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89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docx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实证分析

——以彭州市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为例

林正雨1,李晓1,何鹏1,左丽莎2,秦雪莲1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成都市在多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循环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对彭州市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实证分析;彭州市

EmpiricalanalysistheconstructionoftheAgriculturalParkofEcologicalCirculation

——acasestudyoftheAgriculturalParkofEcologicalCirculationinPengZhou

Lin-Zhengyu1,Li-Xiao1*,He-Peng1,Zuo-Lishao2,Qin-Xuelian1

(AgriculturalInformationandRuraleconomyInstituteofSAASSichuanChengdu,610066;

2.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00)

Abstract:

Assustainabledevelopmentiswidelyaccepted,developingCircularEconomyandconstructingcircularsocietyisanimportantwaytorealiz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theenvironmentandEconomybydevelopedcountries。

Forthepastfewyears,ChengduhasachievedremarkablesuccessfrompracticalexplorationforCircularEconomyatmanylevelsgradually。

Thesystematicalandin-depthanalysisoftheagriculturalparkofecologicalcirculationinPengzhouismade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theirownlocalityinthispaperonthebasisoftheecologicalcirculationpracticelearningathomeandabroad。

Keyword:

EcologicalCirculation;Agriculturalpark;Empiricalanalysis;Pengzhou

中图分类号:

F3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

党中央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将之上升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新目标,这既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反思的必然结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升华,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目标。

1园区概况

1.1基本概况

1.1.1地形地貌

彭州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地处龙门山脉与成都平原交界处的山间起伏地带,所属区域地形比较复杂。

示范区以北地势较高,南部由于受蒲阳河(青白江)切蚀,地势逐渐平坦,地形开阔、阡陌相连。

海拔610~720m,以低山浅丘为主,平坝区围绕低山浅丘布局。

1.1.2植被概况

整个园区植被可分为两大部分,即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景观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基质,一般分布在低山浅丘的中上部,树种以桤木、青杠为主。

在丽春镇土溪村、跃进村境内有人工种植的巨桉分布。

由于相对高差不大,因而没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

小部分林竹散落在农家房前屋后,形成独特的植被景观。

在浅丘下部、平坝区多镶嵌农作物植被,农作物植被主要以水稻、油菜、蔬菜、水果布局。

1.1.3土壤概况

根据《彭州土壤志》园区土壤肥力较高,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两大土类,在蒲阳河、土溪河等河曲周边分布少量潮土,低山区少量黄壤分布。

园区水稻土田块有机质、氮、磷、钾的全量养分达到三级以上含量标准,速效养分含量达到四级标准。

1.1.4气候条件

园区处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年均温15.7℃,年平均降水量972mm,主要集中在6、7、8三月。

平均相对湿度为80%,多年平均光照时间1188.4小时。

1.1.5水资源

园区河流纵横,水源丰富。

主要以地表水为主,湔江水系的土溪河,岷江水系的蒲阳河、清坡河、泉水河、薪河为示范区主要河渠。

示范区灌溉渠道均按河曲流向呈放射状分布,这一特点在园区平坝尤为突出,部分渠道经人工改造后,实现灌排分家。

1.2园区脆弱性分析

1.2.1缺乏有效的交换网络

虽然彭州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已经集聚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形成了一定层次的副产品交换网络,但副产品交换网络还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要保持园区副产品的有效循环则必须建立起高效的副产品交换网络。

1.2.2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

根据调查,园区在企业集团与农户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彭州市树立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但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合作成员的介入增多,循环网络的复杂,园区内企业、农户、政府等角色间的契约关系、责任义务都需要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并且不断更新。

1.2.3缺少生态技术的推广

园区内的大多数养殖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借助科研院所,对生态循环技术做了很多成功的实践,但从企业生态工程技术的角度分析,园区普遍关注的生态化技术具有普适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园区内还没有上升到战略层次,主要体现在生态平衡与环境改进、能源和物料平衡等技术的推广还不够,道路还很长。

1.2.4缺乏整体循环的理解

在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中,大多集中在生产过程,一般采取的是末端治理技术来解决生态循环问题,生态技术、制度法规通常针对单一媒介、特定物质和特定的生产工艺,企业很少认识到生态循环是全方位联系的一个整体。

