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研究》.docx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研究》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任何学科的教学,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一定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探究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的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新课程理念实践中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无论多么好的教学模式,都要看它的效果,而这个效果就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学习效果是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研究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只有外因(教学模式)与内因(学习方法)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1.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指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重新审视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构建更科学、更灵活的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更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题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确定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二者,谁重?
谁轻?
或同轻同重?
“教”为“学”,“学”倚“教”,达成“教”与“学”互补,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并构建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2.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运用的。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指为了适应新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的变化及其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陈旧的学习方法,探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高效的学习策略,构建“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茫然无措的境遇,以实现学习方法的最优化。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就是,学生能自主完成的,一定要让学生去自己去充分探究,在自主探究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才能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学习,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渗透自主探究,二者要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实现“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最大效果。
3.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科学的创设情境,正确的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低投入,高产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为了加快当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教育创新则是课程改革的目标。
1.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不仅局限于哲学认识论和教育学,而是趋向多元化。
心理学的发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社会学、管理学、工艺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教学模式的发展奠定了更为深厚多元的理论基础。
比较有代表的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教学理论从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向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活动,以“学”为研究的主体转变,逐步过渡到“教”与“学”并重的研究趋势。
比较有代表的是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和弗雷尔的教学法。
3.教学模式的发展,其目标由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扩展到情意领域,此外更加注重价值评判,更加强调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强调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比较有代表的是美国的威廉斯创造性教学模式也称知情互动教学模式。
4.目前国外研究开发出一系列旨在改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学习策略教程。
例如:
Herber的内容指导教程。
要求教师用“字义”、“释义”、“应用”三种水平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目的就是把那些经过课文传递的信息和自己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信息联系起来,并用之于实践。
教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独立地学习和理解教师指定的学习材料的能力。
国内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则从探讨学习策略概念结构等因素转变为建构有理论指导的科学的学习策略体系,学习方法的转变则更注重个体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并以此来建构学习方法与策略。
本课题借鉴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就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本着“学生发展为前提,教师成长为根本、教学质量为生命”的理念,构建“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和“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
在“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学与互学互补”的学习方式,来高效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使教师在快乐中“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从而实现“教”与“学”互补的最大效应。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目标是:
将新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决策与教学行为中,以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现:
教学模式更适应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并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习方法更适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2.具体的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1)“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2)“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中的自主探究方式的研究。
(3)“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情境设计的研究。
(4)“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设计的研究。
(5)“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的研究。
(6)“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7)“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
“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中,在什么情况下“互补”?
如何“互补”?
怎么样达到“互补”效益的最大化?
如何来进行“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并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中,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自学”?
如何“自学”?
什么样的知识适合“互学”?
如何“互学”?
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
(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组建课题组。
在校长室和教科室的领导下,及总务处的支持下,成立以蒋华为组长、杨元展为副组长,王赛明、陈亚芳、顾玲晖、陆徐艳、钱小勇、唐春宏、陆芹、朱秀兰、宋元江、刘桂娟等同志为核心组员的课题组。
下设四个研究小组:
(1)语文组:
(2)数学组:
(3)英语组:
(4)综合组:
2.撰写研究方案。
课题组成立后,即着手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
结合国内外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就,以及我国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趋势,通过研究讨论来达成共识,最终确立研究方案。
3.召开开题报告会。
落实课题研究的分工,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作用。
审议拟定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4.理论学习与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培训,使参研人员能借鉴并吸收国内外科学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就,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从新的视角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
二、实施阶段:
(2012年1月~2014年1月)
