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884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主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主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主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主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二.docx

《主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二.docx

主题二

主题二:

祖国妈妈过生日

一、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能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的节日气氛,知道爱护国旗,在升旗时立正,行注目礼。

2.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国庆节的感受,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和欢快的情绪。

讲述节日的见闻,会用多种方法做装饰物,装饰活动室和建筑物等。

3.初步掌握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初步学习在集体舞中交换新

舞伴。

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

4.能在宽20厘米、高25-30厘米的平衡木上连续走。

5.认识半圆和椭圆,学习圆和正方形的四等分。

6.逐步做到认真做自己能做的事,会迅速收拾好玩具、图书以及自己的学习用品。

7.努力做到较快入睡,醒后能安静的休息。

不挑食,不乱扔残渣。

二、环境与资源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本主题有关的资料。

如:

介绍各地风光的明信片,幼儿在各地

拍摄的照片,介绍各地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录象等。

2.活动室的墙面上贴上中国地图,在整个主题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在地图上贴上城市、特产、风景的标记。

3.国庆节前后,广场、街道到处呈现出节日的气氛,教师可有目的地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去感受节日的气氛,也可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去逛逛节日的公园,看一看节日的夜景。

4.准备有关的录像,如:

升旗仪式、民族节日等。

三、指导要点

1.本主题分为两周:

第一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共同搜集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等的有关资料,让幼儿从各个侧面,多种渠道了解我们的祖国。

第二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各种庆祝活动,特别是参与社区活动。

2.为了使主题开展得更加活跃,在主题进行之前,教师可以对本班的幼儿进行摸底,了解他们去过哪些地方,对这些地方了解多少,还想去哪些地方。

3.本主题中可以渗透一些节日期间的安全教育,如:

让幼儿知道上街要跟着家长,以免走失,在可以燃放鞭炮、烟火的地区,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4.在本主题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正直中秋时节,教师可以在主题中增加一些与中秋有关的活动,如:

做月饼,唱中秋的歌,听中秋的故事。

四、游戏活动建议

区域和游戏

名称主要内容

益智区提供正方形、圆形、长方形操作纸(一种画好四等分线条,一种是无线条的)和剪刀,幼儿练习四等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美工区1.可爱的蛋糕;提供圆形的泡沫板、油泥、塑料胶片、彩色纸、彩带等,幼儿在圆形的板上,选择材料制作、装饰蛋糕。

2.涂色:

美丽的蛋糕。

提供各种蛋糕图案,供幼儿进行涂色装饰。

建构区初步学习分工合作:

有的幼儿建构市民广场、立交桥等,有的幼儿运用积木、胶粒、彩纸等制作小树小花装饰市民广场。

语言区提供仙女、蒲公英等的桌面操作材料,幼儿共同进行练习讲述。

“蒲公英旅行记”的故事。

科学区继续进行磁铁实验,大胆地操作,探索发现磁铁能吸铁质的物品,提供记录单,学习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五、主要活动

第三周

活动1:

蒲公英旅行记(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它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2.理解故事,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最长的长城等

3.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长城、天安门图片等。

2.在活动室里准备一幅中国地图。

3.配套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完整地欣赏故事《蒲公英旅行记》,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

2.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段,提问:

故事里的蒲公英的家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蒲公英的家乡哪些地方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

欣赏第二段,出示太平洋图片。

提问:

蒲公英看到什么样的大海了?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叫什么?

欣赏第三段,出示山峰、城墙图片

提问: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哪座?

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叫什么?

欣赏第四段,并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提问:

你知道天安门广场在什么地方吗?

我们的祖国在哪里?

3.听故事,鼓励幼儿简单复述故事情节,要求能讲出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脉、最长的长城、最宽的广场的名称。

幼儿相互讲一讲:

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我们的祖国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前,我问幼儿见过“蒲公英”吗?

好多小朋友都说没有见过,于是我先让幼儿看了图片,简单得了解一下“蒲公英”,幼儿很好奇,于是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浓了起来,再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蒲公英旅行记》,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并请幼儿听仔细,接下来分段提问幼儿:

故事里的蒲公英的家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蒲公英的家乡有什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

有的幼儿听得不太认真,因而回答得不太好,于是再请幼儿欣赏一遍,并出示了一张中国地图,通过边讲解边找出它在地图上的什么地方,幼儿很开心,都想到前面来找它在哪里,如: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叫什么?

你来把它指出来;世界最高的山峰是哪座?

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叫什么?

