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5523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docx

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 D  )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

⏹2、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大缺陷的论著是(A)

⏹A.《国富论》B.《帝国主义论》

⏹C.《对外贸易论》D.《国际经济学导论》

⏹3、反映消费者在既定的商品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下以不同的消费品组合来获取相同的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的曲线是(C)

⏹A.需求曲线B.供应条件曲线

⏹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

4、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B)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金融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5、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6、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

⏹如果两国各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两国在相应的商品上也必然具有比较优势,这句话对吗?

请评论。

⏹1、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5,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3。

(1)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外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为什么?

(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

为什么?

⏹(3)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6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为多少?

为什么?

(1)判断两国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本例采用绝对生产成本)

本国和外国的生产成本

 

黄油

本国

1/5

1

外国

1

1/3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每单位黄油在本国只要1/5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在外国则要1个单位。

本国具有生产黄油的绝对优势。

相反,每单位布在本国需要1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在外国只要1/3个。

外国具有生产布的绝对优势。

(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

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

为什么?

 

黄油

本国

1/5

1

外国

1

1/3

(2)本国:

生产5个单位的黄油需要劳动投入:

(1/5)*5=1个,而1个本国的劳动投入用来生产布只能生产1个单位的布,在国只能换取1个单位的布。

而和外国进行交换后有3个单位的布,所以本国的得益是3-1=2个单位的布;

⏹同理,外国:

生产用以交换的3个单位的布需要:

(1/3)*3=1的劳动投入,如果外国用以生产黄油只能生产1个单位,在外国国只能换取1个单位黄油,而将3个单位布和本国进行交换后,外国得到5单位黄油,所以外国得益是5-1=4单位黄油。

(3)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6单位布,

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为多少?

为什么?

 

黄油

本国

1/5

1

外国

1

1/3

⏹(3)根据

(2)的算法,

⏹本国:

得益是6单位布-(1/5)*5单位布=5单位布;

⏹外国:

得益是5单位黄油-(1/3)*6单位黄油=5-2=3单位黄油

⏹2、美国生产一台电脑需60个劳动日,生产汽车需80个劳动日;日本生产电脑和汽车分别需要120个和100个劳动日,那么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美国和日本各自应该生产和出口什么?

(假定劳动力同质)

步骤一:

Ø判断两国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本例采用相对生产成本)

单位:

小时

美、日两国的相对成本美、日两国的生产成本

 

电脑

汽车

美国

60

80

日本

120

100

 

电脑

汽车

美国

0.75

1.33

日本

1.2

0.83

Ø结论:

美国在电脑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日本在汽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步骤二:

Ø美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电脑

Ø日本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汽车

Ø3、本国共有15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

大米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5,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

Ø

(1)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Ø

(2)用小麦衡量的大米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Ø(3)贸易前,大米对小麦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本国共有15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大米和小麦

两种产品。

大米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5,小麦

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

(1)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所示:

(2)用小麦衡量的大米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2)

减少的小麦产量

大米的机会成本=-----------------------=2.5

增加的大米产量

(3)贸易前,大米对小麦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3)

⏹大米/小麦的相对价格=300/750=2.5

⏹4、下表列出了中国和美国生产1单位钢铁和1单位大米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钢铁和大米都只用劳动,美国的总劳动为500小时,中国的总劳动为1000小时。

劳动投入/单位产品

钢铁

大米

中国

40小时

5小时

美国

20小时

4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钢铁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钢铁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7单位大米,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24单位大米,贸易是否会发生?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

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

假设国际市场1钢铁=6大米,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劳动投入/单位产品

钢铁

大米

中国

40小时

5小时

美国

20小时

4小时

(1)贸易前,中国和美国生产钢铁的机会成本分别是8和5。

 

(2)中国和美国分别在生产大米和钢铁上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7单位的大米,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8/7个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5个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24单位的棉大米,中国不会参加贸易。

 

 

计算机

小麦

中国

8

200

加拿大

10

200

⏹(4)美国生产钢铁25单位,中国生产大米200单位,世界福利水平提高。

假设国际市场1钢铁=6大米  

5、假设A国和B国在汽车、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器产品、服装等5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如下表所示:

国家

汽车

化工产品

机械产品

电器产品

服装

A国

4

5

12

8

6

B国

1.5

2

4

6

4

试问:

(1)当A国的工资为每小时4美元,B国的工资为每小时8美元时,A国和B国各自的贸易结构如何?

(2)当B国的工资升为每小时10美元时,两国的贸易结构如何?

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主讲人:

力方

Email:

⏹1、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C )

⏹A两国的绝对优势  

⏹B两国的比较优势

⏹C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两国的要素禀赋

⏹2、已知A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3和5个单位的劳动,要使两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则:

B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多少单位的劳动:

( A )

⏹A、1,6  B、2,4  

⏹C、3,4  D、4,7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是( B )

⏹A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B要素是完全流动的  

⏹C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D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5、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D )

⏹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

⏹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6、考虑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相互需求决定进出口价格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世界市场的价格的上、下限正好是A、B两国国的交换比率

⏹B、某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由A、B两国出口恰好补偿进口决定的

⏹C、加入货币因素后的模型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进口都不一定恒等于出口

⏹D、加入其他因素后的模型表明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是由双方的供求决定的

7、下述不能有效改善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处境的方法是( D   )

⏹A.有计划地控制出口规模

⏹B.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C.利用差别产品的方法扩大出口品需求弹性

⏹D.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1、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 X )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放在国市场上。

( X )

1、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

是一种指数,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对进口商口价格的比率,简言之即单位出口所能换回的进口,或单位进口所需要的出口量。

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即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起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跌,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

主讲人:

力方

Email:

1、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D)

A.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B.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2、如果一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入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的增长模式为:

(C)

⏹A.进口替代。

⏹B.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C.出口扩。

⏹D.以上三者都不对。

3、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是(  C )。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4.首先提出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   )

⏹A.生产要素禀赋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自然资源禀赋论                        

⏹D.差异产品贸易理论

5、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看,自由贸易会导致(D)

⏹A.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

⏹C.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D.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6、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A)

⏹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

⏹B.扩大进口品生产规模

⏹C.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

⏹D.使贸易规模缩减

1、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