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02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拓展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拓展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拓展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拓展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阅读.docx

《拓展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阅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拓展阅读.docx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加强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验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北京市延庆县第二小学赵方红2002年7月

 

一、研究题目

“拓展阅读”加强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验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简述

据调查资料显示:

目前中小学课外阅读状况堪忧,社会、家庭缺少浓郁的文化氛围,尤其是青少年将大部分时间用来看电视、录像、玩电子游戏,从而放弃书籍的阅读。

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弃”,并加以抨击,指出这是一种反文化的现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会使人们的头脑越来越简单,思想越来越肤浅,知识越来越贫乏,并足以导致一代人素质的下降。

所以,指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内外阅读,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国内外中小学教育者关注的热点。

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又如何呢?

前不久,我们对1—6年级500多名学生,就课外阅读的习惯、书目、效果及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统计结果看,经常阅读(平均每周3小时以上)的学生占6%,偶尔阅读(平均每周l-3小时)的学生占52%,从不阅读的学生占42%;所阅读的书目中,名著类占8%,报刊、杂志类占40%,漫画类占52%;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很有帮助的占36%,认为帮助不大的占22%,说不上来的占42%。

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的占46.78%,放任不管的占8.9%。

由此可见,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课外阅读尚处于一种消极、盲目、低效的状态,改变此种局面已是迫在眉睫。

经分析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

(1)缺乏兴趣,阅读量不够。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

(2)方法不当,造成高耗低效。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

移到课外阅读中来,因此,虽然课外阅读的时间、数量都不少,但收效甚微。

(3)盲目择书,阅读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或要求过高或过低,或是随心所欲放任自流。

(4)不重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

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没有"背"、"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因而,虽然有了大量的阅读,但是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

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较低。

究其根源:

部分教师大语文教学的意识不强,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把课外这一块广阔的领域丢给学生,课外阅读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有力的组织指导。

有的教师虽然已经进入课外阅读指导的领域,但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而在指导学生时目的性不强,方法不够灵活,这是造成学生课外阅读混乱无序的主要原因。

另外,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确非易事。

同时由于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不够密切,一些家长不了解课外阅读的要求,无从指导督促,教师对课外阅读掌握相对有些困难,因而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不高。

近年来,全国各小学正逐步开展课外阅读,一线的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就有关研究现状可归纳为:

1、课外阅读的序列。

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定课外阅读目标序列。

例如,山东烟台某实验小学课外阅读的目标主要有年级总目标、上下学期的训练次数及每次训练的子目标组成。

上海浦东新区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读报素质5个要素:

读报意识、读报兴趣、读报方法、读报能力、读报习惯,确定每个年级的阅读进程。

厦门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分别为低、中、高年级从题材、体裁推荐出阅读书目,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

2、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1)读物推荐课。

(2)读书方法指导课。

(3)交流评论课。

(4)读书笔记辅导课。

3、课外阅读的内容。

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拓宽课外读物的层面。

上海、北京出版与语文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为每套教材配上相应的课外阅读课本,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南昌市某小学规定学生课外诵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古诗蒙学书籍。

上述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仍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修订版小语大纲明确地界定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

“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但是,这150万字的阅读量应有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

“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对儿童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评价?

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探讨。

特别是就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阅读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使学生语言积累得到加强,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就想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力求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体现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三、前期研究工作

自准备申报这一课题起,课题组做了一定的前期调查、分析、研究工作。

(1)实验组人员分头查阅并整理有关资料,然后梳理汇总,作为理论指导,使实验不会盲目,明确研究方向。

(2)为使课题顺利开展,号召学生订阅报刊,班级建立图书角或小阅览室,家庭设立图书箱等。

通过班级形式开展“学会读课外书”活动,以唤起学生爱读书的意识。

(3)深入实验班调查了解分析小学生的阅读倾向,制订课外阅读目标序列。

本着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尊重学生阅读爱好,选择符合其兴趣要求的读物,课题组初步确定学生的阅读书目。

设计的拓展阅读目标为:

低年级学生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儿歌、谜语、优秀作文;中年级学生增加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高年级学生增加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篇及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

各年级学生加强对优秀古诗文及名家名篇的诵读积累,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进行美的鉴赏,体会中华语言艺术的美。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

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就在于不断加强学生的积累语言,使学生熟悉语言。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学生充足的语言积累。

学生只有在大脑中储备足够数量的语言材料,才能保证运用时随意支取,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精炼。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就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

”语文学习的“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其途径主要依赖于读,要积累,仅靠课上读,靠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吕淑湘说: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

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

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此举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

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的直接经验,大量的是间接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藏,是吸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营养。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达标提供了智力发展的背景,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

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所以我们研究拓展阅读,使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

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本课题的研究的意义可概括为:

 

(1)有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学习中促成感悟、形成语感,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发展和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丰富、规范语言,在广收博采中汲取营养。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以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质为目的,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拓宽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和开发学生课外学习潜能。

