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667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docx

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砼路面碎化层及碎石找平层

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省道S207线富顺段沪自路路面改建项目主要包括第一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第二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第三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和稀浆封层项等项目,其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桩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稳碎石底基层

K0+000-K35+901

m2

160485

18cm厚

2

水稳碎石底基层

K0+000-K35+901

m2

14146

20cm厚

3

水稳碎石基层

K0+000-K35+901

m2

160485

18cm厚

4

水稳碎石基层

K0+000-K35+901

m2

14146

20cm厚

5

水稳碎石基层

K8+500-K21+000

m2

2211.44

15cm厚

6

稀浆封层

K0+000-K35+901

m2

174631

0.6mm厚

7

500mm宽防裂贴

K0+000-K35+901

m2

11974.00

500mm宽

二、主要设计要求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主要设计要求:

水泥:

设计施工图要求水泥含量为3%,其余无要求;施工时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集料:

设计施工图无要求;施工时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无侧限抗压强度:

设计施工图无要求;施工时按1.5-2.0MPa改为2.0MPa执行。

压实度:

设计施工图无要求;施工时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弯沉:

设计施工图无要求;施工时不进行弯沉检测。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主要设计要求:

水泥:

设计施工图要求水泥含量为5%,其余无要求;施工时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集料:

设计施工图无要求;施工时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无侧限抗压强度:

设计施工图为3.0MPa。

压实度:

设计施工图为97%。

弯沉:

设计施工图为50(0.01mm)。

3、0.6mm厚稀浆封层(变更增加项目)

0.6mm厚稀浆封层:

变更增加项目,施工时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3、施工组织安排

1、原材料组织:

水泥:

采用“金龙”32.5缓凝普通水泥。

集料:

采用“通滩”和“横溪”产破碎卵石粗集料和细集料。

水:

沱江河水。

石屑:

稀浆封层用石屑堆放于通滩冷拌场。

2、搅和站设置:

本工程共设置二个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搅和站。

1#搅和站:

设置于“通滩镇”,主要用于第二合同段和第三合同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施工。

2#搅和站设置于K8+500处(原收费站),主要用于第一合同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施工。

3、混合料和石屑运输:

采用20台18t自缷汽车运输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混合料和稀浆封层用石屑等材料至施工作业现场。

4、前场机械设备组:

采用2台“大华PY185A”平地机(1台备用)和2台18t振动压路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生产作业;采用稀浆封层作业车进行稀浆封层作业。

5、前场生产作业组:

设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专业作业组,计15人;设置稀浆封层专业作业组,计6人。

6、交通管制:

组织一队专业人员进行交通管制工作,计20人。

7、施工技术准备

2013年12月31日前完成现场测量工作。

2103年12月31日前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试验工作。

2014年1月31日前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工作。

四、施工作业区划分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划分为三个作业段,稀浆封层划分为二个作业段,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

第一施工作业区:

第一合同段,其桩号为K0+000-K9+000;

第二施工作业区:

第二合同段,其桩号为K9+000-K21+500;

第三施工作业区:

第三合同段,其桩号为K21+500-K35+901;

2、稀浆封层项目:

第一施工作业区:

第一合同段,其桩号为K0+000-K9+000;

第二施工作业区:

第三合同段,其桩号为K21+500-K35+901;

五、工期计划安排

总工期安排:

开工时间为2013年11月25日,完工时间为2014年9月25日,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施工作业区:

开工时间为2014年6月15日,完工时间为2014年9月25日;

第二施工作业区:

开工时间为2013年11月25日,完工时间为2014年6月31日;

第三施工作业区:

开工时间为2013年11月25日,完工时间为2014年6月31日;

六、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

优良。

七、安全目标

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八、施工顺序安排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和稀浆封层项目施工顺序安排如下:

2013年11月25日至2014年5月15日完成第三施工作业区(K21+

500-K35+901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和稀浆封层项目。

2013年11月25日至2014年5月15日完成第二施工作业区(K8+

000-K21+000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项目。

2014年5月15日至2014年9月25日完成第一施工作业区(K0+

000-K9+000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和稀浆封层项目。

九、主要施工措施

1、施工作业段划分:

按半幅1000m长为一个施工作业段,中间间隔100m长为交通车辆暂停区域。

如:

首先施工K0+000-K1+000段右幅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其次施工K1+100-K2+100段左幅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再施工K2+200-K3+200段右幅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依次类推,直至该施工作业区全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完成。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同步施工:

其方法为:

先施工200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其后立即施工100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再施工100m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又施工100m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依次类推,直至该施工作业段全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完成。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搅和站设置地点:

1#搅和站设置于“通滩镇”,主要负责第二合同段和第三合同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生产任务,已落实并生产。

2#搅和站设置于“横溪”附近,主要负责第一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生产任务,未落实,请业主协调解决。

(待场址选定后,请业主协调用地、用电事宜)

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计划

2014年1月15日前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作业任务,2014年2月15日前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评估报告工作。

十一、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一)、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1、准备工作

1.1备料:

施工前,将混合料的配合比方案,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原材料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原材料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

选用不同的剂量配制成混和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剂量。

工地实际采用的剂量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加大1.0%。

并在施工中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和原材料组织施工。

1.2准备下承层:

在施工前必须对下承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比如说软弹、松散、表面浮尘、高程横坡不符合要求等。

1.3施工放样:

在原水泥砼碎化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设计高程(高程应考虑松铺系数)。

2、施工要点

2.1、石屑料径和级配必须满足规范要求,集料配料必须准确。

雨天施工时,采取措施保护集料免受雨淋。

2.2、严格控制水泥、粉煤灰剂量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2.3、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其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

用压路机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压实厚度超过规定时,则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10cm。

2.4、碾压完成后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填料装卸难免粉尘逸出,施工中经常洒水,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定期进行粉尘含量的监测,如发现超标,立即查找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3、拌和:

3.1、施工前将施工用水泥、粗集料、细集料送试验室检验,并确定施工配合比。

在拌和时,各种材料要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加水时间及加水量要认真记录。

进行拌和操作时,稳定料加入方式应能保证自始至终均匀分布于被稳定的材料中,拌和机内的死角中得不到充分搅动的材料及时排除。

3.2、拌和设备及布置在拌和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拌和料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的用量,确保拌和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拌合后立即用5T汽车运至现场指定地点。

4、摊铺:

4.1、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使混合料按要求的宽度和厚度均匀地摊铺。

摊铺时,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采取垂直相接,严禁斜接。

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水份的损失。

混合料结构层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混合料摊铺时,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顶面拉毛,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4.2、控制稳定层的摊铺厚度: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压实系数为1.2-1.25(摊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

5、碾压

5.1、混和料经摊铺和整型后应立即按试验路段所确认的压实方案,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

,使用8-12t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不少于6次,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后用2.1-2.5Km/h的速度碾压。

5.2、碾压时,原则上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直线路段,先两边后中间,先压路边二三遍后逐渐向中心,纵坡较大的路段,由低侧向高侧碾压,随即检测横断面及纵断面高程。

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1/2轮宽,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

5.3、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并设置施工警示牌,确保不让其它机动车在上面调头、转弯、刹车,以防表面松动。

5.4、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或轮迹深度不大于2.5mm,压实度≥设计要求。

5.5、碾压过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若碾压中局部出现“弹簧”现象,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则适量酒水、整平压实,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振动夯板、手夯或机夯作业。

5.6、分段进行施工,衔接处留一段不压,供下一段施工回转机械之用。

5.7、水稳层碾压后,根据水稳层标高,对水稳层表面进行挖高填低,再进行碾压,如此反复,直至稳定层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5.8、接缝施工时,将前一段施工末端的斜口铲除,使稳定层端头面与路床垂直,再进行下一段摊铺;或预留50cm不碾压,待连接铺筑后一并压实。

6、养护:

在碾压完成以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养生,养生期为7天,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

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或膜等方法。

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要封闭交通。

7、试验:

混合料在施工现场每天或每2000m2混合料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取样。

并按规定进行混合料干密度、含水量、结合料含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并在已完成的底基层、基层上每200m每车道不超过1000m2随机抽样检查4处和1处分别检验压实度和厚度。

8、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8.1、基层施工作业受时间限制,从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各道工序一环扣一环,整个工作要加强管理严格把关,紧密配合完成。

8.2、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是确保碾压密实度达到压实标准的关键,含水量从材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都要仔细测定,以保证在最佳含水量偏高1%左右时进行碾压。

8.3、做好冬季施工措施。

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8℃以上,雨天施工时,要保证排水畅通无阻,并采取措施保护水稳层和细集料免遭雨淋。

同时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对不适宜基层施工的天气,工程应暂停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验收合格路基

粉煤灰

水泥

碎石石

施工放样

摊铺混合料

料场拌和

检测、整平、调平

碾压

找补整平

碾压

检测、整型

养护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同上条“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三)、稀浆封层施工方案

1、原材料:

乳化沥青:

采用“王渡热拌场”生产的PC-3乳化沥青。

石屑:

采用“通滩镇碎石石”生产的石屑。

2、机械设备:

采用稀浆封层专业作业车进行该项目生产作业。

3、试验准备:

原材料试验:

2014年2月28日前完成稀浆封层项目用石屑的原材料试验。

配合比试验:

由于川西南片区均无该项目的试验中心,因此本工程的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报告采用“其他类似工程的稀浆封层配合比报告”

4、施工方法:

4.1、基层表面清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完成1000m(半幅)后,立即进行表面清理。

4.2、洒布透油层: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洒布PC-2透油层,其洒布量符合设计施工图和规范要求,待其破乳后进行稀浆封层作业。

4.3、稀浆封层施工作业:

采用“稀浆封层专用车”进行每作业段的稀浆封层施工作业。

其含油量控制于6-8%,并用14t压路机静压一遍。

4.4、养护:

稀浆封层施工完成后需养护24h,且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期达到后方可开放交通。

5、增加稀浆封层事由:

主要为了减轻交通车辆对已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损伤,根据春节前已完成,并开放交通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交通运行情况,春节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共同检查确认,春节前已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经过春节期间的运行已造成大量车辙现场,因此建议该工程增加稀浆封层项目。

攀枝花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2月15日........忽略此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