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143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docx

财务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章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参考答案略)

第二章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知识题和能力题(答案要点及解题思路可参见教材内容):

技能题:

1、

(1)借:

库存现金5000

贷:

银行存款5000

(2)借:

管理费用—办公费300

贷:

库存现金300

(3)借:

其它应收款—张地2000

贷:

库存现金2000

(4)借:

库存现金60000

贷:

银行存款60000

(5)借:

应付职工薪酬—洪某500

贷:

库存现金500

(6)借:

银行存款117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7)借:

应付职工薪酬60000

贷:

库存现金60000

(8)借:

其它应收款—后勤部门6000

贷:

库存现金6000

(9)借:

银行存款46800

贷:

应收账款—雨的公司46800

(10)借:

管理费用—差旅费2200

贷:

其它应收款—张地2000

库存现金200

(11)借:

应付账款—飞天公司117000

贷:

银行存款117000

(12)借:

原材料—甲材料5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

银行存款59000

(13)借:

应收账款234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14)借:

管理费用—保管费5000

贷:

库存现金5000

2、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411000

银行对账单余额465000

加: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33000

加: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31000

减: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20000

减: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72000

调节后余额424000

调节后余额424000

双方记账正确。

3、

(1)收到票据时:

借:

应收票据—丙公司234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2)年终计提利息

利息收入=234000×10%÷12×6=5850

借:

应收票据5850

贷:

财务费用5850

(3)到期收回票据

借:

银行存款245700

贷:

应收票据239850

财务费用5850

4、

(1)收到票据时:

借:

应收票据—甲公司117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2)办妥贴息手续时:

票据到期值=117000(1+10%÷12×6)=122850

贴息利息=122850×12%÷12×4=4914

贴息所得=122850-4914=117936

借:

银行存款117936

贷:

应收票据117000

财务费用936

5、

(1)第一年

应提坏账准备=1000000×1%=100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10000

贷:

坏账准备10000

(2)第二年

发生坏账:

借:

坏账准备50000

贷:

应收账款50000

年终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余额=10000-50000=-40000

年终坏账准备余额应为=1200000×1%=12000

应补提坏账准备=12000-(-40000)=520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52000

贷:

坏账准备52000

(3)第三年

发生坏账:

借:

坏账准备40000

贷:

应收账款40000

又收回坏账:

借:

应收账款20000

贷:

坏账准备20000

同时,借:

银行存款20000

贷:

应收账款20000

年终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余额=12000-40000+20000=-8000

年终坏账准备余额应为=900000×1%=9000

应补提坏账准备=9000-(-8000)=170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17000

贷:

坏账准备17000

6、

(1)伊人公司(总价法):

10月1日

借:

应收账款—乙公司585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若乙公司10月9日还款:

借:

银行存款57500

财务费用1000

贷:

应收账款—乙公司58500

若乙公司10月19日还款:

借:

银行存款58000

财务费用500

贷:

应收账款—乙公司58500

若乙公司10月29日还款:

借:

银行存款58500

贷:

应收账款—乙公司58500

(2)伊人公司(净价法):

10月1日

借:

应收账款—乙公司575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4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若乙公司10月9日还款:

借:

银行存款57500

贷:

应收账款—乙公司57500

若乙公司10月19日还款:

借:

银行存款58000

贷:

应收账款—乙公司57500

财务费用500

若乙公司10月29日还款:

借:

银行存款58500

贷:

应收账款—乙公司57500

财务费用1000

(3)乙公司(总价法):

10月1日

借:

在途物资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

应付账款—乙公司58500

若乙公司10月9日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58500

贷:

银行存款57500

财务费用1000

若乙公司10月19日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58500

贷:

银行存款58000

财务费用500

若乙公司10月29日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58500

贷:

银行存款58500

(4)乙公司(净价法):

10月1日

借:

在途物资4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

应付账款—乙公司57500

若乙公司10月9日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57500

贷:

银行存款57500

若乙公司10月19日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57500

贷:

银行存款57000

财务费用500

若乙公司10月29日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57500

财务费用1000

贷:

银行存款58500

第三章存货

知识题和能力题(答案要点及解题思路可参见教材内容):

技能题:

1、借:

在途物资20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

银行存款235000

2、

(1)月末估价入账:

借:

原材料100000

贷:

应付账款100000

(2)次月初红字冲回

借:

原材料100000

贷:

应付账款100000

(3)次月6日

借:

原材料10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

银行存款119000

3、

(1)8日,

借:

预付账款—丁公司60000

贷:

银行存款60000

(2)20日,

借:

原材料81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贷:

预付账款—丁公司95100

同时,

借:

预付账款—丁公司35100

贷:

