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5942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曹刿论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曹刿论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曹刿论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曹刿论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docx

《曹刿论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刿论战.docx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其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碣。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①段、1994、烟台

1、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中“徧”用法不同的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及其日中如探汤D、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下列句中的“之”字与“肉食者谋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深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而乡邻之生日蹙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句中的“以”与“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而吾以捕蛇独存

答案:

1、C2、B3、

《曹刿论战》全文、1994、武汉

1.文章选自()作者相传是(),他是()时期的人。

2.解释:

(1)间:

(2)鄙:

3.十年春,齐师伐我”这一句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和()。

4、“忠之属也”的实质是()

5.庄公先要追赶齐军,刿曰“未可”。

后来他又说:

”可矣”。

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6.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7.第二段通过写曹刿的言行,在于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B、深谋远虑并协助鲁庄公指挥作战

C、冲锋陷阵的精神D、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

8.第三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D、交待鲁国战胜了齐国

9.下列句中的“于”同“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是()

A、苛政猛于虎也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余将告于莅事者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0.下列句中的“之”同“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A、事无大小,悉以知之B、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C、登轼而望之D、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

1、①、《左转》②、左丘明③、春秋2、①、参与②、鄙陋3、①、作战的对象(双方)②、战争的性质4、取信于民5、吴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或辙乱,旗靡6、C7、D8、A9、B10、D

《曹刿论战》②③、段1996、石家庄市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公将鼓之”中“鼓”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然得而腊之以为饵B、一狼洞其中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妇抚儿乳

2、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车

B、一鼓作气:

一听到鼓声,就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C、公将驰之:

鲁庄公将要驱车追赶齐军

D、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3、对选文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段是叙,第二段是议B、第一段先叙后议第二段是议

C、第一段是叙,第二段是先议后叙D、第一段先议后叙,第二段先叙后议

4、选出齐鲁两军相遇后,鲁庄公便急于进军的句子是()

A、公将驰之B、遂逐齐师C、公将鼓之D、公与之乘

5、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

A、刿曰:

“未可”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惧有伏焉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第三段的段意是。

答案:

1、C2、B3、A4、C5、D6、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曹刿论战》①段、1999、北京

1、选出对语句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A、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B、又何间焉?

(你又何必参与呢?

C、何以战?

(您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一仗呢?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

2、这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案:

1、C2、他认为居高官、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

他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曹刿论战》②③段、1999、杭州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小大之狱②、望其旗靡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必以分人②、虽不能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从曹刿在战前、战后的言论看,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有哪两个?

答案:

1、①、案件②、倒下2、①、把②、即使3、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没有了。

4、①、取信于民②、抓住战机。

 

《曹刿论战》②③段、1999、云南昆明

1、文中各有两个加点的“克”和“故”字,对其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克”意思相同,两个“故”意思不同

B、两个“克”意思相同,两个“故”意思也相同

C、两个“克”意思不同,两个“故”意思也不同

D、两个“克”意思不同,两个“故”意思相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视其辙乱B、公与之乘C、登轼而望之

其人视端容寂先帝称之曰能黑质而白章

3、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上面这个句子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

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5、善于抓住战机是鲁国取胜的重要原因。

从这两段文字看,曹刿在

之时发动,在之时开始,因此取得了胜利。

答案:

1、A2、B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消失了。

4、①、一鼓作气②、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或鼓足干劲勇往直前。

5、①、彼竭我盈(齐军三鼓之后)②、反攻(进攻)③、齐军辙乱旗靡④、追击

《曹刿论战》全文、1999、湖北武汉

1、下边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弗敢专也(专门)B、未能远谋(谋划)

C、小惠未徧(恩惠)D、齐师伐我(讨伐)

2、下边加点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战则请从B、小大之狱C、再而衰D、肉食者鄙

3、下边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彼竭我赢竭其庐之入B、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公问其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

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B、可以一战。

(可以打一仗)

C、夫战,勇气也。

(大丈夫作战是靠勇气的)

D、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

7、第一段主要写的是:

()

A、鲁庄公目光短浅,不能远谋B、曹刿召见鲁庄公

C、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D、鲁庄公召见曹刿

8、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9、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精神

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10、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答案:

1、A2、A3、A4、B5、A6、A7、C8、C9、D10、A

《曹刿论战》②③、段2000、甘肃

1、下面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碣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碣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碣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1)例:

战于长勺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苛政猛于虎也

C、登轼而望之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肉食者谋之

A、属予作文以记之B、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登轼而望之D、公与之乘

3、翻译: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4、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项(3分)

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A、庄公与曹刿一同到战场指挥作战B、鲁军追击齐军的概况

C、齐军气竭败退的概况D、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②、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B、庄公向曹刿了解战争取胜的过程

C、曹刿解释下视其辙的原因D、曹刿解释登轼而望的原因

③、第一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

()

A、冲锋陷阵英勇作战的品质B、忠于庄公为国效力的品质

C、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的军事才能

D、辅佐庄公足以担当大任的治国才能

5、在括号里补出省略的内容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选择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_______”之时,鲁军追击敌军选择在“______________”之时。

答案:

1、C2、①、D②、A3、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

“作战,是靠勇气的。

”4、①、D②、A③、C5、①、曹刿②、我、齐军6、①、彼竭我盈②、齐军辙乱旗靡。

《曹刿论战》③段、2000、内蒙古

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曹刿对作战有什么主张?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

①进攻(反攻)要善于把握时机②追击不要中了埋伏或打仗要摸清对方虚实。

《曹刿论战》①段、2002、安徽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战则请从。

3、用文中的句子填空(4分)

①、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2、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4、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

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4分)

 

答案:

1、①、参与②、同“遍”,遍及,普遍③、可凭借2、①、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

②、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①、有爱国心和责任感。

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加“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参战;②、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见解。

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③、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技巧。

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答案不限于以上所列三点,答出一点,言之成理,言语通顺即可得满分。

《曹刿论战》①段、2002、镇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何以战?

