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32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docx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

环保机械工程专项应急预案

针对某种特有或具体的事故、事件或灾难风险导致的紧急情况应急而制定的救援预案。

本公司制定的专项预案有: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

根据本公司的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合生产工艺和装置特点,辨识出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类型主要包括公司电路老化或乱拉乱接临时线、违章使用电器造成、食堂操作不当、违章点燃明火、厂区吸烟乱扔烟蒂等等。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响应;先人后物;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3.组织机构及职责

详见综合应急预案

4.预防与预警

4.1危害源监控与预防

(1)在生场所设置“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安全标志。

(2)在厂区门口设置“禁止吸烟”,加强门卫管理,禁止外来人员及员工带火源进入生产区。

(3)用电设备设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并设相应的安全标志。

(4)定期对各建构筑物进行防雷检测。

(5)在配电室、仓库等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场所配置灭火器材,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验。

(6)对员工经常性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组织员工进行演练。

4.2预警行动

(1)预警条件

根据事故征兆或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将预警分为三级:

三级预警(班组级):

是指针对可能导致轻伤的事故征兆或隐患而做出的相应预警。

二级预警(车间级):

是指针对可能导致重伤或多人轻伤的事故征兆或隐患而做出的相应预警。

一级预警(公司级):

是指针对可能导致死亡事故或多人重伤的事故征兆或隐患而做出的相应预警。

(2)预警报告程序

危险源监控系统报警或现场作业人员发现事故征兆或隐患时,发现人员应及时按照正确的途径逐级上报,不得迟报、瞒报、漏报和不报。

预警报告程序如下:

1)三级预警(班组级)报告程序:

现场发现事故征兆人员,应立即报告生产现场班组长(采用现场报告或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告的方式)。

2)二级预警(车间级)报告程序:

现场发现事故征兆人员,应立即报告生产现场班组长,生产现场班组长应立即上报车间主管(采用现场报告或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告的方式)。

3)一级预警(公司级)报告程序:

现场发现事故征兆人员,应立即报告生产现场班组长或车间主管,并上报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采用现场报告或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告的方式)。

(3)预警发布

三级(班组级)预警由班组长发布;

二级(车间级)预警由车间主管发布;

一级(公司级)预警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发布。

预警发布可通过电话、对讲机或广播等形式发布,也可通过逐级下达。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方式

通过厂内固定电话向相关人员通报情况;安环科设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电话见附件。

5.2报警程序

首先向车间主要负责人汇报,根据事故级别,逐级向上汇报;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报告流程为:

岗位人员

班组长

车间主管

总指挥长。

5.3报警内容

a)事故岗位名称、详细地址;

b)发生事故设施设备名称、发现时间;

c)事故危害程度及损失情况、人员伤亡情况;

d)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e)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5.4向外求援方式

如果情况紧急,可在与公司领导汇报的同时拨打地方求助和报告电话。

地方求助和报告电话见附件。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根据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规定,本专项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专项响应(公司级)、二级专项响应(车间级)、三级专项响应(岗位级)。

6.2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意外火灾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相应和救援措施:

a)最早发现火灾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火灾事故源。

b)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火灾事故现场。

c)指挥部成员根据火灾事故性质和规模,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火灾事故情况。

d)指挥部成员到达火灾事故现场后,根据火灾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如火灾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火灾事故应急物资和装备由安环科根据应急救援的需求提出配置申请,按公司相关规定采购和储备。

必要时,对应急装备的使用应进行培训或组织演练,确保应急时应急装备的正确使用。

日常应加强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管理和维护。

专项用于火灾事故的消防应急物资台账见附件。

8应急结束

8.1程序终止条件

各应急救援组将救援进展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当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得到消除,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子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达到上述条件后由各应急救援组组长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下达指令,宣布应急救援终止,应急结束。

8.2处置现场评估

通过事故应急处置过程,应急救援指挥部对各岗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对在事故应急管理、处置、救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的,以及有其他特殊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由公司给予表扬、奖励。

应急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各部门,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认真吸取事故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二、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自然灾害主要有:

