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册8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27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册8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2册8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2册8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2册8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2册8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册8单元.docx

《12册8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册8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册8单元.docx

12册8单元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2、少年闰土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

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根据画面展开联想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3、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的动物。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读中感悟,揣摩人物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

板书:

闰土(出示课文插图)

2、打招呼:

与朋友初次见面,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

指名说

(过渡:

看来同学们都会打招呼,想不想赶快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

)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

()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猹的故事。

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

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1、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便是)

2、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

()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机智 勇敢知识丰富自由健康可爱……) 

3、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的我

(二)学生反馈交流。

(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

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方案一:

由学生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的孩子)

3、老师给大家捎来一顶绍兴的小毡帽,我们找个小朋友戴一戴。

仔细观察,戴上毡帽的小朋友像闰土吗?

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

注意:

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5、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6、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7、小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

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

再请这些同学齐读。

学生评价。

学习读。

(2)教师点播:

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

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

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

“其间……”

3、指导背诵本段。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20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月夜刺猹

海边拾贝

潮汛跳鱼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2、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根据画面展开联想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2、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的动物。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读中感悟,揣摩人物的特点。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

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

(机智勇敢)

3、过渡:

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

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很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

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3、小结:

综合闰土给“我”讲的这四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重点理解: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

“他们”指谁?

“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小结:

由于环境的不同,闰土和文中的“我”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5、争辩研读,深入理解课文

作者鲁迅是如此的向往闰土的生活,那闰土和作者相比,谁的生活有意思呢?

同学们!

如果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也可以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以及鲁迅的作品来谈。

6、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A、过渡:

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

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B、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C、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D、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

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三、完成课堂作业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3雪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会文后8个生字,流畅的朗读全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领悟《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的和谐统一,从中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品词析句,感受雪景图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美过雪花,有多少称赞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雪的诗句呢?

(生读搜集的有关诗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自由说)

3、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样。

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鲁迅先生的《雪》。

请认真读全文,看看课文写到了哪几种雪?

据此给课文分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理解以下词语:

罄口:

罄,乐器,形状像钵。

罄口即像钵口的形状。

奁:

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处子:

泛指年轻人。

5、全班交流分段情况

第一段(1-3)描写江南的雪及其特点。

第二段(4)描写朔方的雪及其特点。

二、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投影显示: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学生思考后明确: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思考明确:

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三、深入探究,理解作者情感学习第1自然段

1、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南方的雪”的特点。

2、哪些词句描写出“滋润美艳”呢?

请再仔细读一读作者描写雪景时,用了哪些颜色,写了哪些事物?

3、单看这些字眼,我们可以感受到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边读边想象,脑海里会浮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学生说到哪,就指导读到哪)

4、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5、他接着又写了什么?

6、这很矛盾呀,这样的冬季,哪来的蜜蜂呢?

出示相应句子,(“仿佛”加点强调)读一读,你从中感觉到什么?

7、再读这一段,你还能从哪些词句读出江南春天“滋润美艳”的特点呢?

8、师生合作朗读本段。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雪》     

 鲁    迅 

南方雪景图                  北方雪景图 

   对      比 

          奋斗的激情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3雪(第二课时)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领悟《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的和谐统一,从中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品词析句,感受雪景图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一、复习导入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总结投影上的问题。

学生读文,思考。

2、引出投影显示:

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

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有没有遗憾?

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但不能持久。

3、过渡: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却作者心中的遗憾呢?

学生听老师过渡。

三、研讨课文的最后三段,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2、启发问:

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出?

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学生讨论明确:

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3、问:

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学生讨论明确: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4、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

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个性张扬的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

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

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学生听老师总结。

修改意见

课后小节

课题

课型

综合

课时

2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了解文章结构。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诵读、理解、感受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理解内涵,学习写法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了解单元主题:

师: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新的一个单元的学习――五单元的主题是“往事”。

(板书)

师:

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字?

(以往的,以前的,过去的事)

师:

你看到这两个字想到了什么?

(自己以前的事,小时候的事......)

师:

编者在“往事”这个单元向我们呈现了哪几篇文章呢?

师: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

揭示课题:

师:

谁来就题目讲一讲你知道的情况?

生交流周晔与鲁迅的资料。

师(出示图片)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有许多感人的事迹,他用笔作为武器,与敌人作毫不妥协的斗争,他在病中仍然坚持写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了解鲁迅先生更多的感人的事迹。

请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

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的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用小标题概括段意。

(一)。

提出要求:

请小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思考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生阅读课文,并做批注。

(二)。

生交流:

你们有没有发现本课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隔行分段)

我们五年级的哪一篇课文也出现过类似的隔行分段?

(《新月集》)课文就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将课文分为了六个部分。

那分别讲了什么呢?

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内容。

生交流:

(第一段:

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第二段:

鲁迅先生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第三段:

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第四段:

讲鲁迅先生放花筒的事;第五段:

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第五段:

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你们分别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这几件事呢?

生交流:

深受爱戴(深切的怀念),畅谈读书(谈论《水浒传》),笑谈碰壁,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用小标题概括出来的呢?

(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出简单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文中找出最能表达重要内容的句子和词语作小标题。

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在文中作者提到“那时候我有点惊异”,是什么事情让“我”感到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让我感到我的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让我感到惊异。

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加追悼会的人多;送来的花圈多;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引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了“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

学习第二段,讨论:

齐读第二段。

思考:

“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结果如何?

交流: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1.“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

(把枣子整个吞下去。

比喻读书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2.伯父问“我”时,“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

“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

(把姓张的帽子戴在了姓李的头上。

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3.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是怎么说的?

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认认真真,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4.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相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5.临走时鲁迅先生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6.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对待学习严肃认真,关心下一代)

小结:

这个小故事讲鲁迅先生跟“我”谈《水浒传》,“我”从中受到启发读书要认真,也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和关心下一代的品质。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了解文章结构。

2、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诵读、理解、感受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理解内涵,学习写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

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

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

(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

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

(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

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

(细心、周到)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

(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1.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2.“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

(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3.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六.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

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

可用:

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

  七.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作者写的这几件具体事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深切怀念

课后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