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279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docx

东亚地区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研讨会EdUHK

 

小班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張清濱

中臺醫護技術學院副教授

 

論文摘要

教育部為符應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升國民中小學的教學品質,自1998年至2000年試辦「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

一方面逐年降低班級人數預定至2007年,每班人數不超過35人;另一方面,不論班級人數的多寡,教師都要秉持「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理念。

小班教學的實施方式強調教材多樣化、教法多變化、評量多元化、教學個別

化、媒體活潑化、學習適性化、及作業彈性化。

實施成效至為豐碩,教師觀念顯著改變、教學能力提升、學生訓導問題減少、年級越低,學業成就越好,及學生潛能充分發展等。

但是教育經費、教師專業能力、教學環境設備、教學評量方法、家長觀念及教學績效評估等尚待進一步改進。

 

關鍵詞:

小班教學、教學績效評估

 

1、引言:

少而精、小而美(“Lessismore”,“smallerisbetter.”)

課程與教學實為一體之兩面,如影隨形,不可須臾相離。

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亦步亦趨,相輔相成。

徒有課程而無教學,課程是空的;只有教學而無課程,教學是盲的。

以往的課程改革導致教師教得多(teachingmore),學生學得少(learningless),效果有限。

課程改革如能倒轉過來,教師教得少(teachingless),但學生學得多(learningmore);學校班級小一點(smaller),但學生學習好一點(better),就能彰顯課程改革的成功。

基於此一認識,教育部發展「小班教學精神」及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即以「九年一貫課程」為體,「小班教學精神」為用,把課程的理念化為實際的教學行動。

本文僅就小班教學的背景、小班教學的政策、小班教學實踐成效、及小班教學問題及建議,分述於後,俾供參考並請指教。

2、小班教學的背景

1、符應教育改革的要求

近年來,由於社會的急速變遷,教育改革的呼聲,甚囂塵上。

行政院乃於1994年9月21日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針對當前教育的缺失及其應興應革的方向,提出諮議報告。

在1996年,該會完成總諮議報告書,提示五大改革方向與重點,指出降低班級人數,落實小班教學精神,提升教育品質才是教育改革的重點。

但是,降低班級人數只是一種策略、過程與手段,並非教育目的。

確實發揮小班教學精神及功能,才是符應教育改革的要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

2、提升小班教學的品質

依據《台閩地區國民中小學概況統計》資料顯示,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數達在35人以下者有2,055校,28,683班;班級學生數超過35人以上者有1,204校,53,322班(教育部,1998)。

如果等到每班學生人數降到35人以下,才開始推動各項教學改進措施,不僅緩不濟急,更會使教育問題積重難返。

因此,在降低班級人數的同時,改進教學,提升小班教學的品質,實是當前教育最重要的課題。

3、小班教學的政策---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

1、基本目標

教育部自1998到2000學年度在各縣市國民中小學試辦「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希望能達到「校校有小班,班班有小班教學精神」的基本目標。

2、實施策略

教育部的「小班小校」方案係先從小班教學著手,逐年降低班級人數與提升

教學品質,雙管齊下。

各項措施包括:

(一)規劃小班教學示範計畫;

(二)加強小班教學師資研習;(三)營造小班教學學習環境;(四)改進小班教學課程、教材;(五)改進小班教學教法、評量;(六)成立小班教學輔導諮商單位;(七)評鑑小班教學成效;(八)推廣小班教學作法(教育部,1998)。

3、班級人數

基於經費的考量,教育部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計畫以10年為時程,從1998年至2007年,國民小學班級人數降為35人,國民中學班級人數降為40人。

以後俟財政狀況,再行調降班級人數。

4、教學理念

不論班級人數的多寡,教師都要本著「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理

念,採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發展學生的性向與潛能。

5、計畫目標

小班教學的目標乃在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適性發展的機會,改善班級師生互動的關係,提高教師教學的品質。

4、小班教學實踐成效

1、實施方式

(一)教材多樣化:

教科書僅供參考,教師可編印參考資料或補充教材。

教師教學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科,蒐集有關的教材,甚至自編補充教材或參考資料。

教科書不能當作唯一的教材,學生可以從圖書館、報章雜誌、網際網路,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料。

(二)教法多變化:

多採小組教學、電腦化教學、協同教學、合作學習。

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宜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宜視課程與學生的特性,採取各種不同的教法。

教師可多採用小組教學(smallgroupinstruction)、電腦化教學(computer-basedinstruction)、協同教學(teamteaching)、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創造學習的情境,學生得以積極地參與學習的活動。

(三)評量多元化:

除紙筆測驗外,多採用學習檔案評量、實作評量。

教學評量的方式很多,除了傳統的紙筆測驗外,教師應多採用學習檔案評量(portfolioassessment)及實作評量(performanceassessment)。

學習檔案評量具有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生活化及彈性化等特性。

它包括各式各樣的學習紀錄例如筆記、實驗紀錄、學習單、作品、心得報告、研究報告、感想…等。

大體言之,它包括認知領域(cognitivedomain)、情意領域(affectivedomain)、和技能領域(psycho-motordomain),也兼顧歷程與結果。

