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807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0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docx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3稿doc

楚雄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

系(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

学号:

20111062111

学生姓名:

颜昌春

指导教师:

刘荣职称:

讲师

论文字数: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教务处印制

目录

摘要…………………………………………………………………………………Ⅰ

关键词………………………………………………………………………………Ⅰ

Abstract……………………………………………………………………………Ⅱ

Keywords……………………………………………………………………………Ⅱ

前言………………………………………………………………………………………………1

1.引言……………………………………………………………………………………………1

1.1选题背景……………………………………………………………………………………1

1.2研究意义……………………………………………………………………………………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2

1.4研究方法……………………………………………………………………………………3

2研究去概况……………………………………………………………………………………5

2.1楚雄州基本状况……………………………………………………………………………5

2.2楚雄州人口增长状况………………………………………………………………………7

3楚雄州人口自然结构…………………………………………………………………………7

3.1楚雄州人口性别结构………………………………………………………………………7

3.1.1楚雄州人口性别结构的空间差异………………………………………………………7

3.1.2楚雄州人口性别结构的时间差异………………………………………………………8

3.2楚雄州人口年龄结构………………………………………………………………………10

3.2.1楚雄州人口年龄结构的空间差异………………………………………………………10

3.2.2楚雄州人口年龄结构的时间差异………………………………………………………11

4楚雄州人口地域结构…………………………………………………………………………15

4.1楚雄州人口分布现状及特点………………………………………………………………15

4.1.1楚雄州人口密度…………………………………………………………………………16

4.1.2楚雄州人口分布的均衡度………………………………………………………………18

4.2楚雄州人口城乡分布………………………………………………………………………19

4.2.1楚雄州人口城乡分布的空间差异………………………………………………………19

4.2.2楚雄州人口城乡分布的空间差异………………………………………………………20

5楚雄州人口社会结构…………………………………………………………………………21

5.1楚雄州人口受教育结构……………………………………………………………………21

5.1.1从静态看楚雄州人口文化素质存在较大差异…………………………………………21

5.1.2从动态看楚雄州人口文化素质有很大提高……………………………………………22

5.2楚雄州民族结构……………………………………………………………………………22

5.2.1楚雄州民族结构的空间差异……………………………………………………………22

5.2.2楚雄州民族结构的时间差异……………………………………………………………23

6问题及对策……………………………………………………………………………………24

7总结…………………………………………………………………………………………27

参考文献………………………………………………………………………………………27

附录……………………………………………………………………………………………

致谢……………………………………………………………………………………………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

摘要:

关键词:

 

Tourismaestheticvalueof

Abstract:

Keywords:

 

楚雄州人口结构及其时空间差异研究

1引言

1.1选题背景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再生产方式在短短30年内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位静止状态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位静止状态[1]。

在人口转变如此迅速的情况下,人口问题必然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人口是一个总体,我们不但应该看它的数量与增长率,还要看它内部结构比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正面临的人口问题是已由数量的快速增长转变为结构失衡。

人口结构问题已取代数量问题,成为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并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以及人口性别结构等诸多方面。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结构性矛盾凸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人口老龄化提速,未富先老。

二、少子化日趋严重,未富先少[2]。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居高不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楚雄州人口结构时空间的差异,总结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楚雄州人口结构良性发展对策和建议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价值

人口结构处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是抑制作用。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人口结构来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只有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动态平衡,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1.2.2实践意义

研究人口结构意义何在?

