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87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醉翁亭记导学案.docx

醉翁亭记导学案

《醉翁亭记》导学案 

第一课时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宋江珍      审核:

赵文梅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掌握并积累文中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知识链接】 

简介作者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

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写作背景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

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第二年,写了本文。

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 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预习交流】

1.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琅琊(    )(   )      潺(    )      酿(    ) 僧(    )  

    辄(   )      伛偻(    )(    )     霏(    )      暝(    ) 洌(    )      蔌(   )      觥筹(    )(    )     翳(    )     弈(    ) 朝(    )而往         射者中(     )     颓(    )然

2.读懂文意 

①分小组,由组长带领,参考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

②划出疑难语句,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③运用归纳法,小组共同完成重点词汇的整理,力求知新温故。

 

④各小组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解决或提交小组学习成果,全班共同分享。

 【合作探究】

1.重点实词 

①环滁皆山也          环: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③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

 

 ④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⑤野芳发而幽香        芳:

         发

⑥宴酣之乐            酣:

⑦非丝非竹.           丝:

 竹:

   

 ⑧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

 ⑨树林阴翳.           翳:

  

⑩鸣声上下上:

 下:

2.古今异义词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

                今义: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

                今义: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

                 今义: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乐:

 ①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第一个乐),(第二个乐)       

 ② 山水之乐.:

          ③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归:

 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② 云归而岩穴暝:

       

谓:

①太守自谓也:

              ②太守谓谁:

         

 也:

①环滁皆山也:

              ②山之僧智仙也:

          ③在乎山水之间也:

 秀:

①蔚然而深秀者:

           ②佳木秀而繁阴:

                      

临: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临溪而渔:

               

而:

①而年又最高:

          ②日出而林霏开:

         ③朝而往:

   

④溪深而鱼肥:

          ⑤而不知人之乐:

    

  4. 成语:

 

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

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

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山肴野蔌:

野味和菜蔬。

  

风霜高洁: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5. 明确文章内容: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展示点拨】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

   

【目标检测】 

 

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成语填空。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查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 ”.         

 

 

 

《醉翁亭记》导学案 

第二课时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宋江珍      审核:

赵文梅

【学习目标】

1.抓住文眼,理清思路,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 政治理想。

2.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合作探究】 

1、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自号曰醉翁也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                     后乐   

   2. 重点词语   

 壑临于泉上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歌于涂临溪而渔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阴翳

2、“而”用法:

表示前后词语之间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

你看看下列句子中它的作用

而年又最高: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朝而往,暮而归:

溪深而鱼肥:

而不知人之乐:

      

3、文中有21个“也”字结尾的句子,每个“也”字句代表了一个语意层次。

“也”是个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解释或判断,有时也表示感叹、祈使、疑问和反诘等语气;用在句中则表示提示。

试找几个仔细体会。

朗读课文,请用原文填空。

 

   

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本文中心句(主旨句):

2.“醉翁亭”是谁给命名的?

命名者的名字又是从何而来?

 

3.如果给每一段加上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中都有一个亭(醉翁亭)的话,

可以归纳为:

“醉翁”之“醉”由何而生?

.第一段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写景顺序是什么?

 

第二段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展示点拨】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

【目标检测】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上有误的一组是(  )   

  A、环滁(chú) 林壑(hè) 琅玡(yá)     B、潺潺(chán) 瞑(míng) 觥(gōng)筹交错     C、山肴(yáo) 野蔌(sù) 阴翳(yì)     D、晦(huì)明 宴酣(gān) 颓(tuī)然

2.下列四句中有一句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请选出这一句(    )

  A、野芳发而幽香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溪深而鱼肥     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3.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   )

 A、翼然临于泉上(面对) B、波澜不惊.(起,动) 

  C、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当“没有”讲)  D、树林阴翳.(遮盖) 

4.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   )

 A、委而去之(放弃)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

  C、苍颜白发(脸色苍老) D、饮少辄醉(就)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政治家、文学家。

  

   B、欧阳修,北宋人,号六一居士,晚年自号“醉翁”。

    

C、“记”,是指记载、描写事物的一类文章。

 

   D、欧阳修与《醉翁亭记》里的太守并非一人,因为文中的太守“苍颜白发”“年又最高”。

6.选出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野芳发而幽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韦编三绝. 

C、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溪深而鱼肥  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7.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禽鸟知山林之乐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8.你认为本段提挈全篇,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的句子是什么?

这体现了太守的什么乐趣?

 

《醉翁亭记》导学案 

第三课时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宋江珍      审核:

赵文梅

【学习目标】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文章的内容。

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合作探究】

1.学习研讨第三段

(1)作者在本段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画面?

请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你认为本段的核心是什么?

第三段写的是众人游琅琊山的情形,滁人为什么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

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2.交流研讨第四段

(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试作概括。

(2)本段写了哪几种乐趣?

最终表现的是谁的什么乐趣?

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这里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太守之乐其乐”中的“乐”的含义有哪些?

 

 

(4)太守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联系?

 

(5)本文写景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全文的文眼是哪个字?

作者是怎么表现的?

 

 

【展示点拨】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

【目标检测】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理解填空。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

②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

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我能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欧阳修_____

5.第③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

其中主要画面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

【课外作业】

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雨()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

4.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