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嘉祥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嘉祥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分认定)
历史试题2020年11月
说明: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中性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试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载: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叛乱平定后,为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周公采取的做法是
A.根据血缘亲疏大举分封B.建立新的权力继承方式
C.以儒家思想为礼乐准则D.通过朝贡实现高度集权
2.文献地图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资料的重要来源。
图1是战国时期货币流通区域分布示意图。
下面对该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图1
A.各诸侯国都实行独立的货币制度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货币流通
C.诸侯争霸促进了货币制度的统一
D.思想文化繁荣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3.521年,梁武帝曾下诏:
“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
”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
这反映当时政府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
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4.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表1
据此表信息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
B.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C.举孝廉成为政府选官的主要途径
D.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5.图2为出土于山东青州地区的北齐石室墓画像石画《商旅驼运图》。
图中正在行进中的胡商牵一头驮有织品等货物的骆驼和一匹马,腰上的囊袋里面装有计数工具——算筹。
由此图可知当时
图2
A.算筹广泛用于商业活动B.长途贩运贸易兴旺发达
C.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D.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加强
6.明嘉靖年间开始,各地试行“一条鞭法”,财政收支、丁粮征收及官府征发徭役均以银计算,计亩征银,将人丁和人户的庸调都转移到了田亩中,加大了田产在赋税中的比重。
此举在客观上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租佃制度的发展
C.加快了土地兼并的进程D.导致银贵钱贱现象出现
7.1898年初,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谈变法,光绪帝命重臣召见康有为。
以下是当时荣禄与康有为的对话节选:
荣禄:
“你老是讲变法,但你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法?
”
康有为:
“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领土的。
现在,祖宗的领土也保不住,祖宗那套法有什么用?
……时代变了,祖宗法也非变不可!
”
这段互动式对话反映出当时
A.维新思想符合中国国情B.封建传统观念已经动摇
C.新旧思想的交织与碰撞D.政治民主化的潮流涌动
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
这一变化反映出
A.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B.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C.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D.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9.图3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亿元)
图3
A.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B.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10.1988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实现住房商品化”“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的构思和方案。
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提出: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
”这些改革方案
A.反映了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体现了城市居民住宅的市场导向
C.从法律上肯定住房产权私有化D.表明政府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11.“关于法律,古希腊人迫切地想要探寻这一特殊的具有标识性的规则从哪儿来,它是否代表着正义等问题,以此不断地为城邦注入精神食粮。
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更注重法律理论的实际运用,它的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
”这反映了
A.古代罗马法律更具有理性实用 B.城邦是古希腊法律产生的根源
C.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法律认知 D.法制观念影响政权的组织形式
12.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现代中国机动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图4)色彩纷呈,五花八门。
弗吉尼亚州牌照阿拉斯加州牌照佛罗里达州牌照
图4
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
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
C.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
13.据学者统计,1690~1709年法国出版的书刊中,平均每10万词,“民族”一词出现4.7次,1750~1769年平均出现22.2次,1770~1789年达到22.5次且经常和“公民”、“自由”等话语同时使用。
这反映出18世纪后期的法国
A.外部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B.封建王朝统治危机加剧
C.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海外殖民活动遭受打击
14.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图5是二战后美元的世界流通示意图(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从中获取的最准确信息是
图5
A.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较为稳定B.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霸权主义
C.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中心单一化D.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益者
15.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
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
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
这一改革表明英国政府(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2分)文明多元化和民族多样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则是国家、民族乃至“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万物孕育于中华文明之中。
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认同源于民族国家的历史,中国人的认同则是其文明的产物。
中国人并没有将中国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文明国家。
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像一个古老的地质构造,文明国家是深厚的底层,而民族国家的意识则是浅显的表层。
西方社会由民族组成,而中国由文明构成,这种差异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英)马达•雅克《大国雄心:
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文明”或“民族”
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用史实说明。
(12分)
17.(14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马法是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法。
梅因曾把人类法律文明演进史概括为“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亦即个人逐步摆脱血缘家族等群体关系的束缚而确立自身法律主体地位的过程。
继希腊之后,罗马建立了共和宪政制度。
较之希腊宪政,罗马宪政在规模上一度覆盖了意大利全境及其海外征服地区,超越了城邦宪政的狭小空间。
在结构上更加重视各权力要素之间的分立与制衡,在制度细节上更加切实有效,呈现出“实用科学与技术远比理论科学发达”的特点。
在法律制度建设上成就尤为突出,法治色彩更为浓厚。
其中关于公法和私法的明确划分及其发达的私法自治制度,为限制公权力的肆意扩张发挥了显著作用,即使在走向帝制以后,以个人为本位的罗马私法传统也未被湮没中断,而是为中世纪的欧洲所继承。
如果说希腊宪政以民主的肇始而著称,那么罗马宪政则是以法治的溢觞而见长。
——据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
(1)编写一幕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人物对话场景。
(7分)(要求:
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议提;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权利”与“权力”的互动,说说权利与“权力”互动的历史是一部法制史。
(7分)
18.(15分)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力的体现,其中领袖外交对一个国家的外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期间发回的两份电报
1949年12月18日:
毛泽东同斯大林第一次会谈情况致电刘少奇
(一)……(16日)下午十时谒见斯大林大元帅……谈了和平可能性,条约、借款、台湾及毛选出版等项问题。
(二)斯大林说,美国人很怕打仗,……看他这种说法,仗是很难打起来的,和我们的估计一样。
(三)关于条约问题,斯大林说,因为雅尔塔协议的原故,目前不宜改变原有中苏条约的合法性。
如果……重订新的,就会牵连到千岛群岛的问题,美国人就有理由要拿走千岛群岛。
因此旅顺为苏联租借三十年一点,目前在形式上不要改变,但在实质上苏联实行撤兵,由中国军队进驻。
我说撤得太早也不利。
他说可想办法使苏联撤兵不成为袖手不管让中国同志独当其冲。
……我说,照顾雅尔塔协议的合法性是必要的。
惟中国社会舆论有一种感想,认为原条约是和国民党订的,国民党既然倒了,原条约就似乎失了存在的意义。
……
1950年1月2日:
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
今天下午,莫洛托夫……问我对中苏条约等事的意见。
我即详述三种办法:
(甲)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样做有极大利益。
中苏关系在新的条约上固定下来,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民族资产阶级左翼都将感觉兴奋,可以孤立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在国际上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政治资本去对付帝国主义国家,去审查过去中国和各帝国主义国家所订的条约。
(乙)由两国通讯社发一简单公报,……(丙)签订一个声明……当我详细分析上述三项办法的利害之后,莫洛托夫同志即说,(甲)项办法好。
我仍问,是否以新条约代替旧条约?
