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54299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docx

净化操作实际评分细则1025修改

附件2:

天然气净化操作工实际操作评分细则

实际操作设置3个项目,各项以百分制进行计分,占总分的70%。

项目一离心泵的切换及粗滤器清洗、复位操作

一、试题说明

离心泵切换运行,按程序启运备用离心泵(A或B)并停运原来运行的离心泵(B或A),清洗停运泵粗滤器,粗滤器复位后应使泵达到备用状态。

主要考点:

1、工具、量具的使用;

2、离心泵的正确启、停、切换操作;

3、粗滤器的拆装和清洗;

4、密封垫的制作;

5、实际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

现场操作考核时间:

30min

说明:

考核时间是指参加本项操作的最长时间,超出该时间时终止操作,未完成步骤不得分。

三、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以B切换至A为例操作程序如下:

1、选手穿戴整齐劳动保护用品后,在规定起点线举手向裁判报告,请求参赛。

2、裁判示意后开始计时,选手选用操作必备的工具和材料。

故障设置:

(1)、将1台便携式CH4报警仪与2台H2S报警仪(1台完好,一台无电)混在一起;

(2)、活动扳手150mm、200mm、250mm各1把;

(3)、梅花扳手17~19,24~27,30~32规格各2把;

(4)、厚度为2mm、4mm、5mm的石棉板各一张。

注意:

工具和材料选择判定点是以开始进行检查作业为结束点,操作过程中若因工具漏选或错选使操作不能继续进行时,需请示裁判,得到允许后补选或更换。

3、首先进行A泵工艺流程检查,排除设置的2处故障并报告,检查要求准确到位,线路清晰。

工艺流程上设置的故障共有5处,故障点分布如下:

⑴关闭泵出口压力表一次阀;

⑵关闭泵进口压力表一次阀;

⑶打开泵进口压力表排气嘴;

⑷打开泵出口压力表排气嘴;

⑸关闭泵进口阀。

按操作规程检查A泵,然后启运A泵。

启运时要求A泵出口压力≥0.4Mpa才能打开出口阀(如果出口压力低于0.4Mpa时,不允许打开出口阀,必须重新排气再启运),启运过程不允许泵出口压力低于0.38Mpa。

启运正常后控制A泵出口压力在0.4Mpa±0.02Mpa(以压力表计)。

详细检查A泵的各点数据,并将检查的相关数据填入报表,记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启运后检查记录过程中,若因泵入口压力发生变化造成出口压力改变不纳入扣分项。

启运过程只考核A泵出口压力,不考核B泵压力。

4、A泵启运、检查、记录完成后,按操作规程停运B泵。

此项操作应做到无扰动切换(泵出口压力、流量不能大幅度波动),切换前若因泵入口压力改变造成A泵出口压力低于0.38Mpa或高于0.42Mpa,应先调整控制好出口压力后,再关闭B泵出口阀。

整过切换过程不允许A泵出口压力低于0.38Mpa,并确保A泵的出口压力在允许范围内。

关闭完B泵出口阀后应将A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4Mpa±0.02Mpa范围内,压力考核完毕。

5、关闭B泵入口阀,回收溶液,按规定拆卸粗滤器端头盲板,取出滤芯到指定地点清洗干净。

盲板要求取下来,拆下的螺栓螺帽要求进行配对、清洗和保养。

6、使用量具准确测量粗滤器密封面直径,按规定选用厚度合适的石棉板制作密封垫,垫片要求为实心带有手柄,垫片直径应在密封面的真实直径的±2mm范围内。

垫片手柄长度为5~6cm,宽度为2.5~3cm范围内。

7、将粗滤器滤芯按正确的方向和方位安装到位,按规范将粗滤器端头盲板复位。

安装要求:

(1)密封脂只涂抹法兰密封面;

(2)滤网安装方向:

有横杆手柄的一头在盲板端;

(3)滤网安装方位:

