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82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一轮 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docx

浙江高考一轮第1章第3讲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加试要求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二)

——公转(加试要求)

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自西向东。

(2)周期:

一个回归年,约为365日6时9分。

(3)轨道与速度

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示意图

(2)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判断

(1)“连线法”判断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

①确定椭圆轨道的长轴和短轴,近、远日点只能位于椭圆的长轴两端。

②画地球的赤道,赤道所在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③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确定南、北极点。

④画太阳光线(连接地心和日心),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若直射南半球则为近日点附近,若直射北半球则为远日点附近。

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利用该方法还可确定二分二至日(如下图)。

(2)画辅助线判断“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①画太阳光线,在椭圆轨道长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地心和日心,表示太阳光线。

②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若直射南半球则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若直射北半球则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③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确定春分、秋分。

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分析

理解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理解几个数据间的关系。

如下图:

(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

(2)β=90°-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3.巧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位置,方法如下:

①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

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②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线点的纬度:

关于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2)根据极点及其周围的昼夜状况判断

①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在南半球。

②晨昏线过极点,说明直射点在赤道。

但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3)侧视图根据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判断

如右图:

若甲所在为晨线,则左夜右昼,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夜越短,昼越长,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若甲所在为昏线,则左昼右夜,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则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图(如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D.夏至

2.下列关于我国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1.D 2.D [第1题,C位于地球公转图中的左侧,且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故为夏至。

第2题,10月1日前后,已过秋分日,故地球公转到DA之间,且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2017·浙江衢州质检)读下图,图中A平面为黄道平面,B平面为赤道平面,回答3~4题。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4.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26′

B.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

C.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扩大2个纬度

3.B 4.C [第3题,图中①为黄赤交角,则P点位于北回归线。

当太阳直射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夏至。

第4题,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即黄赤交角比现在减小2°,变为21°26′,则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1°26′,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下题。

5.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B.105°

C.195°D.285°

C [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一个节气运行的度数为15°(一年24个节气),寒露与春分之间相差13个节气,所以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

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昼夜长短年变化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1)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5°N的昼长等于23.5°S的夜长。

(2)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3)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等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1.正确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如下图所示。

(2)抓住直射点的移动,分析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如下图所示:

(3)抓住特殊现象,突破昼夜长短纬度分布特点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主要指赤道与极圈之间),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区间为0~24小时。

②极昼、极夜现象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2.巧妙认识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早于

6时日出)

西北(晚于

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晚于

6时日出)

西南(早于

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3.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弧度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

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

据材料回答1~2题。

1.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2.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A.30天左右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D.90天左右

1.D 2.B [第1题,极夜之后的第一次日出的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2时,南极中山站位于76°22′E,当其地方时为12时时,天津(120°E附近)的地方时大约为15时,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

第2题,材料中指出,南极中山站7月17日极夜结束,从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是南极地区极夜期的中间点)至7月17日,持续的时间大约为25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极昼极夜现象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可推知在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也有大约25天,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中山站极夜持续的天数大约为50天。

]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据此回答下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3.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D [由资料可知,在连续三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据材料回答下题。

4.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B [帆船于4月5日返回青岛港,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东北;4月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青岛于当地6时前日出;4月5日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青岛和广州均位于北半球且青岛在广州以北,昼长较广州长;4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青岛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春分日,因而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

]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与昏线的线段,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解析】 12月22日为北半球冬至,极圈以内为极夜,乙图表示的是北极上空俯视图。

因此乙图中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中晨昏线中,

为昏线,

为晨线;M点位于北极圈上,此时昼长为0小时,Q地昼长约为6小时,其日出地方时为9时;当公转到C位置时为北半球夏至,因此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答案】 

(1)

为昏线,

为晨线 自转方向画逆时针箭头

(2)0 9

(3)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

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甲 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乙 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日变化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点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

回归

线之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

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

线

至极

点之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1.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如右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图中是夏至日,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2.与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的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公式:

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

“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

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是:

H=90°-BC纬度差=90°-(10°+23.5°)=56.5°

(2)计算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

L=hcotH。

(3)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受热板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下题。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A [本届大会举办时间为2016年8月21~25日,中国处暑节气为8月23日,A项正确;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时间为9~10月,B项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北京和首尔都在北回归线以北,且北京的纬度比首尔高,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小于首尔,C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比华盛顿纬度高,因此北京昼长长于华盛顿,且北京位于东八区,华盛顿位于西五区,即北京区时早于华盛顿,因此北京日出早于华盛顿,D项错误。

]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D.④

3.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C 3.D [第2题,读图可知,太阳能热水器朝向的一侧,应为向阳的一侧,即南面。

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盛行偏北风,为更好地采光,其南面应种植落叶阔叶树,为更好地挡风,北面应种植常绿针叶树。

