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096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

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构筑“购物天堂”和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商贸中心”的目标,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坚持市场化导向,信息化提升,国际化推进,品牌化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物流业,拓展壮大特色休闲服务业,积极构筑区域物流中心,不断优化商贸物流结构,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有序的现代商贸物流格局,使杭州商贸物流业成为繁荣城市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强化城市功能的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扩大开放原则。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主动学习国际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进新型商业业态,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和跨国商贸物流企业落户杭州,加快融入国际市场。

  商旅文结合原则。

坚持与旅游、文化、交通、会展、制造等产业互相配合,联动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扩大杭州消费市场规模。

通过与其他产业结合,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商贸物流业空间,提供新的发展服务。

  市场导向原则。

继续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商贸物流业资源的作用,形成消费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监管和适度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全力推进商贸物流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便民利民原则。

杭州居民是杭州商贸物流业最基本的服务对象,要坚持与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化相适应,推进商贸物流业网点和设施建设,建立安全、诚信、舒适的购物环境,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给。

积极发展高端商贸物流业,不断完善社区商业和农村商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功能完善的消费服务体系。

  创新领先原则。

杭州商贸物流业必须在服务全省中扩大市场,保持领先,构建区域物流中心,构筑“购物天堂”和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商贸中心”。

要继续支持各类企业通过连锁经营、贸易合作、资源整合等多种手段服务全省。

同时欢迎全省、全国的商品流通企业入驻杭州,注重发挥杭州商贸物流业在全省及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好周边腹地资源,使杭州成为全省商贸物流业创新的平台、服务全省的枢纽、连接周边地区与国际贸易的桥梁。

  (三)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到2010年,杭州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目标是: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300亿元,年均增长10%。

  

(2)商贸物流业增加值:

全市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3%,年均增长10%以上。

  (3)现代物流:

建成下沙物流功能区,江南、临平等重点区域现代物流业得到较快发展,航空物流尤其是国际航空物流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节点之一。

杭州形成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浙江省综合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

  (4)商贸物流业从业人数:

全市商贸物流业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20%左右。

  (5)连锁经营:

全市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

  2、到2020年,杭州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目标是: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0亿元,2011-2020年年均增长8%左右。

  

(2)商贸物流业增加值:

全市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3%。

  (3)现代物流:

杭州建成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浙江省综合物流中心。

  (4)连锁经营:

全市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各级商业中心。

  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情况,按照“一主三副六组团”开放式空间结构的城市布局形态和商圈理论、商业网点布局要求以及商业发展趋势,在核心区域建立三级商业服务网络和中央商务区(CBD),规划发展外围组团区商业中心。

重点将构建1个市级商业中心、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在市区、市郊和县(市)构建若干个区域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副中心。

商业中心发展主要是提升层次、形成高地、增强功能。

重点是:

  1、提升市级商业中心层次。

以延安路为轴,贯穿湖滨、武林、吴山3个商圈,组成“一线三圈”市级商业中心。

利用该地区紧靠西湖景区,商业人流集聚,市场活力强劲,人文历史丰富,地铁交通贯通等资源优势,把“一线三圈”连结成一个整体,形成既具有各自区位特色,又能发挥连动互促效应的商业格局。

发展目标是:

继续提高商业集聚程度,推进网点布局战略调整,提升商业设施品位,提高新型业态比重,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现代气息,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形成高度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商业中心。

重点要建好三个商圈:

一是湖滨商圈(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

按照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时尚购物、休闲娱乐、观光旅游”融为一体的要求,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业态品位,将其打造成为领导杭州市场新潮流、新方向的现代都市商业圈。

二是武林商圈(包括西湖文化广场)。

以大型百货店为主体,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及中小型餐饮业,在西湖文化广场周边增加休闲、娱乐及时尚消费设施。

将结合地铁1号线站(场)、地下车库及武林广场地下商城建设,以武林商圈为核心,打造杭州(武林)中央商务区。

三是吴山商圈。

借助地理、旅游、交通、文化等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及知名品牌,充分利用现有商业设施开设专卖店、专业店、特色店;扩大休闲、文化娱乐场所,形成以商贸为主、商务为辅的与武林商圈相对应的新商圈。