横杆手柄水平放置。

(4)垫片安装要求规范,不跑偏(拆开检查2条密封线完整视为合格),手柄应在盲板上方。

(5)紧固螺栓要求2次以上,第一次对角紧,第二次依次紧。

(6)螺栓安装后两端露出丝扣应基本一致(螺栓两端丝扣相差小于2扣)。

(7)盲板把手要求水平安装。

8、关闭溶液回收阀和排气嘴,打开B泵进口阀,并对其进行灌泵、排气、检漏操作,此过程不得造成A泵抽空(出口压力<0.30MPa视为抽空)。

9、收拾整理工具,清理设备场地及操作平台卫生。

设备卫生必须打扫两台泵排气咀,和拆卸过的盲板,其它不做要求。

场地卫生要求处理完操作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可。

收拾工具时要求报警仪、测温仪、记录本、听筒和画规不戴手套,其余不做要求。

10、将桶内的溶液、清洗螺栓的棉纱和残余清洗剂分别回收到指定地点。

11、操作完成后,戴好手套,在规定起点线举手向裁判报告操作完成,计时结束。

12、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定,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评分细则序号),操作中若进行后一项(序号项)操作,前一项(序号项)操作自动终止,未完成步骤不得分,补做不得分。

操作阀门必须规范(开关阀门应戴手套,站阀门手轮一方操作,全开阀门时应回关1/3圈,严禁正对阀门操作,严禁用F扳手冲击式的开关阀门,严禁用手拿着F扳手开阀门)。

操作过程中严禁跨越、穿越、跳跃、翻越设备和管线,严禁敲打阀门、设备和管线,违反上述规定视为操作不规范、不安全行为,均在安全环保操作中扣分。

四、设备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离心泵

1台启运,1台备用

五、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棉纱

Kg

适量

2

石棉板

2mm

1

4mm

1

5mm

1

3

螺栓清洗剂

多功能清洗剂(含润滑剂)

适量

4

密封脂

(为减少处理密封面工作量,缩短比赛时间,暂用黄油替代密封脂)

适量

六、工具准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F扳手

大、小

各1

2

活动扳手

150mm

1

200mm

1

250mm

1

3

梅花扳手

17~19

2

24~27

2

30~32

2

4

H2S报警仪

1

满电

1

无电

5

CH4报警仪

1

6

红外线测温仪

1

7

听筒

1

8

划规

1

9

工具包

1

10

钢板尺

300mm

1

11

水桶

2

12

剪刀

1

13

螺栓清洗盘

2

14

记录表、笔

1

(含记录夹)

七、正确选用材料和工具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棉纱

Kg

适量

2

石棉板

2mm

1

3

螺栓清洗剂

含润滑剂

适量

4

密封脂

适量

5

F扳手

1

6

活动扳手

200mm

1

7

梅花扳手

30~32

2

8

H2S报警仪

1

9

红外线测温仪

1

10

听筒

1

11

画规

1

12

工具包

1

13

钢板尺

300mm

1

14

水桶

2

15

剪刀

1

16

螺栓清洗盘

2

17

记录表、笔

1

(含记录夹)

 

天然气净化专业实际操作项目评分记录表

选手编号:

姓名:

单位:

比赛时间:

年月日比赛用时分秒

项目名称

离心泵的切换及粗滤器清洗、复位操作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1

穿戴劳保用品

按规定穿戴工装、工鞋、手套、安全帽

2

未按规定穿戴扣2分/样

 

 

长发女工未佩戴发套扣2分

劳保穿戴不规范扣1分/处

选手佩戴首饰或钥匙链参赛扣2分

2

报告

向裁判报告请求参赛

1

未在指定位置向裁判报告扣1分

3

选择

工具

正确选用所需工具

5

工具错选、多选、少选扣1分/件

选择工具未用扣1分/件

未选择H2S报警仪扣4分,

H2S报警仪选择错误(缺电)扣2分

所选H2S报警仪未打开电源扣2分

选择及佩戴报警仪、测温仪、记录夹、听筒未取手套扣0.5分/个

报警仪未佩戴扣2分,佩戴位置不正确扣1分(低于胸部)

活动和梅花扳手选择错误各扣1分

4

选择

材料

正确选用所需材料(可与工具一同选取)

2

材料少选、多选扣1分/件

石棉垫厚度选择错误扣1分

5

工艺流程检查

1、检查确认(A或B)工艺流程

2、确认电源供给

3、排除并汇报故障

(检查确认要求进行口头表述,未表述视为未确认)

5

未确认泵进、出口阀开关位置扣1分/处

未确认泵进、出口压力表一次阀扣1分/处

未确认泵供电正常扣1分

设置故障未排除扣2分/个

故障排除后未报告(报告不全)扣0.5分/个

6

离心泵检查(A或B)

1、按程序检查和确认离心泵(A或B)

2、灌泵、排气

(检查确认要求进行口头表述,未表述视为未确认)

10

未确认泵油位正常扣2分

盘车未拆、装护罩扣3分

未盘车扣5分

盘车方向错误扣2分

盘车圈数不足3圈扣1分

盘车不符合要求扣2分(要求双手异向)

