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148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公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包公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包公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包公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包公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公祠.docx

《包公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公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公祠.docx

包公祠

各位游客,包公文化旅游区已经到了,现在请大家跟随着我,游览包公文化旅游区的第一个景点:

包公祠。

包公祠是祭祀北宋名臣包拯的专祠,它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

“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

包公是个孝子,29岁考中进士后,因父母年老体弱,一度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在家奉养父母,直到39岁才出任天长县知县。

包公一生,严于律己,为官清下廉洁,所以,宋仁宗用“孝肃”二字评价包公的一生,赐给他这个谥号。

包公祠背靠环城南路,三面临水,莲荷盈盈,绿树掩映,由于包拯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名闻名遐迩,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名胜古迹。

包公祠位于香花墩,据《庐文州府志》记载:

“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包孝肃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

”另据碑文记载:

包河小洲上原为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其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

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

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筑是清代光绪年间由李鸿章筹白银重建的。

现在,请大家转身向后看,正对包公祠大门前的那座白底黑框墙,叫做照壁。

照壁前后正中绘有一叶青荷,青荷侧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散发着一股清香。

照壁与包公祠大门的门楼两边立着一对“抱石鼓”。

它与正殿两旁的两只石狮子,都是象征着威严和权力的建筑,在古代,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些建筑的,只有帝王将相、文武百官的王宫、官衙、府第门前才可以建有。

跨过山门,踏着翠色笼烟、波光浮碧的水面上的青石板小道,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桥,桥头左右分立两只石狮,左边的那只是雌狮,正以左脚逗着幼狮玩耍。

右边的那只是雄狮,右脚下踏着一只绣球自娱自乐。

你们大概都已注意到,这两只石狮通体早已失去莫昔日的风采,它似乎是在向大家倾诉着它经受岁月风霜侵蚀,倾诉着它遭受的磨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它们被人打翻,丢进了河中。

包公祠重修时它才被从河中捞出,立于此处。

欢迎大家来到包公祠拜谒包拯。

越过绿树荫庇下的小石桥,迎面便是白墙青瓦构筑的三合古院,“包孝肃公祠”两扇黑漆山门上,是隶书“忠贤将相”、“道德名家”的对联。

东西两边侧门,分别题额“顽廉”、“懦立”。

“顽廉懦立”是成语,意思为使贪婪的人廉洁,使懦弱的人立志,形容仁德之人对社会巨大的感化力量。

整个祠的外表看上去古朴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从山门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湾中香客赠送的铸鼎香炉一尊,后立新加坡香客赠送的铜制香炉一尊。

两尊香炉内香火缭绕,不时有游客焚香谒拜。

主建筑是包公祠的正殿,正殿又称享堂,五开间,正中端坐着一座巨大的包公金色塑像。

塑像约八尺,一手执笏,一手握笔,古铜色的脸庞上,浓眉长髯,神情端庄严肃,正气凛然。

这座塑像是后来重塑而成的。

原来的塑像白面长须,手捧朝笏,威严之中又有慈祥之态,比较准确地再现包公的本来面貌,可惜毁于“文革”之初。

包拯尘像的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

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的“色正芒寒”四个大字,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

说起李瀚章所题写的这四个字,还有一段故事:

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毁于战火。

光绪八年,也就是公元1882年,李鸿章筹白银二千八百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

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住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

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旁,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

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过一会儿大家会看到。

左匾上“节亮风清”四字,为清乾隆年间庐州知府肖登山所题;右匾上“庐阳正气”四字,为光绪年间左锡旋所题。

此外,殿的上上下下,到处都可以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联。

那两侧的堂柱上,书有合肥知县陈斌题写的一幅楹联: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两边的堂柱上各有两副对联,东边为陈州百姓所写的“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西边的一副是清代嘉庆年间合肥知县左辅所撰: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从得并姓名尊。

”1.三口铡刀

说起这三口铡刀,还有一段来历。

包拯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碰上的第一个案子便是“百寿图”案。

案件起因是右丞相庞吉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做一次寿,借此受文武百官的寿礼及市井商号的贿赂。

