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298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docx

高校信息化前路迢迢问发展

高校信息化前路迢迢问发展  (15:

37:

37)

百年名校,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放飞着无数学子的梦想。

如今,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能否继续引领未来?

  信息化作为大势所趋,已经渗透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本刊派出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等六所知名学府,展示了信息时代的高校新面貌。

  从“诸侯割据”到“江山一统”

  作为时代的产物,信息化必然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样如此。

几乎所有的高校信息化建设,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这样的困惑:

原本建设的很多系统,如何从“诸侯割据”迈向“江山一统”?

这的确是高校面临的考验。

  清华大学信息中心主任蒋东兴坦言道:

“清华大学大规模信息化建设始于1996年‘泰山工程’,1999年“泰山工程”二期上马。

苦干了几年,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却越来越感觉像埋头拉车,抬起头时,顿感前路茫茫。

  地处珠江之畔的中山大学,也面临同样困境:

校务管理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兴建,在全校各部门广泛使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机型、多平台、多种数据库的运行,其弊端逐渐显现,越来越不能满足学校迅猛发展的需要。

  整合是多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北大、清华和人大、中大给出了不同的答卷。

北大、清华对原有系统进行整合,人大、中大则给了自己一个崭新的起点,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2000年,清华大学提出了“数字校园”,2001年,又提出了URP(大学资源计划)。

利用统一的平台和接口规范,将各种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为所有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界面。

凭借用户名和口令,用户可以漫游到“数字校园”的每个角落。

  2001年7月,中山大学开始讨论“十五规划”。

信息中心连夜上交了一份详细的“数字校园”建设纲要,结果,就有了令全国同行瞠目的“好运”――学校从985工程中拨出了3000万元。

  3000万,这无疑为中大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但信息中心主任郭清顺却认为,“数字校园建设不仅仅是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校务管理系统的重建,绝不是原有系统的简单升级,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发展和创新。

这个起点就是“五个统一”:

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

从此,中大终于踏上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用集中、资源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

  润“生”细无声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则信息:

一向注重面对面考查学生的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却有了新举措――在内地招生中取消了面试。

究其理由是因为家境贫寒的学生可能承担不起面试成本,这样面试就势必会造成机会上的不平等,于是中文大学就有了这项新制度。

与其说这是一项制度的改革,不如说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并将这种关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规章。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内地高校同样深入其中。

记者听到了这样一则故事: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校,其信息化建设始于1995年,十年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

  如何给高校贫困生以切实可行的帮助?

因家庭困难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复旦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宓,这位海外归来的学子发自肺腑地告诉记者:

“复旦有不少贫困生,他们家庭困难,但自尊心很强,如果让其公开领取补助的话,很可能就因为这种‘公开’性而放弃得到帮助的机会。

”怎么办?

为了体现对贫困学子的关爱,他们用信息化的手段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那就是在“校园卡”系统内嵌入了一个小小的模块,用于消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有了这个小小的模块,就相当于给校管理层装上了一双慧眼,帮助校方找到目标人群。

宓给记者展示了通过采集并分析出来的柱状图,“有些学生平均一日三餐的就餐消费仅仅3元多,这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对象。

我们把数据提供给学工部,他们就会给这些学生提供帮助,譬如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助其完成学业。

”毕竟贫困仅仅是学子成才路上的一段波折,有了学校的提携,他们能走得更好。

校园卡作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标志性产物,与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现在高校已经非常普遍,但这个小模块却将复旦“以生为本”的理念诠释得分外感人。

  “数字”谱写和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将逐渐告别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位,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自参与全国高考统招以来,内地掀起“香港高校热”,甚至有人说:

“内地优秀生源的流失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

”其实,学府的知名靠的是深厚的历史积淀,而非一时一事的衡量,但毋庸置疑的却是这样的事实:

无论是百年名校,还是初出茅庐,都必须面临市场近乎残酷的考验。

在信息时代,高校必须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仅仅谈竞争是片面的,同样也存在着合作共赢。

就在2005年10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科技网实现了1G高速互联,中国科普博览香港镜像也同时开通。

  从此,中科院的百余科研院所与中文大学的教研人员,能进行远程交流;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将能直接进入中国科学院的网上科学数据库,分享丰富研究资源。

中国科普博览香港镜像的开通,意味着对香港居民敞开了科普博览的大门。

中国科普博览必将惠及香港民众;同时,香港中文大学也会主动参与,譬如当到访中大校园的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著名科学家开设讲座时,借助网络,将现场直播,惠及全民。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同样存在着创新。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书写着各自创新的篇章。