1.调查与探索。
在进行理论学习与培训的基础上,对校内的现有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充分的系统的调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向教师和学生发放相关的调查问卷,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研究,找出有利于“教与学互补”的探究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并加以分析研究,并拓展、挖掘,形成新的特色。
找出先进的、高效的有利于“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的成功案例并加以研发,并形成新的特色。
具体的步骤如下:
(1)设计调查问卷。
①《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问卷》。
②《学生使用的学习方式问卷》。
(2)分析研究。
①寻找教师使用的成功教学模式案例,并找出其共性,作为制定“教与学互补”的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方案的基础。
②寻找教师使用的失败教学模式案例,并找出失败的原因,作为制定“教与学互补”的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方案的前车之鉴。
③寻找学生使用的成功学习方式案例,并找出其共性,作为制定“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研究方案的基础。
④寻找学生使用的失败学习方式案例,并找出其失败的原因,作为制定“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研究方案的前车之鉴。
(3)研究并制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研究方案。
①研究基于“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设计方案。
a.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b.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c.课程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②研究基于“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情境设计方案。
③研究基于“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设计方案。
④研究基于“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方案。
⑤研究基于“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方案。
研究基于“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中的自主探究方式的研究方案。
研究基于“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的研究方案。
2.组织与实施:
(1)课题组细化课题研究工作,每月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并提出相关要求,并在月底里注意验收。
(2)各研究小组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开始实施研究。
①以研究小组为单位,由一个研究员上一节研究课,然后组织教师研讨,找寻课堂中“教与学互补”以及“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②所有参研人员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研讨中的关于“教与学互补”以及“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成功经验,并在每节课后,进行认真的记录与反思,形成文字上传给各组组长,各组组长每月汇总后上报课题组。
(3)课题组及时调控,为各小组指引研究方向。
课题组在接到各小组的教学记录及反思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寻找成功的共性,以及失败的原因,并形成指导性意见及时下发到各研究小组,督促各小组组织实施。
(4)每学期每位参研人员至少上一节展示课。
参研人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向课题组上一节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展示课,并把自己的展示课形成实录,并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寻找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5)每学期根据研究具体情况召开课题组研究会议,着重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课题研究作新的部署。
(6)每学期每位参研人员做好课题研究小结,连同整理好的自己的研究资料上报课题组。
课题组及时汇总,装订成册。
(7)每学年,课题组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及时掌握研究动态,并纠正研究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努力使课题研究少走弯路。
(8)每学期出版一期关于本课题研究专题校刊。
3.分析与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推行“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和“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的研究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的教学理念的优点,又要深化新课程理念的主旨,以人为本,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学习方法,确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中主人公的思想,二者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实现: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
三、总结阶段:
(2014年2月~2014年12月)
1.收集、整理理论文献资料汇编成册,同时把学习研究心得汇编成册。
2.发放研究后调查问卷:
《“教与学互补”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情况问卷》、《“自学与互学互补”学习方式应用情况问卷》。
并与研究前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然后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3.收集、整理关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研究》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等,汇编成册。
4.收集关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专题校刊。
5.整理平时积累的课题研究资料汇编成册。
6.总结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和新的学习方式,并撰写结题报告。
7.探讨论证课题可行性,并邀请有关专家指导修正。
7.继续进行研究,并改研究成果,进一步调整完善研究方案,为成果推广做准备。
8.邀请泰州市、教研室、教科所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申请结题。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学,从中寻找出创设“教与学互补”的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观察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寻找出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2.调查法: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并寻找出教师的成功的教学经验,为创设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模型。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现状,并寻找出学生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撑点。
(3)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课题研究阶段中的变化,以利于及时调整研究计划。
(4)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研究阶段中的变化,以利于及时调整研究计划。
3.行为研究法:
(1)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增强教师对“教与学互补”探究型教学模式意义的理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自学与互学互补”学习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通过调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使课题研究正常、有效的进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方法的弊端,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构,帮助学生矫正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4)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教与学互补”探究型教学模式。
4.比较分析法: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建立起“教与学互补”探究型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较,建立起“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传统的观念侧重于教师的“教”,而现行的观念又侧重于学生的“学”,其实,最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与学的互补”是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重要保证。
学习方法有时重“自主探究”,有时又重“合作学习”,其实,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当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时宜合作学习,而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
2.“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
①“教与学互补”的情境设计。
②“教与学互补”的问题设计。
③“教与学互补”的教学设计。
④“教与学互补”的师生互动方式。
3.“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
①“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
②“自学与互学互补”学习方式的活动设计。
4.“教与学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与“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