这年秋季庞吉又要做寿,左丞相展文祥用上好宣纸亲笔题写了一首打油诗:

“指日高升是何因。

官极位显不为民,诈取双寿吸民膏,财欲熏心法外人”,起名为“百寿图”,亲自送到庞府,想借此嘲笑庞吉,为同僚们出口怨气。

当这幅百寿图悬挂在寿堂中间时,庞吉才发现展文祥是在骂自己,恼怒万分,撕碎“百寿图”,当声将展文祥拿下。

随即同几个奸臣同党密谋,以贪赃枉法的罪名,把展文祥打入牢房。

展家不服,直接告到宋仁宗御前,于是,宋仁宗将这件公案交给包拯审理,要包公判断出个是非来。

由于庞吉是右丞相,展文祥是左丞相,哪个官职都比自己大,包拯知道要处理这样的大案没有特权和重刑,是制服不了奸臣的士!

弄不好,不仅会身败名裂,甚至边脑袋也会搬家。

于是,他将自己的苦衷向八贤王倾诉。

八贤王立即为包拯请得三道御札。

大家别小看了八贤王交给包拯的这三道御札,正是这三道御札使包拯有了先斩后奏的大权!

包拯回到府里,心想:

这三道御札明明是三道圣旨,八贤王为什么偏偏说是三道御札,这不是提醒自己在“御札”,二字上做文章么?

包拯和他的谋士公孙策一商量,于是借“札”与“铡”同音,就把这三道御札打造成三道先斩后奏的御铡。

由公孙策领命设计监造,然后抬上金銮殿,仁宗一看,龙头铡把双须扎,刀光阴森令人怕;虎头铡上头顶王,梨木台床黄铜镶;狗头铡上尖嘴巴,榆木台钉似马牙,高兴地说:

“包爱卿,这三口御铡造得如此之好,我大宋朝指日便当中兴。

朕再赏你三身御服,晓喻满朝文武,今后不论是谁,都得遵守国家法纪,若有犯者,定铡不饶!

”有了仁宗的这一番金口玉言,这三口铡刀就成了有权先斩后奏的御铡,它使包拯如虎添翼,威坐开封,不但断了庞、展两家的案子,而且以后一直用它铡贪官,斩国戚,除劣绅,为民申冤除害,留名青史。

2.包公像与廉泉三口铡刀旁边,沿墙竖有李鸿章亲笔撰写的《重修包孝肃公祠记》碑文。

这块石碑原竖立在享堂的后墙正中。

为了游客参观游览方便,近年才移至此处。

包公塑像的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头,上面刻“宋包孝肃公遗像”。

石刻上的包拯遗像,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包拯面如铁、气如虹、铁骨铮铮的包青天形象。

这方石刻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请工匠以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画像为蓝本雕刻而成的。

它与正殿正中的包拯金色塑像在制作和技法上有所不同,两者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包拯的多方面的人格魅力。

石刻上的画像据说是包拯的真容。

画上的包拯头戴乌纱帽,身着紫罗袍,脚蹬粉底靴,白脸长须,书生气派。

因身材较矮,显得帽翅格外长。

过去,包家子孙在介绍画像的来历时,常常谈及一个传说。

说包拯在开封府时,经常要深入现场办案,百姓为了争看他的风采,往往把他挤得寸步难行。

后来,仁宗皇帝知道这事,就赐给他一顶特制的乌纱帽,帽翅比别的官吏要长三寸,并下令:

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杀无赦。

但是,包拯爱民如子,不忍加害于民,所以每逢他步行办案之时,就由随从高声吆喝:

圣上有令,碰到帽翅者杀。

百姓听到后,便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如今在一些纪念包拯的专祠、庙宇、殿堂里,以及戏曲、小说中,包拯的形象,为什么都是黑的呢?