讲到这里,冷新雨小朋友马上就不由自主得说了出来,我去过北京,爬过万里长城,那个长城长得不得了等等,讲了好多,很兴奋。

今天的这个活动,幼儿受益非浅,他们懂得了很多,了解了中国许多的名盛古迹,幼儿的兴趣很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活动2:

我们登上了长城(绘画)

活动目标:

1.会用线条绘画正面人物,并尝试表现“登”长城的简单动态。

2.学习词语:

眺望、心旷神怡、雄伟壮观。

活动准备:

1.长城背景图一张。

2.纸、笔、糨糊。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引发登长城的情感。

2.出示长城背景图。

提问:

有谁去过长城?

长城在哪里?

简单介绍长城的来历,学习有关的词语。

你爬过长城吗?

3.介绍绘画要求。

用双线条画出正面人物。

能用相应的颜色表现人物形象,如头发用黑色,嘴唇用红色。

表现出登上长城的喜悦与自豪,如双臂向上等。

幼儿在长城背景图上添画,鼓励幼儿画出两三个男孩和女孩。

将“我们登上长城”贴在班级的主题墙上,供大家欣赏。

活动延伸:

美工区可提供长城,由幼儿贴城砖。

继续绘画人物,涂色后剪下粘贴在长城上。

活动反思:

在前面画自己的基础上,设计这节活动不仅要求幼儿用线条画出人物的正面,重点要画出人物的动态,因此在画画前,我重点让幼儿观察感受不同动态的小朋友,然后在讲解示范画法,幼儿自己画画时,能画出不同姿势的人,有的振臂欢呼,有的快乐的舞蹈,有的双手叉腰等等,画面内容丰富,但少数幼儿对基本线条的画法还是掌握的不太好

 

活动3:

我爱国旗(综合)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认识国旗的基本特征和含义。

2.学习在适当的位置准确的粘贴五颗星,制作国旗。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

2.糨糊、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国国旗图片,供幼儿寻找中国国旗,引起认识兴趣。

提问:

谁能从这么多的国旗中找出中国的国旗?

观察认识国旗,了解五颗星的含义。

指导幼儿观察五角星的位置,并且自己动手制作国旗。

二、贴旗画:

五角星贴在左上角,大星星贴在左角,四个小星星围在大星星的右边,有一个尖角对着大星星。

在旗面左边边缘涂上糨糊,将吸管放在上面,双手同时捏住纸张边缘,向内侧卷进。

将做好的国旗插在窗台上。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首先通过情境体验,激发幼儿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之情,通过让幼儿看运会上运动员拿金牌时升旗的动人画面,引发幼儿对国旗的憧憬和向往,在视觉和听觉的发展过程中,对国旗有了一种神圣感觉。

通过对国旗辨认这一环节,使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中,加深对国旗的形象认识,讨论为什么升国旗时,加上教师的引导,幼儿对国旗有了尊敬的情感,到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孩子更是一种激动而跃跃欲试的心情,既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感,又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国旗制作完毕,没有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孩子做的好与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继续激发孩子爱国爱的热情,于是老师准备了与国旗密切相关的背景音乐《五星红旗》,在背景音乐下,师幼有节奏的挥动国旗,深化幼儿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

活动4:

国旗多美丽(歌曲)

活动目标:

1.能唱出歌曲欢快、抒情的风格,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活动之中。

2.能准确地唱出附点音符,学习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

3.增进热爱祖国、爱护国旗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观看过升旗仪式。

2.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

指导幼儿注意两次演唱的区别,把附点音符唱出来。

二、新授歌曲。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再次欣赏歌曲《国旗多美丽》,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力度和优美。

学唱歌曲,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含义。

学习领唱和齐唱。

教师领唱,幼儿齐唱,把歌曲演唱的更加好听。

部分幼儿领唱,其余齐唱,合作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一些创设情境,比如在活动室中悬挂一面国旗,引导幼儿在国旗下演唱,体验庄严自豪的情感。

也可以在幼儿园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组织幼儿在全园幼儿面前演唱此歌曲,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在学会歌曲《国旗多美丽》后,可以结合美术活动请幼儿画一画美丽的国旗,进一步理解国旗颜色和星星组合的含义。

 

活动5:

我去过的地方(社会)

活动目标:

1.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并尝试字地图上指认。

2.愿意倾听同伴的介绍,并能说出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搜集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特产等。

2.中国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小组中与同伴交流自己去过的地方,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给大家介绍。

教师示范讲述自己去过的城市,介绍主要风景、有特色的风俗。

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去过的地方。

讲述去过的地方的名称。

也可自由的介绍同一个地方。

教师协助幼儿在地图上指出城市的地理位置,并渗透、补充介绍一些有关的内容。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进一步增强幼儿自豪感,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让每个幼儿说一说,自己最想去祖国的哪一个地方。

二、玩语言游戏“邮递员”,加深对城市名称的记忆。

活动建议:

1.本次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2.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我国著名城市的记录片,供幼儿在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观看。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从设计来看,是符合中班年龄段幼儿年龄需要的。

本活动从幼儿已有经验入手,让幼儿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

在这一环节中,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了解每一个幼儿去过的地方,并积极与家长联系,收集幼儿外出旅游的数码照片。

当幼儿看着画面上的自己很快就回忆起自己旅游的点点滴滴,讲得很生动。

在第二环节“我最想去的地方”,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让幼儿自主学习,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我通过下载和制作各地风光视频,让幼儿在地图上自由点击想去的地方。

这一环节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整个活动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幼儿在其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知识,教师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避免了“一刀切”、“满堂灌”的现象,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次成功尝试。

 

活动6:

家(诗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

图上有哪些景物?