企业如不提高对生态循环整体的理解,势必增加自身在生产过程的环境成本,而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1.3发展优势分析

园区地处龙门山脉与成都平原交界处,地形起伏有度,山地平原效应明显,适合发展多种生态循环模式,辐射、示范效果作用强。

园区种养布局呈现“立体垂直结构”,适合发展“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畜禽养殖规模效益明显,现代化养殖技术得到有效推广,生态养殖基础扎实。

园区循环代谢量大,除满足企业小循环、示范区中循环的要求外,还为彭州区域生态大循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能量流。

2发展目标

2.1总体目标

彭州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控制示范区内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力争2015年实现创建省级生态循环示范区的目标,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协调发展、自然和谐”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消费型的“先锋示范区”。

2.2阶段目标

根据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总体要求,制定彭州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的具体建设目标。

表1  彭州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阶段建设目标

Table1  ThestageconstructiongoalofagriculturalecologicalcirculationdemonstrationareainPengzhou

一级指标

(Firstindex)

二级指标

(Secondindex)

2010年

2015年

经济社会发展与绿色管理

(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

andgreenmanagement)

人均GDP(元)

10000

150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300

6500

循环型产业比率

85%

95%

企业清洁生产率

90%

100%

环境友好型技术覆盖率

95%

100%

资源循环利用

(Resourcesrecyclinguse)

清洁能源(沼气)普及率

65%

80%

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

70%

80%

秸秆综合利用率

80%

95%

农产品加工率

25%

35%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1

0.6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Eco-environmentprotection

andconstruction)

可降解农膜普及率

20%

35%

生物农药使用率

30%

45%

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

90%

99%

绿色食品种植面积

30%

50%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

85%

95%

污水处理率

80%

90%

非化学合成肥料施用强度

30%

50%

3总体设计

3.1总体框架

彭州农业生态循环园区以生猪生态循环养殖为核心,通过发展“猪—沼—果”、“猪—沼—蔬”、“林下养殖”三种循环模式将整个园区构建为一个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有机整体,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园区循环框架示意图

Fig.1theSchematicDiagramofGardenCycleFramewor

图2“沼气”生态循环链条架构示意图

Fig2theSchematicDiagramofEcologicalCirculationChainArchitectureofBiogas

 

3.2循环链条

3.2.1沼气链条

“猪—沼—果”、“猪—沼—蔬”两种生态循环链条均以沼气为核心(如图2),按照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通过生物能转换技术,将沼气池、猪舍、果园、菜园、林地有机整合,组成科学、合理、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体系[2-4]。

3.2.2林下养殖链条

利用林地、草坡等资源,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进行小规模放牧养殖,让鸡自由觅食昆虫野草,饮山泉甘露,喂五谷杂粮,通过补充有机饲料,以提高蛋、肉风味和品质,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禽产品,形成以草养鸡、以鸡促林、以林护鸡的良好生态循环[5,6]。

3.3生态分区

园区基于以产品联接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以空间布局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两个分类层次作为重要划分依据[7],其划分结构如下:

(1)中部生态循环养殖功能区:

园区桂花镇境内低山区,海拔650~710m,桂花镇一笼村、衡州村、桂花社区。

(2)西部“猪—沼—果”生态循环功能区:

园区桂花镇西部平原区,海拔610~650m。

桂花镇三圣村、红石桥村、桂花社区部分地区,辐射周边清桥村、双林村、双红村、丰乐场、灯塔村。

(3)东南部“猪—沼—蔬”生态循环功能区:

园区东南部平原区,主要集中在丽春镇境内,海拔610~660m。

丽春镇塔子村、石匣村、跃进村、土溪村、东风村、利和村、长廊村。

(4)东北部“林下养殖”生态循环功能区:

园区东北部,桂花、隆丰、丽春三镇交界处,海拔660~760m。

4建设内容

4.1中部生态循环养殖功能区

加大优质生猪良种引进和彭州地方猪品种的繁育力度,推广以杜长大(DLY)、杜大长(DYL)等优良品种,培育鹏展、旭锋、康绿、佳美等7家养殖企业,形成提供各种优良商品猪70万头/年的规模。

