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5345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虫害预防方案.docx

南宁市五象湖公园(南宁市园博园)建设工程(园林景观部分)

南宁市五象湖公园建设工程

病虫害预防方案

编制人:

陈庆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2年11月05日

病虫害预防方案

病虫害防治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施肥要多样化,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以防蔓廷。

此外,还要加强引种的检疫工作,避免引入新的病虫害。

普便性预防:

在常见病虫害发生季节,对全体或部分苗木,进行普遍喷药处理。

针对性的防治:

针对不同时节及不同苗木品种发生的病虫害进行专项治理。

1、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1)蚜虫: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会招来蚂蚁危害等。

防治方法:

用1:

4:

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喷洒;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

(2)樟叶蜂:

膜翅目,叶蜂科。

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及四川等省(区)。

此虫年发生代数多,成虫飞翔力强,所以为害期长,为害范围广。

它既为害幼苗,也为害林木。

苗圃内的香樟苗,常常被成片吃光,当年生幼苗受害重的即枯死,幼树受害则上部嫩叶被吃光,形成秃枝。

林木树冠上部嫩叶也常被食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特别是高生长,使香樟分叉低,分叉多,枝条丛生。

防治方法:

虫害发生可用0.5公斤闹洋花或者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杀。

喷洒90%敌百虫,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杀幼虫,效果均好。

幼虫为害盛期可喷洒0.5~1.5亿浓度的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白僵菌。

(3)金龟子:

金龟子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是一种杂食性害虫。

除为害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等外,还为害柳、桑、樟、女贞等林木。

金龟子是害虫,成虫咬食叶片成网状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剩主脉,群集为害时更为严重。

常在傍晚至晚上10时咬食最盛。

防治方法:

a、毒土防治幼虫。

b、药液灌根。

c、毒饵诱杀。

d、防治成虫。

(4)刺蛾类:

鳞翅目刺蛾科的昆虫,无腹足,代以吸盘。

行动时不是爬行而是滑行。

有的幼虫体色鲜艳,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乱蓬蓬的头发,结茧时附肢伸出茧外,用以保护和伪装。

受惊扰时会用有毒刺毛螫人,并引起皮疹。

以植物为食。

在卵圆形的茧中化蛹,茧附着在叶间。

防治方法:

a、挖除树基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

b、幼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

(5)天牛类:

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

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

由于这种钻木习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浆材树、景观树、果树以及木本观赏植物甚巨。

防治方法:

a、在产卵和幼虫孵化盛期,于产卵刻槽和幼虫危害处涂上述菊酯类加柴油或煤油等10倍液,或有机磷类加油类3-5倍液,或药液吸在棉花包扎在枝上(先刮去老皮),外再包塑料薄膜,或药液拌和适量粘土调成药液,粘涂于产卵和幼虫危害处。

防治星天牛在树干基部涂氧乐果5倍药带(宽10厘米),或树干基部30厘米宽喷氧乐果40倍药液,在5月中下旬和6月上中旬各1次。

b、在成虫出孔盛期,喷菊酯类农药,2.5%溴氰菊酯(敌杀死)、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5%高氰戊菊酯(来福灵)、5%高效氯氰菊酯(高效灭百可)、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20%甲氰菊酯(灭扫利),(以上均为乳油)1000-4000倍,40%菊马合剂、20%菊杀乳油和25%菊乐合剂2000倍。

有机磷农药,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40%氧乐果、50%杀螟松、50%甲胺磷、40%久效磷、50%辛硫磷、50%水胺硫磷、40%杀扑磷、48%乐斯本(毒死蜱)(以上均为乳剂)800-1000倍,还有10%吡虫啉5000倍,隔5-7天喷园林树或诱饵树干1次,每次喷透使药液沿树干流到根部。

或将上述药液喷于包扎树干的编织袋、麻袋片上,或用这些药液浸或喷诱饵树枝叶。

或用上述菊酯类200-400倍,有机磷类50-100倍涂干。

2、常见病害病症及防治方法

(1)腐败病:

病征:

全株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整个植株死亡。

病的早期叶片失水枯萎而死。

病害严重时,地下茎变褐色,腐败(腐烂)。

防治方法:

种植区内施生石灰粉(0.5kg/m2)或施撒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多菌灵50%复方可湿性粉剂(1200倍)。

(2)黑斑病:

病征:

主要感染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柄上。

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淡褐色或暗褐色病斑。

病斑上有或无褐色轮纹,并生有黑色的霉状物。

严重时病斑再扩大融合,最后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或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2-3次,间隔7-10天喷一次。

(3)叶斑病(麸皮病):

病征:

发病初期叶外缘有许多圆形病斑,初为暗绿色,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一般直径2-4mm,最大者可达10mm,极易腐烂穿孔。

潮湿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

病害严重时病斑可连合成片,使整张叶腐烂。

防治方法:

除轮作和不偏施氮肥外,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多菌灵(400-500倍)液喷雾于叶面。

(4)白粉病:

病征: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

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

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

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防治方法:

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

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

(5)褐斑病:

病征:

为害叶片。

初为黄褐色小斑点,有时1片叶上有数十个病斑点。

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1-2厘米病斑,内部淡褐色而周边略呈角型浓淡有差别的同心轮纹病斑。

病重时病斑直径可达2-3厘米。

病健交接暗灰色部分发生灰白色绵毛状霉。

防治方法:

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

在草坪出现枯斑时,应在早晨尽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减轻病情。

夏季剪草不要过低(一般在5-6厘米),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应种植抗(耐)病品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化学防治。

防治褐斑病可以选用甲托、三唑酮等常规杀菌剂,如果病情很严重的话,可以选用阿米西达或绘绿。

对严重发病地块或发病中心,用高浓度、大剂量上述药剂灌根或泼浇控制。

(6)流胶病:

病征:

流胶病是桃、杏、李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般从发病原因上看主要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

a、生理性流胶:

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

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b、侵染性流胶:

主要为害枝干。

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防治方法:

对病树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

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

雨季做好排水,降低苗圃湿度。

适时夏剪,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好其它病虫,特别是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桃树发芽前,树体上喷中药杀菌剂靓果安600倍液+有机硅,杀灭活动的病菌。

涂抹防治:

先用刀将病部干胶和老翘皮刮除,再用刀纵横划几道(所划范围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横向1cm,纵向3cm;深度达木质部),并将胶液挤出,然后使用《溃腐灵》原液或5倍液+渗透剂如有机硅等,对清理后的患病部位进行涂抹,一般涂抹2次,间隔3-5天,必要时,在流胶高峰期再涂抹一次。

生长季适时喷药: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靓果安600倍液进行预防。

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1次靓果安600—800倍液等,连喷2-3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7)立枯病:

病征: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

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

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

或将大将军+门神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

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8)叶枯病:

病征: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1/2,病斑边缘有一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界限明显。

后期在病斑上产生一些黑色小粒点。

如桂花叶枯病(亦称枯斑病)、腊梅叶枯病、翠菊叶枯病(亦称斑枯病)。

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

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

病键交界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浅带,随后,病斑逐渐向叶基部延伸,直至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至灰褐色。

随后在病叶背面或正面出现黑色绒毛状物或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促使苗木和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轻微发病时,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9)茎腐病:

病征:

主要危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部开始为暗褐色,以后绕茎基部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防治方法:

在3-8月份可喷药防治。

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施38%恶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或福美双500倍药液。

引致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保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株健壮,减少茎腐病。

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绣菊园7号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