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说实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也很茫然,不知如何运作,既没有可供学习的资料,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通过学习这次的远程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校本培训的学习,使我不仅从理念上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借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一些可贵的经验。
1、课程内容的开发。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依据以下几条原则:
(1)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条逻辑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要以学生实践经验发展为核心,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逻辑线索进行。
a、亲近与探索自然。
自然维度的课程内容包括各学校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开展的对自然的体验、欣赏、学习、探索与行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使小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开展有关垃圾等环保方面的主题,也可开展有关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主题活动。
可以开展“每人认养一棵树,小树和我共成长”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于3月份启动,引领学生走入社区,搜集有关植树、护树、养树的有关知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参与实践,打算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环保意识,力争通过一个学生的行动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b、体验与融入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去参观、访问、了解老人的情况及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开展慰问演出活动,这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是一种社区性服务活动。
c、认识与完善自我。
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自理、自律、自省的习惯。
(2)努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课程资源。
a、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b、从教师对活动提供指导的实际出发,发展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
c、从学校对活动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重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d、从社区和当地社会环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利用社会性资源和网络资源。
如地处沙那水库附近的学校,可开发以沙那水库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地处农村的要考虑农村的实际,地处城镇的要考虑城市的实际。
(3)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六个特点
第一、强调综合性,着眼学生整体发展。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它是由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
这里的综合性包括目标的综合、内容的综合和方法的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分门别类的学科的界限,
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第二、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亲身经历。
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其发展。
第三、展示生成性,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
第四、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融入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在课程内容上,尽管规定了四大指定领域,但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由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均可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第五、强调自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第六、注重地方性,培养社会服务意识。
学校活动课程开发在使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上致力于加强学校与社会或社区发展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财力资源,确立有利于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区、关注社会,为促进社会发展尽心尽责的活动主题
(4)从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中选择主题,这也是一条很有效的渠道。
新课改以来,各学科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个科目都安排有学科综合性学习内容,这些均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出现。
另外各科的学习内容中有很多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观察的内容,我们要有发现课题的慧眼,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
比如,科学课本中有植物的一生、饲养小动物、品德教材中“父母恩情深似海”等都可以做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教学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很多,比如选题指导型、方案设计型、专题研讨型、设计制作型、家庭体验型、社区实践型、成果交流型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就实施而言,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但综合实践活动一般还是要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构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
(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任务分工、保证条件等)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
按着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
定的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入实际的活动场景,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
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第三阶段:
总结交流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
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结交流的内容有:
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结论、收获、经验等。
成果的表达方式有:
口头材料、实物、图片、音像制品、简单的书面材料。
交流的方式应多样化:
如辩论、研讨、展览、墙报、刊物、网页、小报等。
第四阶段:
拓展提升阶段。
提出一些课后进一步思索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会在自我分析、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
《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
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
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
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
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书包的历史。
2、书包的各类。
3、与书包有关的故事。
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
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
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
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
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
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
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
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
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
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
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
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
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
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
“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
”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
“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
”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
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
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
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
也就没有在意。
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
真是佩服综实人的意志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聂店小学段永红
说实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也很茫然,不知如何运作,既没有可供学习的资料,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通过学习这次的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校本培训的学习,使我不仅从理念上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借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一些可贵的经验。
1、课程内容的开发。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依据以下几条原则:
(1)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条逻辑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要以学生实践经验发展为核心,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逻辑线索进行。