盘车未取手套扣1分

护罩安装不牢固扣1分

未进行灌泵排气操作扣3分/处(进、出口)

排气时未用桶接收溶液扣1分/处

7

启运离心泵(A或B)

按程序启运离心泵(A或B)

10

未点试并观察转向扣2分,

单手进行点试操作扣1分

按启动、停止按钮时未取手套扣1分

点式后轴承未停止转动就重新启泵扣2分

先打开出口阀,后启运泵扣10分,打开(部分打开)出口阀但未启运,且及时发现和处理只扣3分

启泵后未打开出口阀扣10分(以启运后开始检查为判定点)

泵启运后未打开出口阀时出口压力低于0.4Mpa扣5分,并重新灌泵排气再启运,未重新启运扣5分。

泵启运后打开出口阀过程中压力低于0.38Mpa扣2分/次,启运好后未控制在0.4Mpa±0.02Mpa范围内扣2分

8

离心泵(A或B)检查和记录

1启泵后,按规定对泵进行详细检查

2、做好相关记录

7

未检查电机和泵的振动(共2处)扣1分/处,时间不足3秒扣1分,检查未用手背扣0.5分/处

未听电机和泵的声音(固定4个点)扣1分/处,时间不足3秒扣1分

未检查电机和泵的轴承温度(固定4个点)扣1分/处

未检查泵机械密封泄漏情况扣2分

未检查泵进、出口压力扣2分/处

使用测温仪、听筒和检查振动时未取手套扣1分/项

测温仪使用不规范(大于30cm)扣1分

听筒使用不规范或使用后未复位扣1分

未填写泵运行记录扣2分,记录不全或错误扣0.3分/处

取记录本或记录不取手套扣0.5分

9

停运离心泵(B或A)

按程序停运离心泵(B或A),并调整运行泵出口压力

8

先停泵后关闭出口阀扣8分

按停止按钮未取手套扣1分

泵未停止转动就关闭入口阀扣3分

未停电机直接关闭入口阀扣8分

停运过程中运行泵压力低于0.38Mpa扣2分/次,停运后运行泵出口压力不在0.4Mpa±0.02Mpa范围内扣2分

10

回收溶液

拆卸粗滤器盲板

1、按程序回收泵及粗滤器内溶液

2、正确使用工具拆卸粗滤器端头盲板

5

打开溶液回收阀时未关闭泵入口阀扣3分

未关闭泵入口阀直接拆卸盲板扣5分

未回收溶液直接拆卸粗滤器盲板扣2分

回收溶液时未打开排气嘴扣2分

拆盲板时未用桶接收残余液体扣2分

拆盲板时盲板落地扣2分

螺栓摆放不规范(整齐配套)扣1分

11

清洗

保养螺栓及密封垫制作

1、清洗粗滤器滤芯

2、清洗、保养螺栓

3、密封面处理

4、测量法兰密封面直径

5、按要求制作密封垫

(操作顺序:

拆盲板、保养螺栓、清洗滤网、打扫密封面(双面)、安装滤网、测量密封面尺寸、剪垫片、清洗螺栓、涂密封脂、安装盲板)

20

操作顺序错误扣2分/处

未清洗过滤网扣5分

清洗滤网未取手套扣1分

未安装过滤网扣5分

滤网安装方向不正确扣2分

滤网安装方位不正确扣2分

螺栓未清洗、保养扣1分/颗(4颗)

清洗螺栓未在清洗盘内进行扣2分

清洗螺栓未取手套扣2分

未清洁密封面扣5分

未测量法兰密封面直径扣5分

测量尺寸时密封面未处理干净扣2分

使用直尺、画规时未取手套各扣1分

未涂抹密封脂扣3分

密封脂涂抹不均匀扣1分

涂抹密封脂未取手套扣2分

密封脂使用后未立即盖上扣1分

制作垫片无手柄扣2分,手柄不合格扣1分

制作的密封垫直径尺寸超过±2mm扣2分(真实直径)

未做垫片直径记录或记录错误扣0.5分

12

盲板

复位

按照规范将粗滤器复位

10

使用旧密封垫片扣5分

未安装垫片扣5分

新制作垫片掉地扣1分

垫片安装不规范(合格)扣3分

紧固螺栓方法不正确扣3分

螺栓紧固不齐全扣0.5分/颗(不足两次)

