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5550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21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docx

教科版学年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

1.1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增强热爱学校和班级生活的情感。

2.能力目标

学会在集体中学习、进步、成长,使自己自觉归属于集体。

3.知识目标

懂得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了解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懂得感受、体验、参与校园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归属感,了解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增强学生热爱学校和班级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调查和了解学生在七年级时学校或班级组织开展过哪些活动;

2.搜集学生在七年年级时参加集体活动的照片、影像等资料,制作视频短片;

3.课前发放《归属感小测验》测试卷;

4.选拔和培训“小记者”;

5.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回忆过去一年参加的学校和班级组织的主要活动,搜集相关照片或事例。

教学课时:

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相亲相爱一家人》

视频说明:

教师可以搜集自己所执教班级学生在过去一年时间中参加集体活动的照片、影像等资料,制作视频短片,配以《相亲相爱一家人》的音乐。

【教师提问】看过这段视频,你想起了什么?

又有怎样的感受?

【交流分享】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体会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在这个家园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教师过渡】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都离不开集体。

父母给了我们一个小家,老师和同学组成了班级和学校这个大“家”。

学校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家园,老师和同学是我们的家人,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和欢乐,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假期结束了,欢迎同学们回到久违的“大家”。

讲授新课

环节一:

家的感觉

活动一:

畅所欲言

【教师提问】愉快的假期结束了,在假期里,你有哪些趣闻逸事愿意与大家分享呢?

【学生活动】学生畅谈自己的假期生活。

【呈现课件】假期心情

【教师追问】看来同学们都过了一个充实而又愉快的暑假,那么在暑假中大家有没有想念老师和同学呢?

特别是在最后几天,有没有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对返回学校和班级有点期盼和渴望呢?

回到学校前和回到学校后,你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请大家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与大家分享。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回学校前后的心情。

活动二:

合作探究

【教师过渡】放假了,在家感觉到孤独,想念同学和老师;开学了,见到同学和老师,心情特别高兴。

这是大多数同学内心的真实感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则日记《开学第一天》。

【呈现课件】

开学第一天

9月1日晴开心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

我六点钟就起床了,随便吃了几口饭,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学校。

教室里已经来了不少同学。

我们相互问候、打闹,就像鸟儿回到了快乐的树林里。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我又坐在了熟悉的教室里。

经过一个暑假,现在才发现,我是多么喜欢我的学校、我的老师和同学!

【教师提问】

1.为什么小明会说自己“就像鸟儿回到了快乐的树林里”?

2.看到小明的日记,同学们想一想,开学后再回到学校和班级,你对学校和班级的感情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3.为什么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如此想念同学、老师,想念学校呢?

为什么在假期里,我们有时会感到孤独寂寞,而开学回到班级和学校后,我们又感到轻松、愉快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小结】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看出,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在团体中得到尊重、关心和照顾,这种对集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叫归属感。

对校园生活的期盼,对老师、同学的想念,就是对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归属感。

活动三:

情景体验

【呈现课件】

(1)看到班级和学校取得的成绩或荣誉时,我会_______________。

(2)当我生病时,老师和同学来看望我,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学校周边被发传单的人弄得一片狼藉时,我想到__________。

(4)当学校开运动会时,我为本班同学加油,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情景体验。

2.通过升入中学一年来亲身经历的事,谈谈自己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

【教师引导】归属感是人的正常心理需要。

一个对学校和班级有归属感的人,会觉得自己是学校和班级的一分子,会积极为学校和班级做贡献;相反,一个对学校和班级没有归属感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总有一种过客的感觉。

所以同学们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有利于学校和班级的建设,有利于我们个人的发展。

活动四:

情感测验

【教师过渡】大家想不想知道自己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到底是什么程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测验。

【呈现课件】归属感小测验

下面10个问题,请你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回答“是”“不好说”“不是”,并评分,然后计算得分。

1.我愿意在学校和班级中承担责任。

()

2.我愿意在这个学校和班级中生活、学习。

()

3.我愿意为现在的学校和班级施展自己的才干。

()

4.我愿意在学校和班级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

5.我愿意在学校和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

()

6.我能够掌握在学校和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分寸。

()

7.现在的学校和班级给我一定的安全感。

()

8.我愿意承担学校和班级赋予我的职责。

()

9.我在学校和班级中能找到很多乐趣。

()

10.我会把自己的荣誉和学校、班级的荣誉结合起来。

()

计分方法:

回答“是”,计3分;回答“不好说”,计1分;回答“不是”,计-1分。

统计结果:

如果你的分数≥16分,说明你目前有比较强的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10,<16分,说明你目前有一定的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10分,说明你目前的归属感比较弱。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测验,并计算得分,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情况汇总。

【教师过渡】通过测验,我们了解了自己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情况。

有的同学可能分数不够理想,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还不是太强。

那么,对于如何增强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交流分享】学生谈增强对学校、班级归属感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引导】对于归属感还不是很强的同学,要反思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班级建设中,把班集体当成家,寻找校园生活的乐趣,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主动为学校和班级做贡献,去关心和爱护这个“大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同时接受班级成员的帮助和关心。

老师相信,很快你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对班级产生比较强的归属感。

环节二:

校园生活写真

活动五:

现场访谈

【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在学校和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共同生活了一年。

在这里,有温馨,有关爱,有快乐,也有矛盾和烦恼。

在这里,有很多难忘的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学生活动】“小记者”现场随机采访3-5名同学。

1.描述一年以来在学校和班级生活中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和事,说说自己的感受。

2.回忆、再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发生的趣闻逸事。

被采访同学回答“小记者”的提问。

【教师引导】学校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之中。

在我们这个家里,有着大家美好、快乐的回忆。

下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校园生活的乐趣,分享同伴的乐趣,分析快乐的源泉。

活动六:

我们的快乐

【呈现课件】我们的快乐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表格,并进行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在学校和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分享收获的喜悦;我们共同生活,相互鼓励,共享成长的快乐,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学校和班级是我们另外一个美好的家,在这里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照顾。

由此,我们对班级产生了归属感,也正是这种归属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共享成功的喜悦。

我们爱我们共同的家,也愿意为我们的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明天更美好。

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诵诗歌《家》,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呈现课件】

家是一片蓝天,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一把伞……

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

家像一个石榴,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家像一个苹果,很普通,但营养很丰富。

家像一个桃子,颜色鲜艳,中间又有一个核,那就是我们的班级精神。

家像一个芦柑,苦中带着甜,甜中带着乐。

板书设计

家的感觉——归属感

我爱我家

校园生活写真

教学反思

1.2家园与家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同感;增强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意识。

2.能力目标

学会在集体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双赢。

3.知识目标

懂得集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明确热爱集体和奉献集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明确珍惜“家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集体、对“家人”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整理学生在七年级时班级文化建设的照片以及同学与老师日常相处的照片或视频等;

2.了解班级各学科教师的情况;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回首已经过去的七年级生活,写一写令你感动的人和事,整理并分享班级建设和活动的照片或视频;

2.制作“正能量”手抄报,书写“励志名言”的书法作品,将家中生长旺盛的绿植移栽到教室等。

导入新课

活动一:

“我爱我家”分享会

【学生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展示七年级学校和班级生活的照片或视频,并讲述背后的故事。

【教师提问】看过这些照片和视频,听了他们的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家园”文化建设和珍惜“家人”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教室是我们在学校里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班级建设以及我们与“家人”相处的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集体中的每一个人。

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必须爱护我们的“家园”并珍惜我们的“家人”,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成长。

讲授新课

环节一:

爱护我们的“家园”

活动二:

我话“家”中新变化

【教师提问】新学期开始了,我发现我们的教室又有了很多变化。

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的教室和上学期比有哪些新变化?

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发言。

【教师过渡】新学期,经过同学们的打扫和布置,教室又有了很多新变化。

教室作为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家”,有许多我们共同拥有的东西,包括教室里的各种设施和班级公共财产,教室里张贴的各种格言,图书角摆放的图书等,这些东西都让我们的“家”更加美丽、温馨,赋有气质。

【教师提问】整洁、美观的环境、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对我们的成长和学习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发言。

【教师总结】教室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同学和老师上课时的心情,也会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班级的看法和评价。

教室的文化建设可以帮助我们营造更好的班风和学风,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活动三:

我来帮“她”取名字

【教师过渡】当我们走出教室,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财富。

最近,我们教学楼北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也都看到了。

对这一新建的“后花园”的名字,你有没有很好的想法?

【呈现课件】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每组设计一个名字,课后以班级名义投稿学校信箱。

【教师小结】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使我们的校园环境保持美丽和整洁,时刻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利益,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帮助我们不断创造和积累着属于整个学校的精神财富。

环节二:

珍惜我们的“家人”

活动四:

找寻“家园”

【播放视频】灾区学生搭帐篷当教室

【教师提问】没有了教学楼的学校还是学校吗?

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