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927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docx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精编版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

(一)概念

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

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

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

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

》等。

(三)评价

1:

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

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

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

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3:

艺术成就相对不高

由于情绪过于激烈,作家缺乏必要的文学准备,作品大多采取情感宣泄式的创作模式,笔调粗砺,语言缺少锤炼,只重视问题的提出(与五四问题小说同),而忽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叙述方式过于单一。

二、反思文学

(一)概念

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二)产生原因

经历过伤痕文学对文革伤痛的揭露后,人们都冷静下来开始思考:

文革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是偶然发生的吗?

如果是必然的话,它爆发的根源是什么?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当时的背景是:

1978年党发起“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上相对解放。

这种反思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反思文学。

(三)分类

1:

对“十七年”“左”倾思潮的揭示和描写。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收获》1980年第1期)等。

2:

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封建残余意识。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韩少功《西望茅草地》等。

3:

对党和人民关系的反思,对官僚作风的批判。

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王蒙《悠悠寸草心》。

4:

对极“左”路线扭曲人性以及民族文化中隐含的阴暗心理和国民性进行批判。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等。

5.长篇小说: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三)评价(和伤痕文学对比)

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不过尽管它们出现次序有先后,并且有各自的代表作,但有些作品并没有明确的归属。

伤痕文学只是提出问题,而反思文学则试图为这一问题提供某种答案:

即文革并非突发事件,其社会动机、心理基础都早已存在于我们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之中,与封建主义的积弊有很大关系(专制)。

与伤痕文学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反思文学的意义如下:

1:

题材扩大

反思文学表现社会生活的宽广度比伤痕小说大。

从文革可上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远。

但基本以五十年代为主。

2:

情感宣泄——理性思考

由伤痕的情感宣泄转为理性思考。

3:

社会批判——文化反思

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为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

4:

追求文学性

逐渐突出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探索。

5:

归来的作家

伴随着反思文学的出现,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复出作家群——归来的作家。

三、知青文学

(一)概念

知青文学是从19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甚至更后的一个文学思潮。

一般认为,知青文学的作者都是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小说的内容也主要是有关知青在文革时期或者文革结束之后的生命遭遇的。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叶辛(《孽债》)等。

(二)分类

1.揭露伤痕

对文革悲剧的揭露与控诉:

青春、信念被埋葬,心灵受到扭曲。

主要是早期的知青小说。

老鬼《血色黄昏》、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2.怀念青春

从复杂的历史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

3.凝视乡土

发现民间生活中可能具有的人性品格,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或者书写自己所在乡村的艰难困苦、封闭落后。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朱晓平《桑树坪纪事》、李锐《合坟》。

等。

4.返城生活

知青返城后的生活道路和情感世界。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站》、李晓《继续操练》等。

5.重构辉煌

现实成功者对昔日“辉煌”的构造。

1990年代的知青回忆录《回首黄土地》、《草原启示录》等。

(三)评价(与归来的作家比较)

相同点:

1.自传色彩

都带有较为明显的自传色彩。

2.自我价值

因为与国家的社会政治紧密联系,所以认为自己的生活经历具有重要价值。

不同点:

1.社会身份的差异

前者在文革后获得平反,被视为社会的文化英雄;后者的意义则模糊不清,所以他们更需要为自己代言。

2.精神依据的有无

前者复出后进行创作时还可以依据自己在50年代依据的精神价值(如少共情结),但后者原有的信仰与精神追求都在文革中被击得粉碎。

3.自信惶惑的心态

与复出作家作品中洞察历史的自信相比,知青文学中更多的是惶惑、不安和焦虑。

四、文本细读

(一)《爱,是不能忘记的》

1.小说写的是什么?

是对婚恋关系的反思还是一个人的婚恋经历?

(1)从小说的题目看

写的应该是钟雨的婚恋经历,而且重点不在她的婚恋悲剧上(她的婚恋悲剧在于年轻的时候与一个自己并不相爱的人匆匆结婚),而是在于她与革命老干部之间的精神恋爱。

如果不这样理解,你怎么理解小说的题目“爱,是不能忘记的”?

