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docx
《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1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
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
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
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
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
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
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
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
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
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
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
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
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
“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
”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2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
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
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
医生要求静养。
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
“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
“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
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
”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
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3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
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
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
“你怎么了?
”女孩回答:
“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
”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
“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
”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
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
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
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
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
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
“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
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
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
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
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
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4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
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
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
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
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
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
但她却说:
“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
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5
家访路上,每一个拥抱都让人动容。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
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
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
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
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
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
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
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
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
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
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
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
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
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6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2020年6月29日,省委宣传部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
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爱党爱教、至诚报国的崇高信念,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学习她教育扶贫、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学习她以德施教、敬业爱生的师德风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政研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7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
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
”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
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
”2002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
从2002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
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
”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咬……5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建成了。
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
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8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
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
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
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
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
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
但她却说:
“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
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9
家访路上,每一个拥抱都让人动容。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
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
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
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
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
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
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
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
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
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
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
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
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
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10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
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
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
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
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
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
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
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
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
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