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612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行政领导.docx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领导与领导者

一、领导的含义

关于领导的不同定义

科特:

领导过程、领导人

纽斯特罗姆和戴维斯:

影响和支持、自愿努力、实现目标。

孔茨和韦里克:

影响力

罗宾斯:

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一个群体的领导者可以通过正式的任命产业,也可以从群体中自发产生出来。

作为管理职能的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

领导主要涉及的是人的因素。

领导和管理的其他职能相区别之处,表现在与人相联系的方面和特征上。

领导职能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领导的四个构成要素。

(1)权力。

(2)对人的认识与理解。

领导者不是纯粹的技术专家、效率专家,而是熟知人和人类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

(3)与组织与群体成员的联系。

(4)领导的风格、作风以及营造出来的组织、群体氛围。

领导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门艺术,这是领导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相区别的重要之处。

所谓领导艺术,就是在实施领导的方式、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领导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创造性,这是与模式化、程序化相对立的;其次是因人而异;再次是注重实效。

二、公共组织的领导者

公共组织的领导者是指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行使法定领导权力并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其中主要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

公共组织领导者和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的主要区别在于,依法占据公共组织中正式的负责职务,具有相应的职权和职责(政治、法律、道德和工作责任)。

我国行政机关领导职务序列

按照国家公务员的领导职务序列,10个职务等级。

另外,还设有8个非领导职务序列。

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来源

内部来源:

熟悉情况;激发内部人员的进取心。

外部来源:

带来新思想、新活力;防止帮派和小集团的滋生。

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

职务权力:

职权。

来源于等级制的组织,有职就有权,职务越高权越大;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

职务权力的主要影响方式:

(1)合法要求;

(2)奖励报酬;(3)强迫;尽量少用。

(4)决策;(5)信息控制。

个人权力也有。

个人权力:

个人影响力。

与职位无关,只取决与个人素质,是保持组织正常运作的补充要素。

主要影响方式:

(1)专家权;

(2)个人魅力;(3)良好的人际关系;(4)高尚的品质;(5)创新精神。

狭义的领导权威仅指职务权力;广义的领导权威则包括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

职务权力带来的强制性影响力与个人权力带来的非强制性影响力的结合,即构成现实的领导力,这就是领导权威的完备性原理。

个人权力越来越重要。

开发领导潜能,主要是开发个人权力。

三、领导者的基本技能

THC

技术技能:

(1)掌握专业技术;

(2)掌握工作方法和程序;(3)掌握工作制度和政策。

领导者所处的层次越低,对其技术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人事技能

(1)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2)识人用人的技能;(3)评价激励的技能。

人事技能对各层领导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观念技能

(1)预测技能;

(2)判定技能;(3)概括技能。

领导者所处的管理层次越高,对其观念技能的要求就越高。

低层473518;中层274231高层183547

第二节我国行政领导制度

一、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集合的一种制度。

其他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化。

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

(1)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2)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3)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遵循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贯穿于各级行政领导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直接体现,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行政领导制度。

二、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这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辨证的统一。

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集体领导的决策是个人分工负责的方向、目标,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意志实现的途径。

离开集体领导的个人分工负责就是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离开了个人分工负责的集体领导,只能是清谈馆。

坚持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就是反对个人说了算和不敢负责的官僚主义倾向。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

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就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有机结合。

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

这种制度是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上的,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

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是前两项领导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

(1)处理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民主原则最直接的要求和体现。

(2)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

(3)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

反映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

共识、依靠制度、实绩评价。

第四章历年真题精解

管理学

1.(2001年选择题3)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关于管理的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是指()。

A.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

B.正式组织因素和非正式组织因素

C.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D.保健因素和风险因素

[答案]C。

保健因素起着保证和维持原有状况的作用,它能够预防组织成员的不满。

但是,保健因素不能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必须采用激励因素,即通过成就、认可、挑战性工作、责任、升迁和发展等因素,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2001年选择题5)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始于()。

A.霍桑实验

B.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C.麦格雷戈的“X—Y”理论

D.阿里吉斯的《个性与组织》

[答案]A。

行为科学就是对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全面、完整地把握人的本性。

而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则奠定了管理的行为科学的基础,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构成了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学

