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556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

 

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是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水果产业发展影响的需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由于与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接近,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水果生产与东盟基本相同。

近年来越南上下大力发展和扶持热带水果的生产,加大对我国的热带水果市场的占领,泰国的水果品质优良,成本低,竞争优势明显。

我们的支柱产业其质量、外观、规模与东盟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异,水果生产将面临着巨大的外来市场竞争压力,如果不尽快提升水果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水果生产的科技含量,果农及地方财政将受到很大的损失。

因此,必须通过实施本项目,开展绿色水果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普及绿色水果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果品质量,才能有效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市场竞争,农民的增收和财政的增长才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2、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但目前,大多数文化层次较高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劳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较差,难于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因此,必须通过实施本项目,开展面向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技术“二传手”、科技创业人才、科技经纪人等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3、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需要

近年来,我们虽然下大力气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养殖产业的发展仍比较滞后,农民增收的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增收渠道单一。

因此,必须通过实施本项目,开展“猪—沼—果生态模式”技术示范,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绿色水果生产结合起来,既提升传统的水果优势产业,又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课题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

(一)课题总体目标

以产业技术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引进、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提高全镇种养整体水平和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和实用技术培训,创新农村科技服务的新模式。

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沼气建设、生猪养殖、绿色水果生产和果树下养鸡结合起来,开展“猪一沼一果一鸡生态模式”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引进2个水果新品种、示范推广10项新技术,建设沼气池100立方米、建设绿色水果标准示范园300亩、园内养猪5000头、树下养鸡1万羽,形成“园边养猪、园内种果、果下养鸡”的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全镇水果面积扩大10%以上,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农民年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二)课题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内容、技术路线、研究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沼气建设、生猪养殖、绿色水果生产和果树下养鸡结合起来,开展“猪一沼一果一鸡生态模式”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引进2个水果新品种、示范推广10项新技术,建设沼气池100立方米、建设绿色水果标准示范园300亩、园内养猪5000头、果树下养鸡1万羽,形成“园边养猪、园内种果、果下养鸡”的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全镇水果面积扩大10%以上,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农民年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1、绿色水果种植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①研究开发内容

开展绿色水果种植技术引进、开发与应用示范,建立远资合作组织示范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亩。

推广应用沼液、沼渣为主的安全高效的肥料,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保花、保果新技术,引进水果优良新品种,保果品质量安全,达到国家绿色水果标准。

②技术路线

园址选择——品种选择——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科学防治病虫害——花果管理——采收

a、园址选择

选择大气、水质、土壤等各项指标,符合生产绿色水果、有机水果的标准的果园为示范果园。

b、品种选择

选用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好、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以及果实品质好的优良品种。

c、合理施肥

以农家肥、饼肥、非化学合成的腐殖酸、微生物肥和氨基酸类肥料为。

d、整形修剪

选择透光性好的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等树形,综合运用摘心、拉枝、短截、疏剪、环割、缓放、回缩等修剪方法,抑强扶弱,培养健壮的枝组,平衡树势,合理用光。

调节树体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e、科学防治病虫害

加强对果树的土肥水管理以及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病虫能力;采用生物防治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诱虫灯、黄板诱蚜、果蝇诱捕器等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通过在果园中合理间种作物、绿肥或有益的植物,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招引害虫的天敌。

f、加强花果管理

加强疏果与果实套袋,疏小留大。

疏密留稀,疏去病虫果、畸形果,使果实在树体上分布均匀,并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树势,确定合理的留果量。

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以减少病虫的为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持果实的外观品质。

③研究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研究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a、沼液、沼渣在“绿色水果”生产中施用量及时间控制;沼液主要用作追肥、叶面追肥、保花保果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沼渣主要用作果树底肥和冬季基肥。

b、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诱虫灯、黄板诱蚜、果蝇诱捕器等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在果园养鸡,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以鸡克虫。

c、绿色水果采后的安全贮运技术,防止采后污染。

技术创新点

a、防治虫害技术创新:

在果园养鸡,以鸡克虫,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减少防虫农药的施用。

b、施肥及追肥的方法创新:

利用沼液、沼渣为主要肥料,并通过滴灌设施结合灌溉进行施肥,避免了其他施肥方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果园标准化养猪技术示范

①研究开发内容

为了改善水果生产环境,培植土壤肥力,克服因过度施用化肥造成对果园的污染,保证绿色水果生产所需要的高效有机肥料,本项目将在果园地头建设一座标准化养猪技术示范基地,建设2栋标准化猪舍,引进优良母猪80头,长白公猪5头,年出栏优质肉猪5000头。

②技术路线

场址选择——猪舍设计、建造——品种选择——饲料、添加剂选择——疫病防控——育肥——出栏

场址选择:

在果园基地内或旁边,不积水,向阳的缓坡,有充足水量,水质良好,便于日常管理。

猪舍设计、建造:

根据有利于防疫、改善场地小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的原则;

品种选择:

以肉质好,风味独特的香猪和瘦肉率、生长快的三元杂种猪为主导品种;

饲料、添加剂选择:

为了改善饲料口感,改善肉质,将筛选出适合的饲料和添加剂,总结出一套添加剂使用规程。

③研究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研究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a、果园高效养猪生产工艺技术:

针对果园养猪的实际环境条件,分别总结制定出繁殖、妊娠产仔、断奶与育成、肉猪育肥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b、果园高效养猪疫病防治技术:

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制定出猪群兽医防疫规程和免疫程序,防止疫病发生与流行;

c、沼液养猪技术:

沼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猪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其营养成分全面,为促进猪生长发育,增加食欲,增强免疫,加快生长。

本项目将重点开展沼液提取、沼液添加方法和添加量的对比与应用示范。

创新点

沼液养猪技术,总结制定出沼液提取技术规程、沼液添加方法和添加量技术规程。

3、果树下高效养鸡技术示范

①研究开发内容

充分利用果林间隙地,用围栏的形成发展肉鸡养殖,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果林地除害去杂草和虫害,实现林牧和谐发展。

建设果树林下高效养鸡技术示范基地,年出栏肉鸡1万羽。

②技术路线

场地选择——品种选择——林地放养——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出栏

场地选择:

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果树龄2年以上,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并对园地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

品种选择:

以“三黄”鸡为主。

林地放养:

每亩放养100羽,每5亩左右为一单元。

疫病防控:

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到严格检疫、严格消毒、定期免疫。

饲养管理:

定密度、定时定量喂饲、定时放牧、定期称重、按时进行各种疾病的疫苗接种。

③研究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研究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a、果园养鸡综合技术:

针对果园的环境条件,分别总结制定出果园养鸡放养密度、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等综合技术管理措施;

b、果园养鸡疫病防治技术:

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制定出严格检疫、严格消毒、定期免疫制度;

c、沼液养鸡技术:

鸡长到活重 0.3 千克以上,可开始拌沼液饲喂。

一般饲料均可拌用。

沼液要求拌匀,用量以拌至不干不湿为宜。

本项目将重点开展沼液提取、沼液添加方法和添加量的对比与应用示范。

创新点

沼液养鸡技术,总结制定出沼液提取技术规程、沼液添加方法和添加量技术规程。

 

(三)课题考核指标

1、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形成的新产品、新装置、新材料、新工艺、专利、技术标准、论文专著等数量、质量指标及其水平等)

①引进2个优质水果新品种;

②制定“绿色水果”生产技术规范一套;

③制定沼液、沼渣在水果生产过程施用操作技术规程一套;

④制定沼液养猪提取技术规程、沼液添加方法和添加量技术规程各一套;

⑤制定果园养鸡饲养技术规程一套;

⑥制定沼液养鸡提取技术规程、沼液添加方法和添加量技术规程各一套。

⑦申请2项以上专利。

2、主要经济指标(包括技术及成果应用所形成的小试、中试、生产线年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示范基地数量指标等)

①建立“绿色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亩,产量1000公斤/亩,产品达到国家绿色水果标准;

②建立果园高效养猪示范基地1个,年出栏优质肉猪5000头;

③建立果园高效养鸡示范基地1个,年出栏优质肉鸡1万羽;

④建设10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

⑤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

⑥带动全镇水果产业规模扩大10%以上,农民年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⑦年新增产值664万元,新增利润145万元。

 

四、课题环境与基础条件

(一)国内外现状(包括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研发水平,专利状况,研究方向和重点等情况)

“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是把养猪业、沼气建设、水果种植和林下养鸡有机结合起来,以沼气为中心,带动生猪、水果生产、林下养鸡等综合发展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近年来,该模式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对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农业部已将该技术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50项农业技术之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农村沼气池图集及其检查验收、施工操作、管路设计等国家标准,并随技术进步,多次组织专家进行修订。

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种养水平,农业部和各省区也制定了一系列种养业方面的国家、农业行业及地方标准,为农村沼气和农业的标准化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服务,成为了“猪一沼一果’’模式发展初期标准化管理、质量验收的技术依据,加速了标准化进程。

 

(二)国内外市场现状分析

本项目的最终产品是绿色水果、优质肉猪和肉鸡。

绿色水果的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国内的消费趋势看,人们对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的消费需求日益高涨。

据调查表明,100%的人希望所吃的果品是安全优质果品,79%以上的消费者希望购买无公害果品,安全、优质、无公害也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趋向。

目前水果市场潜力大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水果生产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以内销为主,出口量较少,而生活富裕的发达国家极少生产水果,但对水果的需求却越来越旺,水果在国际市场潜力也较大,作为一种创汇商品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