  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89年,现在校园网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校园网络之一;17个信息化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积累最为深厚的高校之一;确立了国内高校首个CIO体制……

  清华大学2000年,提出了“数字校园”,2001年,提出了URP大学资源计划建设理论。

一直在按照URP框架实践,得到不断完善。

作为技术支持和服务部门,信息中心退居幕后,让信息化系统自动运行。

  人民大学于2003年开始高起点、大规模、跨越式地开展“数字人大”建设工程,彻底重建校内各个应用系统,新建的校园卡部分采用第二代电子身份证技术,纳入数字证书等多级安全认证模式,与银行卡信息同步捆绑,实现了校内金融消费、图书借阅等,成为国家全日制高校中使用CPU卡的唯一成功应用案例。

  复旦大学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广泛。

2004年,美国副总统切尼来访,为校内师生提供网上直播;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签约则向新加坡直播;复旦百年校庆;复旦――耶鲁精英讲座……

  中山大学信息化建设总指导思想是:

“一二三四五”。

“一”个核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为核心;“两”个重点,以数字化学习与校务管理系统为重点;“三”个集中,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四”个特征,概念特征、工程特征、标准特征、文化特征;“五”个统一,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

  香港中文大学一直以为社会服务为己任。

1990年,最早将互联网引进香港。

1995年4月,成立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将跨越太平洋去交换的信息变成了本地流通,为全港资讯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刊载于11月20日中国信息化杂志《封面》报道)

  几年来,北大在数字校园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时至今日,需要进一步寻求突破――如何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燕园“网”事――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中国信息化记者/屈涛

  清晨,没有什么风。

走进北大,从未名湖,到生活区、活动区,再到教学区,一幢幢雕梁画栋的古式小楼让人心怡。

未来的数字北大更是让人向往:

利用信息技术把北大建成一个面向社会的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

此次,记者采访了北大计算中心主任兼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黄达武教授,作为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见证人和参与者,对校园数字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和独特的见解。

  今日北大

  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经历了1989―1996年的起步阶段、“211”建设阶段以及“985”建设三个阶段。

经过17年的艰辛建设,北大校园网现在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校园网络之一。

到目前为止,光纤网全部覆盖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部分覆盖了家属区。

全校校园网范围内共有近6.5万多个信息点,联网计算机近6万台。

校园网采取的是三层交换结构,即主干交换、区域交换、楼宇交换,而且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在校园内用户可以自由地使用有线、无线、拨号等手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入校园网。

北京大学校园网上还有丰富的流媒体资源,以及大量的专业信息服务。

  建立校园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北大校园网目前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网络学院的形式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大规模网络课程视频点播,受到了各地各类学员的普遍好评,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北京大学从美国引进了SIRSI图书管理系统,支撑传统图书业务,管理百万书目。

图书馆的网页有全文检索、学位论文提交和检索、古籍拓片检索、视频点播等,同时,教育部的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中心也在北大,CALIS已经实现了几百万的书目期刊数据库的共享。

  “电子校务” 在探索中前行

  2003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推动教育行业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后,北大开始规划“电子校务”建设。

黄教授认为,“电子校务”是“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延伸和发展。

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相比,主要特点是:

要适应行政部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要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要实现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单点登录,一站式服务。

  北京大学在校园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1992年,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由自己开发并在校园网上投入运行的系统已经有17个。

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覆盖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促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17个系统里,有11个已经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系统的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地位,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

  CIO体制 在实践中完善

  黄教授早在1996年就提出高校CIO体制,一直呼吁建立北大的CIO体制。

2005年11月北大正式下达文件,成立了“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协调小组”。

该小组是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审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法规、各种规范,布置阶段性任务,决定人力和经费的投入等。

  该小组组长是北京大学第一常务副校长,是北京大学的首席信息执行官。

与此同时还发文成立了“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明确为“独立建制的正处级管理部门”,10个人员编制,3个科室。

作为“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协调小组”的常设机构,负责制定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阶段性规划并领导规划的实施;控制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的分配与使用;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各种标准的制定;负责审批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并对项目进行中期监督和验收;负责协调校内外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各项事务等。

  最近又成立了“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主要任务是:

对信息办提交的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年度经费预算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听取执行情况的汇报;对学校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的立项和验收进行评审;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日常的咨询和建议。

近一年来,北京大学在CIO体制的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可持续发展 长久之道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虽然已走过了二十年的历史,现在仍然处于青少年时期。

主要表现在:

不能全校一盘棋,校内各单位各自为政,导致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无法共享等等。

可喜的是目前许多高校正在朝成熟期发展,信息化的建设者们为此付出了十几年的努力。

衡量一所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否已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有很多,其中有三个是主要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看它是否有一个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制,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志。

