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教学目的.docx
《教案的教学目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的教学目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的教学目的
教案的教学目的
【篇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含义】
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基本含义
(1)教学目标
图4-2教学目标的层次体系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根据它的层次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是一种原则性规定。
而学习目标(对教师或教学人员而言,它也通常被成为教学目标)则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之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
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学习目标,这涉及学习目标的分类问题。
按照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我们可以把学习目标因素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包括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2)教学重点
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知识技能,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通常,重点多集中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
综合地考虑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也有利于厘清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是教学内容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地方。
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不一定,而且也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有难点。
【篇二: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
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许多利用学案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许多教师将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全部都出示在学案上,如何能够发挥目标的指导作用呢?
我想有必要认清目标的作用和目标的操作原则。
分清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精确地表达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由于它是预先设定的,所以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
教学目标具体而精确地表达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它是预先设定的,故而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
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
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
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喜悦,人生从此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有意义。
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二者都为学生的学习而设立的,其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1、涵盖的内容不同
“教学目标”应涵盖三维目标,而“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目标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出示。
2、目标的对象不同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
“学习目标”是由教师代替学生或者师生共同制定的,面向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
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目的。
3、表述的程度不同
“教学目标”制定时可以使用教师教学专业词语,甚至概括性词语,只要教师能看懂,或者成人能看懂就行了;但是“学习目标”是需要不同层面的学生能看懂,可操作要强,语言就必须做到准确、具体了。
4、蕴含的感情色彩不同
“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用成年人较为理智、冷淡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学习目标”的表述就应该饱含激励、鼓励的语气,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当堂达标教学已经扎根在我们临邑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并初步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每个人都坚信:
它会在我们临邑这片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的。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是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自己应该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利用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
在学生的学案上,应该给出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简洁,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并能够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向这个目标靠拢,直至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制定的合适,贴切,必能使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听起来很相似,但是意思并不相同,教学中很容易搞混,甚至在教研时看作一回事,二者在概念上有很大区别。
下面就“学习目标”如何编写作一简介: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学的“纲”,有了这个“纲”,可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任务。
如“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要掌握哪些,学了有什么用”等。
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习的兴趣等作用。
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数”新授课的学习目标是:
记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并能说出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为什么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道理,同时要弄清和掌握其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从而达到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述学习目标的表述,通常是在知识点名称的前面,加上外显性特有的行为动词,如“记住、弄清、计算”等避免使用内隐性心理动词,如“体会”、“了解”等。
教案和导学案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
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
它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
它是老师自备、自用,是老师工作的脚本。
没有学生的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
“教案”是
老师自备、自用,是老师工作的脚本。
没有学生的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
我们把传统的“教案”改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以后,学生必须在课前自主、合作完成学案,通过完成学案了解学习目标,知道了学习方法,从而课堂学习的效率。
所以学案不会向教案那样再束之高阁,成为应付检查的资料,它成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与老师,从而也使教师的备课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而“导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开启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简言之,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之案。
“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学设计”。
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来。
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
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使教师由施教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之案。
导学案中,大致应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关键;三、预习模块;
四、探究模块;五、课堂测试模块;六、课堂小结(教师反思或学生反思);七、作业布臵等环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之案。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进行学习。
“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
因此,“导学案”实质
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总之,导学案和教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体现学科特色
不同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学习的方法更是有很大差别,所以在编写导学案时一定要结合本学科的特色,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使用积极探索。
如: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在编写时特别注意结合时政焦点、热点,这样既吸引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另外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情景再现,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在课前预习栏目中增设了热点链接。
更是典型的学科特色。
二、要体现层次性
三、要体现集体力量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备课中难免有所疏忽,这就要求我们在初次备课、二次、三次备课体现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研究争取最符合我们的学生。
在习题的编制上更要是精挑细选,在教研活动时共同推敲做到既要有差别,更要有针对性。
不能把导学案当做教案。
四、要体现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和我们毕竟有很大差别,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主线,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思维,所以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看法、使用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出适当修改,这是做好用好导学案的关键。
五、要体现实效性
导学案的编写、使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编写的过程中对导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要具体到位,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我们的标准就是罪行的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在方法上要体现学科特色、学生兴趣。
练习更要区分课堂课外、课堂训练要有典型新、代表性,课外练习要有深度和维度。
六、要体现教学反思
反思是我们教学成长的动力,对导学案的编写更是如此,我们要在及时掌握学生对导学案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反思,使教学案真正体现学生要求、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真正做到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教案】
前言: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次上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为什么要制定教学目标,怎么制定教学目标呢?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一些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语文、英语、数学),这些教学目标有什么相同点呢?
