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3.docx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3
必修1(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有第2课基础,特别是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了解,容易导入新课。
有初中的基础,在复杂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会容易接受,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手段和资源】
影视材料,图片等。
【教学方法或模式】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林新雁)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同学们先不要打开课本,在讲课之前,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对比几幅图片,思考一些问题。
第一幅,《唐太宗与魏征》。
看看他们两个人在做什么、体现出他们之间怎样的关系。
请同学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
唐太宗和魏征在下棋、谈话,他们都是坐着的,就像朋友一样,旁边还有茶。
体现出一种比较平等亲密的君臣关系。
)
第二幅,《唐太宗与谏臣们》。
看图片,阅读下面的文字。
在这一副图片中,我们要关注一下唐太宗和他的三个大臣的位置关系。
唐太宗坐着低头沉思,魏征就站在他身旁,另外两位大臣也站在唐太宗的面前,离得很近。
思考一下,唐太宗在大臣们面前是不是高高在上的?
(学生齐声回答不是。
)可以看出,唐朝的时候,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亲密的,皇帝的架子也不大。
那么这种君臣关系到了宋朝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请看下面的图片。
第三第四幅,《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教师简单介绍杯酒释兵权事件。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宋太祖和手下将领们的位置关系。
太祖高高在上地站在前面,各位将领们低头跪在地上,虽然宋太祖身体微微前倾,一副恩准大家平身的样子,但是将领们的眼睛都不敢看皇帝。
可以看出,皇帝已经处于绝对的崇高地位,他们君臣之间的距离是不可逾越的,否则就是大不敬。
思考一下:
这种君臣关系的演变体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皇权专制的加强。
)
历朝皇帝为什么能够不断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附:
图片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姚晓芝)
一、以图片展示中央集权的开端,从秦朝进入汉朝。
汉承秦制。
郡国并行。
“汉承秦制”。
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
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郡国并行制。
汉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同时惩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
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汉朝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引言部分,PPT上展示晁错的削藩论有关内容,丰富学生对本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介绍七国之乱。
从而引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汉武帝的中央集权强化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侯,列侯归郡统辖。
(PPT上展示)。
应分蛋糕的原理比喻土地的分割,其次分析“列侯归郡统辖”郡的直接管辖权是在中央,列侯归郡统辖也就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了。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分析推恩令的作用。
退恩令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
推恩的办法易于为有关的皇族所接受。
推恩法不断加强了中央的统治,也不断削弱了地方的力量,这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3、汉朝加强了中央集权之后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
大家回忆一下之前初中学习的内容,汉朝的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是宦官外戚专权,为什么要造成这种情况呢?
其中有个比较只要的原因就是汉朝中央集权比较强,一旦中央没有能人出现,就会导致一个国家的衰亡。
那么汉朝之后的国家是什么呢?
根绝我们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朝之后就是唐朝了。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唐朝是怎么吸取汉朝的经验教训而来对中央集权的呢?
大家回忆一下之前学习的内容,看一下课本的介绍。
四、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唐朝在中央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这个制度有利于中央办事的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地方的话是实行是什么样的制度,对于中央集权有什么影响呢?
课本告诉我们,唐朝在地方设置的是节度使。
节度使设置之初是为了边防需要,保疆卫国。
对稳定边疆形势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通过分析,认识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地方的权力不断扩大,最终危及中央。
说到唐朝,很多人想到的是安史之乱。
不错,安史之乱就是节度使的势力不断坐大的后果,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出现了许多的藩镇,这些藩镇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藩镇割据,眼中削弱的中央集权。
五、稳定的生活是老百姓所希望的,特别在以农耕为主的中国,更加希望有稳定的生活,藩镇割据带来了人民生活的痛苦,四地战争不断。
最终,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宋朝出现了。
面对着破碎的国家,宋朝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呢?