①②④南面均有常绿针叶树,影响采光,排除;③南面种植的是落叶阔叶树,北面种植的是常绿阔叶树,符合要求。

故选C项。

第3题,太阳能利用效果最佳时,热水器集热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

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角度判读可知,①③图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华北地区的夏半年。

②图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华北地区的春季或秋季;④图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华北地区的冬季。

故选D项。

]

4.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

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某天的下午1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

此时他可能位于(  )

A.23°N,100°EB.23°N,120°E

C.24°N,100°ED.24°N,120°E

A [根据题干“太阳直射小明头顶”,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排除C、D项。

北京时间下午1点20分时该地为正午12时(太阳直射头顶),通过计算得出该地经度为100°E,A项正确。

]

5.我国某地区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对学校所在地区进行了经纬度测定实验。

下图是某天实验的示意图(MN弧是测杆阴影端的连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________线段反映了当地的经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现某天,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则这天的节气可能是_____;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则这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3)分析上题的计算结果,当地纬度是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因此图中测杆阴影最短的时候,即当地地方时12时对应图中OP线段。

(2)题,OP的长度在冬至日时最长,夏至日时最短,而春秋分时则是长度处于一年之中的平均值时;若测杆长度与其阴影OP相等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

第(3)题,春秋分日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当地地理纬度为45°N。

【答案】 

(1)OP OP线段是最短的阴影,属于正午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点时的照射状况,指示南北方向 

(2)春分或秋分 45° (3)45°N

课后限时训练(三)

(建议用时:

40分钟)

一、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图反映了(  )

①地球公转轨道形状 ②地球公转方向 ③地轴空间指向特点 ④近日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半球 ⑤黄赤交角的度数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2.运用此图可以正确解释的是(  )

A.地球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

B.黄赤交角为23.5°

C.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

D.北极点极昼的天数多于南极点

1.B 2.D [第1题,该图反映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轨道特征、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因而在近日点与远日点太阳直射的半球不同;此图反映出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但并未反映出其数值大小。

故选B。

第2题,公转周期与公转的速度、轨道的长短有关,此图无法进行解释;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从图中也无法看出;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公转速度在近、远日点存在差别,导致两极点极昼、极夜天数有差别。

故选D。

]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图甲为着陆时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图乙是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甲      乙

3.图甲中,当地球公转位置(  )

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由④到③时南京昼长夜短

C.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由②到①时西风带总体南移

4.图乙中B点的区时是(  )

A.11月1日0时

B.10月31日23时40分

C.11月1日12时

D.10月31日12时40分

3.D 4.B [第3题,图示地球逆时针自转,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结合材料中提示时间为11月、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可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秋分、夏至、春分、冬至。

则②到①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故气压带、风带也向南移动,故D项正确。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为远日点位置,时间上为7月初,最快为近日点位置,时间上为1月初,故A项错误。

海口位于20°N,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故C项错误。

由④到③,即冬至到春分,南京昼短夜长,故B项错误。

第4题,由该日为11月,可知图乙中北极出现极夜,则A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为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日6时40分,则A点经度为160°W;A、B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则B点经度为20°E,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相差7小时,则区时为10月31日23时40分。

]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

读图,回答5~6题。

5.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D.丁→甲

6.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小时的是(  )

A.小满和大暑B.处暑和霜降

C.小雪和大寒D.立春和惊蛰

5.C 6.B [第5题,甲为夏至,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由丙到丁。

第6题,北半球某地点小满和大暑时昼长相加大于24小时;处暑和霜降时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小雪和大寒时昼长相加小于24小时;立春和惊蛰时昼长相加小于24小时。

]

假设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时,轨道倾角(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为42°,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运行轨道在地面的投影。

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该飞船在地面的投影移动的纬度范围是(  )

A.0°~42°N

B.0°~42°S

C.42°S~42°N

D.无法确定

8.如果该飞船运行中,位于北京(约40°N)的观测者能够始终在夜晚观测到它,则观测该飞船位于最南方时的高度角是(  )

A.40°B.42°

C.8°D.0°

7.C 8.C [本题组主要借助宇宙飞船围绕地球运行的例子,考查对黄赤交角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第7题,飞船的投影类似于太阳直射点,其轨道倾角类似于黄赤交角,结合材料中的角度,可知飞船的投影移动的纬度范围应在南北纬42°之间。

第8题,飞船位于最南方时,北京的观测者对其观测的高度角,可以借助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得出。

]

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weather的截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0.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

9.D 10.B [第9题,图中显示,此时北京时间为9:

00,由此可知120°E地方时为9:

00,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

00的经线为165°E,为西半球;图中显示7:

09日出,17:

36日落,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即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综上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选D。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京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

09和17:

36,则该地昼长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