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份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届高三份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份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份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四川省2014级高三巴蜀黄金大联考
语文
考试时间:
2016年12月6日上午9:
00~13:
0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5,选修4(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Ⅰ卷阅读题
1.现代文阅读(35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初现端倪;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
唐宋文体批评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当时的文体书写产生互动,让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
一言以蔽之,唐宋时期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唐宋文体学何以呈现出如此特征和面貌?
郑骞《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说:
“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
……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
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
”唐宋文化既恢宏又复杂,既超卓又平易,既多元又开放,属于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其通变特色影响到方方面面,自然包含文体。
唐宋文化学术的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若用当时人的话,而且是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则朱熹《答姜叔权》里的一句话甚为贴切:
“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
”拈出其中的“融会贯通”,不妨说是宋人概括唐宋文化的最佳注脚。
文化的融通特征,对于唐宋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打上了浓厚的“共同体”烙印,表现为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
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
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并非刻板不变,实具有灵活组装拆卸的机制,其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可紧可松,内在亦具有延展性和弹性张力,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位移改变。
文体与文体之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它们具有某种同质的因素,例如结构、形式、语言等。
假设我们对甲文体和乙文体都很熟悉,但是甲乙的相参相融,却依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会产生令人兴奋的新奇效果。
熟悉与陌生,陈旧与新颖,固有与超越,就在文体间的贯通、参融、相资中实现了奇妙的转化。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贯通密切相关,唐宋开始大量使用“文备众体”一词。
黄庭坚等宋人用“兼备众体”来赞美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充分肯定老杜在诗体方面的集大成。
更重要的是,宋人开始用类似词形容本朝文人。
诸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等,都得到过类似“文备众体”的称赞。
这种情况在宋以前是没有的。
可见唐宋文人的“兼备众体”,成为极为突出的现象。
何以文备众体者愈来愈多?
这其实是贯通的文化作用于文体的重要表现。
唐宋文人学识渊博,擅长多种文艺者不在少数。
多面手、组合拳式的才能,让他们一通百通,有了贯通文艺的资本。
高手可以游刃有余地出入各种文体,取长补短,互相交通。
尤其当一种文体已发展极充分,内部的各种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差不多被穷尽时,或许只有“跨界”“贯通”,向其他文体寻求参酌,才有可能打破困局,实现新变。
(摘编自谷曙光(解读古代文体的新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诗、文、词三种文学样式各领风骚,小说、戏曲也开始兴起,共就和应用文得到了发展,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
B.唐宋两朝是各种文体发展的高峰时期,文体批评也得了发展,也是古今文体的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之结合的关键时间。
C.郑骞在《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中把唐宋两朝比喻为一个大朝,把上古至中古文化比喻为流进大潮中上游的水。
D.唐宋文化是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具有恢宏又复杂,超卓又平易,多元又开放等特点,它的通变特色影响文体的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作者借宋朝朱熹《答姜叔权》一文里的一句话,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了唐宋文化的大成、综合性的特征——“融会贯通”。
B.唐宋文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的特点,是受具有融通特征的唐宋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
C.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是灵活多变的,文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唐宋两朝文体学的贯通性特点的突出表现。
D.唐代只有大诗人杜甫称得上“文备众体”,而到宋朝,“文备众体”的文人就越来越多,这就是宋朝贯通的文化作用于文体的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各种文体都具备且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影响深远。