说。

*3.(2001年选择题19)下列原则中,不属于领导用权的基本原则是()。

A.合法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

C.民主原则D.例外原则

[答案]B。

领导用权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民主原则、例外原则。

4.(2001年选择题20)美国心理学家吉赛利1971年出版的《管理才能探索》

提出()。

A.管理者应该具备六方面的素质

B.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

C.领导者素质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

D.有八种素质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与能否成为有效的领导者有关

[答案]D。

美国心理学家吉赛利1971年出版的《管理才能探索》提出,有八种素质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与能否成为有效的领导者有关。

*5.(2001年选择题22)下列领导行为与风格理论中,哪种理论认为不存在总是正确的某种领导风格?

()

A.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的管理方格论

B.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论

C.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理论

D.勒温的领导风格理论

[答案]B。

在所有领导风格理论之中,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论的权变性最强。

该理论明确认为没有最好的领导风格,其他三种理论都有比较明确的比较好的领导风格。

如勒温认为民主型领导风格比较好,而利克特认为参与式领导风格比较好。

*6.(2001年简述题4)简述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理论。

[答案]利克特教授认为,领导方式或风格有四种类型,称之为四种领导体制。

第一种领导体制是“专权独裁式”。

权力集中在最高一级,领导者对下属不信任,决策和组织的目标设置大多由高级管理阶层作出,以命令形式下达,并以威胁和强制方式推行。

下级在恐惧、威胁的状态之中工作,动辄受罚,上下级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和互相信任,因而易形成与正式组织目标相对立的非正式组织。

第二种领导体制是“开明专制式”。

权力集中在最高一级领导者手中,他们也授予中下层部分权力,决策一般由最高领导层制定,但下级也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领导者和下属之间有类似主仆之间的信任,上级较谦和,下级还有恐惧警戒心理,领导者采用奖惩结合的方式进行激励和控制。

组织中也有非正式组织,但非正式组织却不一定反对组织目标。

第三种领导体制是“协商式”。

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在最高领导者手中,中下层人员在次要问题上有决定权,也实行某种程度的参与制定计划。

领导者和下属有相当程度的信任。

上下级之间具有双向的信息沟通。

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的目标,有时表示支持,有时也会作出轻微的对抗。

第四种领导体制是“参与式”。

领导者让下属参与管理,对下属完全信任,上下级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有问题互相协商。

决策是以各部门广泛参加的方式进行的,但由最高领导最后决策。

组织内部不仅有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沟通,而且有平行沟通。

领导者让下属参与制定报酬标准、设置目标、改进方法、评估计划的进展。

四种领导体制中,第一种领导体制是传统的领导方式,领导者是独裁者,以工作为中心。

第二种和第三种体制同第一种体制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有程度上的差别,都属于命令主义或权力主义,前三种体制可以统称为权力主义领导方式,只有第四种体制即参与型领导方式才是效率最高的领导方式,它注重人际关系,领导者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民主主义。

第四种领导体制的具体特征如下:

(1)领导过程。

在上下级之间洋溢着互信精神,领导者和下属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换意见,讨论问题。

(2)激励过程。

通过参与管理,广泛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3)交流沟通过程。

组织内上下左右之间信息畅通而不被歪曲。

(4)相互作用过程。

领导者和下属对于各部门的目标、方法和活动都能公开和公平地起到作用。

(5)决策过程。

各级组织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6)目标设置过程。

鼓励集体参与目标设置,目标要高标准并切合实际。

(7)控制过程。

控制渗透到组织的各个角落,下属都关心有关信息,主要实行自我控制。

(8)绩效目标。

组织有高标准的目标,并为各级管理者所积极追求。

7.(2001年案例题3)

玩忽职守,悲剧由生

6月10日凌晨5点30分,随着一阵轰轰的巨响,某地磷矿区所有的地面建筑和设施全部被泥石流埋没。

许多职工和家属还没来得及从睡梦中醒来,便被无情的沙石吞噬了。

事故造成28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10万元。

事故的发生,激起了人民群众对少数官僚主义严重、玩忽职守的领导干部的极大愤慨,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有关事实后,公安部门依法逮捕了对此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某地区燃化局副局长史某和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张某。