  2、大力构建市级商业副中心。

主要是以满足城区居民的消费为主,并以其拥有的区位优势和经营特色吸引区外消费者和国内外游客。

要重点建好三个市级商业副中心。

一是江南城商业中心。

通过萧山区市心路中段商业网点的有序建设和业种、业态合理配置,统筹规划,提升品位,把萧山老城区的市心南路商业群组和规划建设的新区市心北路商业群组,连结成“一轴两块”的整体,形成以购物为主、商务为辅的江南城市级商业副中心。

二是临平城商业中心。

中心位于临平镇的北大街,北至邱山大街,南至东、西大街接口。

通过改造提升现有网点,调整业态结构,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等,形成以购物为主的临平城市级商业副中心。

三是下沙城商业中心。

下沙城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组成的综合性新城。

建设要高起点、高品位,按现代都市商业标准建设硬软件设施,构筑空间布局,设置业态结构。

开设不同规模的超市以及适度规模的大型百货店;开设一批颇具档次的专卖店、专业店;适度发展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网点,完善居民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形成与下沙城相协调的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都市商业中心。

  3、培育发展区域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副中心。

区域商业中心。

发展目标是商业中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比较完善,服务范围广域,区域辐射优势比较明显,能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

规划期内,市区将构建4个区域商业中心,各县(市)以县(市)城为主构建5个区域商业中心。

一是构建以购物为主、休闲为辅,与钱江新城品位相匹配的庆春东路区域商业中心。

二是构建以购物为主、休闲为辅,突显运河文化的拱宸桥区域商业中心。

三是构建以购物、餐饮为主,与较佳人居环境相配套的翠苑区域商业中心。

四是形成目标消费层次以高中档为主,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体现新世纪、新城区、新商业风貌的滨江区域商业中心。

五是形成与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区域特色明显的富阳、桐庐、临安、建德、淳安5个县(市)区域商业中心。

区域商业副中心。

根据我市商业网点现状及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在市区构建商业适当集聚,功能比较完备,业态相对先进的12个区域商业副中心:

城站广场、之江大道南段新居区、德胜东路地区、半山地区、卖鱼桥地区、黄龙地区、西城广场、钱江新城区、下沙高教园区、滨江高教园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和三墩地区。

在市郊按照六组团的发展要求,根据产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旅游主导型、现代居住型和生态休闲型等功能定位,构建6个区域商业副中心:

临浦、瓜沥、义蓬、塘栖、余杭、良渚。

  

(二)发展社区商业和农村商业。

  依照地域、人口、区位、社区(集镇)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运用规划、政策、标准等手段,优化配置,健全网络,改善购物环境,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社区商业和农村商业。

社区商业重点抓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和连锁便利店、生鲜食品超市建设;农村商业重点抓好以连锁超市、放心店为主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社区商业和农村商业发展主要是保障安全、便民便利、完善功能。

重点是:

  1、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建立完善农贸市场设置和管理标准体系,加强规范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规划实施,完善市场布局,稳定网点资源;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贸市场整改和提升。

实施“三绿工程”,按照绿色市场标准,加强硬件建设,培育一批绿色市场示范样板企业。

充分发挥大型连锁超市公司的网络优势和经营管理优势,实施与生产基地产销对接、定牌生产,建立货源基地、加工配送中心,形成现代供应链,不断完善冷链配送系统,加快本市生鲜食品超市发展。

引导企业积极创塑“菜篮子”商品品牌,开设品牌专销网点和专区、专柜,鼓励生鲜专卖的连锁、规模化发展。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改超”工程,通过对传统农贸市场的业态提升、整合改造,鼓励盘活存量商业网点,加快将传统农贸市场向连锁生鲜食品超市升级。

