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通论.docx
《管理学通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通论.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通论
《管理学通论》
第一章管理导论
一、管理的产生、发展与对象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要点:
①核心在于对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那对组织中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目标
③基础是组织
④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
管理内容局限在劳动管理与公共事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简单。
管理未从劳动中分离,处于自发的状态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管理思想萌芽,管理开始从劳动中分离出来,管理内部开始了分工。
资本主义社会:
独立的管理理论诞生,管理科学正式形成,管理由经验走向科学。
3.管理的对象
①人力资源②物力资源③财力资源④信息资源
二、管理的性质、职能与方法
1.管理的性质
①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生产力性质):
指管理是人类所有共同劳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必要手段
社会属性(生产关系性质):
指管理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是维护和巩固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手段。
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
指管理必须遵循生产或工作和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并通过对这种规律的总结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原则以及标准的管理模式、程序和方法。
艺术性:
指管理不应有一成不变的原则或模式,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所创造、有所灵活地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因为:
⑴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而环境总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⑵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不同的人,其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性格爱好等存在差异。
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标准,必须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灵活地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2.管理的职能
①基本职能(组织生产力、维护生产关系)
②具体职能
⑴计划:
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筹划。
管理的首要职能,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并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⑵组织:
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而对组织系统的设计及对各单位、各成员在工作执行中的分工协作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
⑶领导:
指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所拥有的影响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⑷控制:
为了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既定的计划开展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活动。
3.管理的基本方法
①行政方法:
指在一定的组织内部,以组织行政权力为依据,运用行政手段,按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
(特点:
⑴强制性⑵范围性⑶速效性)
②经济方法:
指以人们的物质利益为基础,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执行管理职能,完成管理任务的方法。
(特点:
⑴非强制性⑵利益性⑶关联性)
③法制方法:
指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依法管理,以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
(特点:
强制性,属硬约束)
④教育方法:
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以改变被管理者的行为,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
(特点:
⑴非强制性⑵渐进性⑶灵活性)
三、管理者
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
管理者:
指拥有组织合法权力并以这些权力为基础指挥他人活动的人。
(领导者未必拥有合法权力)
①按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分类
⑴高层管理者:
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全面责任的人。
(职能:
制定总目标和战略,掌握方针,评价组织绩效。
)
⑵中层管理者:
处于高层和基层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