对此,民间也有一传说:

包拯父亲为官清正,直到40多岁,与他的母亲还没有生过一个儿子。

这事被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派文曲星下凡做他们的儿子。

开始,文曲星不愿意,气得玉皇大帝直拍桌子。

桌子一震动,上面的一方砚台里的黑墨,泼到文曲星的脸上,所以,后来当文曲星下凡投胎,成了包令仪儿子包拯时,脸也就变成黑的了。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脸并不黑,相反,他是一个相貌清秀、白面长须的书生。

但中国的戏曲讲究脸谱,以便区分好人和坏人,区别人物的品质性格。

比如,脸上画红颜色,表示这个人忠义勇敢,像三国戏里的关云长;脸上画白颜色,表示这个人奸诈阴险,像三国戏里的曹操;脸上画黑色,表示这个忠厚耿直。

大家都看过《秦香莲》这出戏,那里面的包拯,为人正直,铁面无私,不管皇姑、国太怎样威迫利诱讲情,他宁可不做官,也要铡陈士美。

把包拯的脸塑画成黑色,就是为表示他的这种品质的。

此外,还应了民间老百姓称包拯“日理阳间,夜理阴间”之说。

享堂的东壁立有一方石刻的《包拯家训》,上面刻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享堂的西壁还立有包拯的《乞不用赃吏疏》和他的诗作碑文。

碑上的这首诗作,就是我刚刚在介绍《包拯家训》时讲过的,包拯在临终前,看着仍挂在他床前的那首“清心为治本”五言诗,从这首五言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包拯的高风亮节之处。

游完包公祠正殿,现在请随我继续参观东西两厢的陈列室。

东厢房陈列有《包拯生平简介》、嘉庆8年版的《合肥县傅郭城图》(意含有外城的城图)、《香花墩图》、《宋史》和记载包拯事迹的地志书、《包公办案图》,以及包公当年在贵池手书“齐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西厢房陈列有包氏宗谱,从宗谱可以看出自包拯上溯35代,后续37代,共经历了2800多年。

其中陈列的《故宫南薰殿藏包公画像》为复制品,而由包拯生前好友吴奎撰写的《包拯墓场铭》,因受战乱磨难,碑碎为一块,有三分之一的字迹模糊不清。

还有出土的包氏族人文物木俑、青瓷香熏、影青瓷碗、砚台等。

出了祠堂,我们看到的这座门角撰尖亭叫“廉泉亭”。

廉泉亭内有一口井,名叫“廉泉”,说起这口“廉泉”,了有一段故事。

一日早朝,仁宗还未上朝,包拯与朝中的庞太师在一起闲聊。

庞太师别有用心地说:

“包大人,做官不为己,不虑后,可羡可敬!

”包拯是个实心人,见部,便答道:

“在朝为官人对人要尽义务,何况对自己的后人呢。

在政已准备好了,把家门前的那口井留给后人。

”谁知皇帝上朝时,庞太师出列奏道:

“陛下,谁都说包拯为官清廉,我看不见得,他正值中年,就要留井给后人了。

”仁宗问道:

“包爱卿,可有此事?

”包拯回答说:

“确有此事。

”包拯的刚落音,庞太师便落井下石地说道:

“陛下,臣所奏无半点虚假吧!

单凭这一点,包拯不仅不配坐镇开封府,还须严惩!

”包拯和庞太师的一番话,反引起仁宗的深思,他知道包拯的为人,终于琢磨出包拯留井后人之意,问道:

“庞太师,朕问你,是河水清,还是井水清?

”庞太师随口答道:

“这还用问,当然是井水清。

”于是,仁宗对满朝文武大臣说:

“包爱卿做得实在好啊,他留井给后人,是想留面镜子给后人,要他们不要坏了包家祖上为官清如水的规矩。

”包拯一听十分欣慰,索性说出自己的良苦用心:

“陛下圣明,微臣留下这口井的用意不仅如此。

因为,这口井的水,赃官、不肖子孙喝了,都会头痛、闹肚子的。

此后,这口井便称为廉井。

明朝人在包河修建包公祠时,也给这井修了个亭子,作为一“景”留下,称为廉泉。

廉泉果真像包拯所说的那样吗?