因为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和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信息化校园建设需要全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因此,它需要全校统筹,集中统一管理,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理性、有序、健康地向深入发展。

  第二个标志是看它是否有一个先进的、切实可行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在这个规划的指导之下,根据学校的人力财力,分步实施,稳步发展。

  第三个标志是规范的制定。

包括制定硬件的规范、软件的规范、用户的规范、应用的规范、信息的规范、管理的规范等。

  北京大学正在朝这个目标发展,努力构建信息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刊载于11月20日中国信息化杂志《封面》报道)

  从“泰山工程”到“大学资源计划(URP)”,多年来清华大学在“数字校园”的征程中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校园网 “网”――清华大学信息化建设评述

  中国信息化记者/孟静

  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踏实和稳重,清华走过了95载。

多年的积淀,让现在的清华已经不仅是一所国内的顶尖学府,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个标志、一面旗帜。

  “泰山工程”开启信息化之门

  清华园里,宽阔的主道上,种满了绿色植物。

逸夫楼、建筑馆、经济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新建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楼群庄重地分列在道路两边,一直把记者送到主楼前。

棕黄色的主楼是一座典型的苏式建筑,高大挺拔,从外观来看没有特别。

但是,楼内部的陈设星罗棋布,纷繁复杂。

从正门进入主楼,左边是清华大学的网络中心,监控着分布在全校各个角落的近6万个节点。

并且,它的闻名还在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枢纽也坐落于此。

右边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担负着整个校园的网络应用与信息安全建设,以及运行维护与用户服务,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大本营”。

  “大学是整个社会最容易‘变’、最活跃的地方。

清华开始信息化建设算是比较早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从1987年规划建设校园网络,清华就开始了建设数字校园的征程。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用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了整个采访。

  清华大学大刀阔斧的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始于1996年的“泰山工程”。

这个工程的顺利完成不仅使得校园网和电子图书馆初具规模,而且还建设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随后,在1999年进行了“泰山工程”的二期建设,在对网络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网络应用系统的建设,主要是财务、人事、教学评估和网络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需求较大的系统上线。

  “苦干了几年,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像一个埋头拉车的车夫,突然抬起头来时似乎已经看不清前面的路了:

想法很多,争执也很多,就像盲人摸象一般,各执一词,理解的差异非常之大。

‘数字校园’的概念也是这个时候被提出的。

此时,清华大学就开始设想建设自己的数字校园,从纷杂的概念里去粗取精开始,于2000年正式提出‘数字校园’的建设规划。

清华大学信息化主动的探索阶段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蒋东兴主任语速飞快,如数家珍。

  2001年,清华大学又提出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大学资源计划)建设理论,利用统一的平台和接口规范,将学校里各种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并为所有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界面,还给后续的应用系统设计和实施提供规范化的要求。

URP实际上是在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因为资源本身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整体上清华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按照URP的框架来实现的,几年的实践下来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不断的改进。

  系统个个出彩

  高校的信息化不外由四个方面组成:

网上教学、网上科研、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

记者了解到,清华在这四个方面都做得有声有色。

  网络教学是清华建设“数字校园”不可缺少的平台,这一平台创造了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

清华“网上教学”开展得很好,“网上交互”的频率也很高。

现在每学年有3000多门课程实现了“网上交互”。

“清华网络学堂”已经基本建设成了一个支持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和网络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支持教学的各个环节。

据蒋东兴介绍,本学期有1700多门课程在该平台上实施网络(辅助)教学。

现在几乎100%的清华学生都在网上和老师交流,80%以上的授课老师通过网络和学生交流。

  都知道清华大,大在人多。

如何对学生做好管理工作,也让信息中心的老师们着实费了不少心。

现在的这个“无缝集成的学生系统”算是清华信息化的一个引以骄傲的成果。

在这个集成的系统里,包括了支持从招生、迎新,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再到毕业、就业这几个阶段方方面面的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很早就开始网上招生了,由于我们的网上途径好,所有招生基本上不会受不定因素的影响,比如2003年的SARS,对我们的招生就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那年的生源比往年要更好。

录取后,我们会在前期把学生所有的数据都输入数据库,报到时非常省事。

最后在毕业离校时,我们也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指导学生哪些要办哪些不需要,简化了过程,方便了大家。

可以说,清华从招生到毕业一路都是数字化的过程。

”说到此,蒋东兴显得很自豪。

  在内部的管理和服务方面,清华大学开发了“办公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集成财务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等,全面支撑了学校的日常管理。

