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695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1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docx

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个人笔记

P1.数字3表示该仪器精度即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3mm。

P2.经纬仪是进行角度测量的主要仪器,也可用于低精度测量中的视距测量。

P4.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为普通水准测量。

P4.微倾水准仪的使用步骤有5步:

安置仪器→粗平→调焦和照准→精平→读数。

P5.经纬仪的使用步骤有4步:

对中→整平→照准→读数。

(2009)

P5.工程测量中,使经纬仪水准管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是(整平)。

(2014)

P7.常见比例尺有2种:

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是直线比例尺。

地形图(数字)比例尺有3类,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有5种:

1:

500、1:

1000、1:

2000、1:

5000、1:

1万;

中比例尺有3种:

1:

2.5万、1:

5万、1:

10万;小比例尺有3种:

1:

25万、1:

50万、1:

100万。

P7.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放样数据准备、平面位置放样方法的选择、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仪器和工具的检验。

平面位置放样方法的选择:

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

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视距法。

误差要求不大于±10mm的部位应采用水准测量法。

采用经纬仪代替水准仪时放样点离高程控制点不得大于50m,且必须用正倒镜置平法读数,并取正倒镜读数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P8、开挖工程测量的内容:

开挖区原始地形图和原始断面图测量;开挖轮廓点放样;开挖竣工地形、断面测量和工程量测量。

(2009)开挖工程细部放样方法有极坐标法、测角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

用视距法测量距离时其视距长度不应大于50m(2009),预裂爆破放样不宜采用视距法。

用视差法测定,端点法线长度不应大于70m。

主要建筑物的开挖竣工地形图或断面图应选用1:

200,收方图以1:

500或1:

200为宜,大范围的土石覆盖层开挖收方可选用1:

1000。

二次独立测量同一区域的开挖工程量其差值小于5%(岩石)和7%(土方)时,可取中数作为最后值。

P9.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0.2-0.5m为宜。

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

建筑物基础块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根号下2m(m为中误差)。

填筑工程量测算—两次独立测量同一工程,小于3%时,取中数作为最后值。

P10.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的内容:

①施工区的滑坡观测、②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监测、③围堰的水平位移和沉陷观测、④临时性的基础沉陷和裂缝监测。

变形观测的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稳固的基岩上,其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测点应与变形体牢固结合,并选在变形幅度、变形速率大的部位,滑坡测点宜设在滑动量大、滑动速度快的轴线方向和滑坡前沿区等部位。

山体或建筑物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的两侧。

(2013)。

采用视准线监测的围堰变形点,偏离不大于20mm,密度为险要地段20-30m布设一个测点(一般地段50-80m)。

P11.滑坡、高边坡稳定监测采用交会法,水平位移监测采用视准线法(2014),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水准观测法(2011)、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地基回弹宜采用水准仪与悬挂钢尺相配合的观测方法。

P11.竣工测量主要项目有:

①主要建筑物基础开挖建基面的1:

200-1:

500地形图或纵、横断面图。

②建筑物过流部位或隐蔽部位形体测量。

③外部变形监测设备埋设安装竣工图。

④建筑物的各种重要孔、洞的形体测量。

开挖竣工测量:

主体工程开挖到建基面时应及时实测建基面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

200,图上应标有建筑物开挖设计边线。

土石坝在心墙、斜墙、坝壳填筑过程中,每上料两层,须进行一次边线测量并绘成图表为竣工时备用。

P12.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人的原因、仪器的原因、外界环境的影响。

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观测结果影响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称为系统误差,没有任何规律性的称为偶然误差,由于观测者粗心或受到干扰造成的错误为粗差(2010)。

P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包括:

①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②地层及岩性;③地形地貌;④水文地质;⑤物理地质现象;⑥天然建筑材料;⑦地质构造及地震。

P14.天然建材料场的勘查级别划分为普查、初查、详查三个阶段;储量在初查阶段,勘察储量一般不少于设计需要量的2.5~3倍,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40%,详查阶段不少于1.5~2倍,误差不超过15%。

P14.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坝基稳定问题、坝区渗漏问题。

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松弛张裂、蠕动变形、崩塌、滑坡4种类型,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

塌滑、错落、倾倒是过渡类型,泥石流也是。

P15.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

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和性质、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水、其他因素(风化、人工挖掘、振动、地震)。