人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人口结构与人口数量和质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口结构可以影响人口再生产模式,从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前景产生影响。

一定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必定在人口结构上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反过来,一定的人口结构也折射出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

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的比例上升,意味人口增长的速度下降。

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畸形变化,既意味着人们有意识选择孩子性别、调控人口出生行为的存在,也昭示着未来人口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将面临若干难题。

人口结构,实际上是特定人口再生产模式下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从人口结构可以分析人口再生产模式本身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4]

第二,人口结构可以作为评价人类经济社会发达程度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性指标。

与人口相关的一些社会经济指标,通常被选择作为评价社会发达程度的工具。

例如,比较有代表性的英格尔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列出了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实现现代化的

11个主要指标,他们是: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15%,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于45%,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在70%以上,成人识字率在80%以上,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例在在10%-15%以上,每名医生服务的人口在1000人以下,婴儿死亡率在3%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50%以上。

可以看出,这11个指标中,6个是人口结构指标。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与人口是紧密关联的。

因此,人口结构可以成为人类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第三,通过能动地调整人口结构,可以确保人类迈向可持续发展方向。

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能动地调节人口结构,实际上就是通过人口系统因素的变化影响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从而对资源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如城市化是一种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率的人类发展模式,通过改善人口城乡结构,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就可以使得人类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再如,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有赖于人类知识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全面普及教育,大力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提升人口的文化结构和改善人口的经济结构,可以极大地增进人类福利、节约资源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研究楚雄州人口结构时空间差异可以在研究中发现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下,不同时期楚雄州人口结构的情况,主要研究期楚雄州九县一市人口自然结构、地域结构、社会结构的时空间差异。

时间差异主要通过研究楚雄州九县一市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的自然结构、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如何发展的,存在什么样的人口结构问题。

空间差异主要是研究2010年楚雄州九县一市在人口自然结构、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上的差异,找出楚雄州人口结构在空间上的问题,再总结楚雄州人口结构出现的问题。

根据楚雄州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促进楚雄州人口结构优化,最大程度地促进楚雄州人口结构良性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国家,从古代开始就已经研究人口结构问题,如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口思想主要强调人地结构,认为人口稳定是古希腊社会稳定的基础:

到了近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人口结构考察的特点是结合一定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观察人口结构。

侧重于考察人口社会结构和人口经济结构。

到了现代,西方有的学者则从纯粹人口学角度.考察人口的自然结构,如年龄结构,来观察人口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有的学者则进一步考察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人口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十分重视研究人口结构,他们分析人口的行业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提出各自所处时代和国度的人口阶级结构[3]。

国外对于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认识到,人口结构变动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可能比人口规模更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复杂和长远得多。

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所以国外学者对于人口结构中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较多:

BloomandW11iamson(1998)较早就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不变”假设的反现实性,并对此提出解决方法。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考虑了总人口增长率,同时也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纳入了回归模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人口年龄结构不变”的严格假设条件。

ModiglianiandBrumburs(1954)、Williamson(1997)、Canning(1998)、Mason(2006)等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持续研究。

1.3.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殷商时代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思想家们都注意分析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殷商时代把人口划分为百姓和蓄民两个集团,西周时期人们开始谈论人口性别构成方面的问题。

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除了记述人口划分外,还开始分析不同人口集团之间的关系。

战国中、后期出现了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思想。

到汉朝至宋元时期,古代的思想家们十分重视人口的地区结构,他们分析人口地区结构,提出改变人口分布地区结构的政策。

明、清时期,由于长时期的战争,人口大批死亡,人口分布不合理。

人口结构也存在问题.这样.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新建王朝的统治,往往采取一些休养生息政策,调整人口结构。

到了近代,思想家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时,也关注人口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有没有过剩人口,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涉及到人口结构问题。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口结构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

人口结构问题已是一个国内外都存在的现实问题,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国内对于综合系统的人口结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不多,大多基于理论性质研究;结合统计方法、建立模型的实证研究,多数是从人口结构的某一点或某几点出发研究其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国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是现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国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是现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所以,国外对于人口结构的研究多侧重于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体来说,国外在人口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方面的研究与国内相比成熟很多。

国内目前关于人口结构的研究都是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等,但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罕见,也正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才导致在人口结构方面难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及创新。

人口结构有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如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人口的空间结构(如城乡结构、地域结构、人口的经济结构f如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收入结构、职业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如贫富差距、老龄化)以及人口的质量结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到目前为止,可以将对人口结构的研究分为分散研究和系统研究。