在此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将课外阅读提高到“塑造人的灵魂的重要因素”,提高到培养跨世纪新人的高度去认识;要帮助少年儿童恰当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培养他们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习惯;要具体指导和组织少年儿童的课外阅读,并帮助他们落实阅读收获。

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一)主要观点

要使小学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其语言积累,就必须由教材做迁移运用形成的语言技能,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由精读到博览,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真正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学习阅读,学习语言的规律,尝试语言的练习,形成语言的技能,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的习惯。

“拓展阅读”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课内外有机整合的教学策略。

本研究试图探索以语文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家庭、学校阅读合力的形成为出发点,开发学生课外学习潜能,培养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言积累”强调的是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在拓展阅读中加大学生感受和积累语言的力度,对文思俱佳的篇章让学生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在脑子里储备一定数量的词汇、句式、段篇等基本的语言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

最终达到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凭借语感,运用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即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通过实验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辅助和补充作用,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把课外阅读指导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改变以往以课堂教学为单一的学习组织形式的做法,构建课内、课外语文“双轨”教学机制,让每个学生始终有读书的兴趣,达到使每个学生积累语言目的,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情操品德的健全发展。

研究措施主要内容及思路如下:

1、拓展阅读的方法途径。

紧密型拓展阅读。

结合语文课教学,指导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让他们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通过教师的指导、介绍、引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对应课内。

(1)前瞻性拓展阅读。

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的课外阅读。

(2)延伸性拓展阅读。

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延伸性地阅读相关的书籍。

可从文章的题材、体裁、课文的作者、文章的主要人物、写作的方法等方面出发进行拓展阅读。

(3)鉴赏性拓展阅读。

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鉴赏名家名作,重点在于学生语言、文学素养和思想素养的积累。

有些语文课文是根据原作改编或节选的,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把原作印发给同学,做扩大式的课内阅读;有些知识性课文,往往会牵涉到许多相关问题,可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编写成若干条注释,让学生自读;还可根据课文的某一方面的特点,选相似的课外读物,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办法,来扩大课内阅读量。

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很好应用的课堂里,教师可把某一篇课文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实物等制作成课件,输入电脑,供学生在课堂内看屏幕阅读;教师在课内推荐与课文有关的好书,让大家到课外去阅读。

可以在课堂里出示图书、简介内容和作者,做课外阅读的读前指导。

松散型拓展阅读。

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紧密型拓展阅读是不够的,更多地是要让学生结合个人爱好、兴趣、特长,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松散型拓展阅读。

在读物的选择上,要求教师与家长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保持适度的沟通。

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在中低年级,主要以教师与家长的选择为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在高年级,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辅以教师的推荐和家长的参考,在推荐和参考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在学生自主选择书籍扩大阅读积累的基础上,采取“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强化学生背诵大量文质兼美的古诗文,循序渐进去阅读、咀嚼、背诵、品味,直至理解,使学生在诗歌的悠扬韵律中,体验我们民族最瑰丽的文化精髓。

2、增设大阅读课加强拓展阅读方法的指导。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为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计划开设每周一次每次2节课的课外阅读课,每周三的晨会课,命名为信息交流会,每周五安排剪报组、贴报组和编报组等3个兴趣小组活动,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开展编报、剪报活动。

以此作为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桥梁,引导学生借助与教材配套的读物和自由选择的读物,采取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加强读物的指导和点拨“授人以渔”。

在本实验中进一步探讨以下几种课外阅读指导课

(1)读物推荐课。

探讨推荐的方式,如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内容的介绍等;研究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等。

(2)读书方法指导课。

指导学生运用迁移,把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规律,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同时对一般的读法,如泛读、速读、精读、赏读、浏览等,教会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读思相结合;读记结合的阅读方法。

(3)读后叙述课。

(4)交流评论课。

(5)读书笔记辅导课。

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3、家校联系,建立双轨拓展阅读体系。

倡导“大家来读书“活动,建立“家—校”联系,把家长纳入到活动中来,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得课下在家读书成为全校性的行动,打造家庭书文化,提升家庭的文化品味,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掀起家庭读书热,使学生在全方位的读书活动中得到质与量的双重提高。

措施:

(1)使得在家读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取得教师和家长的支持。

(2)充分调动合作性,制定个人的、学校的目标。

(3)建立“学生—家—校的联系。

(4)记录每周的阅读数量。

(5)测评达到目标的情况并当众公布结果,庆祝进步与成功。

4、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训练学生掌握语言积累的方法。

(1)熟读成诵法(主导词背诵法、提纲背诵法、手抄与背诵相结合。

(2)摘记法。

教给学生圈点勾划、批注、摘抄、编制目录卡、写体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设计摘录卡、索引、名言录,随时读读、记诵精彩片段、好词佳句。

