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042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docx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实验

0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选修4,P4-P5)2

02锌粒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18)2

03不同浓度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20)3

04不同温度下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比较(选修4,P21)3

05不同温度下I-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的速率比较(选修4,P21-P22)4

0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实验(选修4,P22)4

07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修4,P23)5

08重铬酸钾溶液中加酸或碱的平衡移动(选修4,P26-P27)6

09Fe3+、SCN-浓度对Fe(SCN)3溶液中平衡移动的影响(选修4,P27)6

10温度对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平衡体系的影响(选修4,P28)7

11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酸性的比较(选修4,P40)8

12醋酸与饱和硼酸溶液酸性比较(选修4,P42)8

13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选修4,P50-P51)8

14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选修4,P57)9

15氢氧化镁沉淀在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解(选修4,P63)10

16氯化银、碘化银、硫化银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10

17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11

18双液锌铜原电池(选修4,P71)11

19电解氯化铜溶液(选修4,P79)12

20钢铁生锈原理(选修4,P85)12

21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选修4,P87)13

实验名称

0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选修4,P4-P5)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O,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引起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一绝

2

热的容器里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再利用比热容公式——Q=cm△t,即可计算出该反应的反应热,最后再换算成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即得该反应条件下的中和热。

实验用品

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

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实验步骤

①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②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④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性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⑤重复实验步骤②〜④三次。

⑥计算反应热。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HCl

NaOH

平均值

1

2

3

实验结论

通常条件下,强酸与强碱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约为57.3kJ/mol。

巳知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为:

△H=-0.418(t2-t1)/0.025kJ/mol。

取接近的温度差值的平均值代入进行计算。

 

实验说明

①本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容器的绝热效果及温度测量的准确。

因此,若用上述仪器进行组装,则要严格按照操作进行,也可以用保温杯等其他绝热较好的容器代替进行。

②酸碱溶液的混合要迅速,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③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碱中和,使碱稍过量。

实验名称

02锌粒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18)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收集10mLH2所用的时间或1分钟收集到的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实验用品

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1mol/L稀硫酸、4mol/L稀硫酸;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塞、注射器、

铁架台、导管、橡胶管、秒表。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安装两套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往外拉一段距离,松开手后观察是否会迅速回到原位)。

②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ol/L和

40mL4mol/L的硫酸。

比较两者收集10mL氢气所用的时间。

实验现象

收集10mLH2,4mol/L硫酸所用时间比1mol/L硫酸所用时间短。

实验结论

在温度及金属质量大小相同的条件下,酸的浓度越大,速度越快。

实验说明

本实验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操作有:

①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②尽可能做好“不变量的控制”

——锌粒的表面积、温度、氢气的体积或时间等。

③可用恒压漏斗代替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减少滴加硫酸对气体体积测量的影响。

实验名称

03不同浓度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20)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在实验中,控制KMnO4溶液的浓度及反应温度不变,探究草酸的浓度不同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用品

0.1mol/LH2C2O4溶液、0.2mol/LH2C2O4溶液、0.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试管、胶头滴管、

10mL量筒、秒表。

实验步骤

取两支干净试管,各加入4mL0.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

H2C2O4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mol/LH2C2O4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实验现象

加入较浓H2C2O4溶液的试管褪色所需时间较短。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实验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的计时由刚加入H2C2O4溶液开始按秒表,当溶液刚好完全褪色时停止计时。

为了对

比更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在试管后面衬一张白纸来观察现象。

实验名称

04不同温度下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比较(选修4,P21)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在实验中,控制Na2S2O3与H2SO4溶液浓度不变,探究温度不同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实验用品

0.1mol/LNa2S2O3溶液、0.1mol/LH2SO4溶液;试管、胶头滴管、10mL量筒、100mL烧杯、秒表、

温度计。

 

实验步骤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Na2S2O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H2S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2O3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组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将同一烧杯中的两溶液混合并振荡,记录每组中

从混合到出现浑浊的时间。

实验现象

加热的一组首先出现浑浊。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度减小。

实验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计时由刚混合两溶液开始按秒表,当溶液出现浑浊时停止计时。

为了对比更明显、

观察得更清楚,可在试管后面衬一张白纸来观察现象。

实验名称

05不同温度下I-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的速率比较(选修4,P21-P22)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在实验中,控制KI与H2SO4溶液的浓度不变,探究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本实验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4H++4I-+O=2I+2HO

222

实验用品

1mol/LKI溶液、0.1mol/LH2SO4溶液、淀粉溶液;试管、胶头滴管、10mL量筒、100mL烧杯、秒

表、温度计。

 

实验步骤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1mol/LKI溶液,并分别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H2S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淀粉KI混合溶液和H2SO4溶液的试管),一组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组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将同一烧杯

中的两溶液混合并振荡,记录每组中从混合到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

实验现象

加热的一组溶液首先出蓝色。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度减小。

实验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计时由刚混合两溶液开始按秒表,当溶液出现蓝色时停止计时。