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有:

脆性破裂、块体滑动和塌方、层状弯折和拱曲、塑性变形和膨胀。

15.松弛张裂一般称为边坡卸荷裂隙。

蠕动变形:

有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类型。

滑坡:

滑坡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水库工程地质问题:

渗漏、浸没、塌岸、淤积、诱发地震(2012)。

土质基坑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稳定和基坑降排水。

15.在基坑施工中,为防止边坡失稳,保证施工安全,采取的措施有:

设置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2014)。

15.基坑降排水的目的:

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发生;对下卧承压含水层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保持基坑土体干燥,方便施工。

基坑开挖的降排水的两种途径:

明排法和人工降水。

人工降水经常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井点降水方式。

明排法的适用条件:

不易产生流砂、流土、潜蚀、管涌、淘空、塌陷等现象的黏性土、砂土、碎石土的地层;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础底板或洞底标高不大于2.0m。

16.轻型井点降水适用条件:

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的地层;基坑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砂、管涌等现象;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0m,宜用单级真空点井;当大于6.0m时,场地条件有限宜用喷射点井、接力点井;场地条件允许宜用多级点井。

16.管井降水适用条件:

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

17.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等。

永久性建筑物

工程等别

工程规模

拦河水闸工程分等指标

灌溉、排水泵站分等指标

引水工程分等指标

水库总容量(108m3)

工程规模

防洪

治涝

灌溉

供水

发电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过闸流量(m3/s)

标装机流量(m3/s)

装机功率(104kw)

引水流量(m3/s)

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

保护农田(104亩)

治涝面积(104亩)

灌溉面积(104亩)

供水对象重要性

装机容量(104kW)

1

3

(1)型

≥5000

≥200

≥3

≥200

≥10

特别重要

≥500

≥200

≥150

特别重要

≥120

2

3

(2)型

5000~1000

200~50

3~1

200~50

10~1.0

重要

500~100

200~60

150~50

重要

120~30

3

4

中型

1000~100

50~10

1~0.1

50~10

1.0~0.10

中等

100~30

60~15

50~5

中等

30~5

4

5

(1)型

100~20

10~2

0.1~0.01

10~2

0.1~0.01

一般

30~5

15~3

5~0.5

一般

5~1

5

5

(2)型

<20

<2

<0.01

<2

0.01~0.001

<5

<3

<0.5

<1

P22.水库特征水位及库容。

校核洪水位:

水库遇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设计洪水位:

水库遇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防洪高水位:

水库遇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汛限):

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

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蓄水位、兴利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高水位,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参数,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

死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变幅称为水库消落深度。

P22.水库特征库容:

静库容、总库容、防洪、调洪、兴利、重叠、死库容共7种。

P23、工程坝址选择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建筑材料条件、其他条件影响,其他条件中水库区的淹没大小和移民搬迁安置的难度是坝址比选考虑重要因素之一,还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工程量、工程总投资及动能经济指标是坝址比选时应考虑的重要经济条件。

P24.闸址宜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稳定、岩土坚实和地下水水位较低的地点,尽量避免采用人工处理地基。

若在多支流汇合口下游河道上建闸,选定的闸址与汇合口之间宜有一定的距离。

闸址应考虑材料来源、对外交通、施工导流、场地布置、基坑排水、施工水电供应等。

P25、枢纽布置的7个原则:

应满足各个建筑物在布置上的要求,保证其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各建筑物应尽可能紧凑布置,减少工程投资,方便运行管理;尽量使一个建筑物发挥多种用途或临时建筑物和永久建筑物相结合布置;应考虑降低枢纽总造价和年运行费用;要做到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尽可能使枢纽中的部分建筑物早期投产、提前发挥效益;枢纽的外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P26.水工建筑物按功能和使用期限可分为:

通用性、专门性水建和永久性、临时性水建。

通用性水建:

挡水、泄水、输水、取(进)水、河道整治建筑物。

永久性水建:

主要、次要建筑物。

专门性水建:

水电站、渠系、港口水工、过坝建筑物。

临时性水建:

围堰、导流隧洞、导流明渠。

P26.水工建筑物主要设计方法:

安全系数法、可靠度法。

用安全系数法判断结构的安全性,是定性的标准,没有定量的意义。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具有预定功能的概率。