这“不能忘记的”“爱”明显是钟雨和革命老干部之间的“爱”。

为什么是“不能忘记的”?

因为爱得深沉。

(2)从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这篇小说的结构看

它的主旨似乎是对婚恋关系的反思。

这篇小说的思路(提问)是:

“我”(姗姗)在婚恋问题上感到困惑——就婚姻问题与母亲进行探讨——母亲的婚姻与爱情——对母亲婚恋悲剧的反思(年轻时因为懵懂,与并不相爱的人匆匆结合,成熟以后遇到了生命中的恋爱,却又因为道德、法律等世俗的束缚而无法结合)——提出自己的婚恋观:

等待生命中那个对的人的最终出现,而不要匆匆结婚。

从这样的思路来看,这篇小说的主题难道不是对婚恋关系的一种反思吗?

(3)你认同哪种解释?

以为靠这篇小说可以指导恋爱婚姻和以为从《乔厂长上任记》中可以找到企业管理问题的答案一样,是“过于执”了。

王蒙《当你拿起笔……》,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看做是一篇小说的话,我觉得最好还是认同第一种理解,因为这才是一篇小说应有的内核,这也才是阅读小说的应有的思路。

但是,如果你把它作为论文来看,也未尝不可,因为它有一个很清晰的逻辑论证思路。

但这种读法不是小说的读法。

2.你的阅读感受是什么?

(1)思辨色彩。

从小说的逻辑思路看,这篇小说关于婚恋问题的思考充满了思辨色彩。

(2)理想主义。

不仅仅钟雨对爱情的追求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而且“我”对爱情的理解也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味道。

(3)悲剧色彩。

这主要体现在钟雨对爱情的追求上。

无论她在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多少幸福的情感,我们读过之后都感到沉甸甸的。

(4)时代特色。

关于爱情的这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或许也只有在80年代那样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氛围的年代才会出现;对爱情的这种具有浓厚的柏拉图色彩浪漫主义追求和书写或许也只有在以理想主义为精神气质的80年代才会引起巨大的轰动与争议。

(5)文学性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思辨性的过于浓厚影响了文学性的充分发挥;

2)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够成功。

钟雨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只能感受到她的理想性、悲剧性,关于其它的我们基本上一无所知。

3)小说思路的逻辑性。

这是一种写作论文的思路而不是写作小说的思路。

3.我们如何理解钟雨的婚恋观?

(1)你的婚恋观是什么?

(2)你如何评价钟雨(也包括“我”)的婚恋观?

(3)“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4)刘小枫的“误会”说。

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创造我们的同时也创造了我们的另一半,但是,上帝并没有许诺说我们今生一定能够与我们的“另一半”相遇。

茫茫人海中,你知道哪一个才是你的“另一半”?

一个网友在微信留言中说: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我点评说: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谁是可以伴我们终老的那个?

纷纷扰扰的世界上,何处又是我们的终老之所?

一个人自己遭遇的不幸或自己无意中造成的不幸,远远超出了人的情感定义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人们期待生命中幸福的相遇,而一生中遇到的大多是误会。

生活是由无数偶然的、千差万别的欲望聚合起来的,幸福的相遇——相契的欲望个体的相遇是这种聚合中的例外,误会倒是常态。

误会就是不该相遇却相遇了,本来想要遇到一个你,却遇到了一个他(她),该归罪于谁呢?

个体欲望的实现需要一个对象性的你,一旦我的个体欲望把一个他(她)的个体欲望认作是我需要的你,误会就出现了。

在我的生命想象的欲望中你与他(她)的错置,就是人生误会。

除了我的欲望想象的自我误解,人们无法为人生误会找出归罪者,也无处提出起诉。

人生误会既不是由神安排的,也不是人的理性出错,而是我的个体欲望在纷乱的生活中的自我迷失。

刘小枫:

《沉重的肉身》,北京:

华夏出版社,第54-55页。

4.钟雨幸福吗?

(1)不幸福

“其实,您一个人过的不是挺好吗?