(职责:
贯彻决策、监督协调基层)
⑶基层管理者:
处于组织最低层次的第一线管理人员,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
(职责:
分派任务,直接指挥监督作业活动,保证任务完成。
)
②按管理者的管理领域分类
⑴综合管理者:
对组织的活动负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管理内容涉及组织管理的多个方面。
(有些中层也属综合)
⑵专业管理者:
只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职能)的管理人员。
2.管理者的技能
①技能分类
⑴技术技能:
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⑵人际技能:
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包括领导能力)
⑶概念技能(思维技能):
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
②技能结构
3.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①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四大管理职能活动——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
高层:
组织(36%)和计划(28%);中层:
组织(33%)和领导(36%);基层:
领导工作(51%)和组织(24%)
②成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时间分布(四大管理工作——一、传统管理,包括决策、计划与控制;二、沟通,包括信息交流和文书的处理;三、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激励、惩罚、调解冲突、人员培训和配备等;四,网络联系,包括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外界交往等)
成功管理者(以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为标志):
主要用于网络联系(48%)
有效管理者(以绩效及下级满意程度为标志):
主要用于沟通(44%)
四、管理环境
1.管理环境的定义及分类
环境:
指对组织绩效起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机构或力量。
⑴按环境对管理的影响程度划分
⒈一般环境:
指对所有组织都产生间接影响的环境,故又叫间接环境。
①政治法律环境:
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局的稳定程度、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瀖、法规等。
②社会文化环境: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趋势、人们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价值观念等。
③经济环境: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
④技术环境: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科技原理应用于生产的机制及其能力。
⑤自然环境: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
⒉具体环境:
指对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故又叫直接环境或特殊环境。
①供应商:
组织活动所需的资源和服务的供应者。
②顾客:
组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
③竞争者:
指与本企业存在资源和市场争夺关系的其他同类组织。
④政府:
指政府所制定的法规和政策。
⑤公众压力集团:
指对一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的一些公共团体组织。
⑵按环境要素的多少划分
⒈简单环境:
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及各要素中的子要素较少,如企业只有一个稳定的供应商,竞争对手不多。
⒉复杂环境:
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及各要素中的子要素较多。
⑶按环境要素的变动性划分
⒈稳定环境:
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比较固定。
⒉动态环境:
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的变动性大。
2.管理环境分析
五、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特征
1.管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管理学:
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
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①生产力规律:
包括社会资源的配置、技术进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等。
目的是合理组织生产力。
②生产关系规律:
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人际关系、劳动分工与协作、工资奖励等。
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规律:
包括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组织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思想政治工作等。
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①传统管理理论阶段
⑴古典管理理论
⒈科学管理理论:
主张将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标准和制度取代经验和习惯,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
科学管理理论改变了管理的发展历史,标志着管理科学的形成。