B.唐宋文化具有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以及变通的特点,这不仅印象唐宋文体,还深刻影响唐宋文化的发展、演进。
C.两种文体在结构、形式、语言等方面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在文体间的贯通、参融、相资中,两种文化就会互相转化。
D.写作高手不仅熟知多种文体的写法,而且还能将各种文体的写法贯通起来,得心应手地进行运用,并写出新意来。
(2)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余光中在香港中大执教的那些年,每次回台北,都会受邀到林海音家与文友聚会,他有一种“好像到了夏府,才像回到台湾,向文坛报了到”的感觉。
女作家潘人木退休后,经常到美国探儿女,每回回到台北都特别高兴,因为“台北有一间屋子,里面的灯光特别温暖,而灯光下又有两位特别可爱的人——海音
和何凡”。
林海音像块磁石,“吸”来四面八方的友谊。
夏家在台湾最早的客厅是在台北城南重庆南路三段。
他们在那幢日式榻榻米的房子住了二十五年,那个六叠大的客厅孕育了四个子女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
林海音早年写作、主编《联副》10年、主编《纯文学月刊》都在这个时期。
之后,夏家搬了两次家,一次是因为原来的平房改建公寓;另一次是改建后搬进去,这两次居住的时间都不长。
等到纯文学出版社基业稳了,赚了钱,一九七六年,何凡、林海音带着最小的祖葳,搬进台北东区一栋公寓的六楼,这也是他们住的第二久的地方。
直到九十年代初,何凡自《国语日报》发行人的职位功成身退,此时四个子女全在国外了,他们觉得需要一个安全清幽的环境,才搬到东区国父纪念馆附近的一幢大楼,直到现在。
不论是住在哪里,也不论在哪一段时期,夏家温暖的客厅永远是敞开给朋友的。
有一年,林海音为了让几位美国朋友了解中国饮食,她把台北南门市场的做春卷师傅请到家来示范做春卷皮。
那天下午市场收了摊后,这位老师傅就带着全套行头到夏府,在院子里表演起来,而林海音早已炒好一大盆包春卷的馅。
只见春卷师傅手上一大把软软的大面团,轻轻地往烧得热热的铁铛上一贴,一张薄薄的春卷皮就烤好了。
林海音兴致勃勃地教大家包春卷,包好了春卷就下锅炸,美国朋友乐了,原来中国餐馆里的春卷是这么做成的。
林海音每次邀人吃饭,总是花些心思去构想,让大家尽兴,她自己也尽兴。
她交友满天下,却不是认识就算了的泛泛之交,她会一直维持着,有一定深厚的经营,聚会看似热闹,但却有某种超越热闹之外的深度。
到林海音家作客,谈得快乐,吃得快乐,她还会为朋友拍照纪念。
三四天后,客人就会收到照片,林海音还在照片后注明时间、地点,让人永远怀念。
奇怪的是大家脸上的皱纹都不见了,所以大家封她一个“无皱纹摄影家”的外号。
自从前几年林海音病倒以后,像这样“整套”的“林派聚会”就在文坛消失,那文学的风华只有在许多人的回忆中了。
正如隐地说的:
“我偶尔经过重庆南路的巷弄,特别是在夜里,常觉得那日式小屋还在,林先生正在请客,高朋满座,一屋子的笑声还在那儿传开着。
”
1970年一个春天的晚上,在夏府那个日式小屋客厅有一次夜谈。
那天是为了欢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和王洞新婚返台。
而林海音特别烧了一桌好菜,加上大瓶绍兴酒,使餐叙热烈欢洽。
林海音一如往常,照了许多照片。
那天夜谈结束前由诗人痖弘朗诵了当时远在美国丹佛城的余光中的一首诗《情人的血特别红》。
大家在充满磁性的“情人的血特别红,可以染冰岛成玫瑰……情人的眼因过度仰望而变蓝……情人的心骄傲而可怜,能举起教堂的塔光,但不容一寸怀疑……”声中满载而归。
多年来,在林海音家的客厅里有太多太多的“台北一夕谈”,如果记录下来,会是一本有价值的“文人对话录”。
(摘编自夏祖丽(从南走来—林海音传))
相关链接:
黄春明说:
他曾在一篇文章里写一位老妇坐公车时怕坐过站,就大喊“城仔落车”。
黄春明投稿时把这句台湾话作为文章标题,并再三叮嘱不能把它改掉。
林海音欣赏他的文才,也理解他的心情,就尊重了他的意见。
(选自何标《他们在岛屿写作—林海音传》)
4.下列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余光中每次回到台北都会受邀去林海音家,以至他有一种“好像到了夏府,才像回到台湾,向文坛报了到”的感觉。
B.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何凡功成身退,此时林海音何凡夫妇的4个子女全在国外,常感寂寞,于是经常邀请大家来聚会。
C.大家在林海音家谈得快乐,吃得快乐,毫不拘束;林海音每次都将这些事情拍照并注明时间、地点,就是想大家永远怀念她。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晚上,在林家有一次夜谈,诗人亚红朗诵了余光中的《特别红》,大家得到了巨大的精神享受。
5.从材料看,林海音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请简要概括分析。
(4分)
6.本文在材料选取方面有什么样的特色?
请简要分析。
(5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王姥姥走到厅上,对她说:
“我说,大嫂,后天就是年初一,你打算怎办呢?
你可不能在我这儿过年,我想你还是先回老家。
”王姥姥想撵她。
她想,净哭是不成的,得想法子。
拿过小包袱来,打开,翻翻那几件破衣服。
她的丈夫在郑州那一仗,也随着那位总指挥亡于阵上。
败军的眷属在逃亡的时候自然不能多带行李。
她好容易把些少细软带在身边,日子就靠着零当整卖这样过去。
现在她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当日丈夫所用的一把小手枪和两颗枪子。
除夕那天早晨,她进好几家当铺也没有当去小手枪。
当她走到高亮桥上,站了一会,她有了主意,因为她想起了那十二年来见面的大姐儿现在一刀出嫁的时候了,不如回家替她找个主儿,她自打定了回家嫁女儿的主意以后,好像前途上又为她露出了一点光明,于是她带着希望在向着家乡的一条小路走着。
雪下大了。
她走在荒凉的小道上,心里想着她的计划。
迎面来了一个青年妇人,好象是赶进城买年货的。
她戴着一顶宝蓝色的帽子,帽上还安上一片孔雀翎;穿上一件桃色的长棉袍;脚的下穿着时式的红绣鞋。
这青年妇女从她身边闪过去,招得她回头直望着她。
她心里想,多么漂亮的衣服呢,若是她的大妞儿有这样一套衣服,那就是她的嫁妆了。
然而她哪里有钱去买这样时样的衣服呢?
她心里自己问着,眼睛直盯在那女人的身上。
那女人已经离开她四五十步远近,再拐一个弯就要看不见了。
她看四围一个人也没有,想着不如抢了她的,带回家给大妞儿做头面。
这个念头一起来,使她不由回头追上前去,用粗厉的声音喝着:
“大姑娘,站住,你那件衣服借我使使罢。
”那女人回头看见她手里拿着枪,恍惚是个军人,早已害怕得话都说不出来,想要跑,腿又不听使,她只得站住,问:
“你要什么?
”
“我什么都不要。
快把衣服,帽子,鞋,都脱下来。
身上有钱都得交出来,手镯、戒指、耳环,都得交我。
不然,我就打死你。
”
青年妇人不得已便照她所要求的一样一样的交出来。
她把衣服和财物一起卷起来,她抱着那卷赃物,往北飞跑。
穿入那四围满是稠密的杉松的墓田里。
在坟堆后面歇着,她慢慢地打开那件桃色的长袍,看看那宝蓝色孔雀翎帽,心里想着若是给大妞儿穿上,必定是很时样。
她又拿起手镯和戒指等物来看,虽是银的,可是手工很好,决不是新打的。
正在翻弄,忽然象感触到什么一样,她盯着那银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