莫洛托夫同志说,是的。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哪些史料价值?
(14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上半期英美大事记
时间
英国
美国
1900年
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英国的89.2%
1913年
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14%
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38%
1919年
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其债务国;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统治地位
一战中,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110亿美元;战争结束后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0%
1929年
占有世界贸易量份额13.3%
占有世界贸易量份额13.9%;工业生产比重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
1933年
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额的7.73%
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额的33.29%
1934年
自由贸易政策寿终正寝
通过《互惠贸易法》,倡导贸易自由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表2
——根据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张振江《从英镑到美元:
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等整理
表2反映了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基本历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主要因素,并就其中某一个因素展开说明。
(14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2.B3.C4.A5.D6.A7.C8.B9.A10.B11.C12.A13.B14.D15.A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2分)示例一:
论题:
古代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
(3分)
说明:
①政治方面,中国古代虽然经历朝代更迭,但文明依然延续,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被“汉化”并接受延续了中原文明。
(3分)②思想方面,儒家虽融入其它学派(如道教、佛教),但孔子的理念依然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基础。
(3分)③社会方面,重“伦理道德”、重“祖先崇拜”、重“家庭教育”、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因此说明古代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
(3分)
示例二:
论题:
西方国家是民族国家而不是“文明国家”。
(3分)
说明:
①西方国家的历史被割裂过。
如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曾经被湮灭。
(3分)②宗教改革促使欧洲民族意识产生,此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3分)③随着启蒙运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进行扩张的。
因此说明西方国家是民族国家而不是“文明国家”。
(3分)
17.(14分)
(1)主题:
罗马扩张和公民权。
(1分)
汤姆(外省人):
帝国已经统治我的故乡这么多年了,但是我在交易的过程中却依然因为法律对我身份的制约,而不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
(2分)
杰瑞(罗马公民):
听说了吗?
皇帝依然命令法学家们重新解释并修改法律,授予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以民权,你现在也能够被帝国的法律所保护了。
(2分)
汤姆:
那太好了,帝国的法律讲求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我再也不会因为生意上的纠纷而发生财产损失了。
(2分)
(2)说明:
在古代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统治者的权力不受法律的限制,专制君主限制和打压宰相的权力,甚至到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这严重地压制了人民的权利。
(4分)
在近代的英国,经过1688年“光荣革命”及其之后颁布的《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日益受到限制,而人民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法治社会逐步形成。
(3分)
18.(15分)评分标准:
若学生仅照抄材料,没有指出史料类型和史料价值,不给分。
赋分参考:
(1)明确材料来源,辨别史料类型,并分析史料价值。
(3分)
(2)能多角度全面准确提取信息,分析史料内容的具体价值。
(9分)(3)最后得出结论。
(3分)
答案示例: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来源
材料选自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期间发回的两份电报
毛泽东发回的两份电报属于直接史料,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一手史料(3分)
电报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外交等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状况。
两份电报内容的根本性变化折射出新中国的巨大历史变迁(3分)
材料内容
从时间来看,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访问苏联,反映出我国迫切需要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也反映出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是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为前提的
可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巩固政权的迫切性(3分)
第一次会谈涉及和平、借款等问题,反映出国家领导人对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及进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视;旅顺为苏联租借一点,形式上不变,实际上苏联撤兵,由中国军队进驻,反映出斯大林对新中国的支持,也体现毛泽东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在废除旧的中苏条约方面发生的分歧反映出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斯大林担心修改中苏条约而改变雅尔塔协议,影响千岛群岛归属问题,反映了大国主义作风
可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中苏关系的复杂性及外交工作开展的迫切性、艰巨性、创新性(3分)
第二份电报反映出在签订新的中苏条约方面斯大林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从侧面反映出毛泽东外交谈判具有原则坚定性和方针灵活性特点,同时也反映出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可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与新中国初期的国内外局势(3分)
19.(14分)主要因素:
强大的经济实力;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较高的外贸出口比重;较稳定的国内政局;较强的国际政治地位。
(4分,任意两点即可)
对某个因素展开说明:
观点: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影响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重要因素。
(2分)
说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到一战时期,英国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相对地位开始逐渐下降,美国则从略低于英国到开始超过英国;(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大危机影响,英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放缓,美国则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出低潮;(2分)二战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最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建立起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分)
总结:
美英经济实力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两国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与使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