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5092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docx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

余国柱一代名相的跌宕人生

公元1625年某月某日,余国柱出生在大冶市茗山乡余祠村。

余国柱像

余国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

因家里穷,他被寄养在舅舅家,住在离东方山不远的铁山盛洪卿村。

舅舅非常疼爱他,送他到东方山学堂念书。

余国柱打小就非常聪明,深得启蒙老师陆汝杰的喜爱,陆老师大冶县周家庄人,进士出身。

余国柱有超强的记忆力,对自己读过的《四书》、《五经》过目不忘。

有一年冬天的早上,余国柱很早就来上学了,陆老师看见他的裤脚是干的,觉得有点奇怪。

因为,冬天的早晨,东方山上路边的草沾满了露水。

那些前来上学的孩子,裤脚都被路边的草露水打得透湿,只有余国柱的裤脚是干的。

陆老师问余国柱:

为什么你的裤脚没有被草露水打湿?

余国柱回答:

早上有两只小白兔,在我前面跑,它们帮我打露水。

陆老师感到很稀奇。

有一天,他跟余国柱一起上山,真的看见,有两只小白兔并排着,走在余国柱的前面,蹦蹦跳跳地打露水。

陆老师跟在小白兔的后面,看它们究竟跑到哪里去。

迎合明珠,遂得左都御史、户部尚书等高职。

曾向江宁巡抚汤斌勒索,被拒绝,乃尽力倾轧汤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晋左都御史,系朝廷谏诤之臣。

九月,由执政明珠引户部,在户部尚书任内主管全国财政农业、经济命脉,执行朝政方针,增加了国力,有力支持了收复台湾、抗俄、平叛统一战争,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辅佐了康熙大帝平定三藩、治河、漕运三件国家头等大事。

此时,为图俸进,依附权相明珠,成为当朝北党副领袖。

康熙二十六年,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光禄大夫,入阁为相,登峰造极,权倾当朝。

据记载,《政治典训》、《大清会典》、《清一统志》诸书皆出其手。

这个时期,余国柱与明珠勾结更紧,时人称他为“余秦桧”。

最近,有一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于成龙》,说的就是两江总督于成龙与内务府大臣明珠的朋党——江苏巡抚余国柱和江宁赫里将军之间的拼死决斗场景,这是真实历史的再现。

当年,于成龙任两江总督时,余国柱为江苏巡抚(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681—1684)。

此时余国柱心智歹毒,官声恶劣。

受明珠指使,与江宁将军赫里上下勾结,互为推手,使出浑身解数,力阻于成龙在两江根除“火耗”。

其中的故事情节如同大海波涛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扣人心悬。

在审判赫里时,于成龙与赫里、余国柱有一段精彩对话:

于成龙:

“押杀人犯赫里上堂!

众衙役一干人等把赫里五花大绑押进大堂,赫里不跪。

于成龙:

“罪犯赫里,还不快快跪下!

赫里:

“我堂堂爱新觉罗的外戚,给你下跪?

于成龙:

“跪下!

赫里:

“你算老几?

于成龙:

“跪!

众衙役用脚一蹬,赫里只能跪下。

于成龙:

“罪犯赫里,回本堂问话。

鱼壳的车夫可是你亲手所杀?

赫里:

“不是我杀的,难道还是你杀的不成?

于成龙:

“回本堂问话。

鱼壳的车夫是谁所杀?

赫里:

“是本将军所杀的,怎么样?

于成龙:

“我再问你,柳晋阳是谁所杀?

赫里:

“是老子杀的。

于成龙:

“好!

赫里,你作为一军统帅、国家将领、封疆大吏、皇家外戚,不思天下安危、不虑社稷江山、不恤民生疾苦、不体皇上恩威、持刀行凶,戕杀无辜,罪不可赦。

赫里:

“于成龙,你记得我是皇家外戚,记得我是国家将领就好,你这个总督,无权审我。

在皇家,我是当朝皇上的外甥,在江宁,我是这两江的领衔长官,是你的上司,你要是明白事,就马上给老子松绑。

于成龙:

“本总督会给你松绑的,别急,等你的项上人头落地的时候,自然会给你松绑。

赫里:

“于成龙,我要回京城!

我要让皇上审我!

你没有这个资格!

这时于成龙伸手去拿案几上的斩杀令牌。

赫里:

“你要干什么?

此时于成龙已经拿到了斩杀令牌。

这时,立在下面的江苏巡抚余国柱急忙站出身来,对于成龙说:

“于大人,万万不可如此行事。

赫里将军乃皇亲国戚,一品大员,纵然是犯了死罪,也应当交由宗人府来审理。

于大人,下官请你立刻停止对赫里将军的审判,将他移送京师,交由宗人府审理处置。

于成龙:

“抚台大人,听你所言,本总督没有审判赫里的权利?