“谁说我过得挺好?

“我这么觉得。

“我是不得不如此……”她停住了说话,沉思起来。

一种淡淡的,忧郁的神情来到了她的脸上。

她那忧郁的,满是皱纹的脸,让我想起我早年夹在书页里的那些已经枯萎了的花。

(2)是什么导致了她的不幸?

1)外在客观因素。

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法律、舆论、社会风气……等等加于我们身上和心灵上的精神枷锁是那么多,把我们自己束缚得那么痛苦?

而这当中又究竟有多少合理的成分?

等到什么时候,人们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黄秋耘:

《关于张洁作品的所想》,《文艺报》1980年第1期。

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不认同。

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外界因素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钟雨对幸福的追求,而实际上,钟雨和老干部根本就没有做出追求幸福爱情的行动。

的确,他们之所以没有迈出这一步,或许正是出于对“道德、法律、舆论、社会风气……”的考虑,然而,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存在完全不用考虑外界因素的爱情,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抽象地谈论外界因素对理想爱情的阻碍是不现实的。

我们可以追问的不是外界因素是否阻碍了理想爱情的获得,而是这种起到了阻碍作用的外界因素是否具有历史合理性。

就钟雨的爱情故事而言,这一外界因素显然是合理而正当的。

小说里妨碍女作家钟雨和老干部发展爱情的唯一障碍是老干部有一个妻子,而老干部是出于阶级情谊和妻子结合的,他们在斗争中共同亲密生活了几十年。

他们基于斗争生活的婚姻有何市侩气息?

有何庸俗?

又在哪里镌刻着私有制度的烙印呢?

肖林:

《试谈<爱,是不能忘记的>的格调问题》,《光明日报》1980年5月14日。

所以,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无论是女作家钟雨还是那位老干部都应该尊重老干部与其妻子之间的婚姻事实。

2)主观原因。

A.钟雨的婚恋观出了问题。

既然外界因素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无法将钟雨爱情的不幸归结为外界因素的阻碍。

如果外界因素没有问题,那么,出问题的就只能是钟雨的婚恋观。

B.理想的爱情未必一定能够成为现实的婚姻。

我们必须承认钟雨的爱情是最为纯真最为高尚的爱情,但是,这样的爱情却未必一定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

爱情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精神活动,但婚姻却是一个社会范畴,它必然受到社会道德、法律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C.如果钟雨和老干部仅仅以保持这种高度纯洁的精神恋爱为满足,那么,他们将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情”。

D.但是,爱情往往以恋爱的双方相互结合为最终归宿,从小说内容来看,钟雨的内心也含有这样的情感倾向。

爱情一旦以结婚为目的,就必须接受外界因素的检验。

E.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当合理合法的外界因素成为恋爱双方相互结合的障碍,而恋爱中的主体又希望获得婚姻的幸福时,可能的解决方案有这样几种:

1)抛弃固有的道德观念,无视外界的压力,冲破婚姻的阻碍,最终与爱恋的对象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恋爱主体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最终的满足,从幸福的角度讲,她们会获得一定的幸福。

但是,由于她们获得幸福的方式损害了别人正常的幸福,也必然受到社会道德和舆论的谴责,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她们幸福的程度。

2)尊重社会道德,调整自身的婚恋观,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爱情。

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讲,这是提高个人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当我们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看待生活。

”“‘幸福的革命’不需要外在的改变,它是一场全程内在的革命。

3)既无力改变现实,又不放弃自身的婚恋观。

这就是钟雨的选择。

从幸福感的获得而言,在以上三种选择中,幸福感最高的是第二种,第一种次之,第三种最低。

所以,尽管“我”为妈妈这崇高纯洁的爱情而感动,却依然认为“别管它多么美,多么动人,我可不愿意重复它!

