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914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课程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家乡的历史、文化、特产、以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等等都了解的还不是很多,地方教材《可爱的榆林》的开设将满足孩子们这一方面的渴望,同时在教学中也解除了难题。

面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依据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唤醒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欣赏家乡民俗的同时,领会到家乡人团结一心、奋斗进取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使学生了解榆林、认识榆林,说说榆林人红色革命事迹。

2.了解榆林的文化遗址,在寻求古建筑保护与百姓生活的平衡点,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榆林因地制宜的窑洞,能谈谈自己对窑洞的认识。

4.认识无定河,使学生明白要保护自然资源。

5.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天游。

6.通过认识和了解榆林的矿产资源。

7.了解陕北的名人名事以及各种民俗活动。

1.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榆林的历史发展、人文风情、社会文化、矿产资源、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了解,促进他们各种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2.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端正的,乐观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养成。

3.促进地方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增强器适应性,突出其特点。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4.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5.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6.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7.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别意识。

8.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学期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

课程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主要活动

安排

备注

1

什锦小杂豆,做成大产业

(1)

1

2

什锦小杂豆,做成大产业

(2)

1

3

沙柳变成摇钱树

(1)

1

4

沙柳变成摇钱树

(2)

1

5

大漠碧洲金鸡沙

(1)

1

6

大漠碧洲金鸡沙

(2)

1

7

波罗古镇的红色记忆

1

8

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

1

9

清涧的石板美名传

1

10

期中质量检测

11

神奇的二郎山

1

12

姜氏庄园

1

13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

(1)

1

14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

(2)

1

15

幸福榆林•居民新气象

(1)

1

 

16

幸福榆林•居民新气象

(2)

1

17

期末复习

1

18

 

什锦小杂豆,做成大产业

学习目标(主要备写知识与技能)

1.了解榆林豆类名称、种类。

2.使学生了解豆类的作用、用途。

3.培养学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你见过或吃过那些豆类?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板书课题:

什锦小杂豆,做成大产业

【导学释题】

一、小问题大智慧

榆林人民钟爱豆类作物,除了一年四季的饮食有杂豆,生活起居也都离不开杂豆。

在你的生活中,都有那些豆子,发挥着那些作用?

1.师生带着上面问题共同学习课本1-2页。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了解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杂豆(绿豆、红小豆、黑豆、芸豆、豇豆、扁豆、豌豆,其中绿豆种植面积最大。

三、学习我国安全食品的结构图,和同学讨论一下,榆林出产的小杂豆分别属于其中那个级别,我们还能采取什么措施改进现状呢?

(学生看图并回答问题)

四、我的小调查

搜集你生活中所有能见到的小杂豆,写下它们的名字,然后通过查资料或者请教长辈等方式,写下他们加工能做成那些东西,那些是你见过的,那些没有见过。

小杂豆调查表

豆类名称

经过加工后

我见过

我没见过

黄豆

豆腐、豆浆、豆油黄豆芽

油墨、甘油

 

沙柳变身摇钱树

学习目标(主要备写知识与技能)

1.认识治沙的主要树种---沙柳。

2.使学生了解沙柳的作用、用途。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每到春天,我们这里倍受风沙的侵扰,飞沙走砾中,榆林人找到了一种固沙树种---沙柳,今天我们来认识它的习性及价值。

教师板书课题:

沙柳变身摇钱树

【导学释题】

一、小问题大智慧

沙柳有哪些特性?

它为什么能固沙?

你见过用沙柳编织的东西吗?

1.师生带着上面问题共同学习课本16-17页。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了解影响榆林环境的毛乌素沙漠的治沙树种沙柳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了解榆林柳编,看图学习,试着自己编一编。

四、我的小调查

1.找一找用沙柳制造的纸,对比一下它和用其它原料制造的同种类型的纸在手感、外观等方面的区别。

2.通过查资料或者走访等方式,了解沙柳还能从哪些方面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大漠碧州金鸡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金鸡沙地理位置,知道金鸡沙对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了解金鸡沙名字的来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金鸡沙地理位置,知道金鸡沙对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金鸡沙名字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榆林人,你了解金鸡沙地处哪里?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欣赏沙漠,河流和绿洲融于一体的金鸡沙景观。

二、分小组交流,说说金鸡沙对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有着怎样的作用。

三、说一说:

作为一名榆林人,你知道金鸡沙是怎么得名的吗?