水工砼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P27.强度和稳定性是表示建筑物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应力分析是校核强度和稳定的前提。

重力坝应力分析的方法可归纳为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两大类。

导致大坝灾难性破坏的原因及基本模式有5种:

溢洪道的泄洪能力不足,洪水漫过原来按不过水坝设计的坝顶,溢流而下;坝体连同部分地基沿软弱面发生滑移破坏;坝体因扬压力过大而沿坝基面滑动;坝体或坝基因管涌或流土而破坏;坝的上、下边坡发生滑移破坏。

渗流在后四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渗流分析主要内容:

确定渗透压力、渗透坡降(或流速)、渗流量。

对土石坝还应确定浸润线的位置(2012)。

P29.高土石坝一般要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坝体坝基及岸坡接头在填土自重及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填土应力应变,以判断是否发生剪切破坏、有无过量的变形、是否存在拉力区和裂缝、防渗土体是否发生水力劈裂,为坝体稳定分析和土坝连接建筑物设计提供依据。

P31.土坝(体)壳用土石料:

常用于均质土坝的土料是砂质黏土和壤土,具一定的抗渗性和强度,其渗透系数不宜大于1×10-4cm/s,黏料含量一般为10-30%,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易溶盐含量小于5%。

心墙坝和斜墙坝多用透水性较高、抗剪强度参数较大的混合料。

防渗体用土石料:

一般采用黏土、砂壤土、壤土、黏质土。

P32.水工建筑物对石料的要求是有较好的耐水性、抗冻性、耐久性。

火成岩:

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水成岩:

石灰岩、砂岩。

变质岩: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P33.通用硅酸盐水泥密度一般为3100-3200kg/m3,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溢流面受水冲刷部位的混凝土避免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

大体积建筑物内部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适应低热性的要求。

位于水中和地下部位的混凝土宜采用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证明书(含厂名、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抗压强度、安定性)以及28d强度证明书。

应复试的水泥有:

用于承重结构的水泥、无出厂证明者、存储超过3个月的(快硬水泥为1个月)、对质量有怀疑的、进口水泥。

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具体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故砂浆的分层度以1-2cm为宜。

P34.反应水泥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和易性、强度、耐久性(2014)。

和易性:

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混凝土的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弯、抗剪强度,抗压强度最大,试块为边长15cm的立方体,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28d龄期。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

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水泥强度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养护条件及龄期。

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冲磨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

P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水灰比、砂率、浆骨比(2010)。

细骨料为砂,粒径在0.16-5mm之间,粗砂的细度模数F•M为3.7-3.1,中砂为3.0-2.3,细砂为2.2-1.6(2009),特细砂为1.5-0.7。

粗骨料为大于5mm的骨料,特大石150-80mm或120-80mm,大石80-40mm,中石40-20mm,小石20-5mm共4级。

P36.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4类,改善砼和易性的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调节砼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速凝剂、早强剂、缓凝剂),改善砼耐久性的外加剂(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养护剂),改善砼其他性能的外加剂(膨胀剂、防冻剂、防水剂、泵送剂)。

P39.水工建筑物的荷载按作用随时间的变异性可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荷载。

偶然作用荷载包括地震作用、校核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浪压力、水重。

P42.土石坝渗流分析的内容包括:

确定浸润线的位置、确定渗流的主要参数(渗流流速和坡降)、确定渗流量(2013)。

分析的方法有水力学法和流网法。

水力学法假定坝体内土质是均质的,各方向的渗透系数相同;渗流是层流,符合达西定律,任一铅直线上的流速和水是常数。

P42.闸基渗流计算的目的:

是计算水闸闸基地下轮廓线各点的渗透压力、渗透坡降、渗透流速、渗流量,进行渗流分析的近似方法有直线比例法、流网法、改进阻力系数法(此法广泛采用)等。

P43、渗透系数是反映土的渗流特性的一个综合指标,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的颗粒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水温,一般采用经验法、室内测定法、野外测定法确定,渗透系数k=(单位为m/s),Q为实测流量,L通过渗流的土样高度(2009),A为通过渗流的土样横断面面积,H为实测的水头损失。

P43、渗透变形又称为渗透破坏,一般可分为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失等4种基本形式。