同年年底,检察机关对史某和张某提起公诉。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某地区磷矿一矿区坐落于悬崖下面。

4月5日,该矿区的领导接到报告,对悬崖进行观察,发现裂缝似有扩大的趋势,已经对矿区的设备和职工家属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威胁,于是矿区领导及时向地区燃化局的领导报告了险情。

4月20日,地区燃化局的冯局长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局长史某听取了工程师关于矿区险情的报告。

尔后,冯局长向矿务局作出了如下“指示”:

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继续掘进,不要搞大疏散,不能惊惶失措,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冯局长的“指示”下达以后,在矿务局的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人们意见纷纷,有些群众抱怨说:

“他们当官的只知道坐在上面发号施令,也不到这里来看看。

要是让他们住在这里,看他们着急不着急!

”“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还叫人怎么安心生产!

4月25日,矿区领导再次来到地区燃化局反映干部群众的意见,并要求上级领导重视,作出积极、慎重的决策。

当时,负责接待和听取汇报的史某表示自己无法作出决定,又请来燃化局的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张某共同研究。

张某也表示自己决定不了,要向局党委汇报,向上级请示。

然而,事后张、史两人都把此事抛在脑后,既没有将矿区危崖的情况提交党委讨论,也没有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

5月10日,矿区领导又向张某汇报矿区危崖裂缝的紧急情况。

张某当时满口应承,表示要召开局党委会研究,并声称要到现场“会诊”。

可是,过后张某没有召开党委会,也未派人到矿区来给危崖“会诊”。

到5月20日,仍未见燃化局领导采取任何措施,矿区的危崖即将崩塌的迹象却越来越明显了。

矿区领导心急如火,再三催促上级领导作出决定。

在此情况下,地区燃化局才召开了一次危崖分析会议,局级的领导干部只有张某一人到会。

会上,张某只说了一句话:

磷矿一矿区的危崖出现了裂缝,请过去看一下。

然后张某以牙痛为由退出了会场。

会后,局领导还是没有对矿区危崖的险情给予足够的重视。

5月30日,地区燃化局的“安全月”检查组也向副局长史某报告该矿区“山顶裂缝,岩石滚动,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严重情况。

对此,史某没有予以理睬。

6月6日,矿区危崖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岩石的裂缝又向下延伸了20厘米,悬崖的整体斜降了40厘米。

悬崖上和裂缝中不断有石头滚到矿区。

下午4点,矿区领导又打电话向燃化局告急。

接电话的局安全科副科长听了情况汇报后,认为情况确实严重,于是马上向史某报告,可是史某却无动于衷,未做任何处置,叫这位副科长去找张某,把“皮球”踢给别人。

而张某碰巧又不在局里,所以,直到晚上7点张某回来时,安全科副科长才向张某作了汇报。

张某的答复是:

“明天请个工程师去看看。

”当天晚上10点30分,矿区的部分危崖倒塌,塌落下来的岩石有1000立方米。

矿区领导一边下令和布置停产并撤退人员,一边连夜向地区燃化局报告。

晚上11点钟,矿区领导再次打电话给燃化局,向接电话的安全科副科长详细报告了矿区的危急情况,该副科长在电话中答应马上向领导汇报;同时,让他们“停止生产,撤退人员,加强观察”。

这时,局里的几位领导都早已安然入睡,因此,安全科副科长只好找行政科长商量,行政科长说:

“你答复的三条都很好,明天再说吧。

”然而,大自然的变化不等人,6月10日早晨5点30分,危崖崩塌的悲剧终于发生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行政领导体制的原因

B.矿务局领导缺乏当断则断的魄力

C.缺乏保障安全生产的制度

D.燃化局领导严重违背责、权、职相统一的原则

[答案]D。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知道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区燃化局有关具有相应权力的领导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下级的报告置若罔闻,既不重视,也不采取措施来避免危害。

因此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区燃化局领导严重违背了责、权、职相统一的原则,所以答案是D。

