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531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docx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

内容摘要

亳州作为中华四大药都之一,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每年有上百亿的药材成交额,至少总人口的30%从事与药材相关的行业。

它是安徽省重要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在发展中药产业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如何加快亳州中药产业发展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中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亳州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营销方式,剖析了亳州中药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亳州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构想、目标和原则,并提出了加快亳州现代化中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旨在促进亳州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亳州;中药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亳州中药材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亳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亳州是神医华佗的故乡,几千年的老庄文化与中国中医药文化融为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中药材的种植、炮制、使用、经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亳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市区内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因此,亳州赢得了“数天下药都,药材天地,此城最古;量人间风采,神医故里,医药文化吾地独优”的美誉。

(二)亳州中药产业链已成规模

地级亳州市组建以来,全市中医药制造业尤其是饮片加工业发展加快,初步形成了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

2009年,药业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14、99亿元,是2000年的96倍。

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和记黄埔等一大批知名药企纷纷入驻亳州,康美药业公司投资15亿元,打造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正式启动。

总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已获安徽省政府批准。

现代中华药都正日益焕发独特的魅力。

一年一度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大会暨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更是成为了海内外中医药界的一大盛事。

2009年施了《安徽(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大力发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酒、中药日化产品、中药保健食品、中药杀虫剂杀菌剂、兽药和现代物流产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安徽省重点产业和亳州市支柱产业之一,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时启动实施了《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规划建设药、酒、文化三大板块,构建现代中药、养生文化旅游、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三大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把亳州打造成特色鲜明、文化厚重、产业发达的养生之都、健康之城。

(三)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亳州中药和制药产业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态势。

目前,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取得饮片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有48家,生产的品种有普通饮片、毒性饮片、精加

工精包装饮片、小包装饮片等饮片类型。

2007年,亳州市被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授予“中国中药饮片出口基地”;中成药制造规模不断扩大。

亳州的中药工业正在向中药保健品、中药兽药等方向延伸。

亳州市着力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药业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

目前,全市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956家,其中通过GSP认证的703家。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国内上市品种最多、经营面积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目前,亳州药业企业已达60多家,到“十二五”力争全市药业生产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通过三年努力,到2012年,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家,2亿元以上的20家,1亿元以上的50家,药业生产企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二、我国中药材市场概况

(一)主体经营模式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经营模式分为两大主体。

一是交易大厅的摊位销售:

交易大厅分为两层,有数千个摊位,商贩多为当地居民或来自各地的药农、药商,主要进行各类散装药材的批发销售,基本不接受零售。

交易大厅二层除固定摊位商贩外,还有部分零散药材销售人员,交易时间短。

交易大厅一层均为固定摊位,交易时间较长。

二是围绕交易大厅外四周的商铺销售:

与交易大厅摊位不同,各商铺有自己独立的店面和商铺名,通常为某药材的直销店或专营店,其销售大多为冬虫夏草、藏红花、鹿茸、人参等名贵中药材,该类店铺提供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某种或某几种中药材的批发或包装零售,也提供异地发货服务。

此外,在交易市场周围,还零散分布着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展示厅、中药材信息服务部、中药药械器具经营单位、中药材包装销售点,以及搬运、寄存、饭店、旅社、金融、邮政等其他服务组织,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贸易体系。

 

(二)中药材市场管理体系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由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开办。

2003年,亳州市政府依据“市场运作、公司管理、规范经营、政府监督”原则,建立了中药材市场管理体系,后与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签订责任书,成立了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直接管理责任单位,确保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规范有序经营。

  

(三)药材情况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以其全国南北地理中心的特殊位置容纳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种,规格各异。

交易大厅以各类药材切片为主,包括统货和各级别的选货,个子货(根茎类中药)较为少见或仅作为样品供参考鉴定。

因亳州为芍药重要栽培产地,所以,白芍在交易市场的出售量较大。

受药材质量、规格等因素影响,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药材售价虽存在一定摊位差异,但平均售价较其他地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售价低。

以甘草为例,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平均售价较河北安国低约1.9%,且品质更好。

三、亳州中药材发展优势

(一)悠久的中医药历史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亳州盛产中药材,自古就有"药都"之称。

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了第一块“药圃”开始,种植、经营药材之风经久不衰,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道地中药材有20多个品种,亳州芍药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左右,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种植400多个品种,新开发208个品种。

(二)有良好政策环境优势

国务院于“十一五”期间发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9年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安徽省政府2009年出台了《安徽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卫生部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收集了307种药品,其中中成药占102个,有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

这些都将使中药材市场大幅扩容,使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三)中药材加工集团化发展

