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800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ocx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

中职卫校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的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我认同量表和自我评价量表,宿迁卫校50名09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

(1)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存不在性别差异;

(2)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存在显著一致性,自我认同感高,那么他的自我评价就高。

没有自我评价高的学生,他的自我认同感是低的。

关键词:

中职生自我认同感自我评价一致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仅有的一个会面对这么多迷茫和困惑的时期。

刚觉得自己脱离了童年天真幼稚的他们,却还仍不能真正进入成人世界;他们的创造了和判断力越来越强大,却仍然充满了对付咋的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虚无感;经受传统文化冲击的他们,又受到现代思想潮流的熏陶;他们要在努力观察世界的同时,又要不断地自我审视:

“我是谁?

我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

而中职生是正处在青春期早期的敏感的特殊群体。

他们是人们所说的“差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被社会所理解的群体。

多元文化的熏染,让处在特殊年龄段的他们对于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和职业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

此时的他们对于社会现实以及自己能不能接受,明白“我是谁”,也就是能不能建立自信,这将会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有人对于接受和欣赏自己可以无障碍接受,但是有些人不能顺利的认可自己,建立自我认同感,心理出现重重冲突,状态混乱,对自己无法做出高评价。

1本研究的相关变量及其研究现状

1.1自我认同及其研究现状

“认同”在英语中常用于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身。

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念,他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证依据,对同一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于1958年系统的提出了他的同一性发展理论。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

认同的形成是青少年时期不断探索和承诺的结果。

通过探索和承诺,个体可以在以后重要的认同领域中获得承诺和决策能力。

如果个体不能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则出现自我认同危机,即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或生活方向,且认同危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艾里克森认为女性在认同的内容、时间安排和顺序上都有别于男性。

人际关系是女性认同的重点,而男性则以职业和宗教、政治等为中心。

在时间安排上,女性对她们的认同保有部分选择自由,也就是可以迟一些作决定,而男性则积极解决他们的认同问题。

女性对身份认同和亲密关系的解决差不多是同时进行的,而男性则对这些问题依次解决。

Marcia发展了艾里克森的理论,提出了自我认同模型。

根据个体是否探索统一性问题和是否进行决策,该模型包括了四种自我认同状态:

(1)扩散状态:

个体既不能进行同一性探索,也不能进行自我决策;

(2)取消状态:

个体只是在父母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出承诺,而不进行自我探索;(3)探询状态:

个体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未曾做出决策;(4)达成的认同状态:

个体在自我探索的同时也有一个坚定的承诺感。

奥克斯和普拉格曾编制过自我认同感量表,用来测试个体是否通过了艾利克森所阐释的自我认同危机。

1.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自我认识过程,是指自己对自身的品德、能力、外貌、个性、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所作的评价。

“人贵有自知之明”,恰当客观的自我评价,是自信心的源泉,也是自我意识成熟的表现,它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的保持及在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表现都有较大的影响。

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

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这种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自我评价是自己行为的主要调节器。

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就。

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适应新环境,有助于摆脱孤独。

韦尔斯和马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自我评价:

概念与测量》一书指出,人们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1)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

(2)对自己的德行或价值的感受。

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标准是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自我归因和角色扮演等具体评价手段来实现的。

2.3自我认同感和的自我评价关系

根据艾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阐释,以及对的自我评价研究,可以发现,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可能有内在关联。

自我认同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应,体现出人与自身和环境的和谐统达到自我认同的人对自己持欣赏态度。

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认同感高,那么他的自我评价就高。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验证这种理论上的假设。

2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2.1研究目的

了解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的发展状况;了解中职生自我评价发展状况;探讨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的关系。

2.2研究假设

本研究假定,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存在正相关;自我认同感高分的人在自我评价上也是高的,低的人在自我评价上也是低的。

3研究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加。

这些为自我认同危机和自我评价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健康的人格是建立在自我认同感基础上的。

自我评价是自信心的源泉,也是自我意识成熟的表现,它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的保持及在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表现都有较大的影响。

研究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有助于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状况,进而有助于教育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

4研究方法

4.1被试

选取宿迁卫校的在校的09级学生作为被试,收回问卷100份,其中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问卷各50份。

