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613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 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docx

语文伶官传序高二语文教案

语文-伶官传序_高二语文教案

伶官传序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⒉介绍“序”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⒉质疑解难

⒊思考:

①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四、具体分析

㈠中心论点

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明确:

①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

②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③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

④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⒉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由盛而衰,只有短短的3年。

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

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

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探讨:

①为什么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

明确:

强调“人事”(政治上的得失)的作用。

②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明确:

例证法――后唐庄宗

               “得天下”之“盛”→天下豪杰莫能争

对比论证﹤

“失天下”之“衰”→身死国灭天下笑

㈡具体论证

⑴导入

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而“衰”又是什么原因?

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⑵析“得天下”

a、 课文是如何表现他“得天下”之“盛”的?

描述他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武。

明确: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忧劳可以兴国”﹤“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b、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富兰克林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人生观。

二、弄清题目与课文观点的关系。

三、理清思路,弄清段与段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由于个性和成长历程的差异,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却屈指可数。

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看看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

题:

若是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掉在地上的会是什么?

A.高价宝石     B、瓶盖     C、镜子的碎片    D、硬币

选A:

“真幸运!

”“真是不可思议的经验!

”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无谓的灾害,你也是能乐在其中的类型。

你的幸福指数是70℅。

选B:

也许你自己不觉得,但是你其实有点悲观的倾向,不过,不妨试着稍微改变一下看事物的观点,这么看来,你好像不太可能会看破红尘哦!

 你的幸福指数是50℅。

选C:

因为发现漂亮的东西而想靠近看看,结果却怕自己会被玻璃碎片割伤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这么悲观。

你的幸福指数是30℅。

选D:

你是很乐天的人,不过,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够随性地歌颂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

你的幸福指数是90℅。

由于生活态度的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各不相同。

但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

达官贵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罢,谁不想自己活得滋润些、幸福些呢?

那么,该怎么做,或者说,我们该有怎样的心理建设,才比较容易获得幸福?

今天,我们借助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与丑腿》,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花几分钟时间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划出来

2、理清思路

请一位同学概述本文行文结构,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

本文共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

“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另一种人却得不到幸福。

”第二部分论述了两类的不同之处及其造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用“美腿与丑腿”的例子说明了怎样鉴定悲观者并为悲观者指明出路。

(投影)

第一部分:

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

论述了两类人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

1.世界上万物都有美有丑

2.两类人对事物的着眼点不同,结果就不同

第三部分:

怎样鉴定悲观者

三、再读课文,筛选信息

提问:

本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作者又是怎样进行阐述的?

分别找学生来筛选信息,找出观点。

明确:

(投影) 

1.观点不同,苦乐的心灵感受也就不同

2.悲观者必须改变注意目标,去除恶习

3.悲观者不要再去注意别人的丑腿了

四、研究探讨,深入体会

提问:

文章为何以“美腿与丑腿”为题?

(投影)

本文是一篇告诉人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https:

///论文,文中作者的观点很清楚,提倡为人要积极、乐观、向上,批评了热衷于苛刻、怨愤和不平的人生态度。

可是文章的题目却是“美腿与丑腿”,这与文章的内容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富兰克林会用这么个“题不对文”的题目呢?

明确:

在文章中,“美腿”与“丑腿”本是作者的一位研究哲学的老朋友的两条腿,“一条长得非常好看,另一条却因曾逢意外事件而呈畸形”。

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不见得真有这样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或者是说即使有这样的朋友,也不见得有这样的两条腿。

作者用这两条腿只是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说明悲观者的人生态度,一个陌生人如果见面后只注意、只谈论他的丑腿而不注意他的美腿,那他一定是个悲观者,我们就应该注意慎重和他们这样的人交往。

所以“美腿”与“丑腿”在这里就像显示气温的寒暑表和预示晴雨的气压计一样,成为了鉴定“乐观者”和“悲观者”的一副仪器了。

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但每一事物都有美与丑两方面,更多的注重事物美好一面的是幸福者,而更多注重事物丑的一面的人则是不幸的,那么“美腿与丑腿”就成了鉴别这两种人的“仪器”。

用这个鉴别“乐观者”与“悲观者”的“仪器”为题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五、知人论世,介绍作者(投影)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

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这些电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学家。

他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炉、避雷针、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等一系列发明创造。

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他酷爱自由和平,反对战争,痛恨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主张维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

他还经常探索许多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当时最渊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

在他出殡的那一天,为他送葬的人数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

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六、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小明期中考试考得很差,语文85,数学75,英语68,物理38,化学42,这几天他感到世界一片黑暗,前途非常渺茫,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作为小明的好友,你应该劝劝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请使用文中观点)

请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位只见“美腿”而不见“丑腿”的人,他的“精神胜利法”值得提倡吗?

明确:

这是一种盲目的不切实际的人生观,不值得提倡。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或者如台湾作家李敖所说的:

我始终相信,涉及美丑范围,人的一生,可以只见“美腿”,而对“丑腿”避而不见;但涉及真伪善恶的范围,我们却不能逃避。

我们不能崇真而不去伪,不能扬善而又隐恶。

七、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举例、比喻、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生纲,肯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否定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重点分析了悲观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的危害,告诫那些悲观的人必须改掉自身的恶习,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八、布置作业

结合作者的观点写一篇短文,谈谈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幸福。

美腿与丑腿(教师中心稿)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

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

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

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

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

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

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

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

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

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

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

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

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

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

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

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是悲凉,还是清新?

(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

清、静、悲凉。

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

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

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

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

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

冷色。

  四问: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

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

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

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

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

孤独、痛苦。

  八问:

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

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悲凉。

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

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

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

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

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

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

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一    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 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

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 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 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

张志公先生说:

“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

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

”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

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

(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

(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

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

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

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

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

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

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一      荷塘月色

       课文说明

一      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

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

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 呢?

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

“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    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

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 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 眼”。

三    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

这是什么原因?

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

《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

《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

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

“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

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