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健忘的教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538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健忘的教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4健忘的教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4健忘的教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4健忘的教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4健忘的教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4健忘的教授.docx

《24健忘的教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健忘的教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4健忘的教授.docx

24健忘的教授

24健忘的教授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将课题和课文内容对照学习,知道教授是一个治学严谨,行事洒脱,而对小事又十分“健忘”的人。

4、根据课文内容准确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伊里奇教授。

教学难点:

理解教授惊人的记忆力及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 引言。

今天,我们学习《24、健忘的教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指导“健”的写法,理解健忘。

文中健忘的教授是谁?

板书词语:

伊里奇

1984年一位中国小伙子杨晖来到原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大学文学系读研究生时,伊里奇教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杨晖将他眼中的教授写成文章发表在《海外文摘》上。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节选于这篇文章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谈谈对伊里奇教授的初步印象,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1、出示词语:

权威崇拜裤兜儿涉及某版本婴儿车妻子 (指名读)

2、谈谈对伊里奇教授的初步印象,你有什么疑问?

3、课文介绍伊里奇教授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课文内容浓缩成一两句话。

4、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练说,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

一个在学术方面有着惊人成就,同时,他对一些事又特别“健忘”的伊里奇教授到底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

三、精读品味。

1、过渡:

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有人认为伊里奇教授记忆力惊人不健忘,还有同学认为他健忘。

我们还是要从书中找答案。

2、学生读书,划出能证明你想法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边勾画边批注。

3、交流:

你的观点是什么?

说一说。

健忘——

预设一:

学生先找到第二次见面教授忘记我。

学生回答完毕后,师引导:

第一次课上,教授和我已经认识过了(随即出示第一次教授说的话。

)到了第二次课,又把我给忘了,(随即出示第二次教授说的话)我不得不再次介绍自己。

这下,我觉得教授一定不会再忘了。

(抓住学生的否定意见引入第三次,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三次说的话)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伊里奇教授课堂上的三次亲身经历,把这位健忘的伊里奇教授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回顾一下作者三次有趣的经历。

(教师扮教授,学生扮作者)表演完后师问其他学生:

同学们你们都想对我说什么呀?

(太健忘了)师:

对不起,我忘记了你长什么样,也不记得你叫什么了,可有一点我没忘呀!

(中国)是呀,伊里奇教授仍然记得我是一名中国学生,为什么?

读读书,从哪些句子可以找到答案。

1)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创造智慧和文明的国家,我很崇拜她。

2)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你来想象一下,教授都对中国创造的智慧与文明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讲)

正是中国悠久的文化让这位博学的教授崇拜、尊敬,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现在谁能带着你的崇拜,带着你的尊敬,带着你的自豪读一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齐读)

过渡:

刚才几位同学举了这个例子来说明伊里奇教授是健忘的,现在我们接着来说说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教授健忘吗?

预设二:

学生直接说教授三次都没有记住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次出示三句话,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伊里奇教授课堂上的三次亲身经历,把这位健忘的伊里奇教授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回顾一下作者三次有趣的经历。

(教师扮教授,学生扮作者)表演完后师问其他学生:

同学们,你们都想对我说什么呀?

(太健忘了)师:

对不起,我忘记了你长什么样,也不记得你叫什么了,可有一点我没忘呀!

(中国)是呀,伊里奇教授仍然记得我是一名中国学生,为什么?

读读书,从哪些句子可以找到答案。

3)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创造智慧和文明的国家,我很崇拜她。

4)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你来想象一下,教授都对中国创造的智慧与文明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讲)

正是中国悠久的文化让这位博学的教授崇拜、尊敬,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现在谁能带着你的崇拜,带着你的尊敬,带着你的自豪读一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齐读)

过渡:

刚才几位同学举了这个例子来说明伊里奇教授是健忘的,文中还有哪些例子说明教授健忘。

忘记了“儿子 小汽车”。

指名读9、10自然段,略写。

板书:

忘儿子忘车子

A找出健忘的关键词句谈自己的体会

B指名读

3、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伊里奇教授特别健忘,表现在(板书:

生活琐事),难道教授真是个健忘的人吗?

你认为教授还是个怎样的人?

4、学习第5自然段

A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教授不健忘?

B你能否通过你的体会,读出教授记忆力惊人,指名读句。

记忆力惊人——

1)教授名叫伊里奇,是一所大学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

他在绘画、音乐方面也有着惊人的才能。

2)没有课本,没有教案。

他就像一台电脑,所有内容都很有条理地从他口中准确地“输出”。

A、比较(课件):

没有书本和教案。

他就像一台电脑,内容从他口中“输出”。

(用两个“没有”强调什么都没有。

“所有既全部,一点也不少,“有条理”“准确”说明记得牢,准,这些知识全部精确完整地记在伊里奇教授的脑袋里。

B、教师在听学生朗读时抓住学生所突出的词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指名读句子。

并生生评价。

3)更令我吃惊的是,讲课时所涉及到的引语,他竟能说出它们出自某书、某版本及出版年月,甚至页数。

(引语:

引自其他书籍或文件的语句,也叫引文。

你吃惊吗,惊奇什么?

