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864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 工业生产.docx

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工业生产

专题四第二讲工业生产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0·全国卷Ⅰ)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

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

据此完成1~3题。

1.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D.送货上门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生产活动,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与读取信息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M公司总部完成的主要有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环节。

提供面料和加工分别是由面料厂和制衣厂完成的任务,送货上门是由仓储中心和配送仓库完成的任务,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主要是设计环节。

答案:

A

2.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

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联系,意在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与解读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M公司与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和配送仓库的联系都是通过实时信息流来完成的。

销售也是通过仓储中心和配送仓库与消费者进行联系,消费者订购衣服也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没有通过传统的大型服装超市、服装专卖店和代理销售商来完成,由此可以看出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网络。

答案:

D

3.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

A.配送仓库B.面料厂

C.制衣厂D.仓储中心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意在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和制衣厂要考虑原料和劳动力等因素,仓储中心要求交通便利,配送仓库的选择相对灵活一些。

答案:

A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

完成4~5题。

4.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A.时装设计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D.水果罐头厂

5.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解析:

模式二中原料比重较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水果罐头厂与之相符;模式三中劳动力比重较大,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目前在我国,该工业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答案:

4.D 5.C

6.从去年开始国家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可更新老旧汽车100万辆、家电500万台,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000~1200亿元;回收利用各种资源近230万吨;稳定和扩大就业近5万人。

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属于(  )

A.劳动力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D.能源密集型

解析:

从扩大就业人数和回收拆解业本身的生产要求来看,属于劳动力密集型。

答案:

A

7.(2010·惠州模拟)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都为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集聚地区,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共同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我国和美国东北部都是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集聚地区,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通过相关企业的集聚,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取得规模效益。

答案:

D

读某生产企业分布图。

回答8~9题。

8.该生产企业最有可能是(  )

A.啤酒厂B.汽车厂

C.玩具制造厂D.精密仪表厂

9.影响该生产企业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能源

C.劳动力D.科技

解析:

第8题,据图可知,该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密度大小有密切联系,受市场影响明显,应为啤酒厂。

第9题,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该企业生产规模大,在人口稀疏的地方,该企业的生产规模小,故该企业属于市场指向型。

答案:

8.A 9.A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

回答10~11题。

10.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

A.动力因素B.交通因素

C.资源条件D环境因素

11.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市场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见本地有煤炭火力发电提供动力,有沿海港口便于进口铁矿石,该工业基地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环境因素对传统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

第11题,该地产业联系密切,工业排放的废弃物得到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降耗减排。

答案:

10.D 11.B

12.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

“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解析:

由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较多,造成我国农民工流动格局发生变化。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3大题,52分)

13.(2010·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解析:

从题中的信息可知,甘蔗主要产于东部沿海,而制糖业属于原料指向型的工业,所以蔗糖厂应该布局于甘蔗产地附近,另题干中强调蔗糖主要出口到海外,分布于东部沿海有利于利用东部多港口的优势。

答案: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

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

14.下图反映了美国汽车工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试分析A城市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

(2)试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A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

试比较两种情况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16分)

解析:

(1)、

(2)题,结合美国区域地理特征,从“工业区位条件”角度,逐个分析两地的有利区位因素。

第(3)题,“比较”强调从相同点和不同点考虑,分析两种情况下的各自优势和不足。

答案:

(1)附近城市众多,人口多,市场广大;地处五大湖附近,水陆交通方便,运费低,有充足的水资源;附近钢铁、机械制造业发达。

(2)临海,海运方便;附近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市场广大。

(3)集中在A城优势:

相关产业集中,节省交通成本;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等;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集中在A城不足:

环境污染较严重,资源、能源紧张。

分散的优势:

各零部件生产企业能选择最优区位布局,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较轻。

分散的不足:

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1: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

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单位产生的能耗、资源耗、水耗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

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是以拼资源消耗为主的“粗增长”。

材料2: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23798

11335

13094

12957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37.1

材料3:

“四大经济圈中某中心城市区域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图)。

(1)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我国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依据材料3,可以看出该城市中心工业规模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简要分析T5阶段该城市工业集聚地的空间变化趋向及其形成原因。

趋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解析:

(1)题,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就可得出答案。

(2)题,重化工工业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很大的工业,同时有较大的环境污染。

第(3)题,单位GDP能耗高低与GDP的来源(第一、二、三产业)有关,一般的第二产业的能耗要大些;同时第二产业的轻重工业结构的能耗也有所不同,轻工业比重工业的能耗小。

从表中数据能看出,两地工业比重不同,同时工业结构也有所不同。

第(4)题,观察城市工业分布区、工业规模大小及时间变化,可看出答案。

工业由市中心逐渐外迁,主要是考虑地价、交通和环境等因素。

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加剧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城市中心工业规模随时间变化过程是“小—大—小”

工业由城市中心向附近及更远的地区分散迁移并得到发展

城市中心地价太高,环境压力大(环境污染加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1.下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料B.劳动力

C.科技D.市场

解析:

读图知,“前店后厂”模式的最终产品面向的是国际市场,而“前厂后店”模式的最终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故市场变化是影响该地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

D

(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读表,完成2~4题。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2.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公司在①②阶段主要目标是打开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答案:

A

3.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变化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

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属于其海外投资生产阶段,其投资方向应为其产品市场所在地,以实现该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生产,更利于其产品的销售。

答案:

C

4.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A.市场B.资金

C.原料D.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意大利的制鞋业享誉世界,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优势。

答案:

D

图1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鲁尔区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1           图2

5.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捷

C.气候宜人D.水源充足

6.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解析:

美国硅谷工业区是以微电子工业为核心,而德国鲁尔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是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且新增企业都以中小型为主。

答案:

5.B 6.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