⒉一般管理理论:
跳出科学管理只研究企业内部生产的局限,从组织高层的角度研究;使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化。
⒊管理组织理论:
适应了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奠定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组织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⑵行为科学理论
从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质技术的研究转为对人的研究,重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适应了组织发展的新要求。
⒈早期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主要研究人群关系,又称人际关系学说阶段;
⒉正式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除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外,还包括组织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
意义:
将员工视为需要保护和开发的宝贵资源,改变了人们对管理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
⑶管理科学理论(定量管理理论,又称数理技术理论)
主张将数学、运筹、统计学和计算机等数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用于管理决策,以提高管理效率,目的是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确化和高效化。
②现代管理理论
⒈管理过程理论:
试图将各理论派别的理论综合起来,统一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角度并将其视为相互联系的管理过程进行研究。
⒉系统理论:
主张按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系统的开放性等原理来处理一切管理问题。
⒊权变理论:
强调管理应依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各党派的成果,采用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方法,随机应变。
⒋决策理论: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系统地提出了决策准则,归纳了决策类型和方法,分析了决策在组织中的作用,是管理方法走向定量化、科学化的主要典型。
③未来管理理论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⒈管理全球化问题⒉跨文化研究问题⒊管理道德问题⒋管理的变革与创新问题
3.管理学的特征
①综合性和边缘性②复杂性和实践性③科学性和社会性
第二章决策
一、决策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类型
1.决策的定义
决策:
基于组织的使命(包括总方向、总目标和总指导思想等),在内外环境条件的约束下,对于一定时期内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多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的一系列管理职能活动。
(广义:
包含选择方案的执行过程)
2.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
决策也是管理的核心。
控制是实现决策和计划的重要手段,组织、领导、激励职能是保证决策实施的必要措施。
3.决策活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①普遍性(1.决策有普遍指导力2.决策需要普遍参与3.决策者的角色具有普遍性)
②探索性(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2.探求更优化目标及行动方案)
③风险性(1.决策失误2.环境的可变性3.组织能力的不确定性)
影响因素:
①环境②信息③组织目的
4.决策的类型
①按例行性分类
⑴程序化决策(定型化决策):
涉及经常重复发生的例行性事物,能按一定的制度、方法和标准予以处理的决策。
⑵非程序化决策(非定型化决策):
与某些新出现的、其结构尚未被认识的一次性、突发性事件有关,无常规可循而必须按非各式化方法进行处理的决策。
②按重要性分类
⑴战略决策:
与组织生存有关的、确定今后发展方向而带有长远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决策。
⑵战术决策:
在战略决策的指导下,针对实现战略决策目标过程中的方式手段和资源等具体问题而制定的决策。
⑶业务决策:
为实现战术决策,提高业务工作效果而对日常业务工作所进行的决策。
③按决策信息的确定性分类
⑴肯定型决策:
每个备选方案的环境约束因子明确、信息充分,结果都具有惟一性且可以确切地预估,只要将各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就能作出优选的决策。
⑵非肯定型决策:
指影响备选方案的环境约束因子较多、随机性较高,主要决策自变量的信息不太确定,因而各备选方案均存在多种自然状况和可能结果、各种状况和结果的客观概率无法测算的决策。
⑶风险型决策:
指各备选方案的随机影响因素较多,存在多种自然状况和可能结果,但主要决策自变量的信息较充分,方案各种状况和结果的客观概率均可测算获得的决策。
⑷博弈型决策:
特殊的风险型决策,又称对抗型决策。
指若干对抗者(竞争者)各自采用相应的策略进行角逐,可预估策略使用后果而专门进行策略优选的决策类型。
④按决策的序贯性分类
⑴静态决策(单项决策、一级决策):
针对一定的目标变量、一定的时间段和既定的约束条件,一次性作出决断和选定行动方案,并予以贯彻执行,而不规定由于时间推移、自变量更替、约束条件改变相机采取应变行动或后续方案的决策。
适宜于处理独立事件属性的肯定型决策问题。
⑵动态决策(序贯决策、多级决策):
针对一定的目标变量、一定的时间段和既定的约束条件作出一次和选定行动方案的同时,规定由于时间推移、自变量转换、约束条件改变而相机采取一系列应变行动或持续方案的决策。
5.理解各类决策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二、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1.决策的基本原则
