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5595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 和差问题.docx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附答案第28讲和差问题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第28讲和差问题

一、知识要点: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问题我们称为和差问题。

掌握了和差问题的特征和规律,我们解答起来就很方便了。

解答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

用数量关系表示: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二、精讲精练

例1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

两人各考了多少分?

 

练习一

1、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

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

 

2、小宁与小慧的身高总和是264厘米,又已知小宁比小慧矮8厘米。

两人分别高多少厘米?

 

例2某机床厂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96部,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8部,那么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

两个车间各有车床多少部?

 

练习二

1、红星小学一年级新108人,分成甲、乙两个班。

如果从甲班转3个学生到乙班去,两班学生就一样多。

甲、乙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2、甲、乙两筐共有水果80千克,若从甲箱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两箱水果同样多。

两箱原来各有水果多少千克?

 

例3哥弟俩共有邮票70张,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邮票,这时哥哥还比弟弟多2张。

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练习三

1、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比下层多4本。

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2、姐姐和妹妹共有糖果39块,如果姐姐给妹妹7块,就比妹妹少3块。

那么姐姐和妹妹原来各有糖果多少块?

 

例4把一条100米长的绳子剪成三段,要求第二段比第一段多16米,第三段比第一段少18米。

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练习四

1、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280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10人,第二车间比第三车间多15人。

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2、某工厂将857元奖金分给有创造发明的三名优秀工人,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250元,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125元。

三名优秀工人各得多少元?

 

例5四个人年龄之和是88岁,最小的3岁,他与最大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8岁。

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练习五

1、小军一家四口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年龄之和比他父母年龄之和大5岁。

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2、某校四个年级、共有438名学生,其中一年级119人,四年级101人,一、二年级的总人数比三、四年级的总人数多52人。

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

 

三、课后作业

1、三

(1)班和三

(2)班共有学生124人,如果从三

(2)班调2人到三

(1)班,两班学生同样多。

(1)班、三

(2)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2、有三只船共运木板9800块,第一只船比其余两船共运的少1400块,第二只船比第三只船少运200块。

三只船各运木板多少块?

 

3、两笼兔子共16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取出2只,这时两笼兔子只数就同样多。

甲、乙两笼原来各有兔子多少只?

 

4、某校四个年级共有138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其中一、二年级共70名,一、三年级共65名,二、三年级共59名。

四年级有多少名?

 

5、小明期终考试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

小明期终考试三门功课各多少分?

 

答案

第二十八周和差问题

专题简析: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问题我们称为和差问题。

掌握了和差问题的特征和规律,我们解答起来就很方便了。

解答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

用数量关系表示: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例题1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

两人各考了多少分?

思路导航: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我们可以用假设法来分析。

假设李杨的分数和王平一样多,则总分就增加4分,变为188+4=192分,这就表示王平的2倍,所以王平考了:

192÷2=96分,李杨考了96-4=92分。

练习一

1,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

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

答案

解:

128÷2=64(千克)

4÷2=2(千克)

64-2=62(千克)

64+2=66(千克)

答:

第一筐水果重62千克,第二筐水果重66千克.

故答案为:

62千克;66千克.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先把128千克平均分成两筐,则每筐就有64千克,第一筐比64千克少2千克,第二筐比64千克多2千克.

本题是一道稍复杂的应用题,根据题意可以先把128千克平均分成两筐,则每筐就有64千克,第一筐比64千克少2千克,第二筐比64千克多2千克.

2,小宁与小慧的身高答案

解:

设:

小宁的身高为x,小慧的身高为y

列出方程为:

x+y=264;y-x=8

解方程组得:

x=128cm;y=136cm故答案为:

小宁128cm小慧136cm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列出方程组总和是264厘米,又已知小宁比小慧矮8厘米。

两人分别高多少厘米?

3,三

(1)班和三

(2)班共有学生124人,如果从三

(2)班调2人到三

(1)班,两班学生同样多。

(1)班、三

(2)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答案

解:

方法一:

(1)四

(1)班比四

(2)班多多少人?

2×2=4(人)

(2)如果四

(1)班和四

(2)班人数一样多,两个班共多少人?

124-4=120(人)

(3)四

(2)班有多少人?

120÷2=60(人)

(4)四

(1)班有多少人?

60+4=64(人)

综合算式:

(2)班:

(124-2×2)÷2

=(124-4)÷2

=120÷2

=60(人)

(1)班:

(124-2×2)÷2+2×2

=(124-4)÷2+4

=120÷2+4

=60+4

=64(人)

方法二:

(1)四

(1)班比四

(2)班多多少人?

2×2=4(人)

(2)如果四

(2)班和四

(1)班人数一样多,两个班共多少人?

124+4=128(人)

(3)四

(1)班有多少人?

128÷2=64(人)

(4)四

(2)班有多少人?