它是一部重要的學習實錄,也是學生學習的寫真集。

(四)教學個別化:

因「材」施教----因應不同的素材、教材、器材、題材。

個別化教學(individualizedinstruction)是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注重個別差異,促進主動學習,啟發自我創造,實現個別化教育,達成人盡其材的一種教學方法。

教師教學時,要因應不同學生的「素材」、不同課程的「教材」、不同視聽媒體的「器材」及不同學科的「題材」,安排教學活動。

(五)媒體活潑化:

電腦化、網路化----網際網路、電子郵件。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科技(informationtechnology)的時代。

教學走向資訊化、電腦化、網路化、數位化乃是必然的趨勢。

教師宜利用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電腦化教學(computer-basedinstruction)網際網路(theInternets)、及電子郵件(e-mail)指導學生學習。

(六)學習適性化:

適應不同的學習風格---視覺型、聽覺型、動作型。

依據Riessman(1966)的研究,學生都有獨特的學習風格(learningstyles),有些學生善於閱讀,有些學生長於傾聽,另有些學生敏於操作。

因此,他把學習型態分為三種類型:

視覺型(reading)、聽覺型(listening)、動作型(doing)。

教師對於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學生,應該提供更多有益的書刊及錄影帶,發展他(她)的視覺潛能。

對於耳朵很敏感,風吹草動,輕聲細語都聽得很清楚的學生,教師應提供更多良好的錄音帶、廣播節目使其傾聽。

對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手腳卻很靈巧的學生,教師不妨多提供操作、實驗及運動的機會,譬如機械操作、彈奏樂器、體操、打球、及打電腦等。

(七)作業彈性化:

作業的難度、份量的多寡、時間的長短。

教師指定學生的作業(assignment),通常全班的學生都相同,鮮有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而給予不同的作業。

教師是專業人員,他(她)應有專業判斷的能力,依據學生的能力、性向、興趣等,而給予適當的作業。

譬如,程度差的學生可給予難度低、份量少的作業。

程度好的學生可給予難度高、富有挑戰性的作業。

家庭作業(homework)的份量與難度也要適當,要由學生自己做,家長不宜越俎代苞。

否則,家庭作業就會變成親職作業。

2、實施成效

小班教學精神計畫自1998年試辦,至2000年止,為期三年。

教育部組織試

辦成果評估小組於2001年10月至各縣市國民中小學進行「小班教學精神實施成果評鑑」。

評鑑指標分為下列六項(教育部,2000):

(1)提升教師教學能力30%

包括教師研習的次數及內容、研習方式的多樣化、小班教學研習情形、教師應用科技於教學、教學檔案的建立、及教學研究會的成立與運作等。

(2)改善教材教法15%

包括教師設計教材、師生互動、及多樣化教學情形。

(3)改進教學評量15%

包括評量多元化(如卷宗評量)、補救教學、及學科(班級考試情形)。

(4)營造學習情境12%

包括學校空間規劃應用、班級空間規劃應用、及現有圖書、教學設備應用。

(5)行政規劃與支援16%

包括計畫具體可行、專款專用、設備使用與管理、及學校行政人員策劃與支援。

(6)應用社會資源12%

包括親師互動、應用社區資源人士協助教學、及統整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戶外教學。

依據評估小組的評鑑報告,小班教學精神計畫的試辦成果是肯定的、豐碩的。

茲舉其犖犖大者如下:

(1)教師觀念顯著改變

推展任何改革措施,必須先溝通觀念,建立共識。

改革措施往往引起反彈或抗拒,大都由於有關人員不瞭解,甚至誤解。

因此,教育行政機關、師範校院、教師研習機構、學校、及民間教育改革團體利用各種方式與教師溝通小班教學的理念及做法。

經過三年的試辦,大多數的教師對於小班教學的理念均持正面的評價,顯示教師的態度有顯著的改變。

(2)教師教學能力改善

小班教學就是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諸如小組教學、合作學習、協同教學、探究式教學、問題中心教學、思考教學、創造教學、及電腦化教學,透過不斷的研習與進修,教師的教學能力顯著提升。

(3)學生訓導問題減少

小班教學強調「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理念,教師更能夠「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教師更有責任照顧學生,學生的問題行為減少。

尤其國民中小學推展小班教學精神之後,中途輟學的學生(drop-outs)顯著減少。

(4)學業成就年級越低,成效越好

  在學業成績方面,小班教學在國民小學的表現大體上比國民中學好,而且年級越低,表現越好。

但是,如果班級人數太少,班級人數不超過10人,成效反而不理想,因班級人數少,師生互動也少。

(5)學生易於發展潛能

依據Gardner(1983)的多元智慧理論(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每個

學生都有不同的智慧。

起初他把智慧分為七大類:

語文(linguistic)、邏輯—數學(logic—mathmatical)、空間(spatial)、音樂(music)、肢體---動覺(bodily—kinesthetic)、知人(interpersonal)、知己(intrapersonal)的智慧;後來他又增加自然觀察的智慧(naturalistic)。

