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636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可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硝酸根离子可以参与构成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

B.钾、氯和硝酸根等离子吸收会提高细胞的渗透压

C.根系吸收的矿质离子能用于催化细胞的代谢反应

D.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与吸收水分的过程相对独立

答案:

C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有:

1、生物体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2、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正常渗透压。

解:

A、无机盐可以参与合成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提高细胞中的渗透压,A正确;

B、钾、氯和硝酸根等离子可以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正确;

C、离子不能起催化作用,酶具有催化作用,C错误;

D、矿质元素需要溶于水才能被根系吸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后增大细胞渗透压,有利于细胞吸水,所以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与吸收水分相互关联,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和水通道的协助扩散,故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与吸收水分的过程相对独立,D正确。

故选C。

2.研究发现,核仁的稳定性下降、线粒体功能失调等均会引起细胞的衰老,而身体中细胞衰老的速度决定了我们寿命的长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加快,导致“老年斑”的出现

B.衰老细胞中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速度有关,衰老个体中均是衰老细胞

D.细胞死亡一定是细胞衰老导致的,衰老细胞染色体结构的稳定性下降

答案:

B

衰老细胞的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均有明显的变化: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解:

A、衰老细胞内多数酶的活性降低,合成黑色素能力降低,老年人细胞中脂褐素的积累增加,因此老年人易长“老年斑”,A错误;

B、衰老细胞中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

C、衰老的多细胞生物体内也有新生的细胞,多细胞个体的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

D、细胞死亡不一定是细胞衰老导致的,还可能是因外界因素而导致的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B。

3.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生物体(2n=4)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局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一定存在A、a基因

B.处于图示时期的细胞有6条染色单体和6个核DNA分子

C.若不考虑其他变异,该细胞能得到2种或4种成熟的生殖细胞

D.若DNA复制前均已被3H完全标记,则产生的子细胞都含3H

答案:

D

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解:

A、若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图示未绘出的一极只存在A、a两种基因中的一种,则图示细胞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存在A基因或a基因,A错误;

B、该细胞着丝点没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核DNA分子,B错误;

C、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能得到1种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C错误;

D、若DNA复制前均已被3H完全标记,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都被3H标记,则此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均含有3H,D正确。

故选D。

4.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

该机制通过识别和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转录产物,防止有潜在毒性的截短蛋白的产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中的mRNA均来自核DNA的转录

B.NMD的降解机制能够提高基因表达的准确性

C.NMD的降解机制可导致mRNA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D.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可能是该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

A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终止密码提前出现。

2、分析题意可知,“该机制能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转录产物以防止毒性蛋白的产生”,即抑制了毒性蛋白的翻译过程。

解:

A、mRNA可来自核DNA的转录,也可以来自细胞质DNA的转录,如线粒体DNA、叶绿体DNA,A错误;

B、NMD的降解机制可降解异常的mRNA,从而提高基因表达的准确性,B正确;

C、NMD的降解机制通过识别和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转录产物(mRNA),因此NMD的降解机制可导致mRNA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C正确;

D、由于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故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可能是该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A。

5.在高山草甸生活着一种达乌尔鼠兔,活动敏捷,栖息于山坡林地,夏季洞穴多数只有一个洞口,每胎产仔数一般为3~5只,有的多达8只,雌雄比例约为1.29:

1,当地还存在它们的天敌,主要有艾虎银鼠、香鼠、黄鼬及一些猛禽和蛇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产仔数目多,达乌尔鼠兔种群数量一般呈“J”型增长

B.调查达乌尔鼠兔种群密度和洞穴数量均采用标志重捕法

C.达乌尔鼠兔与黄鼬等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为负反馈调节

D.通过统计达乌尔鼠兔的性别比例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

答案:

C

“J”型曲线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由题可知达乌尔鼠兔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

估算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

解:

A、当地存在达乌尔鼠兔

天敌等影响因素,达乌尔鼠兔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A错误;

B、调查达乌尔鼠兔洞穴数量应采用样方法,B错误;

C、群落中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是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结果,C正确;

D、达乌尔鼠兔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并不能起到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6.下列有关实验选材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将细菌放入清水中吸水涨破来制备细胞膜

B.可利用淀粉酶与淀粉进行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水绵有螺旋带状的叶绿体,适合用于探究氧气产生的场所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答案:

C

 

1、恩格尔曼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是因为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分布,便于观察,而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

①必须是活细胞;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

解:

A、细菌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A错误;

B、强酸也会导致淀粉水解,因此淀粉不适合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

C、水绵的叶绿体呈现螺旋带状,便于观察,适合用于探究氧气生成的场所,C正确;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成熟的细胞,不再分裂,应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实验,D错误。

故选C。

7.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该植物分为五组,一组在室外生长作为对照组,另四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在中午12:

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图为该绿色植物细胞中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组别

比较项目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1

15

1

22

1

23.7

20.7

(1)图中,A和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温度会直接影响图中过程____________(填序号)。

(2)相对湿度实质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水直接参与完成过程④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由该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能否确定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最适温度为31℃,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答案:

(1).丙酮酸、[H](NADH)

(2).①②③④⑤(3).类囊体薄膜(4).温度、相对湿度(5).温度一定时,随相对湿度的增大,光合速率增大;相对湿度一定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速率先增高后降低;在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52%时,光合速率最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等(6).不能确定,温度梯度较大

 

1、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相对湿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实验组二的温度相同,相对湿度不同,随着湿度的增大,光合作用速率增大;实验组二、三、四的湿度相同,温度不同,随温度下降,光合速率先升高后下降,说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在25℃~36℃之间。

2、由图分析可知,①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NADH)。

丙酮酸和水参与②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和[H](NADH),因此A为丙酮酸,B为[H](NADH)。

[H](NADH)与氧气参与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

④过程需要光的参与,故④过程为光反应阶段,该阶段产生氧气、[H]和ATP。

⑤过程消耗二氧化碳,产生葡萄糖,则⑤过程为暗反应。

解:

(1)由分析可知,A和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H](NADH)。

温度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都受到酶的催化,因此都受温度影响,因此温度会直接影响图中过程①②③④⑤。

(2)图中④表示光反应,该阶段会发生水的光解,进行的场所为类囊体薄膜。

(3)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相对湿度,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36℃)一定时(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实验组二比较可知),随相对湿度的增大,光合速率增大;相对湿度(52%)一定时(实验组二、三、四比较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速率先增高后降低;在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52%时,光合速率最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等。

(4)在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52%时,光合速率最大,由于表格中三个温度(36℃、31℃、25℃)梯度较大,由表格数据不能确定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1℃,只能说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在25℃~36℃之间。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场所,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8.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的两对相对性状小叶(M基因控制)和大叶(N基因控制)及抗病和感病,其中抗病和感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

已知基因型为MN的个体在干旱环境中表现为小叶,而在湿润环境中表现为大叶。

现将湿润环境下生长的大叶感病雄性与小叶抗病雌性个体杂交,收获种子种植于湿润环境中都表现为大叶抗病,让F1相互杂交,收获种子进行种植,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小叶抗病雌性

小叶抗病雄性

小叶感病雄性

大叶抗病雌性

大叶抗病雄性

大叶感病雄性

干旱环境

6/16

3/16

3/16

2/16

1/16

1/16

湿润环境

2/16

1/16

1/16

6/16

3/16

3/16

(1)控制抗病和感病性状的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且_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2)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干旱环境下的F2中M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3)若将干旱环境下的F2中大叶抗病雌性与湿润环境下的F2中小叶抗病雄性杂交,收获种子种植于干旱环境中,理论上子代的叶片大小和抗病、感病两对性状的表现型情况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取湿润环境下F2中的一株小叶抗病雌株,欲判断其基因型,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

(2).感病(3).NNXbY、MMXBXB(4).0.5(或50%)(5).都表现为小叶;雌性均表现为抗病,雄性中抗病:

感病=3:

1(6).让该植株与湿润环境下F2中的小叶感病雄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7).若子代雌雄植株都为抗病植株,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MXBXB;若子代出现感病雄株,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MXBXb

 

分析表格可知,单独分析抗病与不抗病,F2中雄性中有抗病性状和感病性状,雌性中只有抗病性状,且雄性抗病:

感病=1:

1,所以基因在X染色体上。

F2中抗病:

感病=3:

1,所以抗性为显性性状。

F1的相关基因型为XBXb和XBY。

则亲本感病雄性和抗病雌性的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

单独分析叶性,湿润环境中MN的个体表现为大叶,即N对M为显性。

F2中雄雌中都有大叶性状和小叶性状,且大叶:

小叶=3:

1,因此F1的相关基因型为NM,则亲本的基因型为大叶和小叶的基因型分别为NN和MM。

结合两种性状,因此亲本大叶感病雄性与小叶抗病雌性的基因型为NNXbY、MMXBXB。

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抗病和感病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感病为隐性性状。

(2)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NNXbY、MMXBXB。

单独分析叶性,由于F1的基因型为MN,干旱环境下的F2中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MM:

MN:

NN=1:

2:

1,因此M基因的基因频率=1/4+1/2×2/4=0.5(或50%)。

(3)单独分析抗病与不抗病,F1的相关基因型为XBXb和XBY,其F2中抗病雌性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其产生的配子XB:

Xb=3:

1,抗病雄性的基因型为XBY,其产生的配子XB:

Y=1:

1。

让F2中抗病雌性与抗病雄性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BXB(抗病雌性):

XBXb(抗病雌性):

XBY(抗病雄性):

XbY(感病雄性)=3:

1:

3:

1。

因此雌性均表现为抗病,雄性中抗病:

感病=3:

1。

单独分析叶性,F1的相关基因型为NM,干旱环境下的F2中大叶的基因型为NN,湿润环境下的F2中小叶的基因型为MM,让干旱环境下的F2中大叶(NN)与湿润环境下的F2中小叶(MM),后代基因型为MN,干旱环境中都表现为小叶。

(4)由第(3)题分析可知,湿润环境下F2中的一株小叶抗病雌株的基因型为MMXBXB或MMXBXb,欲判断其基因型,用测交的方式更简单,

实验思路:

让该植株与湿润环境下F2中的小叶感病雄株(MMXbY)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MXBX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MMXBXb、MMXBY,则子代雌雄植株都为抗病植株。

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MXBX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MMXBXb、MMXbXb、MMXBY,MMXbY,则子代出现感病雄株(或感病雌株和感病雄株)。

点评:

本题需要通过对表格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得出叶形和抗性遗传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难度较大。

9.动物是复杂的生命有机体,体内存在多种调节方式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图甲是某神经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生物兴趣小组根据所做的探究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某实验动物体重影响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结果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结构包括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2)已知图甲中的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Ach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Ach起作用后并不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该动物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图乙中,破坏胰岛B细胞及垂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乙可以判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促进该动物体重增加方面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实验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口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④

(2).糖蛋白(3).Ach起作用后会迅速被胆碱酯酶降解,突触间隙中Ach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引起突触后膜兴奋(4).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5).避免实验动物自身产生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6).协同(7).不能(8).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系统分解破坏,从而失去作用

甲图中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Ach是神经递质,由乙图可知,单独注射生长激素后实验动物体重有所增加,单独注射胰岛素后体重也有所增加,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同时注射两种激素,实验动物体重增加较快,可以确定两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解:

(1)突触由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和④是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2)Ach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蛋白)。

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因此Ach起作用后并不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是因为Ach起作用后会迅速被胆碱酯酶降解,突触间隙中Ach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3)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破坏胰岛B细胞及垂体可排除该实验动物自身产生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属于排除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变量。

由曲线及分析可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都能够促进该动物体重增加,所以两者具有协同作用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系统分解破坏,从而失去作用,因此实验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不能口服。

点评:

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的本质、胰岛素的作用,分析曲线图得出结论。

10.我国生态科学工作者和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并建立了一系列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态农业。

下图为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包含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大部分,该图示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图中除沼气池中生物外,属于分解者的生物还有___________。

(2)在生态农业中,将农作物的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目的是为了实现__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___________,这是它优于传统农业的方面。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在于__________。

(4)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独立完成生态系统中所有物质的物质循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农作物

(2).食用菌和蚯蚓(3).(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4).能量的利用率(5).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6).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也更高(7).不能(8).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整个生物圈才能独立完成所有物质的物质循环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即农作物。

绝大多数微生物、食用菌和蚯蚓都能将有机物分解者无机物,除沼气池中生物(微生物)外,属于分解者的生物还有食用菌和蚯蚓。

(2)在生态农业中,将农作物的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由于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时的生态系统是指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独立完成生态系统中所有物质的物质循环,原因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整个生物圈才能独立完成所有物质的物质循环。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农业,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实现对物质再循环利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山东山亭地处山区,有大面积的野生柿子林,柿子酒可润肺生津、清热健脾、软化血管,有益健康。

利用野生柿子发酵制作柿子酒是一项值得发展的经济项目。

用野生柿子制作果酒的工艺流程如下:

柿子原料→清洗→脱涩→晾干→破碎→调配→接种→发酵→分离→沉淀→过滤→陈酿

回答下列问题:

(1)清洗时,先冲洗后去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接种时,需先将酵母菌活化,活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柿子酒的过程中,发酵是关键环节,而发酵过程中果胶酶的用量直接影响果酒品质。

下表为以野生火晶柿子为材料,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果胶酶用量对果酒品质影响的实验结果:

果胶酶添加量(mg/L)

酒精度(%)

风味指数

澄清效果

0

12.4

8.0

5.0

20

12.5

7.8

6.2

40

12.6

7.2

6.7

60

12.7

6.0

7.8

80

12.8

5.0

8.6

注:

酒的风味指数越高,品质越佳。

①从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果胶酶添加量的增加,风味指数_________;果胶酶能使柿子酒澄清度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综合评价果胶酶的适宜添加量应为______________左右。

若要重复利用果胶酶,可对果胶酶适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固定化。

(3)若要将柿子酒进一步制成柿子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改为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