64-4=60(人)

综合算式:

(1)班:

(124+2×2)÷2

=(124+4)÷2

=128÷2

=64(人)

(2)班:

(124+2×2)÷2-2×2

=(124+4)÷2-4

=128÷2-4

=64-4

=60(人)

答:

(1)班原有64人,四

(2)原有60人.

故答案为:

(1)班:

64人; 四

(2):

60人

解析

假设两个班学生同样多,根据条件可求出两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如果从四

(1)班调两人到四

(2)班,两班学生一样多”,也就是说四

(1)班比四

(2)班多4人,四

(2)班比四

(1)班少4人.如果四

(1)班和四

(2)班人数一样多,两班总人数就比124人少4人;如果四

(2)班和四

(1)班人数一样多,两班总人数就比124人多4人.

例题2某机床厂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96部,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8部,那么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

两个车间各有车床多少部?

思路导航:

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已知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96部,又根据“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8部,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从线段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车间原来比第二车间多8×2=16部车床。

所以,第一车间原有:

(96+8×2)÷2=56部,第二车间原有56-8×2=40部。

练习二

1,红星小学一年级新108人,分成甲、乙两个班。

如果从甲班转3个学生到乙班去,两班学生就一样多。

甲、乙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答案

甲班学生:

108÷2+3

=54+3

=57

乙班学生:

102÷2-3

=54-3

=51

答:

甲班有学生57人,乙班有学生51人.

2,甲、乙两筐共有水果80千克,若从甲箱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两箱水果同样多。

两箱原来各有水果多少千克?

答案

甲筐80÷2+6=46乙筐80÷2-6=34

3,有三只船共运木板9800块,第一只船比其余两船共运的少1400块,第二只船比第三只船少运200块。

三只船各运木板多少块?

例题3哥弟俩共有邮票70张,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邮票,这时哥哥还比弟弟多2张。

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思路导航:

我们可以这样想,哥弟俩共有邮票70张,根据“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还比弟弟多2张”,说明原来哥哥比弟弟多4×2+2=10张邮票。

所以,弟弟有邮票:

(70-10)÷2=30张,哥哥有邮票30+10=40张。

练习三

1,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比下层多4本。

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答案

设上层书架放书x本,那么下层放书72-x本,依据(上层书的本书-9)-(下层书的本书+9)=4,列方程解答.

答案

解:

设上层书架放书x本,那么下层放书72-x本,

(x-9)-(72-x+9)=4,

x-9+x-81=4,

2x-90+90=4+90,

2x÷2=94÷2,

x=47;

72-47=25(本);

答:

上层放47本,下层放25本.

故答案为:

上层放47本,下层放25本

2,姐姐和妹妹共有糖果39块,如果姐姐给妹妹7块,就比妹妹少3块。

那么姐姐和妹妹原来各有糖果多少块?

答案

解:

姐姐原来比妹妹多:

7×2-3=11(本);

姐姐原来有:

(39+11)÷2=25(本);

妹妹原来有:

(39-11)÷2=14(本).

答:

姐姐和妹妹原来各有书25本、14本.

解析

根据题意,如果姐姐给妹妹7本后,姐姐应比妹妹少本,实际比妹妹少3本,可得,原来姐姐比妹妹多本,再根据姐姐和妹妹共有书39本,由和差公式进一步解答.

根据题意,求出她们的本数差和和关系,由和差公式进一步解答.

3,两笼兔子共16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取出2只,这时两笼兔子只数就同样多。

甲、乙两笼原来各有兔子多少只?

答案

解:

原来乙笼比甲笼多4+2=6(只)

甲笼:

(16-6)÷2=5(只)

乙笼:

5+6=11(只)

答:

甲乙两笼原来分别有5只,11只.

故答案为:

甲乙两笼原来分别有5只,11只.

此题属于比较简单的整数应用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解答时要认真分析,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注意事项是一定要认真分析题目.

解析

甲笼放入4只,乙笼取出2只,这时两笼兔子的只数相同,说明原来乙笼比甲笼多4+2=6只,据此解答即可.

例题4把一条100米长的绳子剪成三段,要求第二段比第一段多16米,第三段比第一段少18米。

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

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可以这样想:

把第一段绳子的长度当作标准,假设第二、第三段绳子都和第一段同样长,那么总长就变为100-16+18=102米。

第一段绳子长:

102÷3=34米

第二段绳子长:

34+16=50米

第三段绳子长:

34-18=16米

练习四

1,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280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10人,第二车间比第三车间多15人。

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答案

(280-10-15-15)÷3

=240÷3

=80(人)

80+15=95(人)

95+10=105(人)

答:

第三车间有80人,第二车间有95人,第一车间有105人。

2,某工厂将857元奖金分给有创造发明的三名优秀工人,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250元,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125元。

三名优秀工人各得多少元?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