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133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docx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这是我今晚讲的题目,因为这两套试卷代表了全国21省份,丙卷的四省没有来得及总结,见谅!

2016年全国文综考试已尘埃落定,就历史试题的评析而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全国文综Ⅰ(乙)卷、Ⅱ(甲)卷考点分布、试题设置、能力要求等方面而言保持了极大的稳定性,体现了考纲中强调“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因此,具有极好的导向性和极大的指导性

下面我分三部分来讲——

第一部分: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一、2014—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考点分配统计表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1.中国古代史

24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必修一);25儒家思想演变(必修三)26宋明理学(必修三);27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必修二);40

(1)中国古代科技(必修三);45西汉到魏晋时期的法律(选修);48包拯(包青天)(选修)。

2.中国近现代史

28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二);29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三);30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必修三);31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必修二);41抗日战争(必修一)。

46清末预备立宪(选修)。

3.世界史

32雅典民主政治(必修一);33启蒙思想及1787年宪法(必修三);3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修二);35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必修二);40

(2)西方近代科学(必修三);47二战后的战争与和平(选修)。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1.中国古代史

24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必修二);25汉代的外戚干政(必修一)26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必修二);27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必修二);40

(1)

(2)儒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必修三);45唐代币制改革(选修);48丘处机(选修)。

2.中国近现代史

28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必修二);29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必修一);30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必修一);31新中国的“一五”计划(必修二);40

(2)(3)儒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必修三);46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的变化(选修)。

3.世界史

32罗马法的司法公平原则(必修一);3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必修一);34罗斯福新政(必修二);3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必修二);41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必修二);4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选修)。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1.中国古代史

24儒家思想的演变(必修三);25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必修二);26北宋的君主专制(必修一);27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必修一);40明清人口问题(必修二);45唐太宗时谱牒改革(选修);48高仙芝(选修)。

2.中国近现代史

2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必修二);29洋务运动(必修二);30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文化专制(必修三);3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一);40近代人口问题(必修二)。

3.世界史

32罗马法(必修一);33英国君主立宪制(必修一);34经济全球化(必修二);35马歇尔计划(必修二);41近代西方代议制(必修一)。

46英国议会质询制度(选修);47越南战争(选修)。

下面我就从模块(专题史)和通史两大层面分析——

一、2014—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模块(专题史)

如果用矩形图,就更形象直观些

下面就是我讲的重点:

(二):

规律总结;

大家从上面的图表不难看出——

(1)必修一近三年稳中有升,分值由2014、2015年的20分增加到2016年的32分

该模块考查内容主次分明,前四单元为高频考点

即“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般考查对人类政治文明历程有进步和借鉴作用的史实。

(2)必修二近三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2015年比2014年增加20分,增幅达100%,而2016年又增加到45分。

中国古代经济是高频考点,但多以选择题为主,总体分值在4—8分左右;

中国近代经济不仅是高频考点,而且分值比例较大,往往两种题型兼备(选择、材料)

世界经济文明的考查,试题大多集中在现代经济、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全球化趋势

(3)必修三近三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近20分的减幅逐年递减,特别是2016年只有2道选择题合计8分。

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高频考点

(三)考点预测(训练重点)

2017年全国Ⅰ(乙)卷仍然会延续近三年的命题风格,在模块分布上只是适当调整。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必须掌握主干知识、突出阶段特征、梳理专题体系、注重中外联系等。

(1)必修一要关注古今中外不同政治制度的特色和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贡献

主要历史概念要讲清楚,认识到政治民主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必修二要强调经济基础的功能,突出科技革命的作用,注重中外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特点及相互借鉴。

特别要关注中外相关知识的比较与联系。

如:

将近代中国经济的成长历程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的整体范畴之中。

并渗透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史观。

(3)必修三要依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反映的原则,把握思想文化演进过程中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征,明确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二、2014—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通史

这里上面一下分值情况,100分是考试总分。

145分是把选修总分拉进来了。

同样,用矩形图也是更加直观——

(一)就“规律总结”而言——

(1)从通史角度看:

近三年中国古代史考查比例最高,都稳定在40%以上;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题型与分值变化较大:

中国近现代史下降的比例近10%,而世界史在2016年增加的比例达10%。

(2)从题型分值看:

选择题呈现“三分天下”的稳定格局:

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4道选择题,分值都是16分;非选择题也呈现稳定局面,其中40题(25分)近一半的分值固定在中国古代史部分。

其它分值与41题的12分交叉分布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部分;选修部分考点范围也较为固定:

45、48题都出自中国古代史,46题交叉出自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而47题都出自世界史。

(二)、就“考点预测(训练重点)”而言——

2017年全国Ⅰ(乙)卷在通史考查部分仍然以“维稳”为主,以进一步适应全国高考改革的需要

(1)就考查的内容和考点而言,仍以中国史为主,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占绝对比例,最少也占有60分以上的分值,体现出“以我为主”的命题特点,突出了“制度自信”的时政主题。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注重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与纵向联系,既关注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又突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融,强调对学生识记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古今中外的社会转型期仍然是命题的热点区域。

尽管学术界对于“社会转型(期)”仍有争议,但我们姑且先用着。

所谓社会转型(一般认为)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所以每逢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就会翻天覆地,社会经济也会急剧变化,社会思潮随之日新月异。

因此,该区域命题的视角宽广,题材广泛。

下面我以2013—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非选择题为例加以说明。

2013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0题,以海洋利用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和晚清时期中国海洋意识的逐渐加强;

2014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0题,以中国古代宋应星和近代牛顿二人的科技成果为切入点,考查中西方科技成就的特点、背景及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0题,以中国古代近代儒学的发展历程,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1题,以近代科学技术公式的新颖角度,考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0题,考查“明清及近代人口问题”,彰显了历史学科的史学功能,即史实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同时,隐性地介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三农问题”。

(至于有同仁提出,是适应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需要,也许吧!