盲板把手未水平安装扣1分

螺栓安装不规范扣1分/颗

13

灌泵

排气

检漏

打开泵进口阀灌泵、排气、检漏

6

打开进口阀前未关闭溶液回收阀扣3分

打开进口阀前未关闭压力表排气嘴扣2分

未排气扣2分/处(进、出口)

排气不彻底(不连续稳定)扣1分/处

检漏不合格(盲板处泄漏)扣5分

灌泵排气时造成运行泵抽空扣5分(裁判授权工作人员做应急停泵处理)

未全开进口阀扣2分

全开进口阀门时未回1/3圈扣1分

14

收拾

工具

清理

场地

1、收拾工具并归位

2、打扫设备、清理场地卫生

2

工具收拾不齐扣0.5分/件,未摆放整齐扣0.1分/件

未处理清洗盘残余清洗剂扣0.5分/个

未擦干净活动、梅花和F扳手扣0.2分/件

未打扫设备及场地卫生扣0.1分/点(5个点和场地遗留物)

未打扫操作平台卫生扣0.5分

未关闭H2S报警仪扣0.5分,未最后关闭报警仪扣0.5分

15

汇报

汇报操作完成

1

操作完成后未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在指定位置报告扣1分

16

完成

时间

精确到秒

5

规定时间内完成用时最短选手得5分,最长时间或超时间完成选手得0分,其它选手根据完成时间按内插入法计算得分,超时步骤不得分

17

安全

环保

操作

本项操作不配分,发生后从总分中扣除

1、出现跨越、翻越、跳越、穿越设备、管线等设施进行操作,每次扣1分

2、操作阀门不规范扣0.5分/次

3、拆装护罩、盲板、使用F扳手、活动扳手、梅花扳手、剪刀不戴手套扣0.5分/次

4、工具、安全帽、手套掉地和工具、手套放在设备、管线上扣0.5分/次

5、溶液呈线状泄漏至地面扣1分/次

6、溶液及固体废弃物未收到指定位置扣0.5分/项

7、出现跌倒、碰撞、机械伤害等不安全行为扣5分/次,严重时终止操作,取消成绩

选手得分:

 

裁判员:

 

离心泵操作检查记录表

选手编号:

     选手姓名:

项目

离心泵P-1504A[]B[]

运行温度

电机

离心泵

前端轴承:

前端轴承:

电机温度:

机封温度:

运行声音

前端轴承:

正常[]异常[]

前端轴承:

正常[]异常[]

电机:

正常[]异常[]

机封:

正常[]异常[]

振动情况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机械密封

泄漏情况

正常[]异常[]

压力

进口压力:

Mpa

出口压力:

Mpa

密封面测量尺寸:

  mm

说明:

①选手填写此表时必须字迹清晰、工整;

②完成作业后将此表交由裁判组;

③选手可在[]内打勾选择。

 

项目二佩戴空气呼吸器压送酸水操作

一、试题说明

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是净化操作员工必备的一项逃生、抢险、救护基本技能,本题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正确地检查、佩戴、使用空气呼吸器,并按照要求进行酸水压送操作。

主要考点:

⑴熟练、正确地检查、佩戴、使用空气呼吸器;

⑵按照操作规程规定压送酸水;

⑶实际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

现场操作考核时间:

10min

说明:

考核时间是指参加本项操作的最长时间,超出该时间时终止操作,未完成步骤不得分。

三、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1、选手穿戴整齐劳动保护用品后,在规定起点线举手向裁判报告,请求参赛。

2、裁判示意后开始计时,选手选用操作必备的工具。

故障设置:

⑴、三台空气呼吸器中,一台压力<200bar;

⑵、将1台便携式CH4报警仪与2台H2S报警仪混在一起(1台完好、1台无电);

⑶、酸水灌放空泄压阀打开。

3、按照程序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并戴好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器材后,向裁判报告。

4、检查确认酸水压送罐D-1505玻板液位计液位,检查变送器液位显示是否在20%±1%范围内,压力变送器显示是否为0。

检查酸水压送流程正确后,打开酸水压送罐D-1505的进水阀进酸水到80%±1%液位。

进酸水操作过程中控制D-1505顶部压力≤0.1MPa,若D-1505液位未达到要求,应先关闭酸水压送罐D-1505的进水阀,再打开D-1505泄压阀泄压,泄压后关闭泄压阀并重新开启进水阀进酸水,重复操作以上步骤,直到将D-1505液位放至规定值时关闭D-1505的进水阀。