银行存款35100

或者合并做以下处理:

借:

原材料81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贷:

预付账款—丁公司60000

银行存款35100

4、

(1)总价法

购入材料时:

借:

在途物资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

应付账款—乙公司117000

若在10天内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117000

贷:

银行存款115000

财务费用2000

若超过10天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117000

贷:

银行存款117000

(2)净价法

购入材料时:

借:

在途物资9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

应付账款—乙公司115000

若在10天内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115000

贷:

银行存款115000

若超过10天付款:

借:

应付账款—乙公司115000

财务费用2000

贷:

银行存款117000

5、

(1)拨付原材料时,

借:

委托加工物资60000

贷:

原材料60000

(2)支付加工费时,

借:

委托加工物资20000

贷:

银行存款20000

(3)支付税金时,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应交消费税8000

贷:

银行存款11400

(4)收回加工物资时,

借:

原材料—A材料80000

贷:

委托加工物资80000

6、

(1)10日进货时,

借:

材料采购10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

银行存款119000

(2)10月2日材料入库:

借:

原材料100000

贷:

材料采购100000

同时,借:

材料成本差异2000

贷:

材料采购2000

或者合并做以下会计处理:

借:

原材料100000

材料成本差异2000

贷:

材料采购102000

(3)10月20日进货:

借:

材料采购20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

应付票据200000

应付账款39000

(4)10月22日第二批材料入库:

借:

原材料220000

贷:

材料采购220000

同时,借:

材料采购15000

贷:

材料成本差异15000

或者合并做以下会计处理:

借:

原材料220000

贷:

材料采购205000

材料成本差异15000

7、

(1)购入存货:

借:

在途物资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

贷:

银行存款等2340000

借:

库存商品2600000

贷:

在途物资2000000

商品进销差价600000

(2)销售时,

借:

银行存款等3276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2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6000

(3)结转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2800000

贷:

库存商品2800000

(4)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进销差价率=(400000+600000)÷(800000+2600000)=29.4%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2800000×29.4%=823200

已销商品成本=2800000-823200=1976800

借:

商品进销差价8232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823200

8、

(1)2010年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00

贷:

存货跌价准备200000

(2)2011年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0(1800000-1700000)

贷:

存货跌价准备100000

(3)2012年

借:

存货跌价准备240000(1940000-1700000)

贷: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40000

(4)2013年

借:

存货跌价准备60000(2000000-1940000)

贷: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00

 

第四章金融资产

知识题(答案要点可参见教材内容):

技能题:

1、

(1)2×11年5月10日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

应收股利20

投资收益6

贷:

银行存款626

2×11年5月30日

借:

银行存款    20

 贷:

应收股利 20

2×11年6月30日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

2×11年8月10日

借:

应收股利40

贷:

投资收益40

2×11年8月20日

借:

银行存款    40

 贷:

应收股利 40

2×11年12月31日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

2×12年1月3日

借:

银行存款    630

 投资收益9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

——公允价值变动120

同时: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0

 贷:

投资收益   120

(2)累计损益=120+40-6-90=64

2、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债券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即为“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的差额。

债券期初摊余成本=上期期初摊余成本+上期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分期付息债券上期末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

(1)2×11年1月2日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应收利息40(1000×4%)

贷:

银行存款1012.7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

(2)2×11年1月5日

借:

银行存款40

贷:

应收利息40

 (3)2×11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5%=48.64(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8.64-1000×4%=8.64(万元)。

借:

应收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64

贷:

投资收益48.64

 (4)2×12年1月5日

  借:

银行存款40

    贷:

应收利息40

 (5)2×12年12月31日

期初摊余成本=972.77+48.64-40=981.41(万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81.41×5%=49.07(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9.07-1000×4%=9.07(万元)。

  借:

应收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

    贷:

投资收益49.07

 (6)2×13年1月5日

  借:

银行存款40

    贷:

应收利息40

 (7)2×13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8.64-9.07=9.52(万元),投资收益=40+9.52=49.52(万元)。

  借:

应收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52

    贷:

投资收益49.52

 (8)2×14年1月1日

  借:

银行存款1040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应收利息40

能力题:

(1)判断应否终止确认

由于A银行将贷款的一定比例转移给B银行,并且辖移后该部分的风险和报酬不再由A银行承担,A银行也不再对所转移的贷款具有控制权,因此,符合金融资产转移准则中规定的部分转移的情形,也符合将所转移部分终止确认的条件。

(2)计算终止确认和未终止确认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

由于A银行将该笔贷款90%的受益权转让给B银行,根据例题所述情况,A银行应确认此项出售所收到的价款为990000(1100000×90~6)元,保留的受益权为110000(1100000-990000)元。