是什么特点让金鸡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到此休闲旅游呢?

四、欣赏靖边八景。

 

波罗古镇的红色记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横山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了解关于波罗古镇红色记忆的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横山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关于波罗古镇红色记忆的一些知识。

教学过程

一、横山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如今的波罗古镇又是什么样子?

我们要怎样保护这片有着无数红色记忆的土地?

1."横山起义"在波罗

2.习仲勋、胡锦铎与横山起义

3.横山起义助解放

说一说:

你知道横山起义纪念碑背面的诗句"功垂千秋毛胡习"中的"毛胡习"分别指的是哪三个人吗?

二、我的小调查

波罗古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那么在这里一定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

请同学们查一查资料,了解发生在波罗古镇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三、说一说:

作为一名榆林人,你知道金鸡沙是怎么得名的吗?

是什么特点让金鸡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到此休闲旅游呢?

 

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榆林的石雕、木雕、砖雕艺术特色。

2、学生能够感受到雕刻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石雕、木雕、砖雕工艺的特点,了解这些雕刻对建筑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二、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榆林人,你觉得榆林凭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质的山石资源和精湛的技术力量,打造出了什么工艺?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插图)

1、榆林绥德的石雕,被誉为“陕北一绝”的白云山木雕,因其雕刻手法精细,线条工艺流畅而闻名。

绥德石雕的分类,按照用途可分为七大类:

与人民生活最为贴近的石宅居、石器具等石文化大观等等。

绥德石雕的艺术特色:

创作方法上随意、大胆、粗犷、泼辣、大气磅礴。

2、榆林佳县庙宇木雕,按表现形式分类,有圆雕、浮雕和透雕。

圆雕又称为立雕,可四面观赏。

代表作品有五龙宫的龙柱、正殿的40件銮驾、藏经阁36天正元帅等,浮雕是利用压缩形体厚度的办法,把物象组织在较薄的体积上,只能从一个面去欣赏。

3、榆林砖雕,俗称刻砖,是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和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建筑构件的榆林砖雕,主要以坚固和能经受日晒雨淋为主要制作目的,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技艺精湛。

二、分小组交流

1、说说自己见到过的石雕都有哪些类型,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

2、如果你有机会去佳县的白云山游玩,你能分辨书佳县庙宇木雕各用了怎样的雕刻技法吗?

你的分辨依据是什么?

三、议一议

课本第68页的问题

四、做一做

课本第70页

 

清涧石板美名传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涧石板构成、用途、艺术价值。

2、通过了解清涧石板以后对此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榆林清涧石板的用途、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榆林哪里的石板最有特色?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板书课题:

清涧石板美名传

【导学释题】

一、清涧人的石板情节

清涧石材因资源丰富、采取方便、价格低廉、经久耐用而被广泛用于窑房、桥梁、围墙等建筑上。

清涧人在哪些地方运用石板?

1.师生带着上面问题共同学习课本74-78页。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了解清涧的石板文化

清涧的石板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可见一斑。

形成了四个重要的文化经典板块,是哪四个板块?

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并参照课本中的插图。

指名学生汇报

小组讨论并完成课本中第81页的试身手,石板文化还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三、石板和艺术生活

清涧石板文化艺术品有哪些?