政治上:
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财政上:
地方赋税大部分归中央。
军事上:
兵权收归中央,调抽各地精兵强将充实禁军。
宋朝通过以上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稳定了国家,国家的生产也得到了恢复,但是却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首先,为了防止地方官员权力过大,设置了大量的职位,政府职位的设置不合理造成了冗官现象。
其次,军队设置不合理,出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状况,大量的军队,却没有强大的战斗力。
在官员和军队的大量设置下,出现了官饷粮饷对国家财政的巨大压力,最终导致了冗费现象。
宋朝出现的冗官,冗兵,冗费最终导致了宋朝的积贫积弱。
六、经历了将近三百多年,一个新的王朝是中国大地上建立了,那就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我们知道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
这样子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更加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巩固统治。
元朝在地方设置了行省制度。
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
行省之下设置路、府、或州、县,边远民族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行省制度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这样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七、小结
朝代
措施
汉朝
汉承秦制推恩令
唐朝
节度使
宋
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财权、军权归中央
元
行省
3、君主专制的演进(张忠海)
教师:
相信同学们对上一个子母“中央集权的发展”的学习,一定初步了解了汉至元政府为维护中央的统治、缓和中央和地方之间矛盾,在地方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说出元朝在地方设立的制度吗?
同学:
行省制度
教师:
好,有哪位同学可以说出其职能吗?
同学:
教师: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我发现同学们对上一个子母的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课后也能及时巩固。
上一个子母我们已经知道了汉至元政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那同学们知道于是同时在中央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政府在中央又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导出PPT)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的第二个字母“君主专制”的演进。
教师:
请同学们花几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内容(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君主专制的演进”。
然后要求学生阅读PPT上的一则材料,并思考汉朝丞相的特点。
PPT演示一则材料: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
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
有两长史,秩千石。
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
教师:
通过上述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同学们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同学:
教师:
透过这条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皇帝之所以让监察机构的长官协助丞相工作,实际上含有牵制丞相之意,反映了皇权与相权既互相依赖,又有矛盾。
所以当丞相制度在秦确立的那天起就已经预示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将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的一大矛盾”,所以当相权威胁到皇权的时候,君主必定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
(在黑板上写上汉武帝)
教师:
通过阅读第二个字母的第一段内容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汉武帝初期丞相有哪些权利呢?
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呢?
同学:
(教师提示:
集什么与一身)
教师:
总结概括学生的回答后在黑板上写出: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教师: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初期相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皇权,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我相信通过刚刚对这段话的阅读,一定有很多同学知道了正确答案。
同学:
(教师提示:
重用………的人,以…………削弱相权)
教师:
总结概括同学的回答后,在黑板上写出:
重用近臣、让其担任重要职务。
这就形成了后来我们常说的中朝与外朝。
教师:
通过对汉武帝重近臣从而巩固皇权的措施,大家一定有疑问:
重近臣就一定能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段材料:
PPT上打出一则材料:
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
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
及魏武佐汉,初建魏国,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
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
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
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
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
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此制。
──[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四七,司马光《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
教师:
这则材料主要写的是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西汉丞相为百官之首,大权在握。
②东汉的尚书逐渐侵夺公卿权力。
③曹魏时期,中书开始抬头,尚书的权力渐被侵蚀。
④东晋以后,门下省开始抬头,中书的权力又被分割。
教师:
从中我们能看出?