人口结构分散研究是指研究人口结构的某个方面,如:

黄秋生(2006)讨论了衡阳市人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5];虞丽萍(2007)总结了人口结构模型建模和预测[6];李杰义(2008)研究了城市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分布问题及其对策[7];蒋云赟(2009)探讨了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的代际分析[8];巴曙松(2011)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冲击中国经济[9];冯海芳(2011)进行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10];陈仲常(2011)分析了人口结构转型、市场化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叠加效应等等。

人口结构系统研是指将众多的人口结构集中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

如由刘长茂主编的《人口结构学》从人口自然结构(包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种结构)、人口经济结构(包括人口产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人口收入分配结构、人口消费结构)、人口社会结构(包括人口阶级结构、人口民族结构、人口宗教结构、人口语言结构、人口婚姻家庭结构)、人口质量结构(包括人口体制结构、人口文化结构)和人口地域结构(包括人口自然地域结构、人口行政区域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五个方面对各种人口结构的状况、变化规律及其社会经济意义进行探讨;由马洪和孙尚清主编的《中国人口结构研究》从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民族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构成、职业结构、劳动人口群之间的收人分配结构、消费结构、智力结构、消费需求与经济结构12个方面研究我国的人口结构。

该书没有像刘长茂主编的《人口结构学》那样将人口结构进行归类,但是研究人口结构的内容没有根本的差异。

虽然对人口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系统地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研究一个区域人口结构的相关文献或著作很少。

关于楚雄州人口结构研究的很少,只有崔昌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口分布空间统计分析做了研究,楚雄市人口分布及少数民族空间集聚状况初步研究,它们侧重于人口空间上的分布,都没有对楚雄州的人口结构及其空间差异做过研究,所以研究楚雄州人口结构的是空间差异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能为促进楚雄州人口结构良性发展对策和建议提供依据。

1.4研究方法

1.4.1相关概念的界定

(1)人口结构的内涵与分类

人口结构有丰富的内涵,目前大多数研究对人口结构的定义为:

总体人口中存在的组成部分及其比重或比例关系,或者更简单地定义为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比如刘铮主编的《人口学辞典》、吴忠观主编的《人口科学辞典》、刘长茂主编的《人口结构学》、周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人口结构”词条,都是这样定义人口结构。

[11]这种定义只是对人的实体数量对比关系定量描述的一种形式。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人口结构反映的是组成人口大系统的各个层、级的人口子系统,以及作为人口系统基本单位的个人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人口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各个子系统与人口总体之间部分与总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即人口结构是人的实体及其关系的总和。

这种定义是对人口结构的理论概括,它不仅包括对人的实体数量关系的定量描述,还包括对数量以外其他关系的定性描述。

本文选取的就是对人口结构的系统研究,人口结构类别可归纳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3大类。

自然结构,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人口的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对人口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对人口自然结构起制约作用。

社会结构,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

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人口社会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的社会结构对人口再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的阶级、民族、文化、宗教、婚姻、家庭、职业和部门,其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平均寿命也有相应的差异。

地域结构,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自然地理结构和行政区域结构。

人口的地域结构状况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关,合理的人口地域结构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

人口地域结构也是形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2)人口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又称性比例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占总人口的比例关系,是人口结构各因素中最最核心的因素。

(3)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各种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也称“人口老化”,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定界限这样一种人口现象。

按国际标准,人口年龄在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计算,则超过7%以上就叫人口老化,按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计算,则超过10%以上叫人口老化,就叫属于老年型人口的地区或国家。

1.4.2.2比较法

文章在分析楚雄州人口结构演化的过程中,主要依托于楚雄州1990年以来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

通过运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对楚雄州人口结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时思路相对明晰,进而才能针对不同的分析,提出不同的对策和建议。