从现在起,杭州主城区不再开办传统型农贸市场,凡与新建小区配套的农贸市场,必须按净菜超市标准规划和设计进行建设。

规划期末,杭州主城区基本实现“农改超”,使本市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2、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加强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商业业态和商业设施,健全完善农村市场网络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对农村商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农商联手,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市场资源双向流动,发展现代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农资供应和居民基本生活的网点。

积极导入代理制和专业专卖等新型营销方式,鼓励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农村的市场,整合、改造农村商业资源,改善农村的购物环境。

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配送中心和杭州农副产品交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培育、改造和提升农村农产品市场,提高市场规模化程度和促进规范化管理。

大力发展以流通贸易型为龙头的农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产品进入大市场、大流通。

到2007年,建成中心镇为核心、乡镇为骨干、乡村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现“镇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放心示范店”。

到2010年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3、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和连锁便利店等,整合社区传统商业网点资源,推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的连锁网络建设。

通过制定标准,规范发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餐饮、美容美发、沐浴、洗衣、家电维修、生活用品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鼓励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提升服务水平与档次;支持服务细分、服务创新和特色经营,增强服务功能,满足市民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到“十一五”期末,连锁便利店达到1300家,即每3000居住人口配置一家便利店。

  (三)大力发展特色商贸。

  特色商贸是未来几年杭州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要结合“东方休闲之都”建设和旅游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以商业特色街区为典型代表的特色商贸发展,使其成为全市商业的重要支撑和增长亮点。

特色商贸发展主要是大力培育、增强特色、成为亮点。

主要的工作重点是:

  1、加强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和培育。

按照“彰显特色,诚信服务,管理规范”的思路,重点推进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丝绸特色街区(杭州中国丝绸城)、信义坊商业步行街、梅家坞茶文化村和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建设和管理,引导调整经营结构,扩大特色经营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街区品位,完善商业特色街购物、旅游、观光、休闲的综合服务功能,将特色街区转化为“旅游产品”,强化商旅互动。

充分利用延安路是杭州市区商业最繁华地区及市级商业中心的“一线”等优势,把延安路建设成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高度集中,专卖店、专业店、老字号商店高度集聚的时尚购物街。

发挥解放路连接西湖时代和钱江时代的通衢大道的作用,对商业网点的布局、业态和功能进行战略调整,发展新型业态,提高设施现代化水平,提升经营品位;以官巷口为中心,向西以专卖店、特色店、老字号商店、百货店为主;向东以住宿、餐饮、金融等为主,形成多行业、多业态、多功能的时代商业街。

同时,发挥各区、县(市)的作用,利用区域内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商业特色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和建设适合现代消费趋势的商业专业特色街,形成一批区县级商业特色街。

  2、推进休闲服务业发展。

创新发展杭州餐饮,繁荣餐饮市场。

加强对杭州餐饮文化的研究,发掘杭菜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杭菜的竞争力和扩张力。

培育杭州名厨、名菜、名店,增强杭菜的发展后劲。

发扬杭州餐饮经营特色,保护和发展“老字号”名店,发掘杭州名菜和传统风味,促其发扬光大。

积极引导餐饮企业提升服务档次,增加个性服务,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杭州餐饮与海内外各种餐饮的文化交流,扩大杭帮菜知名度。

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菜点风味,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

以美食节等活动为抓手,打响“美食天堂”品牌,促进餐饮业持续繁荣。

从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高度,充分利用各类载体,积极推动茶楼业、酒吧业、咖啡馆等休闲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是完善和组建休闲服务业有关协会,推进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引导创办有国际水准的品牌企业和品牌服务。

  3、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

适应消费需求升级,加快发展家政、保洁、租赁、二手车流通、旧货市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引进市场调研、投资指导、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各类中介行业;壮大会计、法律服务、报关、公证等服务机构;规范和推进拍卖、租赁、典当业的发展;引导和促进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发展,使我市的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地。

引导商贸服务企业扩大服务品种,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努力满足各类服务性消费。

  4、精心推进风景区商贸物流业发展。

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增加和完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开发综合性的娱乐休闲项目,努力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同步协调发展,使风景区商业服务设施在层面布局、行业设置、业态结构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内外游客的购物休闲需求。