①满意原则:
在抉择前预先拟定一套令人满意的标准,只要备选的替代目标及其实现方案达到或超过了这些标准,就是可以选用的。
②整体优化原则:
在决策目标的确定和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必须持系统观念,全面、综合、动态地处理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不断探求优化的行动方案,以获得既定主客观条件下满意的长远的整体效益。
③应变原则:
决策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确立目标、设计方案时,充分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并尽可能周密地制定对策预案,以指导执行者适时调整策略,达成组织预期的基本目的。
④可行性原则:
指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估其实现的条件,确保方案能够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⑤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即决策技术的采用,应针对客观事物量、质两方面的规定性,注重量与质的统一。
2.决策的基本程序
①诊断问题并确定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的要求:
1.惟一性2.可衡量性3.(多目标之间)可排序性4.(多目标之间)协调性
确定目标的程序:
⑴开展调查研究,进行问题诊断。
(问题——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之间的差异)
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的方向和途径、规定消除差异的要求和程度。
⑶比较并优选目标。
②拟定实现决策目标的行动方案(方案遵循:
详尽性(罗列全部方案)、互斥性(只能执行其中一个方案)。
)
1.大胆探索、即破除陈规、摆脱束缚,自由思考、勇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备选方案的构思或设想。
2.精心设计,即在大胆探索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③评价和选择方案:
对各备选方案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比较,选择出能够达到决策目标要求的“令人满意”的方案。
1.验证方案效果是否与决策目标相一致。
2.审查方案的可比性。
3.系统分析,综合评判。
④方案的实施和追踪
首先,只有能将优选出来的方案付诸实施,在实施中为断完善原有决策方案,使蓝图变为现实,才算达成了决策目标、完成了一项决策任务。
其次,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使命决定了决策职能的连贯性,通过一项决策的执行追踪,验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下一轮的决策活动。
三、决策的基本技术
1.决策定性分析技术与定量分析技术的特点
定性分析技术的特点:
运作灵活、简便,节约决策成本。
但易受决策者知识类型、精神状态及胆略等因素影响。
定量分析技术的特点:
遵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决策问题,进行较精确的分析评估。
局限:
1.量的分析本身并不等于质的规定性的提示和描述;2.某些社会现象和心理行为难以直接计量。
2.肯定型决策技术:
围绕决策目标搜集基本资料,设定反映投入或产出效应的指标,经具体计算后形成方案,供决策选择。
3.风险型决策技术:
采用期望值法,计算EVM(1.期望值不能当成实际结果2.期望值法、决策表法、决策树法之间的关系)
①决策表法
例:
某一水果零售店,每卖出一箱水果可获利5元,但卖不出则变质,每箱亏损3元(其他条件略)。
试决定进货量。
自然状态
概率
进货方案
10
11
12
13
期望值
EVM
0.2
0.3
0.4
0.3
A10
50
50
50
50
50
B11
47
55
55
55
53.4
C12
44
52
60
60
54.4★
D13
41
49
57
65
52.2
②决策树法
绘制步骤:
⑴由决策点□开始自左向右引出方案数,方案后自然状态点○,由○引伸可能遇到的自然状态(称为状态枝),在末端写上条件期望值。
⑵计算期望值,由右往左把结果填在自然状态点上,如果有投资额,则应减去投资额。
⑶比较选择。
例:
某企业准备生产某种新产品,预计新产品有两种可能,其中销路好的可能为0.7,销路差的可能为0.3。
可采取的方案有三个:
A.新建车间,使用10年;B.改造车间,使用10年;C.先按方案B进行,销路好则3年后扩建,扩建部分可使用7年,总使用期10年。
方
案
投资额
头3年收益
后7年收益
340万
I
头3年
后7年
畅销
滞销
畅销
滞销
A
300
0
100
-20
100
-20
B
120
0
30
20
30
20
C
120
180
30
20
98
20
4.非肯定型决策技术
①悲观决策标准:
比较各方案极小条件收益值,选择条件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坏中求好,小中求大。
②乐观决策标准:
比较各方案极大条件收益值,选择条件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好中求好,大中求大。
③务实标准(折中标准):
对未来态势的评估既不乐观也不悲观,态度介乎两者间。
先确定乐观系数α∈[0,1],计算期望值:
EPj=Qmax·α+Qmin·(1-α)→EPmax
④推理标准(等概率标准):
用简单算术平均法确定替代方案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然后计算推理期望值EG。
⑤最小最大遗憾(后悔)值标准。
遗憾值(后悔值)——极大条件收益值和实际选用方案收益值之差。
例:
(内容略,直接看表格即可)
自然状态
高需求
中需求
低需求
最大后悔值
方案
I
条件收益
30
10
-5
9★
后悔值
30-30=0
12-10=2
4-(-5)=9
II
条件收益
20
12
4
10
后悔值
30-20=10
12-12=0
4-4=0
III
条件收益
10
4
3
20
后悔值
30-10=20
12-4=8
4-3=1
一般来说,运用不同标准而数次获选的方案,可以作为最后采纳的优化方案。
第三章计划
一、计划的特点与目的
1.计划的定义:
根据组织内外条件的变化,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制定战略,建立一个分层的计划体系等一系列统筹、规划活动的总称。