为了对比更明显、

观察得更清楚,可在试管后面衬一张白纸来观察现象。

实验名称

0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实验(选修4,P22)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2HOMnO22HO+O↑

22=====22

实验用品

10%的双氧水、二氧化锰;锥形瓶、双孔橡胶塞、短导管、漏斗、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

锥形瓶内盛入10mL左右10%的双氧水,用双孔橡皮塞塞上锥形瓶,插上短导管和漏斗,将带有

余烬的木条伸入短导管,再通过漏斗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未加入二氧化锰时没有明显现象;加入二氧化锰后,锥形瓶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实验结论

二氧化锰能够加快双氧水的分解,是此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实验说明

①带余烬的木条不宜伸入太多,否则会因泡沫过多而使余烬熄灭。

②加入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量需适宜,不能过量加入,以防瞬间气压过大导致爆炸。

③二氧化锰在催化过程中没有消耗,但参与了反应。

二氧化锰降低反应活化能导致速率加快,而不是提供能量。

实验名称

07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修4,P23)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催化剂

2H2O2======2H2O+O2↑

2KMnO4+5H2C2O4+3H2SO4

催化剂

======K2SO4+2MnSO4+

10CO2↑+8H2O

 

催化剂

(C6H10O5)n+nH2O======nC6H12O6

 

实验用品

5%的双氧水、0.1mol/LFeCl3、0.1mol/LCuSO4;试管、胶头滴管、

10mL量筒。

0.1mol/LH2C2O4溶液、0.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MnSO4固体;试管、胶头滴管、

10mL量筒、秒表。

淀粉溶液、2mol/L的H2SO4溶液、碘水、唾液;试管、胶头滴管、10mL量筒。

 

实验步骤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0.1mol/L

FeCl3和CuSO4(使用CuCl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0.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和2mL0.1mol/LH2C2O4溶

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淀粉溶液和2滴碘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mL2mol/L的H2SO4溶液

(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

更好)溶液各1mL,摇匀,比

较H2O2的分解速率。

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

匀,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加入1mL唾液,振荡。

比较硫酸溶

液、唾液对淀粉水解的催化效果。

实验现象

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速

率均较快。

试管④中溶液褪色比试管③中

的快。

试管⑥中溶液褪色比试管⑤中的

快。

 

实验结论

FeCl3和CuSO4对H2O2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可加快反

应速率,但催化效果不同。

Mn2+对KMnO4与H2C2O4的

反应有催化作用,可加快反应速率。

唾液、稀硫酸对淀粉的水解都有催化作用,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唾液

的催化作用强。

正催化剂能显著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是不同的。

实验说明

若使用CuCl2,可说明Fe3+

和Cu2+对H2O2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

加热时颜色变浅,冷却后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实验名称

08重铬酸钾溶液中加酸或碱的平衡移动(选修4,P26-P27)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已知在KCrO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rO2-(橙色)+HO2CrO2-(黄色)+2H+(KCrO固体

2272724227

是橙红色晶体)。

增大H+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逐渐变为橙色;增大OH-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逐渐变为橙色。

实验用品

0.1mol/LK2Cr2O7溶液、浓硫酸、6mol/LNaOH溶液;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取三支试管编号为A、B、C,各加入5mL0.1mol/L的K2Cr2O7溶液,然后试管A中滴加3〜10滴浓硫酸,另一支试管B中滴加10〜20滴6mol/LNaOH溶液,剩下试管C里的溶液留作对比实验。

观察并记录加了药品的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

试管A中溶液逐渐变为橙色;试管B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浓度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状态。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实验说明

①本实验之所以加浓硫酸和6mol/LNaOH溶液,是因为加入少量的浓度较大的溶液就能引起H+

浓度明显改变。

②浓硫酸和6mol/LNaOH溶液都不能太多,否则溶液体积明显增大,导致K2Cr2O7溶液浓度明显变小,实验方案就不可取了。

③为便于观察颜色,可在试管后衬一张白纸。

实验名称

09Fe3+、SCN-浓度对Fe(SCN)3溶液中平衡移动的影响(选修4,P27)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Fe3++3SCN-Fe(SCN)(红色)

3

实验用品

0.005mol/LFeCl3溶液、饱和FeCl3溶液、0.01mol/LKSCN溶液、1mol/LKSCN溶液、0.01mol/LNaOH

溶液;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①向盛有5mL0.005mol/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0.01mol/LKSCN溶液,将溶液均分三份置于三个试管中。

②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

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4滴1mol/LKSCN

溶液,充分振荡。

分别与第三只试管中的溶液进行颜色比较,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③向第一、第二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加0.01mol/LNaOH溶液3〜5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溶液呈红色。

②第一、二支试管中溶液红色加深。

③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结论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明显减慢,

平衡逆向移动。

 

实验说明

①本实验的关键是第一次获得的溶液浓度要小、红色要浅。

②本实验所加饱和FeCl3溶液4滴,一方面浓度明显高于原来的0.005mol/L,另一方面体积改变可以忽略不计,很好地控制了单一变量。

③本实验滴加0.01mol/LNaOH溶液3〜5滴,避免产生过多的沉淀影响溶液颜色的观察。

④作为离子反应,只有改变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对平衡才有影响,如增加KC1固体量,平衡不移动,因为KC1不参与离子反应。

