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575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docx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对对练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命题规律

2020年高考必备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命题角度1

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9~11

6、8

命题角度2

大气环流与降水

命题角度3

气候类型判读

7

命题角度4

常见天气系统

4~5

命题角度5

天气系统与气候特征

37

(1),

6分

37

(1),

8分

37,

22分

37,

24分

 

命题角度1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9全国Ⅱ·6、8)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第1~2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2.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考查热力环流。

气流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水汽凝结成积云;气流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天气晴朗。

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不能连续分布,而形成间隔团块状,C项正确。

第2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下垫面温度越低,对流运动形成积云的高度越低,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A项正确。

(2017全国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4.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5.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

3.B 4.C 5.D

解析:

第3题,覆膜是为了保温,故膜内温度高于当地气温,因此可判断曲线③④表示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①②表示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积雪对地表(包括膜内)有隔热作用,会使地表(包括膜内)日变化幅度变小。

因此①表示丰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表示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第4题,曲线表示平均气温而不是极端最低气温,因此A项可排除;由第3题解析:

可知,膜内温度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影响较大,当地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影响不大,因此C项描述最符合题意;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不大,排除B项;根据第3题解析:

知,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寒冷期气温在-15℃左右,可排除B、C项;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地方时14时,而该地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17时,可推知该区域地方时比120°E晚约3小时,加之该地种植葡萄,可确定D项正确。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9辽宁抚顺一模)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B.3月C.7月D.11月

2.该绿洲可能位于(  )

A.吐鲁番盆地

B.河西走廊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关于图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天9:

00—15:

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B.第一天0:

00—6:

00之间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

C.第二天0:

00—6:

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D.第二天9:

00—15:

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答案:

1.C 2.A 3.C

解析:

第1题,该图所示的月份日最低气温约14℃,日最高气温超过30℃,应是夏季,可能是7月份,C项对。

1月、11月的夜晚气温低于0℃,A、D两项错。

3月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气温较低,夜晚气温在0℃左右,B项错。

第2题,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地方时午后14时,图示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左右,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该绿洲的经度在90°E附近,可能位于吐鲁番盆地,A项对。

河西走廊经度在100°E附近,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主要在100°E以东,B、C、D三项错。

第3题,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

关于图中情况描述,9:

00—15:

00沙漠升温快,气压低,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A、D两项错。

0:

00—6:

00是当地夜晚,沙漠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项错。

故选C项。

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和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

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了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

据此完成第4~5题。

图a 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

图b 39°N地形剖面图

4.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

A.T甲>T乙B.T甲

C.T甲=T乙D.无法判断

5.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

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答案:

4.A 5.B

解析:

第4题,读图a可知,10℃等温线在落基山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

根据图b可知,甲、乙两地海拔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甲位于落基山内部,乙位于落基山外部,故T甲>T乙。

第5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且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2019广东深圳二调)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

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第6~8题。

6.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

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

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

7.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

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

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

8.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

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

答案:

6.A 7.C 8.D

解析:

第6题,由题意可知,蒸发能力与该地区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与该地区的气温、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等有关。

从该地区来讲,主要与气温有关,四个地形区中,塔里木盆地纬度最低,气温最高,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蒸发能力均值最高,A项正确。

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年实际蒸发总量西北最多,往南往东递减最少,塔里木盆地最低。

其分布与该地区受到西风影响,降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故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降水多少,C项正确。

第8题,一般在湖泊地区,水源充足,故实际蒸发量就是蒸发能力,蒸发能力主要受气温影响。

新疆博斯腾湖纬度最高,冬季寒冷,气温最低,实际蒸发量最小,D项正确。

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

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

读图,完成第9~10题。

9.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

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

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

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

10.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

A.持续低温降水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地表温度高于0℃D.晴朗而风静的夜晚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地冰花从泥土慢慢长出来,故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

冰花是气温在0℃以下时,土壤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因此土壤的含水量较大。

第10题,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晴朗而风静的夜晚,因为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凝结成冰花。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不仅是洞穴空气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途径和过程,而且是保持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的前提条件。

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2.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  )

A.气温较高B.气压较低

C.CO2浓度高D.风速较大

答案:

11.A 12.C

解析:

第11题,从题目所给条件“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而外部气温变化较大,由此可以判断白天洞外气温高于洞内,夜晚洞外气温低于洞内。

结合题目所给“呼气”“吸气”的原理即可判断白天空气从洞外流入洞内,晚上从洞内流出。

故A项正确。

第12题,由于洞内气体性质相对稳定,而洞外气温、气压的变化大,因此无法判断洞穴内外气温、气压高低;由于洞内缺乏绿色植物,因此其CO2浓度相对较高;洞内相对封闭,风速较小。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

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

A.风力微弱B.水汽较多

C.凝结核多D.植被茂盛

14.该山可能位于我国(  )

A.青海省B.云南省

C.安徽省D.山西省

答案:

13.B 14.C

解析:

第13题,在山区,受地形抬升影响,山腰地带降水较多,空气中水汽较多,易形成雾。

第14题,从图中可知,7月,山腰和山麓雾日都很少,说明水汽少,降水少,则该山可能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为伏旱天气)。

结合选项中的四省,只有安徽省符合条件。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上海5610米高空的风向是(  )

A.偏西风B.偏南风C.偏东风D.偏北风

16.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

A.青岛、上海、长沙、昆明

B.昆明、重庆、长沙、台北

C.台北、长沙、重庆、昆明

D.昆明、重庆、上海、北京

答案:

15.A 16.D

解析:

第15题,从图中看,上海5610米高空气压值为500百帕,上海以南地区500百帕气压面的海拔高,说明上海以南地区5610米高空气压值高于500百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为偏西风。

第16题,由上题可知,上海以南地区5610米高空气压值高于500百帕,即高空气压由南向北递减,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故海平面气压由南向北递增,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为昆明、重庆、上海、北京。

气温距平值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

下图为亚欧大陆1月气温距平值(单位:

°C)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7~18题。

17.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a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c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大气环流B.海陆、地形

C.地形、太阳辐射D.洋流、大气环流

18.a、b、c三地相比(  )

A.a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B.b地气候大陆性最强

C.c地气候海洋性最强

D.c地年降水量最少

答案:

17.D 18.B

解析:

第17题,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a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c地,因为a地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且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小,而c地受季风环流、千岛寒流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大气环流。

第18题,a、b、c三地相比,a地气温年较差最小,气候海洋性最强。

b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大陆性最强。

命题角度2大气环流与降水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5海南·1)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9山东潍坊期中)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U”型谷。

干谷面积很大,约有4000平方千米,它是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

读图,完成第1~2题。

1.麦克默多干谷常年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2.与麦克默多干谷成为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无关的因素是(  )

A.下沉气流,降雪稀少

B.风力强盛,冰雪难留

C.蒸发微弱,空气干燥

D.山谷地形,气温偏高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受极地东风影响,在南极地区常年主导风向是东南风。

第2题,南极大陆地区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雪稀少;由于处于峡谷中,风力强劲,冰雪难留;且由于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空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雪);虽然处于谷地中,但由于风力强劲,气温较低。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

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

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

下图为非洲局部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受两侧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风与海岸垂直

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4.R、Q两地(  )

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1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该地处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影响,多对流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风,与海岸垂直,抬升作用强,降水较多;北赤道暖流向西流,对大陆西部沿海气温、降水无影响。

第4题,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R地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

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下图分别为某区域某日14时和20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

读图,完成第5~6题。

5.从14时至20时,图中M地气压变化与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升高,晴朗天气B.气压升高,阴雨天气

C.气压降低,晴朗天气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6.从14时至20时,图中a、b、c、d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a地偏北风,风力变小B.b地偏南风,风力变大

C.c地偏北风,风力变小D.d地偏南风,风力变小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时间M地始终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以晴朗天气为主;与14时相比,20时M地气压有所升高。

第6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动力,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由此可确定14时和20时图中各点的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决定风力大小,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

M国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其东北部的瓦罕走廊海拔4900多米。

农牧业是M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下面两幅图为M国附近地区略图(图1)和沿图1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量分布曲线图(图2)。

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的降水量线与经线对应正确的是(  )