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

诗歌里讲了哪些家?

(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诗歌里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

(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

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你最喜欢谁的家?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

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

(注:

蓝天也由幼儿扮演)

3.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诗歌里说: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家”,

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

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

(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蓝的天空是小乌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活动反思:

在第二个环节里,我借助“找家“的基础上来进行“检验”是否找对,其实是在隐形的学习了诗歌,然后结合音乐进行朗读诗歌,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概括性的提问:

诗歌讲了哪些家,它们各是谁的家?

用完整的话说出来等。

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再一次深入理解诗歌:

你喜欢谁的家,用诗歌的形式把它说出来吧。

由于图片的出示,幼儿对诗歌的句式、节奏很快就了解,并朗朗上口。

最后我出示了各种小卡片让幼儿进行仿编,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事物之间的依属关系,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大胆构思的好习惯。

在集体仿编的过程中,幼儿都能依次说出仿编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分组让个别幼儿仿编时,幼儿的注意力都被手上的卡片吸引住了,导致仿编环节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活动7:

会变的圆(数学)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和椭圆,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这两种图形。

2.能点数6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圆、半圆、椭圆,数量各为4、5、6。

2.能点数6以内的数量。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认识半圆和椭圆,区别它们与圆的不同。

2.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3.认识椭圆并与圆做比较。

4.看图找图形。

分别出示用图形拼帖的花、火箭、机器人等图,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和椭圆的。

在许多图形中找出半圆和椭圆行,并用点子表示出每种图形的数量。

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说出画册上有哪些图形,并点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用画点子的形式表示出半圆和椭圆的数量。

与同伴相互检查。

活动延伸:

1.提供许多半圆,引导幼儿拼出圆,体验半圆与圆的关系。

2.提供半圆、圆、椭圆,让幼儿尝试用这三种图形拼出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活动反思

圆对于孩子们来说都认识,半圆、椭圆可能有些孩子也认识,但他们之间的异同并不了解,因此,我设计的本次活动《会变的圆》为了让孩子们对圆、椭圆、半圆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指导《纲要》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其思维性,教育必须依靠幼儿的内在积极性,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与独立思考和自我体验来建构其新的认知结构。

孩子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可能是设计的游戏诶环节,孩子们比较喜欢,而且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轻松、开放、自主的场地,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能与同伴合作拼图,而且还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及成功的经验。

第四周

活动1:

欢乐舞(舞蹈)

活动目标:

1.学习合拍地随音乐舞蹈,初步懂得在集体舞中找朋友以及与朋友跳舞的交替规律。

2.体验不断交换舞伴跳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小跑步、起踵等基本舞步基础。

活动过程:

1.熟悉乐曲旋律和感情。

(1)知道乐曲很欢快。

(2)随着音乐合拍地做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

2.学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1)看教师示范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2)说出教师跳了些什么动作,先跳了什么,后跳了什么。

(3)集体随音乐跳基本动作。

3.学跳集体舞。

(1)看教师示范舞蹈一遍。

(2)说出教师什么时候一人跳,什么时候两人一起跳,什么时候又换新朋友了。

(3)学跳集体舞。

知道一人跳时是在找朋友,两人跳时是与朋友快乐地跳舞,并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关系,逐步做到连续地交换舞伴。

活动延伸:

与朋友跳舞时的动作,可在不断复习的过程中,由幼儿想出新动作进行交替,以丰富跳法,提高幼儿兴趣。

活动反思:

反思:

这节音乐活动课教师选材活泼、热情。

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整个课堂表现了一种活泼、轻快的气氛。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而且,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时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活动2:

节日的教室(剪贴)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班级节日环境布置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建议,体验共同布置环境、节日的快乐。

2.会将长条纸对折,交替剪上短线段,拉成长花。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皱纹纸(长10厘米、宽8厘米)若干。

2.糨糊、剪刀。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布置漂亮的环境迎接“国庆节”。

2.出示材料,示范制作。

(1)拉花,将皱纹纸对折,然后交替剪。

如图:

注意一定要剪到纸的中间,然后轻轻打开。

(2)波浪花,取皱纹纸分别从开口处向里剪成细穗状(中心处未剪处为幼儿3个手指的宽约3.5厘米),然后将剪好的皱纹纸轻轻展开,与同伴的相粘贴。

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拿住一头(起固定作用),另一人拿另一头向一个方向拧成麻花状。