比如说,财务系统就集成了清华大学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系统,根据需要,又在这个系统上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管理、服务两不误。

  URP整合信息资源

  其实,现在的信息中心并不是被人们时常提起的,原因是在提出URP概念之后,信息中心已经作为技术支持和服务部门退居到了幕后,将管理权限归还给了各个管理部门。

  “大学的文化是非集中的,各个管理部门相对独立,交流并不频繁,各个院系之间也联系较少。

2001年以前,我们建设了很多孤立的应用系统,每个用户针对各个系统要记很多的密码,就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对新生的培训只在网络这一块要讲半天,才能让学生们搞清楚清华的数字校园是怎么回事,而且系统之间各自为政、信息孤岛、资源不共享、应用不集成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逐渐浮出水面。

  “2001年清华提出URP建设理论,之所以提出大学资源计划,是因为我们觉得做信息化,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只有从管理角度来做才能解决问题。

在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大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时,URP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更是一个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的大学管理思想和理念。

要从资源计划角度来实施信息化,研究大学的活动是什么,从而解决大学信息化的问题。

在这个大学资源计划里,我们采取松散耦合的体系结构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即由一个基础平台、一个门户和N个应用系统构成。

”蒋东兴向记者一一剖析。

  清华大学在2002年启动了“数字迎新”,在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候实现了校园网络用户统一身份认证。

新生报到时就会给他们打印一个密码,学生有了学生证,网上的电子身份也就随即有了,并且学校数字空间里面学生拥有的空间也在报到的时候分配给学生。

校内所有老师、学生的相关系统统一到一个门户里面,新生在拿到密码进入系统后,就可以访问有权访问的所有资源了。

这么多年,清华的迎新工作越来越方便,数据信息的流通也越来越顺畅。

一个新入学的研究生曾经在网上这么说,原来新生报到也可以很愉快。

  迎新虽然时间不长,但整个学校参与的部门却很多。

这个过程中,从招生办传来的新生数据应该交给哪个部门,各个部门应该掌握的信息多少,这些都涉及到权限的问题。

“数字迎新”的工作又让蒋东兴对URP中用户权限产生了一定的认识:

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究竟如何流动,各自的权限和责任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落实到位。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完善,现在,我们打开清华大学的门户信息系统,每个用户都可以享受到与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权限相匹配的服务。

  “我们的信息门户采用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认证,集成的各应用系统也都使用统一的用户名和口令。

用户登录门户之后,可以漫游到授权访问的各应用系统,已经集成的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系统、清华网络学堂、教务管理系统、财务查询系统、用户注册系统等等近70个子系统。

但是由于登录的人不一样,他们会看到不同的界面:

校长和教师的界面不一样,教师和学生不一样,一个系里面管财务的副系主任和管教学的副系主任也不一样:

管财务的主任可以看到系里的全部财务情况,不管财务的主任只能看到自己的财务情况。

”总之,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权限,在URP系统中就对应享有什么权限。

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非常的人性化。

  这中间就有关系到学校教职工的信息化培训的问题。

清华大学各个信息系统对教职工的IT技能要求并不高,理解老师们的教学、科研任务已经很繁重了,要他们学习深层次的IT技能不太现实。

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在教务处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中心每年定期组织一些针对教职工的技能培训。

培训后,组织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

  目前,清华大部分的系统都是信息中心自行研发的,但是诸如邮件系统、资源搜索系统等通用性非常强的系统都是购买的成熟软件。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绝对不是一揽子把钱扔进去,而是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要注重系统的可持续性。

原来的系统可以简单外科式改造来适应需求。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清华的师生员工愈发依赖于“数字校园”这个环境了,蒋东兴主任认为,清华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将在服务和资源两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信息中心还为此定下了目标,要在清华建成“全面的、集成的、个性化的、开放的、安全的信息系统及其支撑平台,建设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

 

  “要让清华的信息化系统更加安全、便捷和开放,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蒋东兴主任用这样一句类似“任重而道远”的感叹结束了采访,仿佛早已感到了肩上的重担。

诚然,信息化这条道路蜿蜒而艰辛,能够走下来的人必定是满怀着热忱与理想,痛并快乐着的勇士。

  网络编织未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文/赵文广

  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组建于1950年10月3日,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

自成立之日起,人大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一流数字化环境

  进入新世纪,学校全面推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历史进程。

在纪宝成校长、程天权书记等学校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励精图治,求实进取,在短时间内,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日新月异,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绿化、美化、人文化、数字化”的新型现代化大学,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构建一流的数字化支撑环境,全面促进教学模式、科研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各业务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四年的努力,人大在应用系统与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