读(共1题;共17分)

25.(17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后面题目。

谦虚与虚伪

季羡林

①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②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

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③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

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谓高矣。

从那以后,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贬抑自满。

一直到今天,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谦”字有联系的词儿,比如“谦卑”、“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顺”、“谦虚”、“谦逊”等等,可见“谦”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④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

什么叫“真诚的谦虚”?

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

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⑤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

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

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

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

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

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

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

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

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

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

这有时会很危险的。

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⑥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

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

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

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

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

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

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⑦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

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

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

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选自《半月选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这是从文中抽取出的一句话。

将其还原,正确的位置是()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⑥⑦段之间    

(3)第⑥段论证的是什么内容?

举康有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请你从身边的生活中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解释“谦让”这个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7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问题理解(共6题;共30分)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三、课内阅读(共1题;共12分)

24-1、

24-2、

24-3、

24-4、

四、拓展阅读(共1题;共17分)

25-1、

25-2、

25-3、

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