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144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0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新人教版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钢铁生锈

C.

酸雨侵蚀

D.

冰山融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酸雨侵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C.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等气体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C、任何制取气体的实验,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解答:

解: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为防止污染药品,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故A错误;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故B正确;

C、任何制取气体的实验,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C正确;

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3.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春天,花儿朵朵,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

 

B.

夏天,烈日炎炎,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C.

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D.

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氧化碳的毒性;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分子是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

B、根据夏天温度高,流出的汗水多,应饮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有益于健康;

C、根据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分析;

D、根据碳在不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解答:

解:

A、由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春天,花儿朵朵,我们能闻到花香.故A解释正确;

B、夏天温度高,流出的汗水多,造成体内的盐分的损失,应饮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有益于健康.故B解释错误;

C、由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故C解释正确;

D、由于碳在不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在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故D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在学习中善于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B.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C.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D.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B、根据原子的组成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本选项说法不正确;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当原子失去电子时,本身就转化为带正电的阳离子,原子得到带负电的电子,本身就转化为带负电的阴离子;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学生应正确认识微粒的电性,明确原子不显电性,从结构上来理解原子转化为离子的原因.

 

5.(2分)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

 

A.

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

液体会溢出漏斗

 

C.

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

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一贴:

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解答:

解:

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液面应该低于滤纸边缘,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滤液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造成滤液仍然浑浊,

故选C

点评:

对于过滤操,很多同学都掌握的差不多,但完全掌握过滤的方方面面,很多同学做不到.这就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多总结,理解性的去记忆.

 

6.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蒸馏

B.

过滤

C.

静置沉淀

D.

吸附沉淀

考点:

水的净化..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过滤、静置沉淀、吸附沉淀等过程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也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最高.

解答:

解:

过滤、静置沉淀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吸附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净化水的方法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2分)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镁+氧气→氧化镁

考点: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解答:

解: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

B、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类型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反应的特点进行.

 

8.(2分)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易失电子

B.

易形成阴离子

C.

带正电荷

D.

化学性质稳定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是电子,大于4个易得电子,等于8个是稳定结构,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电子,故A正确;

B、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故B正确;

C、该微粒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带负电荷,故C错误;

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是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进行.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B.

C.

D.

考点: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解答:

解:

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

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10.(2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解答:

解:

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B.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

 

C.

镉是金属元素

D.

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考点: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C、从元素的造字上分析元素的种类.

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解答:

解:

A、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故此说法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故此说法错误.

C、镉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镉是金属元素,故此说法正确.

D、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故此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的牢记与掌握,并能应用于解题.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氨水中的溶质是氨气是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烧杯

D.

量筒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

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

解答:

解:

A、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蒸发,则不需要使用蒸发皿,故选项正确.

B、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

C、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

D、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物质溶于水后的放热与吸热现象来考虑,要由物质溶于水的整个过程来分析.

解答:

解:

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熟记以下物质: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

 

15.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

解答:

解:

A、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不能供给呼吸;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分析.

解答:

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

0.03%,其中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稳定.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

 

A.

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B.

大力植树造林

 

C.

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

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只要能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据此分析有关的措施或方法.

解答:

解:

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只要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

 

18.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木炭

B.

镁带

C.

铁丝

D.

红磷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状态.

 

19.面值100元的新版人民币的数字“100”采用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倾斜看为蓝色.在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1

D.

﹣2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利用化学式和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

解:

因氟化镁的化学式为MgF2,属于盐类化合物,

其中Mg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氟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2+x×2=0

解得x=﹣1

即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信息为载体考查MgF2中F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主要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及能正确识别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注意与所学的物质的类别的相似性,学会迁移.

 

20.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⑦

D.

③④⑥⑦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

解答: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再根据其意义: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由此可知:

A、①②⑤⑥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A符合题意;

B、分子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有变化,故B错误;

C、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化学变化的实质可表示为:

分子

原子

分子,在此过程中原子是最小粒子,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21.(2分)(2013•济南)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

16

 

C.

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物质的微观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2C2H2+5O2

4CO2+2H2O,由方程式可知:

A、该反应是乙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说法合理;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12×2+1×2)×2]:

(16×2×5)=13:

40.故B说法不合理;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故C说法合理;

D、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说法合理.

故选B.

点评:

本题在解答时,首先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比较简单.

 

22.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0

15

待测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

 

D.

该反应中消耗X与Q的质量之比为4:

11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