(都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那么我们进入主题,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和大家分享:
1教学目标的定义2教学目标的功能3教学目标的类别4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探索5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步骤
一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
(1)教学目标的预期性。
(2)教学目标的生本性(3)教学目标的具体性。
教学目标有很多个层次,如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什么区别?
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总的需要。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的需要。
思路--从描述主体看,f教学目的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规定。
从陈述方式看,教学目的一般采用“了解、理解、掌握、领会、体会”等模糊性、主观性的心理动词,教学目标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辨别”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动词。
从适用对象看,教学目的只适用老师的教,教学目标皆适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从结构层次看,教学目的是单一的结构,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二、功能:
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
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
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向指南。
导向功能:
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测度功能:
检查、评价教学成效的尺度和标准交流功能:
有利于展开讨论和交流,激励功能:
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
三教学目标的类别
布鲁姆三大领域
(一)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1、知识knowledge对先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例如:
熟知新闻中一些较重要的人名、地名和事实(温家宝、北京、奥运会);了解古希腊文明是如何影响当今世界的;了解渗透、光合作用的基本生物学原理等。
2、领会comprehension指把握材料的含义与主旨的能力。
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
(1)转换:
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2)解释:
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
(3)推断:
预测将来的趋势(预期的后果)。
例如:
根据上下文领会一首诗歌的具体诗句含义的能力;解释各种社会资料的能力;预测趋势发展的技能等。
3、运用application指运用已学的知识(包括概念、方法和理论等)来解决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问题。
例如:
把三角、几何的法则应用于实际地理位置的能力;把原理、假设或概念应用于新的情景的能力等。
4、分析analysis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
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
例如,为什么要研究教学目标?
因为: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测度功能、激励功能和交流功能。
5、综合synthesis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例如:
谱写
简单的音乐作品的能力;设计各种简单机械工具的能力等。
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一套抽象关系。
6、评价evaluation按特定目标对材料做出判断。
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要求超越学习内容并做出独自的判断。
例如:
认识某一理论的谬误之处
下面是《教学设计》这门课程在认知领域中的几个目标,请你分析它们分别归属于哪个层次?
1、能记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名词术语;(知识)
2、能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开展网络教学设计;(运用)
3、能用教学流程图的方式表示“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与步骤;(分析)
4、能概述教学资源设计的方法;(领会)
5、能比较两份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评价)
6、能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设计一份教学资源设计方案和教学过程设计方案(综合)
(二)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1、接受或注意receiving/attending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
例如,觉察到那些我们对其活动几乎毫无兴趣的人的感情;在直接的交谈中注意别人的讲话;爱好阅读报纸等。
2、反应responding指能够主动积极地使自己投入到有关的现象之中,并作出反应。
例如,遵守游戏规则;愿意为自己所在的团体服务;愉快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等。
3、价值评价valuing指学生将某种特定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例如,吸烟危害健康
4、组织organization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例如,对社会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作出判断;制定一个根据活动的要求来调节自己休息的计划等。
5、价值体系的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byvalue指学习者在价值观组织的基础上,个体的信念、态度整合为完整的世界观,形成完整的个性。
例如:
学生连续参加生物活动小组,并爱上生物专业
(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1、知觉perception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
例如:
观看乒乓球运动的动作教学录像或表演。
2、准备set对固定动作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
例如:
做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前的各方面的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guidedresponse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根据自己对结果的了解,不太熟练、不太流畅地执行简单的动作。
例如:
乒乓球运动的动作训练。
4、机械动作mechanism能够自信地、熟练地执行简单的动作类型例如:
迅速而正确地击打乒乓球。
5、复杂的外显反应complexovertresponses能够流畅地、精确地执行复杂的动作类型例如:
能用推、拉、削等各种技法准确而有工节奏地完成乒乓球运动。
6、适应adaptation修正已经建立的动作类型,以便符合具体的情景和问题之要求例如:
在乒乓球比赛中,能有效实施后手旋打击对方,十拿九稳。
7、创新origination创造新的动作类型。
)例如:
乒乓球技术不断创新,从简单推挡到直板快攻,再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削球、弧旋球、近网搓球等技术。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四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探索
1教学任务分类: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2、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分类
