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052课程内容二选择性必修课程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解读.docx
《解读052课程内容二选择性必修课程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052课程内容二选择性必修课程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解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052课程内容二选择性必修课程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解读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模块1稳态与调节
本模块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
围绕着
“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合,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1个概念组织教学。
本模块选择相关生命活动调节与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高等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理解个体生命系统的稳态;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疾病预防的意义。
2019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003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变化解读
概念1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合,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
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1.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行物质交换
1.1.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为新增内容,强调内环境的组成
1.1.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为新增内容,强调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1.1.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为新增内容,强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行物质交换
1.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2.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1.2.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1.3神经系统能够即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
1.3.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3.2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1.3.3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强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突触处的传递
1.3.4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对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为新增内容,强调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1.3.5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为新增内容,
1.3.6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1.4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
1.4.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为新增内容,强调内分泌腺及
其分泌的激素
1.4.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度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删: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4.3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来源:
Z,xx,k.Com]
1.4.4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为新增内容
1.5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5.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1.5.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1.5.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1.5.4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注重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6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
1.6.1概述科学家经过持续的探素,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动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6.2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列举其它植物激素
1.6.3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1.6.4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为新增内容
实验与活动:
(1)观看血液分层实验的视频,讨论血细胞与血浆的关系;
(2)比较清水、缓冲液、休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
(3)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4)探究乙烯和对水果的催熟作用;
(5)用概念图教学法揭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6)以内环境的某种成分为例,讨论各系统是如何协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
(7)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8)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讨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9)以某种激素的发现史为例,讨论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方法;(10)结合日常生活,讨论生活用品或食品中含有过量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讨论滥用兴奋剂以及吸食毒品的危害;
(12)结合个人免疫接种的经历,探讨免疫制剂的作用;
(13)讨论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关系,并探讨干细胞移植的价值;
(14)查找植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活动建议:
(1)搜集相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2)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3)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6)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删:
(1)搜集相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2)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
(3)模拟尿糖的检测;
(4)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增:
(1)观看血液分层实验的视频,讨论血细胞与血浆的关系;
(2)比较清水、缓冲液、休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
(3)探究乙烯和对水果的催熟作用;
(4)用概念图教学法揭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5)以内环境的某种成分为例,讨论各系统是如何协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
(6)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7)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讨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8)结合日常生活,讨论生活用品或食品中含有过量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9)讨论滥用兴奋剂以及吸食毒品的危害;
(10)结合个人免疫接种的经历,探讨免疫制剂的作用;
(11)讨论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关系,并探讨干细胞移植的价值;
【学业要求】
完成本模块学习后,
学生应该能够:
●使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表征并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跑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实行物质交换(生命观点、科学思雄);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分析说明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生命观点、科学思维);
●评估多种生活方案,认同并采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等(科学思雄、社会责任);
●基于植物激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结合植物激素和其他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析并尝试提出生产实践方案(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模块2生物与环境
本模块包括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内容。
围绕着“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渐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1个概念组织教学。
本模块选择相关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升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并
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现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2019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003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变化解读
概念2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渐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1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合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合的过程中形成动态
的生物群落
2.1.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列举种群的特征
2.1.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2.1.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为新增内容,强调影响生物种群特征的因素[来源:
Z*xx*k.Com]
2.1.4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1.5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阐明群落的演替
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合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为新增内容
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2.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2.2.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2.2.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持续循环、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2.4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2.2.5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2.2.6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持续地富集的现象
为新增内容,强调生物富集现象
2.2.7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实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2.8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
为新增内容,
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
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1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水平
2.3.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
2.3.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长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4.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4.2注重世界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注重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
2.4.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
2.4.4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
为新增内容,强调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
2.4.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实验与活动:
(1)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2)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3)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和比较不同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撰写报告分析其原因;