第二部分: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2014—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考点分配统计表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1.中国古代史

24西周分封制(必修一);25儒家思想的演变(必修三)26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必修二);27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一);40

(1)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必修一、二);45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选修)。

2.中国近现代史

28维新变法思想(必修三);29三民主义(必修三);30抗日战争(必修一);31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修二);40

(2)中国近代政治和经济(必修一、二);41对世界近代史的研究角度(必修三);46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选修);47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选修);48光绪帝(选修)。

3.世界史

32罗马法(必修一);33工业革命(必修二);34、1929—1933年经济危机(必修二);35欧盟的扩大(必修二)。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1.中国古代史

24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必修三);25汉代地方吏治(必修一)26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必修二);27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必修二);40

(1)

(2)古代中西方法制观念的比较(必修一、三);45清代养廉银制度改革(选修)。

2.中国近现代史

28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必修二);29康有为维新思想主张(必修三);30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华经济侵略(必修二);31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必修二);4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46陈独秀的民主思想(选修)。

3.世界史

32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必修二);33第二次工业革命(必修二);34斯大林模式(必修二);35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必修一);40

(1)

(2)古代中西方法制观念的比较(必修一、三);47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选修);48俾斯麦(选修)。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1.中国古代史

24汉字的演变历程(必修三);25科举制(必修一);26宋代经济政策的调整(必修二);27清朝大陆移民(必修二);41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必修三);45清末军事改革(选修);48郑板桥(选修)

2.中国近现代史

2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必修二);29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必修一);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主导地位(必修二);31“一五”计划(必修二);40、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必修二);46洪仁玕的政治改革(选修)

3.世界史

32雅典民主制(必修一);33工业革命的影响(必修二);34“斯大林模式”(必修二);35现代主义音乐(必修三);40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必修二);47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选修)

就“规律总结”而言——

(1)必修一近三年呈现明显的大幅度下降趋势。

从2015年开始,速度递减比例达8%。

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政治史考查,突出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考查力度。

(2)必修二近三年呈现明显的大幅度递增趋势。

由2014年32.5%增加到2015年的44%,而到2016年高达53%,独占半壁江山有余,突出了经济基础的功能。

(3)必修三近三年大致稳定,下降幅度较小,其分值比例由2014年的24分%下降为2015年、2016年的20%左右。

因为中外不同时期的文化取决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制度和物质文化水平。

就“考点预测”而言——

2017年全国‖(甲)卷也仍然会维持现状,稳中求变,变中出新!

以适应全国高考改革过渡的需要。

必修一部分可能保持在20%的比例,或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突出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和特征,认识人类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必修二将继续突出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经济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意义,注重中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比较和借鉴。

必修三继续突出考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强调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反映,综合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

 

就“规律总结”而言——

(1)从通史角度看:

近三年中国古代史呈现递增趋势,2016年增幅达40%;而中国近现代史分值变化很大,2014年高达60%,2015年又下降近30%,而2016年又回升道33%;世界史题型与分值比例呈现明显的抛物线分布,2014年比例仅有11%,而2015年猛然增加到40%多,而2016年又下降为27%。

(2)从题型分值看:

选择题也呈现“三分天下”的稳定局面,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4道选择题;

非选择题呈现较稳定、交叉分布的格局,除了2014年世界史只考查了4道选择题外无非选择题外,2015年和2016年非选择题呈现交叉分布趋势,40题的两小问、41题交叉分布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部分三部分。

就选修部分而言,45题都出自中国古代史;46题都出自中国近现代史;而47、48题考查区域变化较大,2014年都出自中国近现代史,而2015年都出自世界史,而2016年却交叉出自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

就“考点预测”而言——

2017年全国Ⅱ(甲)卷也会稳中求变,就通史而言,会突出中国史的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占绝对比例

但试题会更加突出中外历史事件的横向比较,强调对学生综合比较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下面我以2013—2016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非选择题为例加以说明。

如:

——2013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0题,以爱因斯坦热为切入点,考查一战前后中西方知识界对待科学的态度;

——2013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1题,以图片独特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和英国近代政治体制的特征;

——2014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0题,以清朝移民东北为切入点,通过典型的“三新”模式,突出能力立意的考查;

——2014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1题,考查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欧洲近代思想的发展历程;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0题,以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考查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1题,以我国节假日变化的独特视角,考查变化趋势及历史原因;

——2016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0题,考查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问题及华侨的贡献,注重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

——2016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1题,以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第三部分:

2016年全国文综Ⅰ(乙)Ⅱ(甲)卷历史试题特点

——“稳中求变、变中出新”

一.从能力要求看,突出学科素养

两套历史试题都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结合,侧重于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考纲“知识——能力——素养”的精神。

二.从命题形式看,保持常规模式

所谓“常规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三新”模式,以求最大限度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从难度系数看,难度大幅降低

两套试题非常平和,没有高难度试题,体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要求和精神。

不仅选取的材料和选项的设置都非常平实,而且试题的设问都减少了“模糊性”,设问的指向性明确,从而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四.从考点分布看,更加贴近教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乙)Ⅱ(甲)卷的试题难度之所以感觉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为考查的知识点绝大多数来源于教材。

——近三年历史高频考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5.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冲击

6.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9.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及政策调整

10.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3.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1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5.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6.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