在小班教學裡,教師較能發掘學生的智慧與潛能。

譬如某生在學校功課不好,唯一的長處就是很會唱歌。

教師每次上課就叫她一展歌喉。

該生受到教師極大的鼓舞與師生的賞識,更加努力練唱,發展她的潛能。

5、小班教學問題及建議

小班教學精神計畫試辦三年至2000年期滿,已經獲得良好的成效。

但無可諱言地,也發現若干問題,尚待繼續努力克服。

茲分別列述如下:

1、教育經費宜再酌增

發展小班教學精神,降低班級人數,班級數就會相對增加,教師的需求量也增加,增建教室與充實設備、辦理教師研習進修等都需要龐大的預算。

教育經費更顯得捉襟見肘。

解決之道,宜增列國民教育經費。

2、教師專業能力宜再提升

雖然教師都受過良好的師資教育,也不斷接受在職進修,面對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教師仍感專業知能不足,壓力增加。

教育改革強調「教育鬆綁,權力下放,教師專業自主」。

因此,賦權增能(empowerment)讓教師有較多的專業自主權並增進教師的專業知能,才能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

3、教學環境設備宜再充實

為因應21世紀資訊化社會,發展網路教學,教育部規定中小學教師都需具備資訊基本素養。

推展小班教學,電腦的軟硬體設備需求量大增,且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日新月異,電腦設備每隔數年,必須汰舊換新。

各校圖書設備亦略顯不足,亟待充實。

4、教學及評量方法宜再改進

推展小班教學,教師要建立教學檔案紀錄(teachingportfolios),內容包括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學習單、教學媒體製作、研究報告、著作、優異表現等以展現教師的專業能力。

教師也要鼓勵學生撰寫學習檔案,實施學習檔案評量(portfolioassessment),以正確評量學生進步的情形。

實施以來,尚有部份教師不甚瞭解學習檔案評量的用意及做法,宜再力求澈底改進。

5、家長觀念宜再溝通

教育改革的影響至為深遠,擴及到每一個家庭。

根據瞭解,台灣地區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在學學生。

終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普遍實施後,每一個人都是學生。

因此,教育改革就成為全民改革。

改革的成敗,人人有責。

有些家長的觀念不夠正確,宜再加強溝通,以爭取社會大眾對於小班教學的支持。

6、教學績效宜再評估

雖然教育部曾經辦理「小班教學精神實施成果評鑑」,它只能看出初步試辦的成果,卻無法與世界教育先進國家進行比較。

如能重新設定教學評鑑指標,每隔數年追縱評鑑(follow-upevaluation)一次,即可瞭解教學改進的實況,並可與世界教育先進國家進行比較,瞭解小班教學的品質。

6、結語:

教學之妙,存乎一心

改進教學,提高品質乃是當前教育的重要課題。

小班教學不是單一的實體,而是一連串的措施。

降低班級人數與落實小班教學的理念必須雙管齊下。

尤其教師們要有一顆改進的心,不論班級人數的多寡,都能秉持小班教學的理念---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技術,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使學生的潛能獲得充分的發展,成為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台北: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教育部(1998)。

《台閩地區國民中小學概況統計》。

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00)。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輔導小組試辦成果評估總報告書》。

台北:

教育部。

http:

//www.eje.edu.tw/data/one11/2001240/900203

Gardner,H.(1983).Framesofmind:

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NewYork:

Basic

Riessman,F.(1966).Stylesoflearning,NEAJournal,LV(3),15-17.

「東亞地區小班教學的政策與實踐」研討會

小班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張清濱

中臺醫護技術學院副教授

1、引言:

少而精、小而美(“Lessismore”,“smallerisbetter.”)

貳、小班教學的背景

1、符應教育改革的要求

2、提升小班教學的品質

參、小班教學的政策

1、教育部試辦「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1998--2000):

逐年降低班級人

數與提升教學品質,雙管齊下。

二、班級人數:

預定至2007年,國民中學、小學班級人數不超過35人。

3、教學精神:

「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理念。

4、計畫目標:

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適性發展的機會,營造師生更多

互動,提升教學的品質。

肆、小班教學實踐成效

一、實施方式

(一)教材多樣化:

教科書僅供參考,教師可編印參考資料或補充教材。

(二)教法多變化:

多採小組教學、電腦化教學、協同教學、合作學習。

(三)評量多元化:

除紙筆測驗外,多採學習檔案評量、實作評量。

(四)教學個別化:

因「材」施教----素材、教材、器材、題材。

(五)媒體活潑化:

電腦化、網路化----網際網路、電子郵件。

(6)學習適性化:

適應不同的學習風格---視覺型、聽覺型、動作型。

(七)作業彈性化:

作業的難度、份量的多寡、時間的長短。

2、實施成效

(一)教師觀念顯著改變

(二)教師教學能力改善

(三)學生訓導問題減少

(四)學業成就年級越低,成效越好

(五)學生易於發展潛能

伍、小班教學問題及建議

一、教育經費宜再酌增

二、教師專業能力宜再提升

3、教學環境設備宜再充實

5、教學及評量方法宜再改進

6、家長觀念宜再溝通

7、教學績效宜再評估

陸、結語:

教學之妙,存乎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