这一点不假。

后来,有一个姓臧的人来到合肥任知府,他不相信廉泉里的井水有这么大能耐,又想显示一下自己为官清正,便从廉泉的井中打了水,喝了一口。

说来还真应验,他立即头痛,越痛越厉害。

不久,就悄悄地溜走了,不敢再在合肥为官。

自此,很少有为官者再喝廉泉里的井水,原因是他们怕喝了之后,自己会出丑。

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902年,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撰写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记》,曰:

“闻昔有太守来谒祠,启石汲饮,忽头痛,复堙如故。

是说也,余窃疑……命从人开井汲泉,煮茗自饮,味寒而香烈,饮毕无异……目而笑谓诸曰:

……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

”后来由东吴曹大铁书写,雕刻井亭内壁。

有兴趣的游客可近前仔细赏玩。

再请看,廉泉的井沿上,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那是井绳长期磨擦而留下的。

正对井口的亭子顶端天花板中央,雕有一块圆形彩绘本质浮雕龙像。

亭顶端的那浮雕龙像,倒映井内,随着井水的晃动,好似龙影在舞,颇有游龙戏水之景趣,故人们又称廉泉为“六角龙井”。

享堂西边有一座临河而建的小亭,名叫“流芳亭”。

小亭为歇山亭建筑,倒挂楣上,雕梁画栋,三面临空,相传是包公幼时读书之后,休息玩耍的地方。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呈曲线向外略倾的座椅叫做“美人靠”。

相传,过去深院闺房的小姐们也常在此休息,因为她们纤纤细腰,靠上去曲线分明,特别好看,因此得名。

离“流芳亭”西边不远处,有两块直径1•56米的圆形石刻画像,左边的画像名曰“为民请命”,右边的画像名为“微服私访”。

 

包公祠

      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庖河区芜湖路。

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在包河公园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简称“包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除包公祠、包公墓外,还新建了清天阁、包公纪念馆、功德广场、水面喷泉等。

整个风景区庄严肃穆,环境优美;湖面波光涟漪,游艇荡漾;两岸垂柳婆娑,嘉木葱茏,是人们拜谒先贤、观赏游览的好去处。

包公祠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包公一生在全国许多地方做过官,但无论在何处为官,包公都能做到任内清正廉明,因而广受尊重。

为了缅怀这一历史人物,全国许多包公曾任过职的地方都建有包公祠。

除合肥的包公祠外,还有河南的开封、广东的肇庆(古时称端州)、安徽的池州、天长等地都建有包公祠。

而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的(至今已有934年),当数合肥包公祠。

      合肥包公祠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

“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三面临水,莲荷盈盈,绿树掩映。

由于包拯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闻名遐迩,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名胜古迹。

      包公祠位于包公文化园内的香花墩上,据《庐州府志》记载:

“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

”另据碑文记载:

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

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

      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毁于战火。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

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任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

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旁,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

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

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筑就是清代光绪年间由李鸿章筹银重建的。

     公祠大门前有一座白底黑框墙,称为照壁。

照壁前后正中均绘有一叶青荷,青荷侧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喻意为出污泥而不染。

包公祠大门的门楼两边立着一对“抱鼓石”,它与祠内正殿两旁的两只石狮,都是古代象征威严和权力的建筑。

据称在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文武百官的王宫、官衙、府第门前才可以建有。

跨过山门,踏着翠色笼烟、波光浮碧上的青石小道,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桥,桥头左右分立两只石狮。

越过绿树荫庇下的小桥便是白墙青瓦构筑的三合古院。

两扇黑漆山门上,是隶书“忠贤将相”、“道德名家”的对联。

东西两边侧门,分别题写着“顽廉”、“懦立”(“顽廉懦立”是成语,意思为使贪婪的人廉洁,使懦弱的人立志)。

整个祠的外观看上去古朴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从山门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湾香客赠送的铸鼎香炉,后立新加坡香客赠送的铜制香炉。

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又称享堂),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

塑像高约八尺,一手执笏,一手握笔,古铜色的脸庞上,浓眉长髯,神情端庄严肃。

这座塑像为后来重塑,原来的塑像白面长须,手捧朝笏,威严之中又有慈祥之态,比较准确地再现包公的本来面貌,可惜毁于“文革”之初。

包拯塑像的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

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的“色正芒寒”四个大字,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