(3)归类法。

对摘记的优美词句、诗文佳作,一个阶段做一次归类工作,把同类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记忆。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乐趣。

在拓展阅读中做到读与听说相结合;读与议讲相结合;读与诵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读与编相结合。

可采用园地交流法;手抄报交流法;读书笔记交流法;把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5、展示拓展阅读的效果激发巩固学生读书的兴趣。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

所以要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

可以采用口头交流、编文学小报、组织竞赛和评比、开展游戏和表演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1)口头交流。

每天利用预备时间或每节语文课开始,让一位学生进行两分钟交流,或背诵优美语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谈点见闻,互通信息,阐述见解;活动课上轮流让学生朗读文章、讲故事、交流课外阅读所得;开学初或学期结束,利用班级活动交流“读了什么书”、“读书的感受或经验”等。

(2)开设专栏。

利用“图书角”交流阅读书目。

利用读书报告会交流阅读体会。

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介绍名作家、名作品、文学知识、读书方法或心得体会。

(3)开展活动。

可建立“读报小组”、“故事小组”、“编报小组”等。

可根据实际不定期地举办班级小报、故事会、信息交流会、“小博士知识竞赛”、"小小书市",相互介绍好书“、“作家作品知多少”、“读书心得交流会”等读书汇报、阅读欣赏活动。

(4)进行评比。

定时定期地进行评比,可采用故事赛、朗诵赛、知识赛等形式。

设立“故事王”、“演讲王”、“表演王”“评论王”、及读书大王、小博士、采蜜大师……通过一系列评比,进一步激发了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6、建立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指标,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把课外阅读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成分。

日常拓展阅读中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积累与运用三个方面,把学生课外阅读的成绩量化,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研究的方法、程序、成果形式与研究重点。

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以延庆县第二小学学生为主体。

采用单组实验形式,在学生全员参与整体实验的基础上,在一至六每个年级分别选择一个班进行重点实验。

研究方法:

以教育实验法和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观察、调查等方法,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在特别创设的条件下,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教育条件与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目标在于提高实践者的行动、行为质量,是为解决目前小学生存在的阅读少,语言积累贫乏的实际为主要目标,把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本实验根据研究重点制订实施计划,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反思、总结,对成果与经验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对缺憾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一阶段:

调查研究阶段(2002年5月——2002年9月)

1、调查内容:

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书目、阅读效果。

分析课外阅读状况与其课内阅读能力、作文水平的关系。

并从一至六年级分别选择六个重点实验班,进行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前测。

2、采用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文献,书面材料分析,了解有关情况。

(2)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调查、谈话、个案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及与阅读、作文能力的关系,找出群体内部的共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

3、研究成果:

(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

(2)“拓展阅读”加强学生语言积累的策略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2002年10月——2002年12月)

1、主要内容:

(1)根据调研结果,找出影响学生有效进行拓展阅读的行为及原因,提出假设,设计出若干个实验方案。

(2)对于实验方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根据实验效果进行修改,不断加以完善。

2、采用的方法:

对提出的实验假设和实验方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

采用个案研究,控制无关变量,为进行大面积实验提供经验和提出修改建议。

3、研究结果:

(1)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经过分析、研讨,论证拓展阅读是加强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2)提出假设,提出实验方案。

第三阶段:

实验阶段(2003年1月——2004年1月)

1、主要内容:

(1)多渠道形成合力,大力进行拓展阅读实验,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

对第二阶段设计的实验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实验。

(2)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实验。

2、采用的方法:

(1)实验研究法:

选择本校1—6年级6个实验班,进行拓展阅读实验研究,边实验边完善。

(2)总结经验法:

通过对实验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认识,拓展阅读是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在实验中,对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的方法、教学模式、典型课例进行总结,做出教学软件,以多种形式反映研究成果。

3、研究成果:

(1)实验研究经验总结或论文:

《进行“拓展阅读”促进课内外有机整合的阅读教学模式探究》、《提高课外阅读课教学效果的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建立学生、家庭、学校的联系提高学生阅读量的探讨》、《小学生拓展阅读评价方案》、《“拓展阅读”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等等,汇集成册。

(2)教学软件。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2004年2月——2004年5月)

1、主要内容:

(1)实验检测与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通过一个学年的强化拓展阅读之后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量、书目、效果进行第二次调查,进行分析比较,验证课外拓展阅读是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

 

选取一至二个年级的实验班进行记诵名篇佳作、阅读、作文及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后测),测查学生语言积累的充足性、准确性和迁移性,验证实验的最终效果。

(2)对2年多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在提升理论思考的同时,对实验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不足,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总结。

2、采用的方法;

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形式主要为研究报告、论文、教案、案例、教学软件等。

3、研究成果:

题为《“拓展阅读”加强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验研究报告》

撰写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论文、案例汇编成册。

各年级拓展阅读书目及简要评述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