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阳的六年高考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
《老阳的六年高考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阳的六年高考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阳的六年高考文言翻译与断句
老阳的六年高考文言翻译与断句
(10年北京卷)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誉清。
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
“清蚩妄人也。
”
或曰:
“清其有道者欤?
”清闻之曰: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
岂若小市人哉?
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世之言,徒曰“市道交”。
呜呼!
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柳先生曰:
“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
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
①市:
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
这里指售出、成交③直:
价值,价钱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居:
聚积,搜集
B.积券如山券:
借据,欠条
C.未尝诣取直诣:
前往
D.终不复言复:
回答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10.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
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孟子曰:
“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6、D7、D8、A9、B
10、(10分)略
11、(5分)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10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
“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
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
捷至,上曰:
“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
“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
”诸将皆曰:
“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上曰:
“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
甲申,至怀来。
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
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
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
“噫!
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
”遂倒戈来归。
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
皇上指朱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语诸侯曰…谈论
B.委尸填满沟壑放置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标志
D.噫!
我固无姜祸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
C.降家皆为上所杀儿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3分)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答案:
5、B委放置,丢弃
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
6、B
利为彼有,为,二解。
其一,介词,表被动。
其二,判断动词,不译。
宜为报仇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
译:
给,替
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
C表被动,为…所结构
D方位地点
7、D
排除法。
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
8、C
敌方间谍,错。
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
9、
(1)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翻译: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赋分:
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赋分:
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10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
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
未冠,以词业称。
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
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
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
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
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
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
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
道曰:
“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其党岂无诖误邪?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
或识之曰:
“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
”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
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
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
“此当分赡孤遗。
”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
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
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
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道为赎之,嫁士族。
搢绅服其履行。
好学,嗜弈棋。
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
享年六十四。
[注]①间关:
辗转。
②逋负:
拖欠税赋。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馈:
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治:
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第:
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
人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百姓“仁厚”的一组是()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A.B.
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道不候报,出官癝米赈之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所得周给。
亲族哀钱三万遗之
C.D.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
好学,喜欢弈棋。
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
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
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
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11、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3分)
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
(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3分)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4分)
答案:
8、【答案】:
D质:
典当、抵押或译为:
把……抵押给,是名词活用动词。
9、【答案】:
B(A对亲之孝\使两川者所为;C都是对亲友仗义疏财\乐于相助;D亲族对查道的资助\不偷取他人佳枣)
10、【答案】:
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语“有犯不较”作证,加上前边有“道性淳厚”,说明其非常厚道。
此处属望文生义,话说回来,如果C项正确,那么查道就是没有原则的昏官了,这与整个文段内容有矛盾,聪明的学生应该会想到这个问题,这正说明了此题有极高的区分度)
11、
(1)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2)【参考译文】:
(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独自骑马带几名仆人,连短刀也不拿,辗转山林沟壑百来里,径直奔向贼寇的住地。
(10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
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
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
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厉精治蜀,风化肃然。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想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
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
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
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
而不知其言皆谲也。
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
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
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
“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
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
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
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
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
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
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
”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
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
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
孔明之存也,仲这之言则然。
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
“天下奇才也!
”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
可以观其真情矣。
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
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
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
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
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
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
敌人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伺:
窥探
C.仲达出兵拒之拒:
抵御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见:
现成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4分)
译文:
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3分)
译文:
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3分)
译文:
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10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
"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
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
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
"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
"叟对曰:
"论天人者,其亡久矣。
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
“纬萧何人,能弃明珠?
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一无所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尠有屈焉屈:
屈辱。
B.鸠率僧旅鸠:
聚合。
C.将加大辟大辟:
死刑。
D.遗其珍物遗:
赠送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拂衣而出倚歇而和质
C.遂得免焉风雨兴焉
D.复还焉蜀且贰焉楚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17.A
解析:
屈:
屈服。
例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B
解析:
而:
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19.D
解析:
“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
与原文“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20.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
(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2009年高考题
1.(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3.(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解析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
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
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
“是以”等可辅助判断。
2008年高考题
1.(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解析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义和结构,正确断句。
2.(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史记·刺客列传》)
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解析先整体阅读,弄懂文意再断句。
3.(08福建)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孟子曰: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译文: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