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53804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讲 工业革命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最新整理.docx

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讲工业革命教师用书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讲工业革命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讲工业革命教师用书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讲工业革命教师用书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6讲 工业革命

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资本:

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3)劳动力: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4)技术:

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

2.过程

(1)开始标志: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2)新阶段: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

3.影响

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工业日益重要

生产组织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生活方式

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

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思想意识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易错提醒]

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2)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1)生产力:

机器大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2)交通:

蒸汽机车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NO。

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核心问题 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 

人物

言论

帕尔默(美国史学家)

1866年,英国在芝加哥有它的①粮仓,在加拿大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弄来的咖啡。

梅雪芹(清华大学历史教授)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②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

德国工业中心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烟幕所笼罩,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

杰里·本特利(美国史学家)

在工业化时代,③职业道德内在化了,专业人员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我发展,他们热衷于阅读,并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

产业工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

史料二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

④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

……⑤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阐述了中外三位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粮仓"“森林”“养羊场"“金矿和银矿"→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灰黄色烟幕所笼罩”→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③“职业道德内在化了”“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工业革命对市民道德、文化的影响

史料二:

指出了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

④“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⑤“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历史的形成

[学会用史]

(1)指出史料一中三位学者分别是从哪一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的评价,并作简要说明。

[提示] 第一位学者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位学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造成工业化国家普遍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三位学者从文化发展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提升了市民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工业化促进文体活动的广泛推广)。

(2)根据史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

[提示]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

史论归纳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

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

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

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NO。

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

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

B.为“工业帝国”提供市场和资金

C.为“工业帝国”提供劳动力和市场

D.为“工业帝国"提供技术和资金

B [18世纪下半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且广阔的殖民地刺激了英国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故B项正确。

2.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这种现象(  )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D [根据材料“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可知有助于加快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故D项正确。

]

3.“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这说明工业革命后(  )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

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

B [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前,家庭为生存而组成,说明维系家庭的是经济;工业革命后,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情感,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为劳动妇女提供走出家庭的机会,她们拥有和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

因此,工业革命前后维系家庭纽带的变化反映了平等观念日益加强,故B项正确。

]

考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2)经济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4)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

(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影响

(1)生产力:

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

诞生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

(3)生产结构:

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组织:

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5)世界体系: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

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1)物质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2)交通通讯: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2.表现

(1)政治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经济上:

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影响

(1)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易错提醒]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NO。

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核心问题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一 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①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

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史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②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阐释了欧美国家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①“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史料二:

技术创新对美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反映了汽车普及前后人口转移的变化

[学会用史]

(1)史料一阐述了欧美近(现)代化历程的哪一主要特点?

[提示] 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提示] 普及前:

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

普及后:

由城市向郊区移动。

史论归纳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研成果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

(5)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6)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核心问题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料一 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

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①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史料二 19世纪晚期起,②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

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②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下图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的变化。

有人说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

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

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了世界市场产生的影响

①“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史料二:

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和影响

②“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世界市场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③“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阐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资本输出和掠夺性贸易

史料三:

世界发展的趋势

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表格中的时间、交通工具及其时速说明交通工具的改进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说明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作用。

[提示] 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贸易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这一观点。

[提示] 新航路开辟后,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交往形式也日益丰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以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使世界贸易进入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新阶段。

史论归纳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特点及影响

(1)途径:

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2)特点

①整体性:

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②开放扩张性:

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③不平等性:

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④进步性:

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⑤以英国为中心:

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3)影响

①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②从道德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③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NO。

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4.沃尔特·李普曼说:

“人们已经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

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

”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科学的重要性显著增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C.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

D.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

A [根据材料信息“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可知科学的重要性凸显,A项正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呈现的特点是技术工人凭借经验发明创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强调科学技术引导发明创造,故B项错误;材料更强调科技对发明(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是断章取义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故D项错误。

5.下面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表,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因为(  )

年代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

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2

A.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B.代议制在世界上确立了统治地位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跨国公司的发展

A [1870—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约1.6倍,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A项;代议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排除B项;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跨国公司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排除D项.]

6.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 [首先通过时间“1890年”判定此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然后结合“禁止”“限制"推理出对自由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不符合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错误.]

主题一 技术革新与产业重组——两次工业革命

[主题立意]

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欧洲的经济发展愈益加快。

18世纪在英国开始了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工业革命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

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知识交汇]

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比较项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

蒸汽

电力

发明者

工匠

科学家和工程师

科技含量

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发展进程

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起始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

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殖民扩张

掠夺原料,输出商品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2.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区别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联系

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②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③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主题二 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主题立意]

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列强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暴力,把世界连结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

世界走向整体的趋势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冲突。

[知识交汇]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世纪末至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私人垄断资本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

(1)奴役性: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命脉。

(2)改造性: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考纲

考题统计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工业革命

2016·全国乙卷·33

19世纪初工厂集中的伯明翰和利物浦人口死亡率上升

工业革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