同学:
(教师提示:
相权与皇权的共存性与其矛盾性、与其如何缓和矛盾出发)
教师:
概括总结学生的答案。
(在黑板上写出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PPT上打出)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演变的规律是:
①皇帝总是利用自己的身边亲信来分割相权。
②相权一次又一次被分割,相权越来越分散。
③相权的一次又一次被分割,而宰相的职务并未被取消,体现了皇权与相权既互相依赖又有矛盾。
这就是三省六部制的初步形成阶段。
PPT上打出: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①,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②,“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
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
……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教师:
这段资料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演变的基本轮廓:
①最初是三省长官(尚书令1人,中书令2人,侍中2人,共5人)共议国政,为宰相。
后来据说是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于是便以尚书省的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同为宰相。
后又以中书令、侍中“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为名,让其他官吏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义成为宰相。
②政事堂为众宰相的办公会议场所。
唐初开始设政事堂,说明唐代的决策机构采取集体办公形式。
③政事堂最初设于门下省,后移到中书省。
(PPT上的内容)
教师:
这一事实,又表明门下省、中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扩大,尚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缩小。
发展到后来,也就是尚书省的长官退出宰相行列。
从而说明了三省制度的开始确立。
教师: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解读,相信同学已经开始初步了解了三省六部制,那三省六部制又是在什么时候正式确立的呢?
下面我们来一起阅读几则材料,相信在这些材料中大家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其它们之间的职能和联系。
PPT上打出材料:
尚书省领二十四司,尚书令一员。
正二品。
武德中,太宗为之,自是阙而不置。
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①,其属有六尚书:
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
凡庶务,皆会而决之。
左右仆射各一员,从二品。
……掌统理六官,纲纪庶务,以贰②令之职。
自不置令,仆射总判省事。
……凡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下诸州者,必由于都省以遣之。
……
门下省侍中二员。
……武德定令,侍中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升为正二品。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永淳二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也。
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③,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
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
……门下侍郎二员。
……武德定令,中书门下侍郎,同尚书侍郎,正四品上。
大历二年九月敕升为正三品也。
门下侍郎掌贰侍中之职。
……给事中四员。
正五品上。
……给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
中书省,中书令二员。
……本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与侍中同升正二品,自后不改也。
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
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④万邦,以度百揆,盖佐天子而执大政也。
……中书侍郎二员。
……武德定令,与尚书侍郎俱第四品。
大历二年九月,与门下侍郎共升为正三品也。
中书侍郎掌贰令之职。
凡邦国之庶务,朝廷之大政,皆参议焉。
……中书舍人六员。
正五品上。
……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
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
既下,则署而行之。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
教师:
(解读材料)唐代职官制度前后变化很大,就宰相制度而言,唐初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宰相。
因尚书令缺而不置,尚书左右仆射作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也曾是宰相,并在众宰相中地位显赫。
后来随着中书省、门下省地位的提高,则演变为尚书左右仆射要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衔才是宰相,否则就不是宰相。
至开元末天宝年间,尚书左右仆射都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照例都不是宰相,尚书省长官最终退出宰相行列。
上引资料所反映的就是天宝年间的情况。
(在材料PPT的下一页打出)
教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时已经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有谁可以告诉我三省是那三省,六部又是那六部呢?
(在黑板上写出三省六部各项职能与其联系)
学生:
(教师提示:
看第二自然段)
教师:
总结概括学生的答案:
在PPT上显示各项职能。
教师:
通过PPT的演示,大家应该知道了三省是那三省,六部是那六部了,那你们知不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呢?
同学们先不要急着回答我,我们先来一起读一则材料。
PPT上打出材料
材料一
(长庆元年正月)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
“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
材料二
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
开成初,度支左藏库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
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曰:
“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宜在宥。
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
”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八九《狄兼谟传》
材料三
(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
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
材料四
(长庆年间,于敖)进给事中、左拾遗。
庞严为元稹、李绅所厚,与蒋防俱荐为翰林学士。
李逢吉诬绅罪逐之,而出严为信州刺史,防汀州刺史。
敖封还诏书,搢绅意申严枉,及驳奏下,乃论贬严太轻,众皆嗤噪。
逢吉乃厚敖,三迁至户部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于敖传》
教师:
(解读)这四条资料都是门下省属官给事中行使封驳权的实例。
中级的官吏有封驳皇帝诏敕的法定权利,这是过去所未见的。
唐代门下省的五品官给事中有封驳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相权、皇权的制约,这是唐代三省制的亮点之一。
教师:
通过这四则材料,同学们应该能理解唐朝为什么要实行三省六部制,让我们一起看看三省实行的职能和之间的联系,与其六部的职能。
教师: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PPT上打出)
教师:
看完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很多同学一定很好奇,在接下来的朝代里封建统治者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完善君主专制,巩固皇权呢?