1.4.2.3定量分析法

通过性别比来判断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失衡。

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

性别比=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

当性别比低于105,人口性别结构属正常,当性别比为105~107,人口性别结构属正常或略偏高,当性别比高于107,属略偏高或偏高。

人口年龄结构的度量和划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和方法:

(1)人口比重(或人口系数)

少年儿童、老年等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称为人口比重,其中:

少年儿童比重=0~14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老年人口比重=≥65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2)老少比

老年人口与儿童人口之比率称为老少比。

老少比=≥65岁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

(3)抚养比

少年儿童人口或/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率为抚养比。

按国际常用的划分方法,又有以下三种指标:

少年儿童抚养比=0~14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老年抚养比=≥65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

抚养比是衡量劳动人口负担的很常用的指标。

当生育率伴随少年儿童比重开始下降时,由于老人比重一时不会明显上升,因此总抚养比连续降低,其时间一般将持续几十年,这时因劳动力供给充沛,劳动人口负担轻,而被称为“人口红利期”。

直到老人比重的增大超过少年儿童比重的减小,使总抚养比上升,“红利”窗口即告关闭。

(4)年龄中位数

年龄中位数为把人口总数分成以上、以下两等份的年龄值。

(5)年龄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一段长时期内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它大致判断未来人口再生产的发展趋势。

为此,国际上常根据前述几项指标,将各种年龄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

其中属于静态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属于动态的为增长型、稳定型、减少型。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次对应的,其涵义是指属于年轻型者,人口数量将逐渐增长,成年型则相对稳定,老年型将趋于减少。

(见表1-1)

表1-1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

类型

0~14岁

(%)

≧60岁

(%)

≧65岁

(%)

老少比

(%)

年龄中位数(%)(岁)

年轻型(增长型)

>40

<5

<4

<15

<20

成年型(稳定型)

30~40

5~10

4~7

15~30

20~30

老年型(减少型)

<30

>10

>7

>30

>30

2研究区概况

2.1楚雄州基本情况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跨东经100°43′~102°30′,北纬24°13′~26°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

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

图2-1楚雄州地理位置图

楚雄州辖1市9县,分别是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禄丰县、元谋县、武定县、大姚县、姚安县、永仁县、南华县。

图2-2楚雄州行政区划图

楚雄州各个县市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区域特色构成一个具有独特规模的楚雄州。

楚雄州境内地势雄伟。

百草岭大山磅礴于境内西北部,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位于大姚县境内,为全州最高峰。

乌蒙山余脉延伸到境内东北部,最高点为武定县境内的白龙会山峰,海拔2956米,哀牢山逶迤连绵于西南部,主峰大梁山海拔2946米,位于双柏县境内。

全境地势形成南北部两头高,中部较低的马鞍形。

中部的南华县东北部、楚雄市东北部、禄丰县西南部等地区是南北水系的分水岭。

金沙江沿北部边缘东流汇入长江,礼社江沿哀牢山东部山麓南去进入红河。

三江口为州镜最低处,海拔556米。

楚雄州境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

[12]

2.2楚雄州人口增长情况

2010年11月1日零时,楚雄州普查登记的总人口为2684174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141644人,增长5.57%,年均增长0.54%,是历次人口普查增长最低的时期。

根据楚雄州历次人口发展情况不难发现楚雄州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趋缓。

全州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情况见表2-1:

表2-1楚雄州人口总量历次普查情况

普查年份

总人口(人)

比前期增长

年均增长

人口数(人)

%

%

1953年(一普)

1228965

91775

2.24

1964年(二普)

1426334

197369

16.05

1.36

1982年(三普)

2156244

729910

51.17

2.32

1990年(四普)

2328829

172585

8.00

0.97

2000年(五普)

2542530

213701

9.18

0.85

2010年(六普)

2684174

141644

5.57

0.54

建国以来,楚雄州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1964—1982年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40551人,年均增长2.32%。

这段时间正值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且持续时间最长,从1962—1973年长达12年之久。

从1973年起,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我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