亳州市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全市通过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48家,其中有5家中成药生产企业同时加工饮片,涌现了一批各具优势的饮片加工企业,2010年该市中药材深加工生产总值74亿元。

(四)形成了一批比较有带动力和消化中药材资源的龙头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亳州拥有了同仁堂、济人药业、安徽亚强、九方制药、方敏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并通过发展基地、实行订单农业及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既保护了农户的利益,提高了农户的种药积极性,又发展和壮大了企业,为亳州中药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五)中药材基地规范化发展

目前,亳州市中药材标准化基地正在逐步扩大,除GAP基地外,还形成了相对集中的8大规模基地:

淝河薄荷基地、十八里白芍基地、谯东桔梗基地、华佗瓜蒌基地、观堂白术基地、沙土和大杨菊花基地、十九里牡丹基地、古井芦庙野生药材基地。

中药材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趋势凸显,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有强大的市场优势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目前是国内上市品种最多、经营面积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近两年中药材成交额每年都以20多亿元的幅度递增,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2010年中药材成交额200多亿元。

市场内建有药通网等中药专业信息网站,国内大多数植物药材品种价格基本取决于亳州药材市场价格。

今年5月,国内大型企业康美药业,与亳州市签订协议,全面接管中药材交易中心,投资15亿元打造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将成为集“贸易、会展、检验检测、信息发布、金融服务、物流配送、办公、配套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行业集散中心,将进一步确立亳州在国内中药流通领域的领先地位,形成品牌规模和品牌效应。

(七)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四十余个医药工业企业组成的中药产业集群和上百万人从事中药产业的生产、加工、经营,这些营销企业和经营户是商洛中药产业销售的主力军,为亳州中药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亳州中药材产业的劣势

(一)缺少扶持政策

农户种粮、植树、种植毛竹、油茶都有补助,种植中药材缺少补助。

(二)缺少启动资金

农户种植中药材要扩大规模,缺少筹措资金渠道,靠自我积累时限太长。

(三)缺少技术指导

中药材种植养殖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管理规范,而亳州不少中药材主产区缺少中药材技术人才,缺少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

(四)缺少信息

种植户不了解市场需求,农户得到的消息都是滞后的,听到什么药材贵就种什么,结果来年的时候中药材跌了卖不出去。

企业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固步自封,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五)龙头企业带动少

龙头企业数量少,力量分散,各自为政,对当地农村经济和药农增收的引导、带动作用小;龙头企业本身也存在管理水平低、产品成本高、创新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

(六)规范化基地面积较小

目前亳州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面积不到20万亩,不能适应国家及市场对中药产业发展的要求。

多数药材质量甚至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因此价格上不去。

(七)中药研发力量不足,中药饮片质量不稳定

中药的新药研发力量弱,力度不大,致使中药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由于亳州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经济效益不是很好,能拿出的科研经费很有限,加之企业技术力量的不足,导致以中药产业为原料新药研发力度不大,新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多,因此造成中药产业低水平,低价位重复生产,致使中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在中药饮片加工方面,由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生产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炮制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削弱了中药的市场竞争力。

(八)建立品牌意识不强

尽管亳州的药材种植面积很大,中药材资源丰富,许多药材是全国有名的地道药材,但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牌意识,许多质量好的本地药材却价格很低。

除了菊花,芍药,桑皮,花粉这4种药材有比较好的地理标志保护,其他的像桔梗、牡丹、丹参、白芷、大青根、薄荷等很多药材都没有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保护,使得地道的本地产药材卖不出好价钱。

五、亳州中药产业发展的构想

(一)发展构想

按照发展现代中药农业,做大做精中药工业,做强做专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养生保健,强化中医实践,以医促药,发展药膳,药浴。

打造中药文化旅游特色,适度发展西药,形成中西兼容!

优势互补的新格局的总体思路,以中药材自然资源和中药材交易中心的市场信息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在现有中药饮片工业基础上,即资源。

市场和饮片是主要竞争实力,通过壮大企业规模!

提升产业层次,引导中药企业走产业升级之路,逐步形成中药工业为主体!

中药农业为基础!

中药商业为纽带!

中药研发和技术服务为支撑!

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文化旅游业为辅助,药用辅料!

包装耗材和加工设备生产为配套的资源产品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条从而达到成为安徽支柱产业,中部中药制造基地。

国家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总目标,紧紧围绕中华药都养生毫州的城市定

位,将毫州现代中药产业打造成安徽独具特色新兴支柱产业,中部中药现代化制造基地,国家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长期目标:

力争通过10多年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