地震、雷击、台风、暴雨。

1.2事故易发生的季节

春夏季,多雨,易发生台风、暴雨、雷击雷引发火灾。

1.3严重程度分析

(1)造成建筑物、设备损毁。

(2)因建筑物倒塌易造成人员伤亡。

(3)雷击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4)自然灾害易引起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响应、先人后物,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详见综合应急预案。

4预防与预警

4.1危害源监控与预防

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实施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

2)建立危险源台帐、档案。

3)每年两次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

4)卸车点静电接地报警仪定期检查保养。

5)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

6)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7)做好交接班记录。

2.预防措施

1)防雷设施应定期检查、检测,确保完好可靠;

2)建立、健全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

3)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注意所在地区天气、气候变化。

4)加强自然灾害事故演练培训。

4.2预警行动

现场出现恶劣气候等不正常状况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向当班负责人及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各部门各应急人员进入二级预警状态,必要时应急救援队伍在预定地点集结待命,应急救援指挥部协助现场当班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直至现场恢复正常状态,如果现场状况恶化,立即启动一级预警,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增援。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方式

通过厂内固定电话向相关人员通报情况;厂内设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电话见附件。

5.2报警程序

首先向(车间)主要负责人汇报,根据事故级别,逐级向上汇报;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报告流程为:

岗位人员班组长车间主管总指挥长。

5.3报警内容

a)事故岗位名称、详细地址;

b)发生事故设施设备名称、发现时间;

c)事故危害程度及损失情况、人员伤亡情况;

d)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e)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5.4向外求援方式

如果情况紧急,可在与公司领导汇报的同时拨打地方求助和报告电话。

地方求助和报告电话见附件。

6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根据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规定,本专项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专项响应(公司级)、二级专项响应(车间级)、三级专项响应(岗位级)。

2.应急响应

a地震处置措施

1)较大地震时,全体人员立即停止一切工作,迅速疏散至开阔地。

2)地震不严重时,因立即停止生产工作,关闭全厂电源,疏散至安全地带。

3)如果有火灾等次生事故发生,抢险组应立即展开救援;支援组开始疏散现场作业人员及外来参观人员。

b雷击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生产场所的生产工作。

2)如果有人员伤亡发生,立即展开现场救治。

3)如果有火灾等次生事故发生,抢险组应立即展开救援;支援组开始疏散现场作业人员及外来参观人员。

c台风、暴雨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所有部门的工作。

2)如果有人员伤亡发生,立即展开现场救治。

3)如果有火灾等次生事故发生,抢险组应立即展开救援;支援组开始疏散现场人员及外来参观人员。

4)通过相关信息了解到可能发生台风、暴雨天气时,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防止电器水浸、紧固松散物品。

d防汛处置措施

1)企管部通过相关信息渠道随时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故信息,应提前通知各部门及时调整工作做好防汛的应急准备。

2)大汛来临时应立即停止所有部门的工作,按应急疏散现场处置方案进行疏散人员。

3)如果有人员伤亡发生,立即展开现场救治。

人员受伤严重时应立即安全就医。

4)如果有次生灾害事故发生,抢险组应立即展开救援;保卫组要做好现场警戒和无关人员的疏散工作。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由应急抢险组负责做好日常准备,并负责管理和维护。

2)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建立应急救援物资一览表,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性能、配置地点等,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按要求配备到位、数量充足、完好有效。

3)应急物资和装备根据应急需要配置到各部位,定点存放,并做好明显标识。

加强与临近单位的联络沟通,了解其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种类数量,建立应急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用于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物资与装备台账见附件。

8应急结束

8.1程序终止条件

各应急救援组将救援进展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当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得到消除,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子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达到上述条件后由各应急救援组组长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下达指令,宣布应急救援终止,应急结束。

8.2处置现场评估

通过事故应急处置过程,应急救援指挥部对各岗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对在事故应急管理、处置、救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的,以及有其他特殊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由公司给予表扬、奖励。

应急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各部门,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认真吸取事故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