实验名称

10温度对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平衡体系的影响(选修4,P28)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冰水、热水、NO2气体;圆底烧瓶、玻璃导管、单孔橡皮塞、烧杯、止水夹、橡胶管。

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圆底烧瓶里面分别充满NO2气体,塞上塞子现察颜色。

②选取两个烧杯,一边加入冰水,一边加入热水,将上述充满NO2气体的圆底烧瓶用玻璃导管和橡胶管连起来,夹住止水夹,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冰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实验结论

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加深,说明NO2浓度增大,即平衡向逆反应(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

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即平衡向正反应(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实验说明

①热水温度稍高一点为宜,否则颜色变化不明显。

②可留一个室温下的参照物便于颜色对比。

实验名称

11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酸性的比较(选修4,P40)

实验原理

Mg+2H+=Mg2++H2↑,Mg+2CH3COOH=Mg2++2CH3COO+H↑

2

实验用品

1.0mol/L盐酸溶液、1.0mol/L醋酸溶液;pH试纸、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分别取等体积的1.0mol/L盐酸溶液和1.0mol/L醋酸溶液与等量的镁条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测

定这两种酸的pH。

实验现象

盐酸溶液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醋酸溶液中缓慢反应,产生少量气泡。

1.0mol/L盐酸溶液

的pH为0,1.0mol/L醋酸溶液的pH约为2。

实验结论

①反应的剧烈程度和pH都有差别,说明两溶液中的H+浓度是不同的。

②盐酸溶液中的现象更为剧烈,说明盐酸中H+浓度比醋酸中H+浓度大,即HCl的电离程度大于

CH3COOH的电离程度。

实验名称

12醋酸与饱和硼酸溶液酸性比较(选修4,P42)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实验用品

0.1mol/L醋酸、饱和硼酸溶液、1mol/L碳酸钠溶液;铁架台、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向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1mol/L醋酸、饱和硼酸溶液,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mol/L

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醋酸溶液中产生气泡,硼酸溶液中无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①醋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而硼酸不能。

②酸性强弱:

CH3COOH>H2CO3>H3BO3。

实验说明

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易于观察,滴加顺序必须为向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

实验名称

13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选修4,P50-P51)

 

实验装置

 

滴定曲线

 

实验原理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如上滴定曲线图),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

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用品

蒸馏水、0.1000mol/L盐酸溶液、0.1000mol/L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pH计、

锥形瓶、烧杯、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实验步骤

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滴定管:

查漏→水洗→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锥形瓶:

水洗→装液→滴加指示剂。

②滴定。

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到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mL酸(或碱),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要小,每滴加一滴测一次。

③数据处理。

实验名称

14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选修4,P57)

实验原理

FeCl3(黄色)+3H2O

Fe(OH)3(红褐色)+3HCl

实验用品

FeCl3溶液、FeCl3晶体、HCl气体、NaHCO3固体;pH试纸、试管、胶体滴管、酒精灯。

实验步骤

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

FeCl3晶体,看溶液颜色变化并测其pH变化。

向FeCl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

看溶液颜色变化。

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CO3固体,观察现象。

将FeCl3溶液加热,看溶液颜色

变化。

实验现象

溶液颜色变深,pH减小。

溶液颜色变浅。

产生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溶液颜色变深。

实验结论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或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水解平衡

向左移动。

实验名称

15氢氧化镁沉淀在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解(选修4,P63)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与酸反应,溶于酸性溶液。

NH4C1水解显酸性,能溶解氢氧化镁。

Mg(OH)+2H+=Mg2++HO,Mg(OH)+2NH+=Mg2++2NH•HO

222432

实验用品

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氢氧化镁固体;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干燥的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镁固体。

②分别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充分振荡,观察沉淀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氢氧化镁中加入蒸馏水沉淀量无明显减少;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溶液,沉淀迅速完全溶解,得无

色溶液;氢氧化镁中加入氯化铵溶液,沉淀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

 

实验结论

①氢氧化镁溶于酸和酸性溶液。

在含有难溶物氢氧化镁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加入酸或酸性溶液能促进沉淀的溶解。

②加入能与沉淀溶解所产生的离子发生反应的试剂,生成挥发性物质或弱电解质而使溶解平衡向

溶解的方向移动。

实验名称

16氯化银、碘化银、硫化银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Ag++Cl-=AgCl↓,AgCl+I-=AgI+Cl-,2AgI+S2-==AgS+2I-

2

实验用品

0.1mol/LAgNO3溶液、0.1mol/LNaCl溶液、0.1mol/LKI溶液、0.1mol/LNa2S溶液;试管、滴管。

实验步骤

①向盛有10滴0.1mol/LAgNO3溶液试管中滴加0.1mol/LNaCl溶液,至不再有百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固液混合物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