下面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宋朝在加强君主专制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演示视频:
中华文明五千年09—汴京梦华
教师:
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可以看出宋朝中央管制的特点吧,有谁能大概说出来呢?
学生:
(教师提示在课本第三段,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教师:
总结概括: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PPT上打出)分割相权从而又有哪些弊端呢?
同学们看看“学思之窗”材料,并思考一下学思之窗下的思考题。
教师:
相信大家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应该能看出其中存在的弊端吧?
学生:
(要从相权与皇权关系的角度去说明问题)
教师:
说明两个问题:
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
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
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教师:
宋朝为缓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家一定在想当蒙古人进入中原后,他们会不会也一样采取这样的措施来巩固皇权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游牧民族怎样巩固他们的政权,怎样维护君主专制。
教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
PPT上打出一则材料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
──[明]宋濂《元史》卷八五《百官志》
教师:
从这则材料大家可以读懂些怎么呢?
学生:
(主要从相权的角度思考)
教师:
上述资料表明: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
②在中央,中书省总政务,枢密院掌兵权,御史台掌监察与官吏的升降;
③此外还有寺、监、卫、府等中央机构。
教师:
(小结)通过以上对汉至元对加强君主专制一系列措施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其中的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课后需要大家认真记住住每项制度对应的朝代与其职能、作用,同时请大家课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君主专制演进各项制度的评价(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去评价)。
(在黑板上写出)
4、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陈嘉欣)
导入:
用ppt放出建国60周年献礼片《高考1977》海报。
提问:
大家对高考很熟悉吧,新中国在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33年了,那么大家觉得高考有什么好处?
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呢?
你们列点告诉老师就可以了。
回答:
让学生在座位上回答,老师把学生说到的点列在副板书上。
进入主题:
看来同学们对高考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其实啊,高考制度不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才有的,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考试制度。
是什么啊?
大家说!
回答:
学生回答了“科举制”之后,把“科举制”三字写在正板书上。
老师:
没错,就是科举制!
我们书本上15页上面那段就提到了隋朝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
我们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在唐朝之前其实已经有两种主要的选官制度了,就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种选官制度。
(ppt上打出前两种选官制度的概况,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扩展ppt上内容)
九品中正制下,那些有才能,但身份低微的人,很难在中央或地方出任高官,这对统治者管理国家是极为不利的。
同时,世家大族控制了选拔途径,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样以门第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维持不下去。
于是,隋朝的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更设立了进士科,由此科举制形成。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科举制的特征。
(ppt上打出科举制的概况,用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讲出ppt上内容)
老师:
这就是古代科举制度的概况,那么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优点?
同时它是否也存在一些缺陷呢?
黑板上已经列出了现在高考制度的一些优劣点,我们不妨参照这些优劣点来评价古代的科举制度。
现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我们穿越时空,站在当时的社会角度来评价一下。
评价的时候记得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历史问题,也就是我们对事件作肯定的理解的同时要看到事件否定的一面。
(接下来让学生小组讨论问题2分钟,抽两到三组的同学回答)
老师:
大家的回答都很好。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古人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打出古文材料)唐太宗的话无疑说出了科举制的优点,大家一起说有哪些?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把答案打出)而黄宗羲的话却抨击了科举制(老师一边说一边把消极影响的答案打出),唐太宗所处的年代是唐朝,正是科举制度刚确立的发展期,对国家的管理以及长远的发展无疑是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黄宗羲所处的年代是明朝,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国家的一些政治制度趋向僵化,同时明清时期的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这样僵化的考试内容与模式会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从而成为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由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最终发展成科举制,这样的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老师一边说一边补全板书)
5、课堂小结(邓燕玲)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下面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