(4)尝试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5)调查或探讨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6)设计保持和提升某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7)调查当地环境中存有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8)搜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讨论当地生态系统是否已经出现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9)组织学生(或学习小组)参观了解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中蕴含的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活动建议: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2)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3)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
演替;
(5)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6)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7)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8)搜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
删:
(1)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增:
(1)设计保持和提升某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2)组织学生(或学习小组)参观了解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中蕴含的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学业要求】(为新增内容)
完成本模块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
●使用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这个变化规律的因素,并应用于相关实践活动中(生命观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生命观点);
●使用图示等方式表征和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生命观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从生态系统具备有限自我调节水平的视角,预测和论证某一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可能引发的多种潜在变化(生命观点、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分析或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影响及人工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合理化建议(生命观点、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模块3生物技术与工程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发酵工程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等。
生物学知识是生物工程的设计基础,而生物工程则应在法律和伦理的约束下,以人类需求为目标实行产品的开发,进而推动生物学的持续进步,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围绕着“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安全与伦理问题”4个概念组织教学。
本模块包括4个较为具体的概念,这些概念既是对必修内容的扩展和应用,又是对生物技术和工程的理解和理解。
实践的环节是协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这些实验有的使学生了解基本原理或获得基本知识,有的偏重于实际应用。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019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003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变化解读
概念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3.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
3.1.1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为新增内容
3.1.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木
[来源:
学科网ZXXK]
为新增内容,强调无菌技术
3.1.3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3.1.4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实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实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3.1.5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删: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3.2
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
3.2.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使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
使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删: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3.2.2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尝试利用微生物实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3.2.3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新增内
容
教学活动:
(1)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实验操作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落;
(2)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实行计数;
(3)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
(4)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
活动建议:
(1)用大肠杆菌为材料实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2)用土壤浸出液实行细菌培养,仅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3)观察并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观察该微生物能否分解其它物质,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4)利用酒酵母由果汁制酒,再利用乙酸菌由酒制醋。
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汁酒以及生产醋的装置;
(5)制作腐乳,并分析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6)制作泡菜,尝试用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删:
(1)用大肠杆菌为材料实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2)观察并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观察该微生物能否分解其它物质,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3)制作腐乳,并分析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增:
(1)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实验操作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落;
概念4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
4.1植物细胞工程包括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技术
4.1.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离体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重新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简述植物的组织培养
4.1.2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合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
为新增内容,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
4.1.3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快速繁殖、脱毒、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育种等方式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为新增内容,
4.2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核移植、细胞融合和干细胞的应用等技术
4.2.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4.2.2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一般是将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使重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过程
简述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4.2.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4.2.4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举例说出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4.2.5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新增内容,强调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4.3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实行显微操作和处理以获得目标个体
4.3.1简述胚胎形成经过了受精及早期发育等过程
简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4.3.2简述胚胎工程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技术
(1)简述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举例说出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删:
举例说出胚胎工程的应用
教学活动:
(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菊花或其他植物幼苗,并实行栽培;
(2)收集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实际应用的资料,并实行交流分享
活动建议:
(1)讨论克隆技术的社会意义;
(2)搜集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实行克隆的实例;
(3)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
删:
(1)讨论克隆技术的
社会意义;
(2)搜集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实行克隆的实例;
(3)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
增:
(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菊花或其他植物幼苗,并实行栽培;
(2)收集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实际应用的资料,并实行交流分享
概念5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5.1基因工程是一种重组DNA技术
5.1.1概述基因工程是在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
5.1.2阐明DNA重组技术的实现需要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载体三种基本工具;
5.1.3阐明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鉴定等步骤
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强调DNA重组技术的实现需要三种基本工具以及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5.1.4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农
牧、食品及医药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5.2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
简述蛋白质工程
5.2.1概述人们根据基因工程原理,实行蛋白质设计和改造,能够获得性状和功能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
5.2.2举例说明依据人类需要对原有蛋白质结构实行基因改造、生产目标蛋白的过程
教学活动:
(1)DNA的提取和鉴定;
(2)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片段并完成电泳鉴定,或使用软件实行虚拟PCR实验
活动建议:
(1)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2)观看基因
工程的影像资料;
(3)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删:
(1)观看基因工程的影像资料;
(2)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增:
(2)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片段并完成电泳鉴定,或使用软件实行虚拟PCR实验
概念6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安全与伦理问题
6.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引发社会的广泛注重
注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6.1.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6.1.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6.2中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6
.2.1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6.2.2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为新增内容
6.3世界范圈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
6.3.1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6.3.2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为新增内容
教学活动:
(1)搜集文献资料,就“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展开辩论;
(2)搜集关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