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412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docx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故、事件

的能力,保证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

失和社会影响,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3 引用规范性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3.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

 

3.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3.6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

4 术语和定义

4.1 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

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

方案。

4.2 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

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保障。

4.3 应急响应: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4 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4.5应急演练: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

动。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5 工作职责

5.1 公司应急机构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

小组组长担任应急总指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应急

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通讯联络组、治安维护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

组、善后处理组、抢险救援组。

5.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5.2.1 组织制定各项应急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督促落实;

5.2.2 负责二级及以上安全环保事故的应急救援指导和善后处置;

5.2.3 督促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质,协调外部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5.2.4 启动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5.2.5 向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和饲料部及中粮贸易报告紧急事故;

5.3 总指挥职责

5.3.1 贯彻国家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5.3.2 建立完善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5.3.3根据事故应急抢险的需要,确保相应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资金

落实到位;

5.3.4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预案响应级别,决定进入和终止应急状态;

5.3.5 指挥和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5.3.6 对外部机构通报紧急状态和申请援助;

5.3 副总指挥职责

5.3.1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任务;

5.3.2 应急总指挥因故未能履行职责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5.4 应急办公室职责

5.4.1归口管理公司应急工作;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事业部生产安全有

关应急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5.4.2 负责制定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5.4.3 负责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组织制修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5.4.4 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活动;

5.4.5 监督检查应急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5.4.6 监督检查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的开展;

5.4.7 负责将公司应急预案报上级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5.5 各部门职责

5.5.1根据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

处置方案;

5.5.2 负责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培训、演练及效果评价;

5.5.3 当发生事故、事件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5.5.4 负责维护保养部门管理的应急器材和装备。

5.6 兼职应急救援人员职责

5.6.1 参加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活动,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响应

能力;

5.6.2 发生事故时,按照现场职责分工参加事故救援活动。

6 工作要求

6.1 应急预案体系

6.1.1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三类。

6.1.2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

急工作原则,包括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

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6.1.3专项应急预案是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

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6.1.4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

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事项等内容。

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

织部门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6.2 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备案

6.2.1综合管理部负责编制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各部门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

场处置方案。

6.2.2应急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活动,评审通过后的应

急预案,由公司领导批准发布。

6.2.3应急办公室及时将批准发布的应急预案报送当地安监局备案,并通报有

关应急协作单位。

6.2.4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6.2.4.1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2.4.1.1 总则

a) 编制目的;

b) 编制依据;

c) 适用范围;

d) 应急预案体系;

e) 应急工作原则。

6.2.4.1.2 事故风险描述

6.2.4.1.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6.2.4.1.4 预警及信息报告

a) 预警;

b) 信息报告;

6.2.4.1.5 应急响应

a) 响应分级;

b) 响应程序;

c) 处置措施;

d) 应急结束。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6.2.4.1.6 信息公开

6.2.4.1.7 后期处置

6.2.4.1.8 保障措施

a) 通信与信息保障;

b) 应急队伍保障;

c) 物资装备保障;

d) 其他保障。

6.2.4.1.9 应急预案管理

a) 应急预案培训;

b) 应急预案演练;

c) 应急预案修订;

d) 应急预案备案;

e) 应急预案实施。

6.2.4.1.10 附件

a)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b)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c) 规范化格式文本;

d)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e)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6.2.4.2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2.4.2.1 事故风险分析

6.2.4.2.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6.2.4.2.3 处置程序

6.2.4.2.4 处置措施

6.2.4.2.5 附件

a)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b)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c) 规范化格式文本;

d)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6.2.4.3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6.2.4.3.1 事故风险分析

a) 事故类型;

b)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6.2.4.3.2 应急工作职责

6.2.4.3.3 应急处置

a)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b)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c) 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管理部门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