5、打开D-1505的工厂风建压阀,将D-1505的压力建至0.17~0.2MPa。

打开D-1505

的酸水排放阀排放酸水,当D-1505液位降至20%±1%时,停止压送酸水操作。

在压送酸水操作过程中,D-1505的压力必须控制在0.17~0.2MPa,酸水压送完毕后,将D-1505压力泄至0后关闭泄压阀。

(≤0.005MPa,以报告结束为准)

6、按规定取下空气呼吸器,并将空呼和工具放回原处,穿戴好劳保用品后在规定起点线向裁判报告操作结束。

四、设备的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酸水压送罐D-1505

1

2

压力变送器

1

3

液位变送器

1

4

相关管线及阀门

若干

五、工具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F板手

大、小

各1

2

H2S报警仪

1

满电

1

无电

3

CH4报警仪

1

4

空气呼吸器

2

≥200bar

1

<200bar

5

工具包

1

六、选用工具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F板手

1

2

H2S报警仪

1

3

空气呼吸器

1

≥200bar

4

工具包

1

 

天然气净化专业实际操作项目评分记录表

选手编号:

姓名:

单位:

比赛时间:

年月日比赛用时分秒

项目名称

佩戴空气呼吸器压送酸水操作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1

穿戴劳保用品

按规定穿戴工装、工鞋、手套、安全帽

2

未按规定穿戴扣2分/样

 

 

 

 

长发女工未佩戴发套扣2分

 

劳保穿戴不规范扣1分/处

 

选手佩戴首饰或钥匙链参赛扣2分

2

报告

向裁判报告请求开始

1

未在指定位置向裁判报告扣1分

3

工具

选用

正确选用工具和报警仪

4

工具错选、多选、少选扣1分/件

 

 

 

 

 

选择工具未使用扣1分/件

未选用H2S报警仪扣4分

H2S报警仪选择错误(无电)扣4分

 

所选H2S报警仪未打开电源扣4分

打开报警仪未取手套扣1分,报警仪未佩戴扣4分

4

空呼的检查和准备

1、按程序检查空气呼吸器

2、正确选择合格空气呼吸器(空呼器气瓶压力要求≥200bar)

13

选用的空呼气瓶压力不足扣10分,压力不足未口述扣1分

未关闭不合格空呼气瓶阀扣3分,未泄压扣2分

未检查报警哨或报警哨响声不明显扣5分

未检查背架、背带各扣2分,未检查面罩扣5分

5

正确佩带空呼器

1、按程序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

2、佩戴完毕后,向裁判报告

(气瓶阀可以在报警哨检查完成后打开,也可以在空呼背好后连接减压阀前打开,但阀门必须开3手以上)

15

未系紧腰带扣2分,未系紧肩带扣2分

 

 

 

 

 

 

 

未将面罩挂带系于颈后扣1分

面罩带未系好扣0.5分/处

戴好面罩后未进行密封性试验扣5分

未打开气瓶阀连接二次减压阀与面罩扣5分

气瓶阀开度不足扣2分

二次减压阀与面罩连接好后没有试呼吸扣5分

未戴安全帽扣2分,未戴好扣1分

 

空呼和面罩没有配套穿戴扣1分

佩戴好后未报告裁判扣1分

6

工艺流程检查

1、检查相关工艺流程

2、检查液位

5

未检查确认D-1505玻板液位计气、液相阀门各扣0.5分(共4只阀)

未检查确认玻板液位扣1分

未检查确认D-1505液位、压力变送器初始值各扣1分

未检查确认压送罐安全阀切断阀扣1分

未检查确认酸水进、出口阀各扣0.5分

未检查确认工厂风建压阀扣0.5分

未关闭放空阀扣2分

7

酸水罐建液位

1、打开D-1505进水阀进酸水,控制D-1505压力

15

进酸水时压送罐压力超过规定值每次扣3分/0.

 

≤0.1MPa

2、当D-1505液位未达到要求时,应先关闭D-1505进水阀,泄压后再进酸水,反复多次操作

3、D-1505液位控制在80%±1%

01MPa(不足0.01MPa以0.01MPa记)

 

 

 

 

压力超高:

泄压前未关闭进水阀扣3分/次

泄压后未关闭泄压阀扣3分/次

酸水压送罐液位超标(80%±1%),每超出±1%扣2分(不足1%以1%记)

 

液位超高

液位超低:

8

用工厂风压送酸水

1、开工厂风压送酸水,酸水压送罐D-1505压力控制在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