指名读(多种形式)

你会去弄清楚引语的出处、版本、出版年月、甚至页数吗?

师:

除了知道教授记忆力惊人,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

(治学十分严谨,弄清引语的准确出处是对原作者和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第一课,我就被教授征服了。

把三句话连起来读,

教授的什么征服了我?

(这种惊人的记忆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4)准时进教室。

4、比较:

讨论:

伊里奇教授是否健忘,他健忘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

他忘记了(          ),却熟记(             ),是因为(        )。

师:

是呀,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伊里奇教授作为一名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对待日常事物十分健忘,可对于做学问却绝不健忘。

他的健忘正是由于对科学对事业的专注。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既然作者要表现伊里奇教授对科学、事业专注的精神,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写教授健忘呢?

)作者匠心独具,大篇幅地对教授“健忘”的描写,反而使教授专注于学问的精神更加耀眼。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这些名人健忘的趣事,都让我们在笑过之后深受启发,仔细琢磨他们那种专注于科学的精神,其实是值得我们深深钦佩和学习的。

可以说,没有这种精神,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没有专注的精神,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板书:

   24、健忘的教授

不健忘权威 惊人的才能(惊人的记忆力)——专注学问

健忘学生、儿子、车子——忘记琐事

 

《健忘的教授》说课

说目标:

《健忘的教授》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伊里奇教授健忘的三个故事:

忘学生、忘孩子、忘车子。

这三个故事成为全校广为流传的笑话,然而透过文本,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教授的“健忘”,还有教授鲜活的形象的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针对文章特点,现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将课题和课文内容进行对照学习,知道教授是一个治学严谨,行事洒脱,而对小事又十分健忘的人。

4、根据课文内容准确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伊里奇教授。

教学难点:

1、理解教授的惊人的记忆力及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2、教育学生懂得成功与专注的关系。

将以上教学目标可以依据三维目标的要求归纳如下: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着重指导带“尹”部首的三个字(健、伊、妻)的书写。

2、通过“忘了学生”“忘了儿子”“忘了车子”三个事例了解教授的健忘,通过文章第5自然段的重点词句了解教授的治学严谨,知识广博。

3、了解细节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4、学习公正、全面的对人物作出评价。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抓住总起句了解文章脉络结构的方法。

3、学习通过品读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心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知道教授是一个治不严谨,行事洒脱,而对小事又十分健忘的人。

2、教育学生懂得成功与专注的关系。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说教村:

寻找缝隙,倾听“健忘”弦外音

文本共有10个自然段,用1、2、3、4、6、7、8、9、10九个自然段描述了教授“健忘”的三个故事,其中“忘学生”是详写部分,为了突出教授的健忘,“忘儿子”,“忘车子”是略写部分,是进一步表现教授“健忘”的事实佐证。

第5自然段对教授的“不健忘”作为“深描”:

“没有课本,没有教案。

他就像一台电脑,所有内容都很有条理的从他的口中准确的‘输出’。

更令我吃惊的是,讲课时所涉及的引语,他竟能说出它们出自某书、某版本以及出版年月,甚至页数。

”“不健忘”和“健忘”自相矛盾,在此构成了文本的“缝隙”,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我们(应该)可以在此处与作者作一番心灵的晤对:

“三忘”的背后,作者着力要表现的是什么?

是教授异乎寻常的“健忘”,还是“健忘”传递出来的教授忘我的学术境界?

答案不言而喻,这是常人无法达到的境界,正是教授人格品质的高尚之处。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作者谋篇的匠心:

文章明暗结合,结构巧妙。

明线表现教授健忘,暗线则突出教授治学严谨,学术志攻的忘我境界以及教授的人格魅力,明暗对比、以明显暗、相得益彰。

另外,文本读来语言朴实,诙谐,风趣,琅琅上口,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趣味性很强,学生也会挺乐意读,因为他们会在笑志的中饶有兴趣地读下去。

说困惑:

对照原文,透视“健忘”思旨趣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把《健忘的教授》放到“国际交往”主题单元(第八单元),笔者以为欠妥。

《教师用书》把“准确理解教授眼中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作为教学目标,也有些牵强。

《健忘的教授》主旨到底是什么?