建立以西门塔尔、海福特等优良肉牛品种为主的良繁基地,到2015年实现出栏优质肉牛1500头。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家畜生产技术规范、防疫规程,在一笼村、衡州村、桂花社区建设7个生态循环型示范小区。

鼓励企业参与质量认证、环境认证,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和引进重点龙头企业1~2个,龙头企业产品年营销额达到3亿元以上,占彭州畜产品销售份额60%以上。

积极开发冷冻分割畜类、畜副产物等高端的精深加工项目。

4.2西部“猪—沼—果”生态循环功能区

加快猕猴桃标准化园区建设,全面提高猕猴桃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

2015年之前完成1万亩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其中重点打造1000亩生态循环示范基地。

规划500亩猕猴桃良繁基地,抓好彭州猕猴桃品种的引进和现有品种的改良。

加快猕猴桃产品的质量分级标准、农药等卫生安全标准以及猕猴桃产品的包装、储运、标识标准的制订工作。

抓紧建立健全猕猴桃产品及农药安全、卫生监测体系,促进绿色和有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4.3东南部“猪—沼—蔬”生态循环功能区

建设彭州常年性城郊型蔬菜基地约1.5万亩。

规划种植时令蔬菜、加工蔬菜,错季蔬菜、反季蔬菜等精品蔬菜。

打造1000亩蔬菜生态循环示范园、2000亩设施大棚蔬菜基地。

大力发展蔬菜设施化生产,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以高标准大棚蔬菜生产,发展高档日光温室生产。

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重点发展绿色蔬菜生产。

在2000亩设施大棚蔬菜基地内积极探索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蔬菜新品种。

引导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开发脱水蔬菜、速冻蔬菜、蔬菜汁和蔬菜休闲系列食品等。

4.4东北部“林下养殖”生态循环功能区

保护和繁育“彭县黄鸡”本地家禽特色品种,引进大发肉鸡(仿土型)、花边鸭(仿土型)、朗德鹅(肥肝型)等畜禽新品种,适度扩大苗禽基地建设。

以园区生态禽产业协会为依托,建立以“彭县黄鸡”、“大发肉鸡”等优良品种为主的父母代种场,形成年提供鸡苗400万只的规模。

引进或培育“林下养殖”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在隆丰镇大宝村、丽春镇黄龙村、桂花镇龙头村,规划形成5-6座年提供优质种蛋500万枚的种鸡场,生态“彭县黄鸡”40万只的规模。

5保障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筹布置与综合决策、协商的领导机制;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综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行业协会配合的推进循环经济工作机制,对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的有关体制机制、政策、规划和工程等进行衔接,共同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合力机制。

5.2优化科学考评

加快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循环经济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探索绿色GDP核算制度和建立相关的统计制度,将循环经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目标考核督查,确保循环经济工作有序推进。

建立健全奖惩与监督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对各镇乡(社区)和各部门在规划实施中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考核,实行绩效与奖惩相挂钩。

5.3强化科技支撑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技术供给机制的完善与技术的交流和推广,加强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要开发各种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现阶段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新能源利用技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

推动研究开发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建立示范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成熟技术、工艺、设备的推广应用。

5.4引导公众参与

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公共教育,促使公众逐渐形成符合循环经济思想的文明生活方式,使社会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出台鼓励公众参与的政策,采取经济措施,对在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广泛宣传我县资源形势,宣传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宣传相关法规和方针政策,弘扬先进典型,曝光资源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明。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循环经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5.

[2]王立刚,屈锋,尹显智.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建设与效益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36:

249-252.

[3]胡振鹏,胡松涛.“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J].自然资源学报,2006,(04)

[4]徐建宏,王万秋.“猪—沼—果(蔬菜)”能源生态工程实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4).

[5]吴启进,陶宇航,左俊曦.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牧草采食量[J].贵州农业科学,2006,(03).

[6]李连华.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J].农技服务,2008,

(2).

[7]赵伟.城市型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研究——以开封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