(学生看图并回答问题)

欣赏用石板制作的中华象棋。

学生自己试身手,设计一副图来宣传清涧石板。

学生展示汇报并说明自己设计的意图。

四、总结

 

神奇的二郎山

二郎山,俗称“西山”,据《神木县志》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皇帝巡行驻跸,观其状似笔架,赐名“笔架山”。

因山上庙宇林立,以二郎庙为最,故名。

二郎山庙始建年代无载,现存重修诸神殿梁上题记云: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修。

二郎山庙呈南北走向,整个建筑分布在前后相距1公里多的山脊上,主体建筑依次有地藏洞、八仙洞、浩然亭、二郎庙、圣母殿、三教殿、倒座观音堂、山神庙等。

庙群现存明清壁画18幅,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石60余通,明代及清嘉庆元年(1796)摩崖题刻4方。

地藏洞石窟,明代建设,坐北向南,面阔2.3米,进深7.8米,高3.45米。

窟顶藻井浅浮雕龙凤花卉等。

门壁东、西两侧有明代立粉壁画“看经诵文积善图”与“判官贪淫酒色图”,宽1.77米,高1.45米。

八仙洞,明代建设,坐北向南,位于地藏洞上方半山腰处,利用自然山洞凿而成,通面阔3间8.9米,通进深4米。

门楣上方建有雨檐,外有平台和栏墙。

浩然亭石窟,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石窟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8米,进深3.0米,高2.2米。

四壁凿嵌有抒发抗日报国的诗文碑,亭额为抗日名将何柱国所题“天地正气”四个大字。

二郎庙,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4),坐北面南,通面阔3间8.0米,通进深4.3米,廊深1.65米,占地287平方米,为四合院式建筑。

由正殿、耳房、东西庑殿、大门、钟鼓楼等组成。

正殿三架梁带前廊,硬山顶,东、西墙壁均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所绘传统工笔画“矣云轶事图”,正壁有14小幅国事“山水图”。

大门外为明代砖雕照壁,悬山顶,檐下砖雕斗拱,壁高4.2米,宽2.95米,厚0.58米,壁芯减地浅浮雕,正面雕刻“虎啸图”,背面雕刻“九龙戏水图”,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圣母殿,始建于清代,坐北面南,建造在自然山石平台上,硬山式砖木结构,通面阔3间6.1米,通进深3.3米,廊深1.5米。

殿前石牌楼为明崇祯元年(1628)所建,二柱1间,面宽1.46米,高约3米,悬山顶,檐下石雕斗拱,额枋浮雕二龙戏珠,正面额题:

“壁霞行宫”,北刻“圣母元君”。

殿后为明代建筑诸神殿。

倒座观音堂,始建于明代,后毁于战乱。

清康熙十六年复修,坐南面北,砖木结构,正殿3间,通面阔3间8.0米,通进深3.5米,廊深1.5米,东西偏房各1间,配殿2间,为四合院式建筑,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

三教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道光年间(1821-1850)改为护国寺,民间二十三年(1935)重修为三教殿,位于二郎山山脊中段,也是二郎山上最大的庙群,占地360.4平方米,正殿3间,为砖砌拱券式结构。

殿东、西壁均有明代彩绘壁画,东壁为“东山全景图”,西壁为“西山全景图”。

山神庙,始建于明代,位于“二郎山”山脊最后,占地10.45平方米,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1间3.8米,进深2.75米,廊深2米,柱高2.2米。

圣母殿,始建于清代,坐北面南,建造在自然山石平台上,硬山式砖木结构,通面阔3间6.1米,通进深3.3米,廊深1.5米。

殿前石牌楼为明崇祯元年(1628)所建,二柱1间,面宽1.46米,高约3米,悬山顶,檐下石雕斗拱,额枋浮雕二龙戏珠,正面额题:

“壁霞行宫”,北刻“圣母元君”。

殿后为明代建筑诸神殿。

倒座观音堂,始建于明代,后毁于战乱。

清康熙十六年复修,坐南面北,砖木结构,正殿3间,通面阔3间8.0米,通进深3.5米,廊深1.5米,东西偏房各1间,配殿2间,为四合院式建筑,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

三教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道光年间(1821-1850)改为护国寺,民间二十三年(1935)重修为三教殿,位于二郎山山脊中段,也是二郎山上最大的庙群,占地360.4平方米,正殿3间,为砖砌拱券式结构。