以: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弗敢加也而山不加增B、弗敢专也专其利三世矣C、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D、必以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3、翻译句子(2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长勺之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2分)

 

5、填空:

(2分)

《曹刿论战》一文生动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其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话从侧面衬托了曹刿的,而鲁庄公关于“何以战”的回答又反衬出曹刿的。

答案:

1、①用,凭,靠②赐福,保佑③案件2、B3、当官的自会去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4、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爱国热情(爱国、爱国热忱、爱国主义精神等。

)远谋(深谋远虑等)

甲:

《曹刿论战》②③段2002宁波

乙:

《蜘蛛与蛇》薛福成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一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

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庸庵笔记》)注:

①飙:

暴风。

这里指迅速。

②盬(gǔ:

)吸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①、既克,公问其故 ②、齐师败绩  ③、果腹而去④、如是者三四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登轼而望之 而势稍不及B、战于长勺  苛政猛于虎也    

C、 蜘蛛乃盬其脑 今乃掉尾而斗 D、以首俯地以尾击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1、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②、将鼓之 ③、欲穷其林 

④、殚其地之出⑤、我将东徙   ⑥、温故而知新

A、①④B、①②C、②⑤D、③⑥ 

4、翻译:

(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①甲文中鲁军克敌制胜抓住了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在之时;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之时,乘其不备,致蛇于死地。

(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②、甲乙两文揭示的一个共同道理是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夫战,勇气也”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

1、①已经战胜②溃败③离开④像这样2、D3、B4、我看到他们的军旗倒下去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5、①彼竭我盈意稍倦,以首俯地②弱者如果能抓住机会,那么弱小者也可以战胜强大者。

6、B

甲:

《公输》①-⑧乙:

《曹刿论战》①段2003广西桂林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成,将以攻宋问“何以战?

B、愿借子杀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义不杀少而杀众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吾义固不杀人舍生而取义者也

2、解释加点字词(2分)

①、公输盘不说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翻译句子:

1、宋何罪之有?

(1分)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分)

4、(乙)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你从甲文中也找出一个体现子墨子这种精神的语句。

(2分)

5、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

为什么?

(3分)

答案:

1、C2、①通“悦”,高兴,喜悦②目光短浅,见识浅陋3、①宋国有什么罪呢?

②(有)当官的人去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4、起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5、子墨子的做法是设法阻止战争,曹刿的做法是积极为鲁庄公谋划,备(迎)战之策。

赞成他们的做法,因为子墨子要阻止的是一场不正义的侵略战,曹刿支持的是一场抗敌卫国之战。

《曹刿论战》全文、2003、河北

1、文章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什么?

(用曹刿的话回答)(2分)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

(3)、公将鼓之鼓: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

请谈谈你的理由。

(3分)

答案: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错该题不得分)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①参与②独自专有③击鼓4、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的清楚,也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②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考生能有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有理即可(观点1分,理由2分)

《曹刿论战》②③段、2004、黑龙江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1)驰:

(2)靡:

2、翻译句子(2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3、在文中找出和毛泽东“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

(2分)

4、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

说说理由。

(2分)

答案:

1、①驱车(追赶)②、倒下2、①下车去察看敌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敌军。

②敌方的勇气(士气)已经枯竭,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4、例①有关,由于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给予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才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例②无关,鲁庄公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完全是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曹刿论战》全文、2004、重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又何间焉立有间

B、公问其故并驱如故

C、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分)

(2)、忠于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3分)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30字)

答案:

1、D2、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②(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①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们的支持;②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③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等等

甲:

《曹刿论战》②③段、乙:

《公输》(17)—(22)段、2005、广州

1、词语理解。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②、公问其故③、望其旗靡④、公输盘诎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既克,公问其故()A、克己奉公B、克敌制胜

②、以牒为械()A、为民请命B、下不为例

3、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

②、吾知子之所以拒我,吾不言。

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乙文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

答案:

1、①副词,就,于是②……的原因③倒下④通“屈”折服2、

(1)①B②B

(2)①作战,靠的是战士的勇气。

②我知道您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我不说。

3、鲁国:

凭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取得胜利。

原因:

已持臣守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甲:

《曹刿论战》全文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段、2005、长沙

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肉食者鄙(卑鄙)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D、齐师败绩(大败)

2、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

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要回答问题:

①、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②、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

 

5、对甲乙两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答案:

1、A2、(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3、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着/寡助

4、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必以请。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②“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③“有功”“无能”结合题来说。

5.A

《曹刿论战》全文2005、广东省实验区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2、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答案:

1、①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②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2、惧有伏焉3、①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②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反击)

《曹刿论战》1段06哈尔滨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神弗福也②小大之狱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3.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4.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答案:

1.赐福保佑案件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3.政治上取信于民4.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