新课程三维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教学目标由知识、认知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构成;教学目标能准确反映出知识类型、认知过程和态度之间的关系,既要体现知识的结果类型,学习的认知过程,又要体现学习的条件和动力,还要为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认知水平和心理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提供标准;教学目标要能指导教学设计实践,能为教学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概而言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
五、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方法
1、要求——明晰性
一是尽可能将模糊的、以心理动词表述的目标转换成外显的行为性目标。
例如,“掌握五个单词”——“能运用这五个单词分别组成词语”。
二是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目标。
例如,目标“认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和养料”分解为以下细目:
(1)列举植物生长所需的四项要素;
(2)说明花瓶中的花草不能成活的原因;
(3)解释为什么植物会具有向光生长的性质;
(4)用自己的话解释栽培植物必须施肥的原因。
要求——整体性
编制教学目标时应注意:
将各级各类目标进行系统把握、整体协调,使教学目标体现出纵向的层次性和横向的融贯性。
要求——灵活性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学目标是灵活的,每个老师定的教学目标可能在一
定程度上都不会一样,目标定得太多就会完不成,班级授课次序不同也导致教学目标不同有所侧重体现差异灵活变通
2、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前应考虑的因素:
一定要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教学背景的分析。
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
一是课程内容分析,即能够对本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个宏观战略层面上的了解;二是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三是对课时内容进行分析,可用三张地图的形式准确地描出从课程到教学的知识结构图,同时还要把握好每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的深难度和数量。
教学目标不宜太多,最好一节课一个目标。
分解目标层次
表述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
马杰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行为目标的理论与技术。
行为目标,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
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或对象”,要求有明确的学习者,他们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
b即behavior,意为“行为”,要求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
c即conditions,意为“条件”,要求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
d即degree,意为“程度”,要求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
标准可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与质量等方面确定。
如,“指认8个当中的3个”,属于准确性;“1分钟内跑完200米”,属于速度;“至少达到80分”,属于质量
例:
“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
“学习者”是“学生”。
“行为”是“写出形容词”。
“条件”是“20个需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句子”。
“标准”是“15分钟内完成句子”。
例2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参考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能全面比较两种古代文化的差异,并列举每种文化的主要特征至少5个。
“学习者”是“历史专业学生”“行为”是比较两种古代文化的差异,“条件”是阅读材料,“标准”是每种文化的主要特征至少5个
科技兴趣小组的全体成员(学习者)通过集体讨论(条件),写出一篇关于科学家传记的读书报告(行为),要求感情真挚、文字流畅,字数在二千字左右(标准)。
在实验室测试(条件)时,现代教育技术学选修课的学生(学习者),能在30分钟内(标准)做好刻录光盘(行为)的准备工作。
三维目标的陈述:
在教学目标陈述上,尽管课程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陈述,尽管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也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这三个维度来陈述。
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上,我们不主张并列式分述,而主张融合式分述,融合式陈述方式更能表达三维目标的整体特性,因为三维目标,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整体。
三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实现的,正所谓知识、认知和态度相伴相生、相辅相成:
知识是认知的目的,认知是知识学习的手段,态度是认知的动力。
情感目标的功能是引起学习者注意的最佳方式,使之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最后,我们建议教师以课程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原因如下:
(1)我国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针对课程为单位的。
学生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学会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的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目标更需要一个时间周期来达成。
课程单元目标能为学生学习复杂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
(2)课程单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清观点、材料、活动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3)课程单元提供了能解释日常目标、活动和评估的情境。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
教学行为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行为:
一是着眼于教师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的呈示行为;二是着眼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行为;三是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行为。
教师对学生落实三维目标的反馈信息接受应该敏感,判断应当准确,处理应当果断,对后续落实目标的教学要调节,回授、补偿应及时。
反馈的方法可以用提问、观察、质疑、训练等收集信息。
反馈包括当堂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反馈。
现在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要发生变化
总之:
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正确得解读文本,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同时能构建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每堂课都真正有所得,相信我们的课堂将会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