      左匾上“节亮风清”四字,为清乾隆年间庐州知府肖登山所题;右匾上“庐阳正气”四字,为光绪年间左锡旋所题。

殿的上上下下,到处都可以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联。

      包拯塑像的左面陈列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肃公遗像”。

栩栩如生的包拯遗像给人以面如铁、气如虹、铁骨铮铮的包青天形象。

这方石刻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人,请工匠以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画像为蓝本雕刻而成,据说是包拯的真容。

画上的包拯头戴乌纱帽,身着紫罗袍,脚蹬粉底靴,白脸长须,书生气派。

因身材较矮,显得帽翅格外长。

过去,包家子孙在介绍画像的来历时,常常谈及一个传说。

说包拯在开封府时,经常要深入现场办案,百姓为了争看他的风采,往往把他挤得寸步难行。

后来,仁宗皇帝知道这事,就赐给他一顶特制的乌纱帽,帽翅比别的官吏要长三寸,并下令:

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杀无赦。

由于包拯爱民如子,不忍加害于民,所以每逢他步行办案之时,就由随从高声吆喝:

圣上有令,碰到帽翅者杀。

百姓听到后,便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享堂的东壁立有一方石刻《包拯家训》。

享堂西壁还立有包拯的《乞不用赃吏疏》和他的诗作碑文。

      正殿的东西两厢是陈列室。

东厢陈列有《包拯生平简介》、嘉庆八年版的《合肥县傅郭城图》、《香花墩图》、《宋史》和记载包拯事迹的地志书、《包公办案图》,以及包公当年在贵池手书“齐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

西厢陈列有包氏宗谱,从宗谱中可以看出自包拯上溯35代,后续37代,共经历了2800多年。

其中陈列的《故宫南薰殿藏包公画像》为复制品。

由包拯生前好友吴奎撰写的《包拯墓志铭》,因受战乱,碑碎为五块,有三分之一的字迹模糊不清。

还有出土的包氏族人文物木俑、青瓷香熏、影青瓷碗、砚台等。

     出正殿东行不远,即是一座六角攒尖亭,也就是祠内著名的廉泉亭。

亭内有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

井因亭生辉,亭由井得名。

廉泉井为包公生前所挖,原本井上无亭,系只为满足家庭用水的一口普通之井。

由于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后人敬仰包公,故赋予了包公个人及家庭之物许多神秘的传说。

传说廉泉井水清官好人喝了无事,而赃官、不肖子孙喝了都会头痛、闹肚子。

明朝人在修建包公祠时,在井上加盖了亭子,称井为“廉泉”,亭为“廉泉亭”。

从此井亭作为一“景”留存至今。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撰写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记》,曰:

“闻昔有太守来谒祠,启开汲饮,忽头痛,复堙如故。

是说也,余窃疑。

命从人开井汲泉,煮茗自饮,味寒而香烈,饮毕无异,目而笑谓诸曰:

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

     廉泉的井沿上,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为井绳长期磨擦所致。

正对井口的亭子顶端中央,雕有一块圆形彩绘木质浮雕龙像。

雕龙倒映井内,随着井水的晃动,好似龙影在舞,颇有游龙戏水之景趣,故人们又称廉泉井为“六角龙井”。

     享堂西边有一座临河而建的小亭,名叫“流芳亭”。

小亭为歇山亭建筑,倒挂楣上,雕梁画栋,三面临空,相传是包公幼时读书之后休息玩耍的地方。

     此外,祠内近年陆续新建的“包公故事蜡像馆”和“包公文化长廊”也是游人了解包公及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包公墓

出包公祠东行不远,即见河畔高地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片红墙黑瓦的古建筑,那就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地——包公墓园。

墓园外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

园区规模宏大,建筑古朴典雅,满园苍松翠柏,地势起落有致,与相距不远的包公祠和相邻的清风阁遥相辉映。

     包公墓,全称为“包孝肃公墓园”,占地面积3公顷,园内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

墓园南临芜湖路,北近包河边,东靠亚明艺术馆,西接清风阁。

  包拯墓园由主墓区、碑廊、附墓区、地下墓室和管理区等组成。

   穿过墓园大门,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照壁。

照壁高4.2米,宽10.2米,上刻有“包孝肃公墓园”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方绍武书写。