有效问卷98份,男生38份,其中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问卷各19份,女生60份,其中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问卷各30份。

4.2研究工具

采用奥克斯和普拉格编制的自我认同量表。

该量表共有19个项目,4级评定。

自编的自我评价量表,14个题目,4个等级平评定。

4.3研究过程

随机找09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把自我认同量表编上1到50号,让被试先做自我认同量表并注意上面的编号,然后让被试做自我评价量表并写上做自我认同量表时量表的编号。

4.4结果处理

对自我认同量表的各个项目记分时,完全不适用是1分,偶尔适用,或者基本不适用是2分,常常适用是3分,非常适用是4分,先把1,2,4,8,9,12,13,14,15,16,17,18题的回答结果转换一下,如选择的是1,就打4分;选择2,打3分;选择3,打2分;选择4,打1分。

其他问题则保持不变。

然后把19个问题回答的得分相加。

自我评价则正常记分,非常同意是4分,基本同意是3分,基本不同意是2分,极不同意是1分,然后把各题的分数相加。

5研究结果及分析

5.1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研究结果

尽管本研究使用了奥克斯和普拉格编制的问卷,男女中职生自我认同感发展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男中职生在自我认同上的得分如表1所示。

 

女中职生在自我认同上的得分如表2所示。

从表1、表2可以看出男女中职生在自我认同感上是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的。

在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男女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基本上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差异。

5.2中职生自我评价研究结果

男中职生在自我评价上的得分如表3所示。

女中职生在自我评价上的得分如表4所示。

男女中职生自我评价的情况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是总的来说女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略高于男中职生。

5.3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5)

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呈显著的一致性。

在自我认同高的人里自我评价也高的人,不论是男女都有很高的比例,说明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存在很大正相关。

没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

6讨论

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自我认同感和呈自我评价显著正相关。

自我认同感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得自我评价上的得分差异性表明,自我认同感高分组在自我评价也是高分组。

自我认同感高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做都非常好。

这可能是因为自我认同的形成和保持能使人比较客观地评价自我,正确认识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自我s认同感高的人一般比自我认同感低的人体验到较少的无意义感。

这可能是因为自我认同良好的人对自己的各生活领域进行了探索,并做出灵活和持久的承诺,为自己确立了明确的生活目标。

不能顺利度过自我认同危机的个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成功回答出“我是谁”,他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是混乱的,没有长久的理想和追求,自然很容易体验到无意义感。

自我认同感高的人一般比自我认同感低的人较少有无能为力感。

自我认同“是在个人的过去经验和对将来的期望之间达成的一个新的统一”。

因此,自我认同的建立和保持有利于个体在获得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对自己的能力和追求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目的地创造生活。

相反,不能达成自我认同的人可能会产生无能为力感。

自我认同感高的人比自我认同感低的人有一个较高的自我评价,他们在与人交往时,信心往往是比较足的。

因为自我认同感高的人,能充分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从总体上看,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是呈正相关的,自我认同感发展良好的人一般比自我认同感低的人有较高的的自我评价。

原因可能要归功于自我认同的功能。

自我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成功回答,“它保证一个人与社会有效的整合”,“它产生基本的忠实感和忠诚感以及深刻的下意识的植根感、安宁感、自尊、自信和目的感。

”不能建立自我认同的个体可能在生活中面临更多的冲突而不能成功解决,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感,对自己的评价肯定不高。

7结论

在本研究中,由于水平及身边资料所限,借用了国外心理学工作者编制的自我认同测验,所测结果表明:

宿迁卫校男女中职生在自我认同上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也可能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性面临的认同问题逐渐趋向一致。

而自我评价的问卷是自己编的,存在很大的局限,只能是大致的反映中职生自我评价的状况。

本研究中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不存在性别差异。

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之间呈显著一致性;自我认同感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自我评价上的得分基本一致。

表明自我认同感高的人有较高的自我评价水平。

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和保持有利于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自我评价,提高个体的自信心,促进个体与自我及环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东: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邵雅利,吴渟淮.中职生自我评价的客观性研究[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12(4).

[5]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2).

[6]桂守才,王道阳,姚本先.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J].心理科学,200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