2.计划的特点:
①着眼于组织的未来②实质是保证组织行动的有序性③本质是经济地使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
3.计划的目的:
①指明活动方向,协调组织活动②降低组织活动风险③提高管理效率④促进有效控制
二、计划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1.计划的种类
①按计划的重要性划分
⑴战略计划:
指有关组织全局的长远的重要谋划,即有关组织活动总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按组织的管理层次分为:
总战略计划(最高管理层制定)与经营战略计划(中间管理层制定)。
特点:
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内容抽象。
战略计划方案往往是一次性的,要求一定的风险意识。
⑵战术计划:
指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主要用来规定组织目标如何实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细节。
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化,对企业来说,就是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的作业计划。
特点与战略计划相反。
②按计划的时间长短划分
⑴长期计划:
组织在一段较长时间(3年或5年以上)的发展蓝图,规定在这段时间内组织及各部分从事活动应达到的状态和目标。
主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活动能力的再生和揙,即形成一定的发展能力。
⑵中期计划:
组织总体和各部分在目前到未来一个中等时段(1至3年)内应从事的各种活动及从事该活动所应达到的水平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以便为组织成员提供较明确的行动依据,是长期计划的分解。
⑶短期计划:
中期计划的具体化(时间跨度通常为一年),是对组织内某一局部日常业务活动行动方案的具体安排。
③按计划的空间范围划分
⑴综合计划:
指对组织各方面的活动所作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⑵专业计划:
指对某一专业领域职能工作的安排,一般是对综合计划某一方面内容的分解和落实。
④按计划的详尽性划分
⑴指导性计划:
只规定一般的方针,指出重点,但不把管理者限定在具体目标和特定的行动方案上。
⑵具体计划:
有明确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也没有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
即明确的目标、方案和实施步骤。
2.计划的影响因素
①组织的规模和管理层次(大规模组织所需计划种类更多;高层制定指导性计划,中基层制定战术计划或作业计划)
②组织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分为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
③环境的不确定性:
简单稳定环境应制定长期具体计划;复杂动态环境只能制定短期指导计划。
④未来的许诺:
未来许诺大,计划的期限就长,应制定长期指导性计划;反之,需要制定短期具体计划。
⑤组织文化:
手段倾向型组织文化中,组织侧重于具体计划的制定;结果倾向型,侧重于指导性计划。
三、计划工作流程
1.调查研究,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预测内容:
①宏观社会经济环境②政府政策③市场环境④竞争者⑤组织资源
2.确定目标并制定总体行动方案。
(制定目标注意:
考虑组织总目标、处理好各目标顺序、具体明确化目标)
3.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目标结构:
空间分解到组织各部门、各环节直到个人;时间分解到各时间阶段。
4.综合平衡:
①各部门在各时段内任务相互协调②组织活动与资源供应的协调③各环节在不同时期的任务与能力协调
5.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执行计划:
组织内的各单位、各部门为范围编制的在各个阶段内的行动计划)
①单一用途计划:
指只用来指导一次行动的计划,表现为工作计划、项目计划、预算。
②常用计划:
指在多次行动中得到重复使用的计划,表现为政策、程序、规则。
四、目标管理与滚动计划法
1.目标管理
①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目标管理:
组织处上而下地确定一定时期的管理工作目标,并处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
特点:
⑴自始至终以计划目标为中心⑵目标的执行者就是目标的制定者⑶重点是强调目标的实现⑷强调自我检查和评价
②实施步骤
⑴目标的制定与展开(注意:
1.上下协商的方式进行2.明确各层目标的关系3.掌握分解的原则)
每级目标都要求:
1.数目不宜过多,应突出重点;2.明确具体,尽可能定量化3.目标水平适当4.完成期限要适当,不能过长5.目标要统一,左右协调、上下一致)
⑵目标的实施
1.逐级授权
2.加强指导和帮助
3.组织支援和协调
⑶目标成果评价
1.确定评价目标的依据(1.完成度(主要依据)2.复杂度3.努力度)
例:
管理成绩=完成度%·(1+复杂度%+努力度%)或管理成绩=完成度%·复杂度%·努力度%
2.自我评价
3.群众民主鉴定,总结成绩,找出不足,作出初步结论
4.在上下协商的基础上,上级帮助总结,作出最后结论,确定各单位和个人的目标完成等级
2.滚动计划法
①含义及适用范围
滚动计划法:
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滚动,把近期计划和长远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适用范围:
时期上看,主要适用于长期计划;内容上看,主要适用于有一定的连续性,可以按期进行不断滚动的管理。
②编制程序
⑴通过调查和预测,掌握各种有关情况,然后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的计划。
⑵在一个计划期终结时,摸清计划的执行结果,找出差距,了解存在的问题。
⑶分析组织内外条件的变化,对原有计划尚未执行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
修正因素:
1.计划与实际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