殿东、西壁均有明代彩绘壁画,东壁为“东山全景图”,西壁为“西山全景图”。

二郎山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近年来,神木县政府及各级文物部门非常重视二郎山文物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完善了水、电、路、通讯、文化墙、山体装饰、景区园林绿化、新建山门和长廊及平台管理所和茶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山神庙,始建于明代,位于“二郎山”山脊最后,占地10.45平方米,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1间3.8米,进深2.75米,廊深2米,柱高2.2米。

二郎山以其险峻雄奇和深邃的历史文化积淀而蜚声省内外,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二郎山的一切宗教活动均由宗教人士管理,宗教氛围甚浓,历来是晋、陕、蒙等邻近省区游客览热点,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适逢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二十二传统庙会,更是商贾云集,游人涌动,场面极为壮观。

二郎山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近年来,神木县政府及各级文物部门非常重视二郎山文物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完善了水、电、路、通讯、文化墙、山体装饰、景区园林绿化、新建山门和长廊及平台管理所和茶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姜氏庄园

一、基本概况

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东15公里处的刘家峁村。

该建筑群背靠峰峦,面向深沟长壑,依山就势,大气磅礴,占地面积40余亩,是黄土高原乃至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城堡式窑洞民宅。

其主人、监修者是清末民国前期闻名陕北的大地主姜耀祖(1860——1928年)该民宅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历时16年竣工,由城垛式寨墙、马面、井楼、炮台、下院、中院、上院、库房、碾磨院、葡萄院、鸡鸭棚、通道等建筑构成。

综观上下建筑,门庭修造豪华,院落铺设讲究,窑洞居所美观大方冬暖夏凉。

三层宽敞院落梯次渐升,明路暗道畅通方便,四周寨墙高耸严于守卫。

整体建筑设计巧妙,布局严谨,工艺精湛,进退有序,浑然一体;同时建筑主体及局部设置无不寓含期盼平安吉祥耕读传家和风水理念的传统道德风范,是中华民居文化的瑰宝。

整个建设格局与地理环境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有着较高的历史、建设价值。

二、单位简介

姜氏庄园文物管理所于2002年成立,行政归属于米脂县文体事业局,经营管理系统为米脂县姜氏庄园文物管理所,2004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现有职工13名,其中:

讲解员5名,保卫干部4名,党员6名,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10名,文博馆员2名,文博助理10名,设保卫股、宣教股、财务股及办公室。

三、历史沿革及现状

米脂姜姓始祖姜思政,华阴县人,木匠,明嘉靖年间移居米脂,繁衍生息,后世兴旺。

刘家峁村以姜姓为主,门坡支系较多,十二世姜耀祖是重要一支。

其家族发家致富始于祖父姜安邦(十世)、父亲姜锦塘(十一世),主要通过务农、经商、典买土地、放高利贷、收取地租等方式聚敛了大量土地和财富,到姜耀祖时已拥有土地数十万亩,粮食数千石,金银充足,有能力大兴土木。

姜锦塘晚年得子(姜耀祖),视若掌上明珠,从小培养他习文和处世之道,使其较早成熟,十多岁开始掌管家事。

姜锦塘考虑到原旧居隘窄,请风水先生踏勘,选定牛脊梁向阳山湾作为庄基地,于同治十年(1871年)破土兴工,由于年老体衰,不胜操劳,便将许多修建事项交付儿子姜耀祖实施。

姜耀祖聪慧达观,颇有见地,经遍访县内外名门豪宅和晋中富室,汲取各处优秀建筑特点,并根据父亲所择宅基的山形地势,逐步形成以窑洞四合院为主体的修造构想,他独出心裁,并与名匠、专家会商,设计出前有寨墙、上中下三层相连的套院形式,从下而上逐年有序施工。