需要我们到作者创作原文的精神世界中去作一番探寻。

课文《健忘的教授》选自《海外文摘》杨晖的《健忘的教授》。

原文向我们主要讲述了伊里奇教授健忘的系列故事:

“忘学生”、“忘儿子”、“忘车子”、“丢球票”、“忘试卷”、“毙论文”、“忘房间”、“忘资料”等。

细细读来,我们不难发现,这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向我们传递了伊里奇教授多维的人格特征。

“忘学生”、“忘儿子”、“丢球票”、“忘试卷”,这是生活上的“拖拉”、“丢三落四”,但反衬出伊里奇教授的课讲的很吸引人,(课堂气氛活跃;球票“丢”了,反映出师生关系的融洽,学生心甘情愿双手奉送父亲的球票,并约教授一起去,可教授居然还要看看球票是不是“假”的,其风趣可爱可见一班;忘试卷反衬教授惊人的记忆力),课堂活跃、师生平等、关系融洽、记忆力惊人,其风趣可爱可风一班,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这位教授的“不健忘”;“毙”论文,忘房间,忘资料三件事似乎都与学术有关,但更深层地透射出教授治学严谨、学术专注、待人真诚、诲人不倦的导师风范。

阅读原文,看着发生在教授身上的一个个健忘的故事,感觉教授是那么(亲切)风趣、朴实、博学、专注。

教授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个性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在诙谐的(笑声)阅读声中投去钦慕、赞赏、悦纳的眼光,这正是教授的个格魅力所在,(作者浓墨重彩向我们铺陈亲身经历,是分享,是赞颂,同时还有深深的钦慕,这才是作者的旨趣,文本的中心。

)也是作者浓墨重彩铺陈的目的,是作者的旨趣,文本的内蕴。

课文中教授关于中国的两句对话,只是进一步说明教授的学养广博而深厚,与爱国情怀似乎关系不大,大可不必作为教学目标来加以感悟,至于爱国情怀的浸润可在其他的文本中进行,比如后一篇《友谊的航程》就是一篇很好的爱国情怀教育文本,放在此文中进行爱国情感浸染冲淡了文本的感召力,不利于文本主旨的深度挖掘,因此根据文本特点,建议不作为教学目标内容完成。

 说教法:

大凡读通这篇课文的学生,都会很快捕捉到,教授的“健忘”很有深意:

教授真的健忘吗?

为什么课题说他是健忘的教授?

“健忘”和“教授”这两个词怎么能同时用在一个人身上?

一系列的疑问将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自然迸发,这是学生初读课文后对文本的“直觉”。

我决定充分利用这一问题资源,依循“先学后教”的理念,先放手让学生充分自学,再在课堂上以“教授真的是‘健忘’的教授吗?

”为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感悟,并对伊里奇教授作出自认为合理的评价。

试教发现,少数同学初步感悟到了文章的主旨是在赞扬教授严谨、专注的治学态度,大多数同学还在教授“健忘”与“博学”之间游移,认为作者对教授的态度是褒贬参半。

为什么学生对这类多角度刻画人物的文章的中心把握不定?

这正暴露出学生阅读文章的最大不足:

缺少细读文本的方法。

针对学生的学情,我再准备教学时,引导学生细读教授的健忘和不健忘的细节描写。

通过细读这些描写,使学生明白教授对学术研究专注到了一种怎样的境地,正因为如此专注,所以才成为了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也正是这种专注,才会引出学术以外的“健忘”的趣闻轶事。

这一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细读文本要特别关注的细节描写,文章的意图往往就是通过这些细节来展现。

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再让学生对伊里奇教授作出评价,学生的评价基本都能达到既全面又公正的要求了。

 说设计:

24健忘的教授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将课题和课文内容对照学习,知道教授是一个治学严谨,行事洒脱,而对小事又十分“健忘”的人。

4、根据课文内容准确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伊里奇教授。

教学难点:

理解教授惊人的记忆力及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 引言。

今天,我们学习《24、健忘的教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指导“健”的写法,理解健忘。

文中健忘的教授是谁?

板书词语:

伊里奇

1984年一位中国小伙子杨晖来到原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大学文学系读研究生时,伊里奇教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杨晖将他眼中的教授写成文章发表在《海外文摘》上。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节选于这篇文章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谈谈对伊里奇教授的初步印象,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1、出示词语:

权威崇拜裤兜儿涉及某版本婴儿车妻子 (指名读)

2、谈谈对伊里奇教授的初步印象,你有什么疑问?

3、课文介绍伊里奇教授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课文内容浓缩成一两句话。

4、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练说,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

一个在学术方面有着惊人成就,同时,他对一些事又特别“健忘”的伊里奇教授到底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

三、精读品味。

1、过渡:

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有人认为伊里奇教授记忆力惊人不健忘,还有同学认为他健忘。

我们还是要从书中找答案。

2、学生读书,划出能证明你想法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边勾画边批注。

3、交流:

你的观点是什么?