F.悲剧的原因。

欲望想象的自我误解,刘小枫的“误会”说。

5.这样一部与文革伤痕并没有太大关系的小说为什么会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女主人公钟雨对于那个遭受历史厄运的男主人公的超越一切的坚贞不渝的恋情,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抚慰当时“文革”创伤的感情载体,因此,这篇并没有直接涉及‘伤痕’主题的小说,成了“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1.复述小说的主要内容

存妮与小豹子之间的爱情悲剧、荒妹与许荣树之间朦胧情感、菱花在土改工作队的支持下反抗封建婚姻嫁给沈山旺。

2.三段爱情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当时女主人公多大?

为什么这样安排?

三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分别是1974年、1979年和1940年代的土改时期,而且三段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都是19岁。

为什么这样安排?

历史的停滞乃至倒退。

3.小说的线索与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1)

(一)的一小部分,1979年,天堂公社的青年们参加“反对买卖婚姻”大会,沈荒妹想起了姐姐沈存妮的悲剧——

2)

(一)、

(二)1974年,沈存妮与小豹子之间的爱情悲剧——

3)(三)的开头和结尾,1979年,散会的路上——

4)(三)的中间部分,沈荒妹遭遇许荣树,沈荒妹的成长及其对许荣树懵懂情感的产生——

5)(四)的主体部分,1979年,沈荒妹因母亲给自己定亲与母亲产生矛盾,决定去征求许荣树的意见——

6)(四)的中间部分,土改时期,菱花在土改工作队的支持下反抗封建婚姻成功,与青年长工沈山旺结合。

所以,小说的叙事时间其实并不长,也就是从在公社开会到回家的路上然后再到家里这一段很短的时间。

应该说这是小说的主体,而这个主体的主人公是是沈荒妹。

姐姐沈存妮和母亲菱花的爱情故事都是作为回忆性的插叙出现的。

4.这篇小说获得了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其获奖的原因是什么?

小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呼应

这不仅表现在它对“文革”及“十七年”“左”倾思潮的批判上,更表现在小说的结尾部分。

她倔强地向三亩塘的方向走去。

刚才发生的事,使她突然聪明了,成熟了。

一切成见,包括要为小豹子伸冤这样使她强烈反感的事情,现在都觉得合理了。

她相信荣树是会讲出他的道理来的。

那么,他知道得很多很多,甚至连大海都知道!

他所深信不移的要让农民富裕起来的文件,荒妹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他一定还会给她出个最好的主意,告诉她该怎么办!

三亩塘的水面上,吹来一阵轻柔的暖气。

这正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丝信息吧!

它无声地抚慰着塘边的枯草,悄悄地拭干了急急走来的姑娘的泪。

它终于真的来了吗,来到这被爱情遗忘了的角落?

5.这篇小说的叙事视角是什么?

这篇小说是一种全知型叙事视角。

但是,叙事者却一直是站在荒妹的立场上讲述这个故事的。

这样的叙事视角对这篇小说有什么作用?

6.沈荒妹爱上许荣树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叙事逻辑?

启蒙的视角

沈荒妹在故事中还是一个“被启蒙者”,启蒙者是许荣树。

这种叙事方式较为明显地体现了八十年代初期的启蒙思想。

7.作为反思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主要反思的内容是什么?

1)文革及十七年的左倾思潮:

左——贫穷——买卖婚姻;

2)封建思想:

存妮与小豹子的爱情悲剧以及沈荒妹心里深处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的影响。

(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题目: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的”何解?

“遥远的”又是什么意思?

这样一个题目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阅读感受和期待视野?

“我的”:

情感归属;“遥远的”:

既有空间上的,又有时间上的,似乎还包含着情感上的。

读完这个题目以后,我的感受是:

诗意,小说的内容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遥远的回忆。

2.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在清平湾的知青生活。

当地农民生活的艰辛,土地的贫瘠,文化的深厚,民风的淳朴,破老汉和他的孙女的故事。

3.这是一篇小说还是一篇散文?

你的依据是什么?

4.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暖暖的诗意,“诗意”从何而来?

1)回忆带来的梦幻色彩;

2)环境描写;

3)语言。

5.你如何评价作者对清平湾的感情?

再进一步,我们如何理解知青对他们曾经生活过的“乡下”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