3.粘贴长长的拉花。

将同类的拉花相粘贴后布置在教室的窗户、门框上。

4.观看布置好的环境,幼儿自由结伴欣赏布置的拉花,体验自己动手劳动的快乐和成功喜悦。

活动反思:

通过前面几次活动,孩子们都知道国庆节快到了,都想要把我们的教室打扮的漂亮一些。

在此次活动室,幼儿都能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建议,于大家共同布置教室,并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活动3:

漂亮的彩旗(数学)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排列模式中的规律,按照不同的排列模式进行排序。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感知数学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各种彩旗若干,森林背景图一张,各类排序卡若干,贴纸若干,大小盒子各一个。

活动重点:

仔细观察排列模式中的规律,按照不同的排列模式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合作进行填补规律。

活动过程

一、寻找规律

出示悬挂彩旗的图片。

森林里要开动物联欢会了,小动物们正忙着打扮大森林呢!

(1)长颈鹿挂彩旗

长颈鹿正在挂彩旗,请小朋友看看,它是怎么给彩旗排队的?

幼儿观察、表述自己的发现。

引导幼儿边点边说排列的顺序(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黄旗,……)

如果接下去,该怎么排?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后面接着按ABB模式排列彩旗。

(2)小猴插彩旗

小猴又是怎么插彩旗的呢?

幼儿观察表述,按上述方法观察、排列AAB(绿绿蓝)模式的彩旗,请个别幼儿尝试排列。

小动物们给彩旗排队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这样一打扮大森林看起来,特别漂亮。

二、合作找规律、补规律

1.小动物们小动物们为了把森林打扮得漂漂亮亮它们忙得不得了,瞧,小兔正在挂彩旗,小公鸡正在给彩旗上贴图案,小熊猫正在插彩旗,我们分组去帮它们的忙吧。

在帮忙前,每组小朋友先要找到小动物放彩旗的规律,然后按照和它一样的规律给它补完整(一组贴彩旗按绿绿蓝的规律,一组插红旗按红黄黄的规律,还有一组贴彩旗上的图案按苹果、笑脸、五角星),小组成员一定要一起合作按照小动物们放彩旗的规律进行排列,否则小动物们可不喜欢。

2.幼儿看清楚彩旗排列的规律,合作有规律地进行操作。

3.组内成员互相检查排列规律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创设情景、用具、操作材料的多方位对话,引导学习、观察、比较,使其体验更深入、规范、条理化,让孩子进一步感受数学的规律美。

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便成了有趣的生活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

教具也是幼儿所熟知的物品,如:

自制的各色彩旗、橡皮泥等。

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

此外,教师还采用了观察操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后的乐趣,从而使本次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活动4:

月亮(诗歌)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知诗歌的美好意境,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的“挂、漂、盛”的含义,理解诗歌内容  

3.体验夜晚大自然地美好,宁静。

  

活动准备:

音乐《夜曲》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夜曲》,感受夜晚宁静美好的氛围。

  

师:

天黑了,天空中有什么?

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你喜欢这样的夜晚吗?

  

二、配乐完整地朗诵诗歌《月亮》,对诗歌有个初步的印象。

  

提问:

诗歌中的月亮在哪里?

诗歌中有谁?

他说什么?

  

三、出示图片,朗诵诗歌通过欣赏画面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提问:

1。

你在哪看见了月亮?

  

2.月亮怎么会挂在树梢上呢?

为什么说“挂”呢?

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也说挂的呢?

  

3.为什么小鸟说月亮和他是好朋友?

  

4.为什么池塘里“漂”一个月亮?

你见过什么东西也会在水里漂的,请你用动作表示一下!

  

5.为什么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什么时候我们也说“盛”?

  

四、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教师跟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体会教师是如何来朗诵的。

  

2.幼儿朗诵诗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想象,月亮还会和谁好?

树上,池塘,脸盆旁还会有谁呢?

回去后尝试与父母一起仿编,并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诗歌《月亮》富有很浓的儿童气息,把自然界的生物都拟人化了,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幼儿生活。

重复性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创编。

本次活动我根据“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完整幼儿”的整合幼儿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趣味性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活动5:

月饼圆圆(综合)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通过各种各样的月饼,培养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认知及对图形的分类、比较。

  4.通过搜集资料、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创编“月亮和月饼”的儿歌,欣赏和表演相关的歌曲。

6、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活动1———会变的月亮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

  1.从阴历的八月初十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寻找月亮变化的规律。

  3.从十六开始,晚上观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互相讲述。

  4.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引导幼儿总结、表述月亮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反思:

  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可可、秀秀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整,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观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现的时候,孩子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