经16年漫长岁月,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竣工落成。

这坐耗粮上万石,用工20万人(天)的大型窑洞宅院终于完成了,此后数十年间,该宅院由姜耀祖及其子孙居住,家丁仆役众多,库室充盈,过着闲适富足的地主庄园生活。

1946年土地改革的洪流冲击了这个地主家族,其土地、财产除适当留给本家外,大部分在土改中分配给贫雇农、烈军属和财粮部门使用。

解放后,姜氏民宅由十多户人家共用,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

由于多家居住,年久失修,自然风化加之“文革”中横扫“四旧”的人为破坏,一些局部建筑被损,但整体尚属完好,其建造风格及气势依旧先声夺人。

解放后,这个宅院由14户人家共同使用,其上院仓窑曾作为粮站库房。

整体建筑只能自然存在,各户自行其事,难得统一管理维护。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到此寻访考察,电影《北斗》、《刘志丹与谢子长》、《延安颂》、《张思德》、《押监的故事》、《血色浪漫》、《日出日落》、《延安爱情》、《知青》、《巍巍昆仑》、《盘龙卧虎高山顶》等影视片先后在此选景拍摄,加上摄影家的多次光临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姜氏庄园越来越引起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在专家建议下,1999年,米脂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姜氏庄园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米脂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姜氏民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2001年12月12日,中共米脂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米脂县姜氏庄园文物管理所,逐步由私人居住使用向文物部门管理过渡。

2003年9月24日,姜氏庄园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姜氏庄园,2004年4月,米脂县人民政府决定征购姜氏庄园,部分住户住宅已被征回,2004年4月28日,姜氏庄园文管所工作人员进住,正式启动管护,5月1日对外开放。

2007年米脂县人民政府对姜氏庄园进行部分建筑维修保护,新建了停车场。

目前因庄园内部部分窑洞仍属个人所有,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导致部分建筑损毁严重、危在旦夕,需尽快征购、抢修保护,解决庄园内部修缮和征购工作等问题迫在眉睫。

庄园实有住户14户,现有住户4户,分别为:

姜绍明、姜正齐-儿子-孙子、姜纯光、姜纯亮、姜纯明

姜纯山、姜哲如、姜纯强、姜纯哲、姜鹏贵、姜振峰、

姜鹏福、姜兴甫、姜纯保

四、旅游开发

姜氏庄园作为榆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内长期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设立实物教育等旅游项目,并与驻地官兵举行军民共建活动,这一举措,旨在使游客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激发广大青少年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热情,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经常性地组织游客举行扭秧歌、唱民歌,跑旱船等多种陕北风情的旅游活动项目。

姜氏庄园文管所通过不懈努力,以服务游客为宗旨,先后接待了大批的海内外游客,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

同时给游客提供吃、住、游、购、玩等旅游项目。

这一举措,将对我县乃至我市的这一另具特色的建设景观,在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赢得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幸福榆林

【教学目标】

1、认识榆林所处的地理位置,了解幸福环保的榆林。

2、了解榆林的环境,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能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家乡做一点贡献。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榆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这些地方熟悉吗?

它是在哪儿呢?

学生:

熟悉,榆林的美景……

教师:

同学们说的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

(板书:

幸福榆林.环保新榆林)

二、初步理解,讲授新课

1、我们的榆林

(1)出示地图,介绍榆林(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榆林河滨公园有哪些美景呢?

(结合图片回答问题,教师指导)

(3)教师总结:

榆林有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美丽的花草、碧绿的树木、干净的街道、特别的建筑……

(4)你去过江南的小镇或者海滨城市吗?

榆林的景色和这些地方相比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地方?

(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三、深入理解,把握内容

2、创建在榆林

(1)阅读课文,榆林发生了哪些变化?

(2)榆林获得了哪些荣誉,你们高兴开心吗?

(3)阅读课文,欣赏图片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指导

(5)教师总结:

是呀,同学们说的都对,我们的家乡榆林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滞后的城市变成一个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获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并且正在努力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我们家乡的明天会更美好。

四、联系生活,互动分享

我们刚刚看了榆林的河滨公园的美景,说说我们府谷河滨公园有哪些美景?

有什么感受?

五、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幸福环保的榆林来之不易,我们能为它做哪些贡献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