a、亲近与探索自然。
自然维度的课程内容包括各学校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开展的对自然的体验、欣赏、学习、探索与行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使小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开展有关垃圾等环保方面的主题,也可开展有关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主题活动。
可以开展“每人认养一棵树,小树和我共成长”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于3月份启动,引领学生走入社区,搜集有关植树、护树、养树的有关知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参与实践,打算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环保意识,力争通过一个学生的行动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b、体验与融入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去参观、访问、了解老人的情况及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开展慰问演出活动,这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是一种社区性服务活动。
c、认识与完善自我。
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自理、自律、自省的习惯。
(2)努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课程资源。
a、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b、从教师对活动提供指导的实际出发,发展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
c、从学校对活动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重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d、从社区和当地社会环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利用社会性资源和网络资源。
如地处沙那水库附近的学校,可开发以沙那水库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地处农村的要考虑农村的实际,地处城镇的要考虑城市的实际。
(3)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4)从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中选择主题,这也是一条很有效的渠道。
新课改以来,各学科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个科目都安排有学科综合性学习内容,这些均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出现。
另外各科的学习内容中有很多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观察的内容,我们要有发现课题的慧眼,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
比如,科学课本中有植物的一生、饲养小动物、品德教材中“父母恩情深似海”等都可以做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教学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很多,比如选题指导型、方案设计型、专题研讨型、设计制作型、家庭体验型、社区实践型、成果交流型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就实施而言,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但综合实践活动一般还是要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构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
(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任务分工、保证条件等)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
按着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入实际的活动场景,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
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第三阶段:
总结交流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
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结交流的内容有:
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结论、收获、经验等。
成果的表达方式有:
口头材料、实物、图片、音像制品、简单的书面材料。
交流的方式应多样化:
如辩论、研讨、展览、墙报、刊物、网页、小报等。
第四阶段:
拓展提升阶段。
提出一些课后进一步思索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会在自我分析、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济宁鱼台实验中学陈玲
20xx年10月22日带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种种期待急切地来到滨州学院,和全省骨
干教师开始了学习和生活。
开学典礼上聆听到领导对我们这次学习的种种期许,仿佛又回到那充满期待的学生时代,
内心呐喊着:
“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千万别辜负领导,专家和同仁对自己
的期望,争取学有所成,师生共赢。
”省教研室王秀玲主任专门从济南为我们做了题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设计与实施》的报告。
报告高屋建瓴地指出
当前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程,是国家重要课程,是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
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
的重要任务,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克服书本知识
和课堂教学的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
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
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
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
新课程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我们已经从“管理着”这个角色成功地成为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但由于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实践中还有点“放不开”,
我们还处在代学生解决问题或过早地揭开结果这个层面,没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
学生寻找、搜寻和利用学习资源。
的确、那种越充分、越精细的讲解,只能使学生被动地听,
再次成为被动学习的奴隶。
教师要与新课程目标同行,就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
者,促进者,我们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究实践反思和总结经验,真正走进新课程。
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总和实践老师,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注综合
我们首先要关注综合,既包括了综合各种知识。
又包括综合各种能力,对于学生来讲
“综合”是一种隐性存在。
与自身素质有关,而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挖掘与发展
学生的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拓宽思路,广泛地涉猎各门各类知识,一点一滴
地慢慢积累,才有可能做好一门综合实践老师。
二关注实践
关于实践,就是要做。
这也是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说课手段。
它与美国现
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
做会的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三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来讲尤为重要。
从提出为题到选定为题,再到分析问题,
最后到解决问题,每一过程都需要学生的切实参与并自己做主、哪怕是了不起的弯路,对学
生来说也是宝贵的资源。
而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首先必须尊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关注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人的综合,所以她最常见的组织活动形式是小组合作,这也是我们发展所需要的人脉、人际关系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教师要注中对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小组成员合理搭配与对小组长的培养。
以上是单存的从理论上或理念上,谈了自己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仁指正!
综合实践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培训为老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学习活动。
它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
将自然、社会、劳动、科技等课程中应用性、生活化的内容,乃至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汇合于实践,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更为丰富。
我们应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横跨学科,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文化,在构建开放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社会课程反映的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来就来源于社会。
因此,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有了更充分的
感性认识,培养孩子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这是给孩子们的最大的财富。
综合实践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应有的生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人生观念,使学习时间由青少年延伸到人的整个一生,使学习场所由学校发展为整个社会,使学习成为学生维持生计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
以儿童生活世界、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儿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来,驾驭未来、创造未来。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我们把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带学生融进去。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交流、调查、访问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解认识。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理解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