A.64°—c 67°—b 70°—a 73°—d

B.64°—d 67°—a 70°—b 73°—c

C.64°—a 67°—d 70°—c 73°—b

D.64°—b 67°—c 70°—d 73°—a

8.下列关于M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干旱

B.山地高原广布,森林资源丰富

C.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

D.当地牧民每年6—8月到瓦罕走廊放牧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根据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M国为阿富汗,中部受山地影响,迎风坡降水多,可判断出67°和70°经线附近降水较多;图中67°经线附近山地位置偏南,降水量最大值偏南,对应b曲线,则70°经线对应a曲线。

第8题,图中M国为阿富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森林资源不丰富,畜牧业落后。

每年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较为充足,牧草生长旺盛,当地牧民到瓦罕走廊放牧。

下图为某区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据此完成第9~10题。

9.此图代表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0.下列关于图中①~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此时吹东南风

B.②地此时多阴雨天气

C.③地附近海域多大雾

D.④地此季节高温多雨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9题,此图20°N纬线附近风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说明气压比两侧低,说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代表的月份最可能是7月。

第10题,由上题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故①地吹西北风;②地是高压中心,此时多晴朗天气;③地附近海域受寒流影响,多大雾;④地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大陆,气候酷寒,这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

下图示意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

据此完成第11~13题。

11.图中M地气压最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位于无风地带,冷空气大量堆积

B.海拔最高,极夜时间漫长

C.冰层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

D.气候酷寒,利于空气下沉

12.影响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B.纬度C.海拔D.洋流

13.图示月份,多见狂风暴雪天气的海域是(  )

A.德雷克海峡B.威德尔海

C.罗斯海D.别林斯高晋海

答案:

11.D 12.B 13.C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图中M处气压最高,为极地高气压带所处位置。

极地高气压带是纬度高,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的,故选D项。

第12题,南极大陆位于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随着纬度降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所以影响图示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纬度因素,故选B项。

第13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此时气压带北移,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

罗斯海地区等压线密集,且位于低压槽线附近,容易产生狂风暴雪天气。

下图为美国西部内华达山脉37°N西坡1—12月降水垂直递增率分布图。

降水垂直递增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增加量(毫米/100米)。

据此完成第14~16题。

14.3月,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  )

A.900米处B.1400米处

C.1800米处D.2300米处

15.7月降水垂直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位于背风坡,各海拔降水均少

B.受高压控制,各海拔降水均少

C.受低压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D.受海风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16.下列各月中,海拔300米处降水垂直递增率最小的是(  )

A.2月B.4月C.10月D.12月

答案:

14.C 15.B 16.C

解析:

第14题,降水垂直递增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增加量,为正值,说明降水量增加;为负值,说明降水量减少。

当降水垂直递增率是0时,降水量为最大值。

3月,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1800米处,此时降水垂直递增率是0。

第15题,该地位于内华达山脉西坡,大陆西岸,纬度是37°N,属于地中海气候。

7月北半球是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降水垂直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受高压控制,各海拔降水均少,B项对。

第16题,在海拔300米处做一水平线,与降水垂直递增率等值线相交,从选项中各月份做竖直线,与300米水平线相交,穿过的降水垂直递增率等值线越少,降水垂直递增率越小。

可以判断降水垂直递增率最小的是10月,C项对。

命题角度3气候类型判读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9全国Ⅱ·7)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下题。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降水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热带雨林带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积云。

其他地带上升气流发生的频率较低,形成积云频率较低,D项正确。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9河北五校联考)下图为加拿大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第1~2题。

1.温尼伯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2.造成温尼伯和莱斯布里奇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下垫面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温尼伯最冷月均温在-20℃附近,夏季气温较高,6、7、8三个月降水较多,其余月份降水稀少,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2题,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受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气温较高,降水量少。

故导致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2019河南洛阳一模)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

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的比较。

在法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树种之一。

2016年6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绿化数据显示,杭州城区大约有行道树15万多株,其中,法国梧桐只有1.3万多株。

据此,完成第3~4题。

树 种

特  点

法国梧桐

属落叶高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

香樟

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3.在下列何种时间和气象条件下,杭州种植的法国梧桐易倒斜(  )

A.1、2月份的积雪B.2、3月份的梅雨

C.7、8月份的暴雨D.8、9月份的台风

4.下列城市中,适宜用香樟代替法国梧桐的是(  )

A.乌鲁木齐B.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