说一说。

健忘——

预设一:

学生先找到第二次见面教授忘记我。

学生回答完毕后,师引导:

第一次课上,教授和我已经认识过了(随即出示第一次教授说的话。

)到了第二次课,又把我给忘了,(随即出示第二次教授说的话)我不得不再次介绍自己。

这下,我觉得教授一定不会再忘了。

(抓住学生的否定意见引入第三次,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三次说的话)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伊里奇教授课堂上的三次亲身经历,把这位健忘的伊里奇教授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回顾一下作者三次有趣的经历。

(教师扮教授,学生扮作者)表演完后师问其他学生:

同学们你们都想对我说什么呀?

(太健忘了)师:

对不起,我忘记了你长什么样,也不记得你叫什么了,可有一点我没忘呀!

(中国)是呀,伊里奇教授仍然记得我是一名中国学生,为什么?

读读书,从哪些句子可以找到答案。

1)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创造智慧和文明的国家,我很崇拜她。

2)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你来想象一下,教授都对中国创造的智慧与文明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讲)

正是中国悠久的文化让这位博学的教授崇拜、尊敬,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现在谁能带着你的崇拜,带着你的尊敬,带着你的自豪读一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齐读)

过渡:

刚才几位同学举了这个例子来说明伊里奇教授是健忘的,现在我们接着来说说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教授健忘吗?

预设二:

学生直接说教授三次都没有记住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次出示三句话,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伊里奇教授课堂上的三次亲身经历,把这位健忘的伊里奇教授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回顾一下作者三次有趣的经历。

(教师扮教授,学生扮作者)表演完后师问其他学生:

同学们,你们都想对我说什么呀?

(太健忘了)师:

对不起,我忘记了你长什么样,也不记得你叫什么了,可有一点我没忘呀!

(中国)是呀,伊里奇教授仍然记得我是一名中国学生,为什么?

读读书,从哪些句子可以找到答案。

3)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创造智慧和文明的国家,我很崇拜她。

4)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你来想象一下,教授都对中国创造的智慧与文明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讲)

正是中国悠久的文化让这位博学的教授崇拜、尊敬,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现在谁能带着你的崇拜,带着你的尊敬,带着你的自豪读一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齐读)

过渡:

刚才几位同学举了这个例子来说明伊里奇教授是健忘的,文中还有哪些例子说明教授健忘。

忘记了“儿子 小汽车”。

指名读9、10自然段,略写。

板书:

忘儿子忘车子

A找出健忘的关键词句谈自己的体会

B指名读

3、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伊里奇教授特别健忘,表现在(板书:

生活琐事),难道教授真是个健忘的人吗?

你认为教授还是个怎样的人?

4、学习第5自然段

A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教授不健忘?

B你能否通过你的体会,读出教授记忆力惊人,指名读句。

记忆力惊人——

1)教授名叫伊里奇,是一所大学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

他在绘画、音乐方面也有着惊人的才能。

2)没有课本,没有教案。

他就像一台电脑,所有内容都很有条理地从他口中准确地“输出”。

A、比较(课件):

没有书本和教案。

他就像一台电脑,内容从他口中“输出”。

(用两个“没有”强调什么都没有。

“所有既全部,一点也不少,“有条理”“准确”说明记得牢,准,这些知识全部精确完整地记在伊里奇教授的脑袋里。

B、教师在听学生朗读时抓住学生所突出的词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指名读句子。

并生生评价。

3)更令我吃惊的是,讲课时所涉及到的引语,他竟能说出它们出自某书、某版本及出版年月,甚至页数。

(引语:

引自其他书籍或文件的语句,也叫引文。

你吃惊吗,惊奇什么?

指名读(多种形式)

你会去弄清楚引语的出处、版本、出版年月、甚至页数吗?

师:

除了知道教授记忆力惊人,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

(治学十分严谨,弄清引语的准确出处是对原作者和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第一课,我就被教授征服了。

把三句话连起来读,

教授的什么征服了我?

(这种惊人的记忆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4)准时进教室。

4、比较:

讨论:

伊里奇教授是否健忘,他健忘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

他忘记了(          ),却熟记(             ),是因为(        )。

师:

是呀,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伊里奇教授作为一名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对待日常事物十分健忘,可对于做学问却绝不健忘。

他的健忘正是由于对科学对事业的专注。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既然作者要表现伊里奇教授对科学、事业专注的精神,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写教授健忘呢?

)作者匠心独具,大篇幅地对教授“健忘”的描写,反而使教授专注于学问的精神更加耀眼。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这些名人健忘的趣事,都让我们在笑过之后深受启发,仔细琢磨他们那种专注于科学的精神,其实是值得我们深深钦佩和学习的。

可以说,没有这种精神,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没有专注的精神,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板书:

   24、健忘的教授

不健忘权威 惊人的才能(惊人的记忆力)——专注学问

健忘学生、儿子、车子——忘记琐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