其功能是石阙前的屏障,起隐蔽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性作用。

这方照壁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照壁,其构造完全是按宋代《营造法式》建造而成。

     照壁的后面是“子母双石阙”。

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肃穆处所的外部建筑,通常左右各一,也有在大阙旁建一小阙的称“子母双石阙”。

   中国建阙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初为城门,城墙到此而缺以作为门,所以称城阙。

墓门建阙约始于西汉。

中国的古阙虽然很多,但大都残缺不全。

像包公墓园之内的“子母双石阙”,只有这一座。

“子母双石阙”的母阙高6.4米,子阙高4.5米。

   神道右边立有“龟趺螭首神道碑”。

碑上撰写着包拯生平事迹,内容与墓志铭的内容基本相近。

“龟趺螭首神道碑”竖立在之上,其实,是神道碑下的石座,民间习惯将它雕成似龟的动物形状,是取其力大能负重的意思。

   穿过神门,一条笔直的“神道”直达包拯墓冢。

神道右旁立有石柱,名叫“望柱”,又称“华表”、“和表”、“桓表”和“诽谤之木”,相传立柱之习原是尧舜时竖立于交通要道的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之用的。

后来,秦始皇定“诽谤”为罪,加上木头容易腐烂,就改用石柱,并在上面刻上多种形状和花纹,并逐渐演变成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

设在陵墓前的大柱又称为“墓表”,一般常见的均为石造,柱身雕有蟠龙纹饰,上为云板、蹲兽。

包拯墓园的这根望柱,就是北宋时期二品官位应享受的待遇,柱呈八楞形,高3.6米,柱身刻有缠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寿桃型光焰。

   神道两旁各有石羊、石虎、石人一对,组成墓前石刻群,名为“石像生”。

墓前石刻群既是一个朝代的艺术型制,又表现了一个朝代的政体特征。

包拯墓前的石刻群是按照北宋陵寝墓前石刻型制刻制的,其数量、品种则沿用唐制,显示墓主是三品以上官员。

   登上几级石阶,迎面是包拯的享堂。

享堂是包公墓园的重要建筑,专供祭祀活动之用。

享堂正门两侧的抱柱上有一楹联。

上联为:

“正气慑王侯,铡恶除奸传万世”;下联为:

“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

联中的“蜀山”指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淝水”指穿城而过的淝河。

作者从“正气”和“遗风”两个方面颂扬包拯的政绩和品德。

一个“慑”字,写出了包拯的明察善断,执法如山及对王侯的威慑作用;一个“庆”字,点出了人民因怀念包拯而建墓园的欣慰之情,希望包拯的“遗风”得以发扬光大。

   享堂正门前的一副楹联为安徽省已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所撰。

上写:

“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故乡更美公乎其归”。

上联“廉吏可为”是用典。

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个名为孙叔敖的令尹,他辅助楚王称雄,政绩卓著,赢得楚国百姓的赞颂。

他死后没有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财富,致使他的后人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被史籍称为天下第一清官。

而和孙敖叔同时期的一些赃官、贪官,他们死后却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大笔财产,使他们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两者之间,对照鲜明,因而社会舆论感叹道:

“廉吏不可为”。

作者在此反其意而用之:

包拯名传后世,光耀史册,所以“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意思是后来人应当以包拯为楷模。

下联意思是包拯逝世900余年了,他的故乡合肥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一座现代新兴城市,所以说“故乡更美”,远非宋代所能比。

包拯病逝外乡,归葬故里,“公乎其归”既表现包拯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故乡人民对包拯的深情。

   享堂飞檐翘角,灰瓦彤柱,高约10米,是一座木结构九脊五开间的宋代建筑风格的殿宇。

殿内,20樽凿花文饰的柱基上,耸立着20根丹红国漆大柱,撑起椽梁昂枋,使大殿显得气宇轩昂,宏伟壮观。

享堂中央高支神龛,放置着包拯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

神龛上方悬匾三块。

中间的匾额上写的是“为政者师”,系清代江苏王均撰写,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

左侧为“正气凛然”,为著名书画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