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6.2.4.3.4 注意事项

a)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6.3 应急预案培训、演练、修订

6.3.1各预案的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报综合管理部组织落实,应急培训的

内容主要有: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分析;应

急职责、应急响应及程序;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使用方法;应急救援知识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与技能,个人防护、自救、互救基本知识等,保存培训记录。

6.3.2各部门每年制定应急预案的演练计划,演练形式可包括桌面演练、功能

演练或现场演练等;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

一次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

6.3.3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步骤和

人员职责。

6.3.4演练结束后,现场指挥要组织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组织编写演练效果

评估报告,针对评估结论和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对预案进行

修订。

6.3.5为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各预案每两年要进行评审和修订,根

据评审结果、应急演练反映的问题及其他情况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6.3.6出现以下情况时,各应急预案要及时进行修订:

a) 因兼并、重组、控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

化的;

b) 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c) 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d)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e)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f)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g) 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6.3.7应确保现场使用的预案是现行、有效版本;现场处置方案要张贴在作业

场所。

6.4 应急资源配置

6.4.1各部门根据各自特点,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

物资。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功能和数量应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6.4.2各部门要建立应急物资清单,明确专人定期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

行检查、功能确认、维护、保养,确保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处于良好的备用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状态

6.5 应急响应与事故救援

6.5.1发生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事故(件)时,事故部门要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

预案,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事故报告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报告事故情

况。

事故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b) 事故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c) 事故已经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d)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应对措施。

6.5.2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通信畅通,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报告上级

政府相关部门和集团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指挥部。

应急信息的传递与接收由专人

负责。

6.5.3应急响应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部门首先要考虑并及时采

取对受影响人员的防护和救援行动,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健康伤害。

应当及时撤离与应急无关的工作人员, 加强危险场所的出入控制。

6.5.4 事故部门应当组织技术人员对事故工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事故的发生原

因和发展趋势,对事故现场和周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为应急响应决策和执行

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并提出实施可行的运行控制、工程控制和抢险措施,控制并

缓解事态的发展。

6.5.5 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指挥应组织编制应急救援总结。

6.6 应急恢复

6.6.1现场险情已处置完,危险因素消除,公司内应急响应由公司内应急指挥

宣布应急结束,应急人员撤离,应急组织向内或外部有关部门汇报最终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公司外应急响应由公司外应急指挥宣布应

急结束,应急人员撤离。

6.6.2 事故发生部门在得到应急指挥的同意后,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

消除事故隐患,恢复工作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6.6.3 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7 附录

应急预案评审记录单

 

公司内部文件,非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印或转变成其它形式使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

1. 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2. 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体系*

1. 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

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2. 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

原则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生产经营单

位概况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

局等情况。

2. 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

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分析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

果。

应急组织

体系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

表)。

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

职责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危险源管理

1.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2. 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

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

与处置*

1. 明确本单位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6. 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

式。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响应分级*

1.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 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

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结束

1.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3.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

后期处置

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

赔偿等内容。

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保障措施*

1.    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

信息通畅。

2.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

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

3.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

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

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

1. 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

2.    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

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

3.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

评估、总结等内容。

应急预案

备案

1. 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

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

1.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注:

“*”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评审组成员:

评审时间: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

度分析*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3. 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组织机

构及职

责*

应急组织

体系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

职责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

预警

危险源监

1. 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2.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3. 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程序*

1. 明确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应急响

应*

响应分级

1. 分级清晰合理,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 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

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1. 针对事故种类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 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3. 程序清晰,简单易行。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

障*

1. 明确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要求。

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

注:

“*”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经明

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

评审组成员:

评审时间: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事故特征*

1. 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

作业现场风险。

2. 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应急组织及职责*

1. 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 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应急处置*

1. 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及报警

时的必要信息。

2. 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引导、

扩大应急等程序。

3. 针对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

和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4. 明确报警方式、报告单位、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

注意事项

1. 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3. 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 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6. 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7.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

注:

“*”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现场处置方案评审表

评审组成员:

评审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