在规划期内,在市区景区相对集中的旅游线路交汇地区建设一处营业面积在2000—3000平方米的旅游购物广场,购物广场以展销浙江省旅游商品为主,突出杭州特产,辅以餐饮、休闲服务,使其成为旅杭游客必到之处。

各区、县(市)根据旅游资源的特色分别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古镇文化旅游购物区、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商旅休闲区、集山水风光精华的商旅特色区、返璞归真的农家餐饮购物区等,吸引中心城区等外来消费,实现从单一旅游观光到综合性“体验经济”的飞跃。

  (四)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

规划期内,将着力推进物流功能区建设,大力培育物流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构筑高效、优质的物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打造立足浙江、接轨长三角、面向国内外的区域物流中心,杭州建成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浙江省的综合物流中心。

物流配送业发展主要是重点培育、加快发展、形成中心。

重点是:

  1、建立三个层次物流空间结构。

根据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以及物流需求源分布特点,确定杭州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结构为:

围绕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区域,既要发展物流企业集聚的物流功能区,又要发展单一物流企业经营的物流中心,形成现代物流发展重点区域——物流功能区——物流中心三个层次的空间布局结构。

重点区域:

以提供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物流服务为主的下沙区域,该区域有条件成为杭州现代物流业率先发展区域;以提供产业基地型、都市配送型物流服务为主的江南区域;以提供产业基地型、枢纽中转型、专业市场型物流服务为主的临平区域;以提供产业基地型物流和航空物流服务为主的江东区域;以发展枢纽转运型、专业市场型物流服务为主的康桥区域。

物流园区:

依托接轨上海经济辐射前沿和华东交通网络重要接点地位,以及物流需求分布,建设物流园区。

根据目前下沙区域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实际,规划期内先建设好下沙物流园区,首期建设规模控制在2平方公里范围。

下一轮可在瓜沥地区和勾庄地区建设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

组建、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全面推进物流组织方式和营运流程创新。

引导流通企业接受物流配送外部化的发展趋势,把经营活动中专业性较强的物流配送业务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机构代理。

  2、重点发展三大物流领域。

杭州现代物流发展将充分利用大都市商业经济繁荣、工业基础扎实、外向型经济发达和省域经济中枢优势,重点发展以下三大领域:

一是都市配送型物流。

依托发达的城市消费品市场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

立足于连锁经营,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际商业连锁机构,另一方面通过重组、改造、联合等方式,发展壮大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力争形成辐射全省的消费品配送物流服务中心。

二是产业基地型物流。

依托杭州各大型产业集聚区,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

根据杭州和萧山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出口加工区、临平和江东两大工业区等大型产业集聚区的物流市场需求,多点式布局物流功能区或物流中心,以形成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布局。

三是行业分拨型物流。

依托省会城市优势,根据行业特点和需要(特别是医药、通讯、汽车、烟草等),利用公司总部集聚和行业龙头市场优势,发展行业分拨型物流,合理布局分拨配送中心,积极发展跨出杭州区域的分拨配送。

此外,依托杭州市郊发达的专业市场,结合其功能改造和提升,发展专业市场型物流;依托杭州发达的公路、铁路、内河和航空等交通枢纽,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枢纽转运型物流。

  3、建设三大物流业体系。

一是形成畅通高效的对外辐射交通运输网络和构筑市区时效性配送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二是建设物流信息系统。

三是建设兼容扩展的标准体系。

  (五)调整提升专业批发市场。

  商品专业批发市场已成为现代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杭州是个市场大市,市场个数多,门类齐。

要坚持以“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管理创新,品位提升”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商品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发展,创建商品交易市场新的发展优势。

紧密结合大交通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市场整合,提升市场功能,加大培育和建设特色市场(园区)的力度,提高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形成年成交额超百亿元市场5个,超50亿元市场10个,努力把杭州市场大市建设成市场强市。