余国柱:

“你的确没有审判赫里将军的权利。

于成龙:

“那我要非审不可呢?

余国柱:

“你若非审不可,本官只能召集两江之地三品以上的官员联名上疏皇上,参劾你。

于成龙:

“很好。

你参你的,我审我的。

我们各行其事。

罪犯赫里,本总督现在就宣判你的罪行。

余国柱:

“于成龙!

你没有这个权利!

于成龙:

“余国柱!

你给我退下!

余国柱只好退到一边。

不再说话。

于成龙:

“罪犯赫里,你听好了。

赫里:

“你给我听好了。

你要是敢如此这般审判我,第一个饶不了你的人就是皇上。

我要回去!

我要回京城!

老子要回京城!

于成龙:

“你想回京?

你落到本总督的手里,你回得去吗?

赫里,你横行乡里,横征暴敛,欺君害民,作恶多端。

本官现在要代表朝廷,代表国家,代表两江的老百姓判处你死刑。

赫里:

“你判我死刑,我是八旗贵族,是皇上的外甥,你判不了我。

朝廷不会认可!

皇上也不会认可!

于成龙站起身来,右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你别忘了,本总督兼有朝廷兵部尚书之衔,来人!

将故意杀人犯赫里押出衙门,极刑问斩!

于成龙把手中的杀人令牌抛向赫里。

此时的赫里已经吓得冷汗直冒,瘫倒在地。

众衙役把他抬出大堂。

1684年5月31日于成龙累死在自己的岗位上,余国柱继续为官。

后来,左佥都御史郭琇写下《特纠大臣疏》,向清圣祖康熙参劾了明珠和余国柱二人的贪赃行为,康熙26年,明珠被罢相,余国柱被革职(1687年)。

余国柱革职后,居住江宁。

因营造私宅,被给事中何金兰弹劾。

屈九万投河自杀,余国柱被逐回原籍。

几年后,死于家中。

据说余国柱入阁拜相也十分传奇。

有一年,皇苑内的大象突然开叫了,皇帝不知是凶是吉,第二天早朝问大臣们,这是什么征兆?

满朝文武莫能对答,皇上十分恼怒。

这时班中闪出余国柱:

“奏告我主,大象开叫,此是吉相,古书云,大象鸣,国家兴。

皇上问余国柱,出自何典。

余国柱说:

出自佛经。

并说出自何经、哪一卷。

皇上令人搬来经书查看,果然有此一说。

皇上龙颜大悦,说余国柱知识渊博,真可拜相。

像他这样的人,连佛经都知道,其它的书更知道。

原来,余国柱是在东方山读书时,看了这卷佛经。

余国柱拜相后,非常关心地方文化教育,被大冶人尊称余阁老,也有人尊他余相爷,他还到东方山捐资修建亭阁。

从东方山南山脚,沿山路上行至山顶,有一座大牌坊,这是东方山弘化禅寺山门。

在弘化禅寺山门牌楼的青砖上,镌刻着“三楚第一山”五个大字,这是康熙朝著名宰相余国柱亲笔所题。

余国柱,字两石,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康熙26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清朝一代名臣,正一品衔。

余国柱为何称东方山为“三楚第一山”呢?

据说:

1683年,余国柱在江苏任巡抚时,湖北大冶老家修好了县志,时任县令陈帮寄派人找到余国柱,希望他为县志写一篇序文。

对于家乡的请求,余国柱满心喜欢,欣然应允。

当夜便通读县志送审本,3天后写好序文交给县丞带回家乡。

  大冶县志很快付印了,余得知后,日夜兼程回到家乡。

陈县令通知一些富绅、文士等盛情款待余国柱。

余的同窗好友周士皇闻讯后,前来会友,一番盛情之后,他们决定畅游东方山美景。

  游览之处,余国柱兴致极高,见一景就吟一首七律,寺院慧悟和圆庆法师陪同,并提笔记之,一共记下8首诗:

《禅关月涌》、《道洞云停》、《灵泉锡卓》、《仙履日暄》、《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懈卧》、《石舫高撑》。

游览完毕,用过斋饭,慧悟法师请余国柱为东方山题字纪念,余不假思索,接过圆庆法师毛笔,挥毫泼墨,写下了“三楚第一山”五个大字。

这五个大字,字迹挺拔俊秀,慧悟法师合掌致谢。

谁知,周士皇却不高兴,他说:

三楚名山多的是,把东方山称作“三楚第一山”是不是太夸张了?