(2)矿区崩塌事件进一步说明,在公共组织中,行政领导者首先必须具备

()。

A.良好的个性特征B.高超的智力特征

C.良好的工作特质D.良好的身体素质

[答案]C。

矿区崩塌事件发生并非是领导者的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原因,因而很容易就可以排除答案B与D。

事故的发生说明领导者缺乏责任心,所以比较A和C,应该选C,即行政领导者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特质(如责任感、首创性和事业心等)。

*(3)根据管理方格论,可以把燃化局领导的管理归为()。

A.1,1型管理B.5,5型管理

C.9,9型管理D.1,9型管理

[答案]A。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管理方格论的内容。

管理方格论是指用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两个指标来说明领导方式的差异。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燃化局领导对下属和工作都不关心。

很明显这是一种贫乏型管理,即1,1型管理。

(4)矿区有关人员多次向燃化局领导汇报未果,说明沟通失败。

你认为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沟通焦虑B.观念障碍

C.角色障碍D.心理障碍

[答案]B。

造成沟通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在本案例中,各级领导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导致他们对矿井存在危险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正是观念上的差异导致沟通的失败。

(5)从矿区崩塌事件中可以吸取的教训是()。

A.要做好领导工作,不仅要求领导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B.在公共管理中民主式的领导方式更有利于实行控制

C.任何领导体制都必须贯彻责、权、职统一的原则

D.A、B和C

[答案]D。

我们通过分析已经知道,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区燃化局领导严重违背了责、权、职相统一的原则;同时事故的发生也是由于领导者缺乏责任心,这属于政治素质问题;在本案例中如果实行民主式的领导方式,从各方面加强监督,明确责任,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因此答案是D。

8.(2002年选择题26)“领导是影响和支持其他人为了达到目标而富有热情地工作的过程。

”提出这个定义的是()。

A.约翰·科特

B.约翰·纽斯特罗姆和基斯·戴维斯

C.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

D.斯蒂芬·罗宾斯

[答案]B。

约翰·纽斯特罗姆和基斯·戴维斯认为:

“领导是影响和支持其他人为了达到目标而富有热情地工作的过程。

9.(2002年选择题27)某领导者兼任党政一把手,有人说他享有广义的权力。

管理学中广义的权力是指()。

A.党的权力和行政权力B.决策权力和执行权力

C.依法行使的公共权力D.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

[答案]D。

广义的权力是指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个人权力指个人影响力、非强制性影响力)。

狭义的权力是指职务权力,即职务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

*10.(2002年选择题28)张局长强调领导要授权,并提出四种授权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并不属于授权?

()

A.帮助组织成员精通工作

B.提供成功的角色模型

C.任命新的职务

D.给予感情支持

[答案]C。

*11.(2002年选择题29)沙因归纳有关人类特性的假设共有四种,其中沙因提出的是()。

A.理性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D。

沙因提出的是复杂人假设。

*12.(2002年选择题30)罗伯特·豪斯认为存在四种领导方式()。

A.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

B.指示型;推销型;参与型;授权型

C.专权独裁式;开明专制式;协商式;参与式

D.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自由放任型领导;替代型领导

[答案]A。

罗伯特·豪斯认为存在四种领导方式,即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和成就型。

13.(2002年选择题31)从麦格雷戈的论述来看,他本人更推崇()。

A.X理论

B.Y理论

C.X理论和Y理论的结合

D.X理论和Y理论的灵活运用

[答案]B。

麦格雷戈本人更推崇Y理论。

14.(2002年选择题32)“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影响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这是()的观点。

A.理性经济人的假设B.管理方格论

C.领导替代理论D.韦伯组织理论

[答案]A。

“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影响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这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的观点。

*15.(2002年分析题)某管理局是新组建的单位,基本上由两部分职员组成,一部分是从原单位经过挑选保留下来的骨干,他们熟悉业务且思想素质好;另一部分是从别的单位分流来的新职工,他们普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对业务不太熟悉。

根据上述实际情况,运用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分析讨论,应该实施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答案]

(1)情景领导理论认为:

正确的领导风格必须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来确定。

下属成熟度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应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

指示型、推销型、参与型、授权型。

针对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领导风格。

(2)根据管理局的实际情况,应针对不同的两部分职工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第一部分职工的成熟度高,应采用授权型方式,即低任务、低关系;第二部分职工的成熟度低,应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即高任务、低关系。

16.(2003年选择题25)首先将权力划分为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的是()。

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罗素

[答案]B。

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首次将权力划分为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

17.(2003年选择题26)20世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风行一时的领导理论是()。

A.领导素质理论B.领导行为理论

C.领导情境理论D.领导权变理论

[答案]B。

领导行为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风行一时。

18.(2003年选择题27)有些公司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甚至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互联网等资源在家里办公。

这些公司管理者所持的对人的认识主要倾向于()。

A.X理论B.Y理论

C.领导风格理论D.社会人假设理论

[答案]B。

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公司领导对员工采取的是民主型和放任自由型的领导方式,在领导行为上遵循以人为中心、宽容的、放权的领导原则。

这正是持Y理论观点的领导者通常采取的领导方式。

19.(2003年选择题29)途径一目标管理提出的假设认为()。

A.下属成熟度越高,领导者越应采取指导型领导风格

B.当群体中存在冲突时,授权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效益

C.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

D.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做他们的工作,应采用授权型领导风格

[答案]C。

途径一目标管理提出的假设认为,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

20.(2003年简述题4)梅奥等人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内容。

[答案]

(1)人的主要工作动机是社会需要。

(2)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

(3)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

(4)人们最期望获得领导者对他们成绩的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21.(2003年案例题1)

山田和玛丽的管理风格与理念

日本某工业总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山田,习惯在下班前把办公桌清理一下,把没干完的工作装进包里带回家做。

他以对人粗暴而闻名,看见员工做得不对,立刻就会发怒,甚至动手打人。

工作中虽没有做错,但没有创新的人,也会遭到责骂。

但事后山田会反省,并向员工解释发怒的原因。

公司员工并不讨厌山田,因为他们佩服他的表率作用。

山田都是自己率先去干棘手的事,艰苦的活儿,亲自做示范,无声地告诉人们,你们也要这样干。

例如:

为了谈一宗出口生意,山田在一家餐馆里招待外国商人。

外国商人在洗手间不小心弄掉了金牙,山田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帮助客人捞出金牙,当场嘱咐员工对金牙做消毒处理后还给客人。

外国商人被山田的行为深深打动,当场就签订了合同。

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在这个问题上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她认为称职的经理必须以身作则,领导的速度就是众人的速度。

例如,所有美容顾问都必须对自己的生产线了如指掌,这项工作并不复杂,它只是一个学习和亲身实践的过程。

另外,一个销售主任必须自己是商品专家,这才能说服其他美容顾问成为商品专家,一个不熟知商品知识的销售主任是无法开好销售会议的。

她说:

“我相信,我们公司的情况也同其他公司一样,一个称职的经理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

遗憾的是,许多为了晋升到经理层而努力工作的人真的当上经理后,身上却滋长出严重的官气。

在我们公司里,有些人当上销售主任后,就不再亲自举办化妆品展销会了。

她们围着办公桌转,似乎再也结识不到适合当美容顾问的人了,她们甚至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另外,一旦不再亲自举办化妆品展销会,也就不再能以实际行动激励部下那样做了。

“经理不但应在工作习惯方面,而且应在衣着打扮方面为员工树立一个好榜样。

经理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我只是在自己的形象极佳时才肯接待光临我家的客人。

我认为自己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必须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我甚至不得不限制自己最喜爱的消遣方式:

养花。

因为要是让我们公司的人看见我身上沾满了泥浆,那多不好。

我的这些做法已被传扬出去了。

有人告诉我,我们的全国销售主任中有许多人在学着我的样子,都穿得十分漂亮,成了各自地区成千上万的美容顾问在穿着方面效法的榜样。

“人们往往模仿经理的工作习惯和修养,不管其工作习惯和修养是好还是坏。

例如一个经理常常迟到,吃完午饭后迟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