专业批发市场发展主要是合理布局、创新模式、增强辐射。

重点是:

  1、优化市场布局。

商品市场一般应建立在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地区。

对现有市场分布,要组织实施战略性调整,按商品类别和行业特点,建立市场园区,分区、分类向园区集聚,整合形成规模优势。

规划期内,现有主城区商品市场大部分要向园区转移。

陆路枢纽型市场,可布局于临平城南部;空港枢纽型的商品集散地,可布局瓜沥西部;在城西、城东外围地区可建立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园区;在东新北路与石桥一带可建立物资、金属材料与汽车及配件市场园区;在城北的沟庄建设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在城南的萧山区可再建1个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向萧山、滨江、余杭区域内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在萧山区可建立苗木、花卉市场园区等。

各县(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布局要与杭州市区相衔接,既接受辐射,又充分利用资源,使全市逐步形成以城市商品交易市场为中心,环绕城公路布局为骨架,农村城镇商品交易市场为依托的商品交易市场空间布局。

  2、整合市场资源。

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紧密结合交通布局,对“低、小、散、重”市场实施“关、停、并、转”,从而逐步实现我市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

原则上市区主城区不再新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批发市场,现有的市场要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并逐步向交通便利的郊外集聚。

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向规模型、特色化、外向型发展,创新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市场主体法人化、经营公司化。

日用消费品市场重点发展:

依托地方产业、带动产业升级、有专业特色和辐射力较强的工业品市场和现有的省、市重点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重点发展:

已形成一定规模和辐射力的市场;现有的省、市重点市场;我市工农业生产资源紧缺的生产资料市场。

农副产品市场重点发展:

与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相结合的农副产品、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及果蔬、水产品、肉类、花木等专业特色市场。

各县(市)重点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如余杭家禽、富阳的豆制品和茶叶、临安的竹笋和小核桃、建德的草莓、淳安的茶叶和蚕茧、桐庐的蜂业和中药材等特色市场,增强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

  3、提升市场档次。

积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现代流通方式,对传统商品市场进行改造、提升,促进市场经营从摊位式向店铺式、公司式发展,市场经营策略从注重价格向注重品牌转变,市场交易从现货交易方式向展示、订单和网上交易拓展。

改革传统低层次的经营方式,积极采取总代理、总经销、特约经销等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品牌,塑造品牌市场形象。

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优势互动,在巩固市场交易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市场的信息、价格形成、外商采购、物流配送以及网上虚拟商城等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向现代批发中心转变,实现市场功能的转型和提升。

  三、主要举措

  杭州商贸物流业发展既面临黄金发展战略机遇期,又面临一系列新的环境变化。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落实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必须尽快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跳出商贸物流业看商贸物流业;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加大工作力度,共同推进;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领导和协作,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市区县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落实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是一项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整体协调,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优势,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市区县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市级政府制定城市总体商贸物流业规划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流通规范,引导商贸物流业有序发展,保障流通安全。

区、县(市)政府在新一轮杭州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中,要继续发挥区、县(市)在区域商贸物流业布局规划、资源整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网点管理等方面的主力作用。

商贸部门与城市发展的其他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推动城市与商贸物流业的互动发展。

一是加强商贸主管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的协调,将商贸物流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统一实施。

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对一些“老字号”名店,要有保护措施,使其发扬光大。

二是加强商贸物流业系统与交通建设系统的合作,使流通与交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是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与房地产发展的联动,在旧区改造、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大型住宅区建设中,做好商贸物流业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

四是加强商贸物流业与旅游、文化等部门的合作,在建设中央商务区、特色街区和风景区时相互配合,在举办各类城市活动、营造城市文化中形成合力,扩大综合效应。

全市建立商贸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商贸物流发展氛围,保证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国际化。

  扩大开放是杭州推动城市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杭州成为“购物天堂”的首要条件。

要根据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着眼于增强商贸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抓住服务业在全球加快扩张的机遇,在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上一层楼,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我市商贸物流业和国际接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