(3)将贷款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进行分摊

由于所转移贷款整体的账面价值为1000000元,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各自公允价值为990000元和110000元,应将贷款整体账面价值进行如下分摊,见下表:

各自公允价值

占整体公允价值的百分比

分摊后的账面价值

已转移部分

990000

90%

900000

未转移部分

110000

10%

100000

合计

1100000

100%

1000000

经上述分摊后,已转移的贷款部分应分摊的账面价值为900000元,即贷款应转销

900000元。

(4)此项转移应确认的损益

A银行应确认的转移收益-990000-900000-90000

(5)A银行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990000

贷:

贷款900000

其他业务收入90000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知识题(答案要点可参见教材内容):

技能题:

1、

(1)借:

长期股权投资104000000

贷:

股本6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4000000

(2)借: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000000

贷:

银行存款4000000

2、

(1)20X6年4月10日

借:

长期股权投资12000000

贷:

银行存款12000000

(2)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借:

长期股权投资2400000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0000

盈余公积6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0000

能力题:

M公司收购Q公司股权交易中的“股权转让日”为2008年1月l日

(1)借:

长期股权投资  270

贷:

银行存款    270

M公司初始投资成本270万元大于应享有Q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40万元(800×30%),东方公司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借:

应收股利60

贷:

长期股权投资60

(3)借:

银行存款60

   贷:

应收股利60

(4)借:

长期股权投资24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

(5)借:

长期股权投资120

   贷:

投资收益120

(6)借:

投资收益60

    贷:

长期股权投资60

2009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70-60+24+120-60=294(万元),因可收回金额为272万元,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22万元。

(7)借:

资产减值损失22

    贷: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A公司22

(8)借:

银行存款25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A公司22

     投资收益22

    贷:

长期股权投资294

  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

    贷:

投资收益24

第六章固定资产

知识题和能力题(答案要点和解题思路可参见教材内容):

技能题:

1、

(1)固定资产成本=

38000+375+2240+500+85+1800+2000×17%+2000×10%=43540(元)

(2)平均年限法:

2011年折旧额=(43540-2000)÷(5×12)×8=5538.67(元)

2012年折旧额=(43540-2000)÷(5×12)×12=8308(元)

年数总和法:

2011年折旧额=(43540-2000)×(5/15)×8/12=9231.11(元)

2012年折旧额=(43540-2000)×(5/15)×4/12+

(43540-2000)×(4/15)×8/12=12000.45(元)

(3)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43540×40%=17416(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43540-17416)×40%=10449.6(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43540-17416-10449.6)×40%=6269.76(元)

第4、5年应提的折旧额=(43540-17416-10449.6-6269.76-2000)÷2=3702.32(元)

因此,

2011年折旧额=17416×8/12=11610.67(元)

2012年折旧额=17416×4/12+10449.6×8/12=12771.73(元)

2013年折旧额=10449.6×4/12+6269.76×8/12=7663.04(元)

2014年折旧额=6269.76×4/12+3702.32×8/12=4558.13(元)

2015年折旧额=3702.32(元)

2016年折旧额=3702.32×4/12=1234.11(元)

2、

(1)借:

在建工程—机器设备3937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6300

贷:

银行存款460050

(2)借:

在建工程—机器设备42471

贷:

原材料36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6171

(3)借:

在建工程—机器设备61500

贷:

库存商品4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应交消费税5000

(4)借:

在建工程—机器设备72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7200

(5)固定资产的成本=393750+42471+61500+7200=504921(元)

借: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504921

贷:

在建工程—机器设备504921

2011年折旧额=(504921-200)/(10×12)×2=8412.02(元)

2011年11月、12月计提折旧:

借:

制造费用4206.01

贷:

累计折旧4206.01

3、

(1)2×08、2×09年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

借:

制造费用27548

贷:

累计折旧27548

(2)2×10年1月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70400-27548*2=115304(元)

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

借:

在建工程—生产线115304

累计折旧55096

贷:

固定资产170400

(3)2×1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发生改扩建支出:

借:

在建工程—生产线90000

贷:

银行存款90000

取得变价收入:

借:

银行存款9330

贷:

在建工程—生产线9330

(4)2×10年3月31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15304+90000-9330=195974(元)

借:

固定资产—生产线195974

贷:

在建工程—生产线195974

(5)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195974×(1-3%)=190094.78(元)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190094.78/(7×12+9)=2044.03(元)

2×10、2×11年以后的各年折旧额=2044.03×12=24528.36(元)

第七章无形资产

知识题和能力题(答案要点和解题思路可参见教材内容):

技能题:

(1)借:

无形资产—专利权150000

贷:

银行存款50000

长期应付款100000

(2)借: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50000

--资本化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