管涌一般发生在无黏性砂土、砂砾土的下游坡面、地基渗流的逸出处,黏土较少发生管涌。

流土现象主要发生在黏性土及较均匀的非黏性土体的渗流出口处。

渗透系数不同的接触面处的土壤颗粒被冲动而产生的冲刷现象称为接触冲刷。

渗流垂直于层面时将渗透系数小的颗粒带到渗透系数大的一层中的现象称为接触流失。

管涌、流土主要发生在单一结构的土体中,接触冲刷、接触流失主要发生在多层结构的土体中。

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有2类:

一是改善岩土体的结构特性,提高其抵抗渗透变形的能力,二是采取措施截断岩土体中的渗透水流或减小岩土体中渗透水流渗透比降使其小于允许比降。

第一类措施通常只用在岩体中,具体措施有灌浆、砼防渗墙、局部置换等,第二类措施中最可靠的方法是在渗透土层中兴建防渗墙,截断土层中的渗透水流,具体工程措施有设置水平与垂直防渗体、设置排水沟或减压井、可能管涌地段铺设反滤层、可能流土地段则增加渗流出口处的盖重(2009)。

44.反滤层和过渡层:

反滤层的作用是滤土排水,防止在水工建筑物渗流出口处发生渗透变形。

对反滤层的要求是:

1.相邻两层间,颗粒较小的一层的土体颗粒不能穿过较粗的一层土体颗粒的孔隙;2.各层内的土体颗粒不能发生移动,相对要稳定;3.被保护土壤的颗粒不能够穿过反滤层;4.反滤层不能够被淤塞而失效;5.耐久、稳定,在使用期间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性质的变化。

44.过渡层的作用是避免在刚度相差较大的两种土料之间产生急剧变化的变形和应力。

反滤层可以起过渡层的作用,而过渡层却不一定能满足反滤要求。

坝的反滤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被保护的土不发生渗透变形;②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③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

P46.明渠水流中,当水深小于临界水深,佛汝德数>1的水流称为急流,当水深大于临界水深,佛汝德数<1的水流称为缓流。

急流有涌浪,缓流有上游水位雍高。

消能方式有:

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消力戽消能。

P48.导流建筑物主要是围堰,导流泄水建筑物包括导流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底孔。

导流建筑物级别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导流建筑物规模等指标划分为Ⅲ─Ⅴ级(2012)。

施工导流还包括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和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度汛洪水标准。

确定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的方法有:

实测资料分析法、常规频率法、经济流量分析法。

(2012)

P49.分段围堰法导流也称分期围堰导流,工程实践中两段两期导流(2011)采用的最多,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工期长的工程,尤其适用通航和冰凌严重的河道,这种导流方法费用低。

又分为以下二种方法:

①束窄河床导流,通常用于分期导流的前期阶段,特别是一期导流。

②通过建筑物导流,其主要方式有设置在砼坝体中的底孔导流、坝体上预留缺口导流、梳齿孔导流、(2010、2011)低水头厂房导流,多用于分期导流的后期阶段。

P50.一次性拦断河床围堰导流是在河床内距主体工程轴线上下游一定距离上修筑拦河堰体,一次性截断河道,使河道中的水流经河床外修建的临时性泄水道或永久建筑物下泄,适用于枯水期流量不大、河道狭窄的河流,按泄水建筑物的类型可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

明渠导流一般适用于岸坡平缓或有一岸具有较宽的台地、垭口或古河道的地形,具有施工简单、适合大型机械施工的优点,工期短,对通航、放木条件也较好。

隧洞导流适用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2013)。

涵管导流适用于导流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等工程中采用(2011、2013),涵管通常布置在河岸滩地上,其位置常是枯水位以上。

P51.截流方式可归纳为戗堤法截流、无戗堤法截流,戗堤法有平堵(2014)、立堵、混合堵,无戗堤法有建闸截流、水力冲填法、定向爆破截流、浮运结构截流。

P52.定向爆破是在坝址处于峡谷地区、岩石坚硬、岸坡陡峻、交通不便、缺乏运输设备时将山体或预制砼块体爆破后封闭龙口(2011、2012)。

P53、减小截流难度的技术措施有:

①加大分流量、改善分流条件,②改善龙口水力条件,③增大抛投料的稳定性、减少块料流失,④加大截流施工强度。

截流工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河道流量、泄水条件、龙口的落差、流速、地形地质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因素。

①改善分流条件的主要措施有4种:

合理确定导流建筑物尺寸、断面形式、底高程;确保泄水建筑物上下游引渠开挖和上下游围堰拆除的质量;专门修建截流分水闸或泄水道;增大截流建筑物的泄水能力。

②改善龙口水力条件的措施有双戗截流、三戗截流、宽戗截流、平抛护底(2010、2011)。

对于水位较深、流量较大、河床基础覆盖层较厚的河道常采取在龙口部位一定范围内平抛填料。

③减少块料流失的主要措施有采用特大块石、葡萄串石、钢构架石笼、混凝土块体等来提高投抛体的本身稳定。

④加大施工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加大材料供应量、改进施工方法、增加施工设备投入等。

P56.土石围堰与岸坡的接头主要通过扩大接触面和嵌入岸坡的方法,以延长塑性防渗体的接触,防止集中绕渗破坏。

土石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的接头,通常采用刺墙形式插入土石围堰的塑性防渗体中,并将接头的防渗体断面扩大,以保证在任一高程处均能满足绕流渗径长度要求。

P57.排除基坑积水、堰体和坝基的渗水、降雨汇水等称为初期排水。

初期排水流量一般可根据地质情况、工程等级、工期长短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参考实际工程经验按公式Q=ηV/T确定,η为经验系数一般限3─6,当覆盖层较厚,参透系数较大时取上限,V为基坑的积水体积,T初期排水时间。

P58.对于土质围堰或覆盖层边坡,开始排水降速以0.5─0.8m/d为宜,接近排干时可允许达1.0─1.5m/d。

排水时间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大型基坑可采用5─7d,中型基坑可采用3─5d。

经常性排水应分别计算围堰和地基在设计水头的渗流量、覆盖层中的含水量、排水时降水量及施工弃水量。

明沟排水适宜于地基为岩基或粒径较粗、渗透系数较大的砂卵覆盖面,应用最多。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按其排水原理分为管井排水法、真空井点排水法、喷射井点法、电渗井点排水法,后3种排水法适用于开挖深度较大、渗透系数较小、土质又不好的地层。

管井排水法适用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浅、颗粒较粗的砂砾及岩石裂隙发育的地层(2010、11、13)。

P59.初期排水时需选择大容量低水头水泵,在降低地下水位时宜选用小容量中高水头水泵,基坑的积水集中排水时则需大容量中高水头的水泵。

P59.软土地基孔隙率大、压缩性大、含水量大、渗透系数小、水分不易排出、承载能力差、沉陷大、触变性强等特点,在外界的影响下很易变形(2012、14)。

P60.水工建筑物对地基基础的基本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

2.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一性。

能够防止基础的滑动和不均匀沉陷。

3.具有足够的抗渗性。

能够避免发生严重的渗漏和渗透破坏。

4.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能够防止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发生侵蚀破坏。

(2011)

P60.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开挖、灌浆、防渗墙、桩基础、锚固、置换法、排水法、挤实法。

桩基础有打入桩、灌注桩、旋喷桩、深层搅拌桩。

P61.按浆液材料分:

水泥灌浆、黏土灌浆、化学灌浆。

按目的分:

帷幕灌浆、固结灌浆(2009)、接触灌浆、接缝灌浆、回填灌浆(2011。

P63.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主要包括:

钻孔→钻孔清洗→压水试验→灌浆→灌浆的质量检查。

钻孔的质量要求有4个:

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灌浆孔宜选用较小的孔径和钻孔孔壁应平直完整、钻孔必须保证孔向准确。

P64.帷幕灌浆必须优先采用循环式,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灌浆段长度宜采用5─6m,不得大于10m。

浆液水灰比有7个比级:

5、3、2、1、0.8、0.6、0.5比1。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可以结束,采用自下而上灌浆法时可相应减少30、60min结束灌浆。

采用自上而下法时采用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自下而上法时采用压力灌浆封孔法或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

P65.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2012)。

检查孔的布置部位:

帷幕中心线上;岩石破碎、断层、大孔隙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钻孔偏斜过大、灌浆情况不正常、对帷幕灌浆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宜为灌浆孔总数的10%,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