他说自己家乡的西山才堪称三楚第一山。

周士皇所说的“三楚”是指哪三楚?

战国时期,楚地疆域广阔。

直到秦汉时期才分为西楚、东楚和南楚,合称三楚。

《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

《汉书·高帝纪上》记载“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颜师古注引孟康《音义》,以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

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代楚地,亦称三楚。

见宋代周羽翀著《三楚新录》。

以上所载,虽然各不相同。

但后人诗文中多以“三楚”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既然三楚这么大,余国柱说东方山是“三楚第一山”,周士皇心里不怎么高兴也是有理由的,但他说自己家乡的西山才堪称“三楚第一山”也不是正论。

   余国柱解释说:

东方山不仅景美物丰,还是天下闻名的佛教道场。

这里物产丰富,埋藏了十多种金属矿产,就像一个聚宝盆,在大清国也是少见的。

有谚语“走尽天下,好不过东方山下”,余国柱引经据典加以佐证,一席话,如数家珍。

周士皇虽嘴中不服,但心里早就臣服了,建议将余国柱的题字放在弘化禅寺山门之上。

余国柱不仅为东方山门题了“三楚第一山”,还为东方山写下了著名的《东方山总题八景诗》:

  一从卓锚道场开,

  月涌禅关照佛台。

  山实有灵松倒插,

  池因无垢藕先栽。

  铁牛常卧兜宫净,

  石船不移梵影排。

  仙迹宁随曼倩去,

  道人洞口望师来。

其实,谁都知道,湖北省有两座山很有名气:

一座是东方山,另一座是武当山。

东方山是佛教圣地,武当山是道教圣地。

有一句话说的好:

“拜佛东方,问道武当”。

如果非要分个第一和第二,我还是赞成东方山第一。

因为,在中国信奉佛教的人比信奉道教的人多。

我国非常著名的佛教圣地就有四个:

“金五台(山西)、银普陀(浙江)、铜峨眉(四川)、铁九华(安徽)”。

余国柱在朝为官36年。

前32年清正廉明,励精图治,为大清王朝立下不朽功勋;后4年在执行朝廷大政方针时,结党纳贿,参与明珠朋党倾轧,最后被罢官思过,发送家乡病终。

  余国柱为什么会从一个清廉的、精明能干的干吏,堕落到一个腐败的、无所不贪的贪官呢?

为什么仅仅在自己为官32年之后的最后4年之中毁了自己一生的清白呢?

这得从清代内部的政治斗争说起。

当时,索额图是康熙大帝左右的重臣,但此人专权贪贿,攫取巨大财富。

当时,满洲正黄旗人明珠,权势仅次于索额图,结纳党羽,形成又一个专权贪赂的官僚集团和政治势力。

  1679年7月,京师地震,左都御史魏象枢上疏弹劾索额图、明珠受贿徇私。

次年,索额图因病请解任,明珠一党由此更加专擅。

明珠党中,汉官余国柱是仅次于明珠的要员,被指为“余秦桧”。

  康熙帝渐觉明珠一党奸恶贪赂。

1687年12月,御史陈紫芝参劾明珠党的湖广巡抚张汧,“莅任未久,黩货多端”,“甚至汉口市肆招牌,亦指数派钱”。

张汧被革职拿问。

康熙帝下谕:

“科道职在纠参。

张汧贪婪,无人敢言。

陈紫芝独能参劾,甚为可嘉。

  新任直隶巡抚于成龙向康熙帝密奏:

“官已被明珠、余国柱卖完。

”康熙帝大怒。

将明珠革去大学士,交领侍卫内大臣酌用。

余国柱革职,被遣送回家。

余国柱被罢官后,回到湖北省鄂州居住,在鄂州建有府第,在西山修有园林,每天闭门谢客,整理著作、疏稿。

至此,余氏家族渐渐衰落。

康熙三十三年,余国柱年逾古稀,上呈《荡平颂辞》,表达忠君爱国之心。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一代名相终于死在鄂州,享年73岁。

与妻子李氏合葬于现在的鄂州市花湖镇华山村金陈阮湾湾中陈克珍和叶秋英家房屋西北边。

余国柱墓碑正中刻有“武英殿大学士颐考余公俭芦府君之墓”

余国柱还著有《垣中奏议》、《抚吴疏稿》、《倚晴阁文选》、《西塞山房随笔》等共40卷。

谁曾想,在大冶的历史上,走出了这么一位登峰造极、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余相爷。

虽然,余相爷已经离开我们三百多年了,但是,他对我们的影响却依然还在。

他不仅是一个对国家有功也有过的历史名人,他还是一个对我的家乡也有过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